2020年秋学期江苏省盐城市解放路实验学校四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含答题纸和答案)

上传人:甄**** 文档编号:150362693 上传时间:2020-11-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98.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秋学期江苏省盐城市解放路实验学校四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含答题纸和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0年秋学期江苏省盐城市解放路实验学校四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含答题纸和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0年秋学期江苏省盐城市解放路实验学校四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含答题纸和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0年秋学期江苏省盐城市解放路实验学校四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含答题纸和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0年秋学期江苏省盐城市解放路实验学校四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含答题纸和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秋学期江苏省盐城市解放路实验学校四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含答题纸和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秋学期江苏省盐城市解放路实验学校四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含答题纸和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秋学期四年级语文期中学业水平测试卷亲爱的同学们,半个学期的学习,你一定有不少收获吧,快来展示一下!细心答题,认真书写,会帮你取得好成绩哟!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1、 看拼音,写词语。(8分)1. xn s j sh c min z rn( ) ( ) ( ) ( )kng x pn wng xin ji kng p( ) ( ) ( ) ( )二、我会按要求填空。(10分)2. ,复照青苔上。(王维鹿柴)3. ,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4.阅读时我们要善于思考,积极提出问题,有疑问并不可怕,正如韩愈所说:“ , ?”5.生活

2、中处处留心皆学问。看见大雁飞来,我会想起“八月里来雁门开,. ”;秋雨绵绵时,我会想起“一场秋雨一场寒,. ”。6.秋晚的江上描绘了鸟儿、 、秋江、 等景物,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心情是 。7.蟋蟀的住宅这篇课文的作者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24.5分)8.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A.系(j)鞋带 模(m)仿 B.归还(hi) 的(d)确C.家雀(qio)儿 潜(qin)入 D.少(sho)女 稻穗(su)9.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2分)A.投降 降落 下降 降敌B.金丝雀 雀斑 孔雀 家雀儿C.少年 少将 少爷 少先队D.关系

3、 系列 体系 系鞋带10.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苍绳 慢天卷地 B.既使 抗抗洼洼C.横七坚八 疲劳 D.随遇而安 违抗11.下面选项中不是近义词的一组是( )(2分)A.犹如好像 舒适舒服 B.奥秘秘密 清洁干净C.牢固固定 黑暗昏暗 D.启示启发 尖利尖锐1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盘古精疲力竭,累得倒下了。B.他演得太精彩了,观众席上鸦雀无声,大家都在专心地看他表演。C.敌军神机妙算,我军虽然已经布下了埋伏,却还是损失惨重。D.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在窃窃私语。1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她有一个独生女儿,

4、身体非常软弱。B.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科学家做了一次实验,一百多年前。C.这种不爱惜劳动成果的行为是可耻的。D.考试结束了,他首先第一个走出校园。14.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蝙蝠能够在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靠嘴和耳朵的配合。B.蟋蟀即使不是挖掘技术的专家,但是它的住宅很有名。C.这里既温暖,又舒适。D.因为女娲补好了天,所以人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15.“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和这个句式一样的是( )(2分)A.这不就是我家的地吗? B.蟋蟀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C.蝴蝶的家在哪里呢? D.是谁将雪花撒下?又是谁将冰雪融化?16.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从

5、( )三个方面介绍了爬山虎的特点。(多选)(1.5分)A.爬山虎生长的地方 B.爬山虎茎的形状和颜色C.爬山虎叶子的特点 D.爬山虎脚的样子,以及它是怎样向上爬行的E.爬山虎触角的特点17.下列关于对课文的理解,错误的是( )(2分) A.观潮一文按照时间顺序描述了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来过后的景象。B.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中的五粒豆最终都被鸽子吃掉了。C.夜间飞行的秘密中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是蝙蝠的超声波。D.呼风唤雨的世纪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文中是为了说明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变化之快,变化之大。18.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在答案纸相应位置写“A”,错的写“B”。

6、(5分)(1)希腊大力神赫拉克勒斯射死了凶残的鹫鹰,把普罗米修斯救了下来。 ( )(2)“立了秋,把扇丢。”这是一句歇后语。 ( )(3)雪梅这首诗借梅雪争春告诉我们“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人们要正确认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学会取长补短。 ( )(4)走月亮这篇课文中“我和阿妈走月亮”在文中出现了四次,充分表达了“我”和阿妈走月亮时无比幸福和喜悦之情。 ( )(5)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耳朵。 ( )第二部分 必读书目考查一、选择。(5分)19.希腊神话中,神居住在神圣的( )。A.奥林波斯山 B.雅典卫城 C.忒拜卫城 D.奥地利山20.希腊神话中,“万神之神”名叫( )A.哈得斯 B

7、.波塞冬 C.宙斯 D.阿波罗21.下列选项中,( )不是太阳神阿波罗擅长的。A.弹基法拉琴 B.射箭 C.驾太阳车 D.保佑婚姻和生育22.被后人称为“水师”,即水利之神的是( )。A.女娲 B.共工 C.瑞顼 D.伏羲23.汉字的创造者是( )。A.黄帝 B.燧人氏 C.仓颉 D.神农氏二、判断。(正确的写A,错误的写B)(5分)24.后羿一共射下了十个太阳,拯救了万物。()25.娥皇和女英都是尧的亲生女儿,后来她们一起嫁给了舜。()26.伏羲看到蜘蛛结网受到启发,画出了八卦图。( )27.海王波塞冬是宙斯的儿子。 ( )28.赫菲斯托斯是宙斯的儿子,身无残疾,长相英俊。( )第三部分 阅

8、 读(21分)五、课内阅读。(7.5分) 题西林壁 ,远近高低各不同。 , 。29.把这首诗补充完整。(1.5分)30.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1分)31.诗人从正面、侧面、 、 、 、 这几个角度观察了庐山。诗中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意思相近的诗句是: ,. 。(3分)32.题西林壁这首诗告诉我们( )(2分)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了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他方面。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又要亲身体验仔细分析。(二)乐山大佛我跟妈妈游览了世界闻名的乐山大佛。那天,我和妈妈乘船去了乐山,船在江心

9、航行,从船上(远眺 仰望)乐山,只见满山郁郁葱葱的树木,根本望不到大佛的影子。过了一会儿,轮船驶到大佛山脚下,我抬头(远眺 仰望),只见山上已经有许多游人往山顶攀登,一转身,我看见了大佛,他像个卫士,守卫着祖国的山河。远远望去,我感觉大佛虽然很大,但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神奇。轮船靠岸后,我们改乘汽车,驶过层层梯田和茂密的森林,到了大佛脚下。这时,我仰头一望,不由得惊叫起来:“呵,真是名副其实的大佛,他的头都快碰着天了。”妈妈拉着我的手,随着人流,一步一步地向大佛顶攀登。不大一会儿,我就有点上气不接下气了,腰酸腿疼。但是,一股好奇心驱使我不停步地往上爬,我和妈妈终于登上了大佛顶部。大佛脑袋可真大!

10、他那庄严的模样,使人顿生崇敬之情。大佛头上有一圈圈头发,那是石头雕凿而成的,好像一个个漩涡。大佛的一只耳朵,大约有两个大人连起来那么大,耳朵眼比大碗口还要大,小孩子都能钻进去。他那大鼻梁犹如高高隆起的一座桥梁,圆圆的脸蛋有钟楼那么大,又宽又大的嘴巴足有一米半,嘴角微微向上翘着,显得那么和善、神奇,嘴巴微闭,似乎在沉思什么。再看大佛的上身,足有三层楼房那么高。他的大腿七八个人合抱也抱不过来,大佛的脚面上能站一百多人,脚指甲上能停两辆汽车。在凉亭休息的时候,我问妈妈:“这大佛是怎么凿成的?”妈妈说:“我国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无穷无尽的。这大佛是他们用双手一锤一锤雕凿出来的,

11、是多少人的血汗结晶啊!”我想,这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的历史遗产,一定要好好保护。33.将文中括号里不合适的词划去。(1分)34.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慈善( ) 名不虚传( ) 思索( ) 葱葱茏茏( )35.作者的游览顺序是:( )( )( )大佛顶。(3分)36.作者是从哪三个方面来写大佛的巨大的?(3分) 37.根据文章内容,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作者游览了世界闻名的乐山大佛。B.作者通过游览乐山大佛,发现了我国拥有悠久的文化和丰富的历史遗产,从而表达了作者敬慕和爱护历史遗产的思想感情。C.作者通过游览乐山大佛,反映了我国优秀的历史遗产。 第四部分 习 作(30分)六.作文:题目: 真 . 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如“我真棒”“奶奶真辛苦”“秋天的景色真迷人”“布娃娃真可爱”“这件事真感人”“这次活动真有意思”然后根据补充好的题目写一篇作文。条理清晰,语句通顺,400字左右。文中不出现真实的姓名和学校名称。(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学校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