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10.3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50360200 上传时间:2020-11-0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923.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10.3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部编】10.3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部编】10.3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10.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10.3(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讲 综合实验评价随堂演练巩固1.(2012安徽合肥调研)下列与化学实验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将通入含HClO的溶液中,生成说明HClO酸性比强 B.向2.0 mL浓度均为0.1 的KCl mol 溶液,振荡,生成黄色沉淀,说明K比K大 C.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说明铝箔表面氧化铝膜熔点高于铝 D.在研究反应速率变化的实验中,同时改变两个变量一定能更快得出有关规律 【解析】 将通入含HClO的溶液中,生成说明HClO的氧化性比强,A项错误;AgCl和AgI化学式相似,K越小,溶解度越小,优先沉淀,B项错误;在研究反应速率变化的实验中,要遵循”多定一变”的原则,即一次只能改变

2、一个条件,D项错误。 【答案】 C 2.除去下列括号内杂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 A.溶液适量溶液,过滤 B.酸性溶液、浓硫酸,洗气 C.晶体(NaCl),蒸馏水,结晶 D.加足量CaO,蒸馏 【解析】 此题考查了物质的提纯知识。溶液中混有时,加入氯化钡使得硝酸中又混入了HCl杂质,应加入硝酸钡溶液过滤,A错;有还原性,可被高锰酸钾氧化为硫酸除去,B对;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大,但食盐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一般用结晶或重结晶法分离,C错;乙酸具有酸性,其能和氧化钙反应,但乙醇不能,故加足量氧化钙蒸馏可以分离两者,D对。 【答案】 A 3.(2012江苏常州高三一模,8)关于下列各实验

3、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装置可用于分离苯和溴苯的混合物 B.装置可用于吸收HCl或 C.装置可用于分解制备 D.装置b口进气可收集或NO 【解析】 检查装置中水银球的位置、冷却水的流向,都正确,从而确定A正确;装置中,液体会发生倒吸,B不正确;装置中分解成的和HCl在试管口遇冷后重新化合生成无法获得不正确;装置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NO,且用排空气法收集时,导气管应该长进短出。 【答案】 A 4.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解析】 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需要测定物质生成需要的时间,A装置缺少计时用的秒表;Na与水反应放热,试管中的空气受热体积膨胀,使U形管左端液面下降,右端

4、液面上升;能与浓盐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证明的氧化性大于能与反应生成S,说明的氧化性大于S;受热不分解受热易分解成和与HCl遇冷发生化合反应生成固体,从而将二者分离开。 【答案】 A 5.浓硫酸和木炭在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浓)+C 请从下图中选用所需的仪器(可重复选用)组成一套进行该反应并要检出反应产物的装置。现提供浓硫酸、木炭和酸性溶液,其他固、液试剂自选。(连接和固定仪器所用的玻璃管、橡胶管、铁夹、铁架台及加热装置等均略去) 将所选的仪器连接顺序由上至下依次填入下表,并写出该仪器中应加试剂的名称及其作用。(可不填满) 【解析】 成套装置包括反应装置,检验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C中加

5、入浓硫酸和木炭作为反应物的发生器,产物中必须先检验水,因为在检验其他物质时会在气体中混入水,可选用装置B,放入无水硫酸铜,若变蓝则说明有水生成。接着检验气体,用装置A,放入品红溶液检验,若品红溶液褪色,则说明有气体产生;再用装置A,放入酸性溶液以除去;然后再用装置A,放入品红溶液,检验是否除尽,因为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的,而也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先要除去。 【答案】 C 浓硫酸和木炭 发生反应,生成产物 B 无水硫酸铜 检验是否有水 A 品红溶液 检验 A 酸性溶液 除去 A 品红溶液 检验是否除尽 A 澄清石灰水 检验的存在 课后作业夯基(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

6、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从绿色化学的理念出发,下列实验不宜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的是( ) A.不同浓度的硝酸与铜反应 B.稀硫酸与纯碱或小苏打反应 C.铝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反应 D.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分解 【解析】 图中所示装置没有尾气吸收的装置,所以凡是有毒 、对空气有污染的气体都不行,B、C、D都没有产生有毒、对空气有污染的气体,只有A中有氮氧化物产生,所以A不行。【答案】 A 2.为了净化和收集由盐酸和大理石制得的气体,从下图选择合适的装置并连接。合理的是( ) A.a-a B.b-b C.c-c D.d-d 【解析】 根据原理中混有的

7、气体是HCl和应先通过饱和溶液除去HCl,再通过浓硫酸除去洗气装置长进短出,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答案】 C 3.下列实验装置设计或操作肯定错误的是( ) 【解析】 A中酸式滴定管中装NaOH溶液,对磨口的玻璃活塞有腐蚀作用,错误。 【答案】 A 4.下列根据实验现象所作出的结论中一定正确的是 ( ) A.无色试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不变色,结论:该试液一定呈酸性 B.向品红溶液中通入某气体,品红溶液褪色,结论:气体一定是或之一 C.向某无色试液中加入NaI溶液产生黄色沉淀,结论:试液中溶质一定为 D.无色试液焰色反应呈黄色,且溶液中含有结论:试液中溶质可能含有 【解析】 酚酞试液的变色范

8、围为8.210,pH小于8.2时溶液为无色,所以溶液不变色不一定呈现酸性,A错误;有强氧化性的其他气体也可使品红溶液褪色,如臭氧等,B错误;与NaI溶液产生黄色沉淀的溶液也可能含有其他可溶性银盐,C错误。 【答案】 D 5.(2011江苏南通高三二模,8)下列有关实验原理、装置、操作或结论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有关装置中的夹持仪器略去未画)( ) 【解析】 与KI溶液反应,生成KCl和溶解在水中,用过滤法不能将分离出来。 【答案】 C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6.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9、【解析】 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时,选取饱和食盐水可以达到目的,但是气体进入洗气瓶时导气管应该是长进短出,否则气体会将洗气瓶中的食盐水赶出来,D错。 【答案】 D 7.对未知的无机盐溶液里的离子作鉴定,根据下列实验事实作出的判断不一定正确的是( ) A.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溶,原溶液中含有 B.加使溶液酸化后再加溶液,有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含有 C.向溶液中加盐酸,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具有漂白性,则原溶液中有 D.加NaOH溶液,微热有气体放出,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原溶液中有 【解析】 A中,不溶于稀盐酸的沉淀可能为氯化银,也可能为硫酸钡,所以原溶

10、液中是含还是不能确定。C中,由盐酸生成的气体,其对应的酸的酸性比盐酸弱,该气体具有漂白性,则其为则原溶液中可能含有亚硫酸的正盐或酸式盐。 【答案】 AC 8.(2011上海化学,10)草酸晶体 开始失水,101.5 熔化,150 左右分解产生、CO和。用加热草酸晶体的方法获取某些气体,应该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图中加热装置已略去)( ) 【解析】 要使草酸晶体分解,应加热到温度高于150 ,而此时晶体已经熔化,无法稳定存在于底部向上倾斜的试管内,所以只能使用特制的试管,如D所示。 【答案】 D 9.比较和CuO对分解反应的催化能力大小的实验中,若催化剂的质量均控制在0.1 g,6%的溶液均取1

11、 mL,可选择的实验装置(标准状况)是( ) 【解析】 根据反应 ,6%的 1 mL可制得400 .8 mL 则收集气体的量筒的容积应该至少是20 mL,符合此条件的有B、D,但B装置中使用了长颈漏斗,不合理。 【答案】 D 10.对实验的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 A.实验:液体分层,下层呈无色 B.实验:烧杯中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溶解 C.实验:试管中溶液颜色变为红色 D.实验:放置一段时间后,饱和溶液中出现蓝色晶体 【解析】 实验中振荡静置,由于碘在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又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且二者互不相溶,故上层为水,几乎无色,下层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显紫红色,A项错误;实验中和共

12、热时生成通入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但沉淀不溶于氨水,B项错误;实验中遇到显红色,C项正确;实验中右边试管中CaO能够吸收左边试管中的水汽并与水反应,因此左边试管中饱和硫酸铜溶液中有蓝色晶体析出,D项正确。 【答案】 CD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 11.(10分)(2012山东烟台高三一模,30)某化学小组利用下图装置完成和CO的反应。 (1)实验开始前,首先必须进行的操作为 。实验开始时,通入CO气体和加热的先后顺序为 ,点燃酒精灯之前,必须检验从装置中排出的CO的纯度。实验过程中,判断反应发生的现象为 。 (2)实验时可在酒精灯火焰上罩一个金属网罩,该金属网罩的作用是 。酒精

13、灯对加热温度可达到500- 600 ,若要提高反应温度,还可选用的加热仪器为 。 (3)查阅资料知和CO加热进行反应,固体质量与反应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则500-600 时的还原产物是。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650700 时的还原产物,简述实验操作和现象 。可供选择的试剂:稀硫酸、稀盐酸、溶液、NaOH溶液、KSCN溶液。 【解析】 (1)一般来说,凡涉及气体,特别是有毒气体的组装实验装置,实验前都需要检验装置气密性,而对含可燃性气体的装置加热时,要确保加热时可燃性气体中不含有空气,以防爆炸。 (2)金属网罩可以使火力更加集中,提高加热温度。 (3)CO还原的还原产物可能为、 根据图中

14、质量变化可知500-600的还原产物为Fe-700 的还原产物为FeO,而800 以后的还原产物为Fe。要检验FeO,可以利用不能与KSCN溶液显色,而被氧化后生成的可与KSCN溶液显色的性质,也可以利用能使溶液褪色的性质。 【答案】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先通入CO一段时间,后加热 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提高反应温度,确保受热均匀 酒精喷灯 在适量待检物中加入稀硫酸至完全溶解,再加入少量高锰酸钾溶液,溶液紫色褪去(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12.(10分)实验室用下列装置所示的流程进行气体性质实验。图中用箭头表示气体的流向,A为一种纯净、干燥的气体,B是另一种气体,己中有红棕色气体出现。实验中所用的药品只能从下列物质中选取:、NaCl、无水、碱石灰等固体和蒸馏水。 根据图中装置和现象回答: (1)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丁中应选用的干燥剂是,为什么不选用所给的另一种干燥剂 。 (3)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戊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此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估计可看到什么现象足以说明你的判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