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县2012年高二第一次月考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50346018 上传时间:2020-11-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浚县2012年高二第一次月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浚县2012年高二第一次月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浚县2012年高二第一次月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浚县2012年高二第一次月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浚县2012年高二第一次月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浚县2012年高二第一次月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浚县2012年高二第一次月考(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浚县中学2012年高二(上)月考生物环境测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单项选择题 共40题60分)1下列实例中,不能构成群落的是A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 B青藏高原上的高山苔原C海南岛清澜港保护区的红树林 D大兴安岭的全部红松2倒置的生物种群数量金字塔适于描述 放牧牛羊的草原 放牧家鱼的池塘 松毛虫成灾的松树鼠害泛滥的草地 蚜虫聚集的果树ABCD3在一块方形的样地中,调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下列哪项不会影响调查结果的准确性 A从样地中选取样方的多少;从样地中选取的样方里蒲公英的数目的多少B从样地中选取的样方里蒲公英数目的多少;样地中群落

2、的丰富度C所选样地是长方形还是正方形;从样地中选取样方的多少D样地中群落的丰富度;从样地中选取样方的方法是否具有随机性4在某养分充足的湖泊中,绿藻数量较多,已不适合人们的消遣、娱乐。使用下列哪种方法可在短期内大量减少绿藻的数量 A减少草食性鱼类B增加以浮游动物为食的鱼类C减少或清除以浮游动物为食的鱼类D消灭肉食性鱼类5某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下列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B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C只有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D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6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3、 A群落中一些生物消失了,另一些生物占据它们的空间,就属于演替B光裸的岩石上最先出现的是地衣C在弃耕的农田上不可能形成森林D不论在什么条件下,群落的演替都能形成树林7. 某岛屿有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B、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C、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D、该岛屿一定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8用牛奶瓶培养黑腹果蝇,观察成虫数量的变化,结果如下表:时间(天)15913172125293337成虫数(只)610287113120727030

4、232734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第1325天,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生长加快B第1729天,成虫增长率上升、死亡率下降C第2137天,成虫增长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度的改变有关D第137天,成虫数量呈“J”型增长9研究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对于野生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有重要意义,图是某海域野生鱼类在实施了休渔保护后的种群增长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为了获得最大捕捞量,捕捞后种群数量应该保持在b点附近范围所代表的水平上B该种群增长速率最快的点是b点,环境阻力最大是在8年以后C休渔能够很好的促进该种群数量的恢复,使该种群数量持续增长D适当的捕捞有利于该鱼类更新,有利于该种群的生存

5、10有研究表明,一些生活在阔叶树上的食叶甲虫是落叶林中的重要生物。假如没有这些甲虫,落叶层将严重堆积,最终导致落叶林生长不良。以下分析有误的是 A食叶甲虫属于营养结构中的第二营养级 B食叶甲虫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C食叶甲虫对落叶林的物质循环有促进作用 D食叶甲虫在能量金字塔中不应位于最底层11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专性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而有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B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绿色植物再利用C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物质,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D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也不一定都是分解者12下列典型事例不能说

6、明“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的是 A矿质元素被绿色植物吸收,其枯枝落叶腐烂后又还给土壤B被轻度污染的水体经过生物和理化作用而得到净化C森林遭受火灾后通过繁殖作用得到恢复更新D过度开垦草原、毁林造田使气候失调、土地沙漠化13在下列食物链中:若食物链中无小鱼,而大鱼以小甲壳动物为食,则大鱼的数量将会如何变化? A增加 B减小C不变 D不确定14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碳在生态系统中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循环B猫头鹰和黄鼬都捕食田鼠,猫头鹰和黄鼬有竞争关系C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使大气中SO2过多,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之一D植物枝叶腐烂后其中的矿质元素归还土壤

7、中,属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范畴15假若某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abcd,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a、b、c、d所含的有机物总量分别为m1、m2、m3、m4。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四种生物中所含的能量归根到底来自于a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B在一段时间内,若b种群数量增加,则a种群数量下降,d种群数量增加C若m15m2,则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遭到破坏Dd个体所含的有机物的质量一定比c个体所含的有机物质量小16. 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狐狸捕食一只兔子,可获得兔子体内能量的10%20%B影响高山植物垂直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阳光C某种草食动物从天然草场迁移后

8、,植物竞争强度下降D种内斗争对种的生存和发展有积极意义17杜鹃的体态和猛禽类的雀鹰极为相似,背面灰色,腹面有许多细的横纹。当它飞到森林里时,许多小鸟都吓得飞逃。生物间的这种信息传递形式为 A、物理信息 B、化学信息 C、行为信息 D、营养信息18在新农村建设中,四川某地通过新建沼气池和植树 造林,构建了新型农业生态系统(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人和家禽家畜B该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植物是主要成分C该生态系统的建立,提高了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D沼气池的建造和植树造林,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9从能量流动的特点分析,在农田生态系统中,

9、农民采用的下列方法不能使农作物增加产量的是 A使用除草剂或人工除草 B使用农药消灭害虫C温室种植时,降低夜间的温度 D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20下列生物中,从生态学角度看属于生产者,从细胞学角度看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A酵母菌 B水稻 C发菜 D大肠杆菌21在某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假设羊摄入体内的能量为n,羊粪便中的能量为36%n,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为48%n,则 A羊同化的能量为64%n B贮存在羊体内的能量为52%nC由羊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16%n D由羊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为64%n22科学家在深约3200 m的太平洋底部的一副鲸的骨架上,发现了一种新型的蠕虫。该蠕虫没有消化器官,

10、它的附肢像树根一样伸入到鲸的骨髓里。蠕虫附肢里存在一些特殊的细菌,这些细菌能将骨中的脂肪转化为糖供给蠕虫进行生命活动。下列有关上述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蠕虫和细菌的代谢类型与乳酸菌的相同B细菌与蠕虫的关系在生态学上属于寄生C鲸骨架细菌蠕虫构成了一条捕食食物链D蠕虫和细菌属于海洋生态系统的消费者23甲、乙两图分别表示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单独培养(甲)和混合培养(乙)时的种群增长速度。从两图所示的结果可以推断 A双小核草履虫比大草履虫个体大 B双小核草履虫是大草履虫的捕食者C双小核草履虫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强 D大草履虫比双小核草履虫个体大24用相同的培养液分别培养A、B两种微藻,得到两种微藻的生长

11、曲线如图甲所示,图乙表示A、B微藻分别利用其中磷元素的曲线。现将两种等体积的微藻混合培养在磷元素浓度略低于KB的环境中,随时间的推移,预期两种微藻的数量变化曲线最可能的是 25 “低碳生活”成为人类共同的选择,下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参与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B过程增强后过程也会随之增强,故不能通过增强减少大气中CO2C生物群落内部碳传递的主要形式是含碳有机物D人类减少对的依赖是当前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26左下图表示某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如乙为农作物害虫,t4时间点防治最好Bt3t5时间内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Ct1t2

12、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死亡率大于出生率D甲、乙两种群肯定为竞争关系,甲的竞争力小于乙,竞争强度由强弱 26题图 27题图27右上图中ad表示不同的生物或生态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M表示生物多样性,a、b、c、d表示四个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则恢复力稳定性最强的是bB若M表示遗传多样性,a、b、c、d表示四种不同的植物,则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生存力最强的是bC若M表示种群的个体数目,a、b、c、d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的四个不同种群,则a种群所具有的能量一定最少D若M表示种群的能量值,a、b、c、d表示四个不同的种群,它们构成食物关系,则c的数量增加会导致a、b的数目减少28锄足蟾蝌蚪、

13、雨蛙蝌蚪和蟾蜍蝌蚪均以浮游生物为食物。在条件相同的四个池塘中,每池放养等量的三种蝌蚪,各池蝌蚪总数相同。再分别在四个池塘中放入不同数量的捕食者水螈。一段时间后,三种蝌蚪数量变化结果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无水螈的池塘中,锄足蟾蝌蚪数量为J型增长B三种蝌蚪之间为竞争关系C水螈更喜捕食锄足蟾蝌蚪D水螈改变了三种蝌蚪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引进蜘蛛害虫种群个体数蜘蛛ABC29为除去危害农作物的某种害虫而引入蜘蛛后,对两个种群进行调查,得出右图所示结果,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引入蜘蛛后,该农田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为:害虫蜘蛛鸟B在B期间,因害虫数量减少而导致蜘蛛数量下降C在C期间以后,蜘蛛和害虫数量将一直保持不变D在C期间,害虫数量仍高于蜘蛛数量,说明生物防治的效果不明显30下图为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所反映出的能量流动情况,图中箭头符号为能量的移动方向,单位为4200J/m2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在入射的太阳能中,生产者只利用了其中的l0左右B分解者可利用来自各营养级转移到(A)的所有能量C消费者营养级别越高,可利用的总能量越多D当人们把生产者当作食物时,比起其他营养级,可获得更多的食物31下列几项动物的行为中,不能起到同种个体之间交流信息作用是( )A蜜蜂的舞蹈动作B蜂王释放的特殊分泌物C鸟类的各种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