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的十年对峙高考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50301386 上传时间:2020-11-0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2.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共的十年对峙高考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国共的十年对峙高考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国共的十年对峙高考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国共的十年对峙高考知识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国共的十年对峙高考知识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共的十年对峙高考知识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共的十年对峙高考知识点总结(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共的十年对峙高考知识点总结 国共的十年对峙高考是上册的内容,这一课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如何逐步走向成熟,以下是学习啦为你的国共的十年对峙高考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阅读。 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7) 一、阶段特征: 本单元讲述1927-1937年的历史。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点,其一是 _的内外统治确立(不考),对内镇压红军,对日不断妥协到被动抗日;其二是中共坚持革命,从开辟武装割据道路,长征走向成熟,再到抗日;其三是日本 _侵华不断加深,国共由对峙走向再度合作。 基本阶段特征:(其实本阶段特征就是上述知识结构的文字化。) 1列强侵华以日为主: (1)原因:日本大举侵华有深刻国内原因-根本是因为

2、这是日本发展的既定国策,其次大危机也加速了其通过战争转嫁危机的步伐,中国国内的混战给其侵华提供了机会,国际列强忙于应付国内 _难于干预。 (2)过程:侵华过程不断加深:九一八事变后吞并了中国东北,扶植建立了伪满洲国;此后侵略热河察哈尔地区;制造华北事变,意欲吞并华北,企图灭亡全中国。(3)影响:随着日本侵华不断加剧,中日 _不断上升,华北事变后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中国人民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九一八事变前的抗日处于分散自发阶段,大多失败。华北事变后逐渐走向联合,推动了历史由内战向外战转变。 2、反动统治 _:(1)确立统治:形式统一;经济建设和官僚资本膨胀;外交改定新约,实质依然是大地主大资产

3、阶级政权;(2)对内镇压革命,不断对红军根据地进行 _围剿;(3)对日侵略妥协退让,提出“攘外必先安内”反动政策,造成大片国土沦亡;甚至破坏抗日运动,如福建 _和察哈尔民众抗日联军。(4)随着中日 _上升,在西安事变后被迫转向与中共合作抗日。 3、中共探索走向成熟:(1)开创工农割据革命道路:八七会议为制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 _的总方针;三大起义揭开了独立斗争转向农村开辟根据地的序幕; _为代表的党人在 _开展革命斗争中形成了工农割据的道路, _同志加以总结形成了在中共领导下将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结合起来的工农割据理论,是马列主义原理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红色根据地向全国

4、发展;粉碎敌人围剿,建立苏维埃政权,制定土地革命路线,红色政权巍然屹立。(2)被迫进行长征:由于 _规模空前的“围剿”和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红军被迫进行传略转移。(3)遵义会议走向成熟:遵义会议事实确立了 _的正确领导,独立自主解决了自己路线方针政策,是中共走向成熟标志,也使革命再次转危为安。 (4)中共领导抗日:具体史实参考上面表格。 4、近代化十分曲折: (1)经济发展:随着 _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发展,但受到官僚资本排挤,仍然困难重重; (2)政治上:中华大地出现了新型的红色政权-工农苏维埃政权,这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_现代化道路在壮大; (3)思想结合

5、:马列主义原理和中国国情结合,诞生的工农割据理论,既是革命理论,也是思想的重要结晶。 二、中共民主革命时期两次严重挫折,原因和对策。 (1)挫折:一是指大革命失败,中共遭 _右派屠杀;二是指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战略转移。 (2)原因:前次:客观上 _破坏和 _右派叛变,主观上共产国际错误,中共 _幼稚右倾;后次:客观上 _ _围剿空前强大,主观上共产国际和王明推行左倾冒险主义政策。 (3)对策:前次,中共召开八七会议结束右倾,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后转向农村,以 _为首中共在实践中开辟了工农割据革命道路,革命转危为安;后次:中共在遵义会议中结束左倾,确立以 _的新 _的正

6、确领导,顺利完成长征,革命再次转危为安。 三、中共走向成熟的过程: (1)开始-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是中共首次将马列原理和中国国情结合,是中共走向成熟的开始。 (2)发展-八七会议结束右倾错误,指明革命出路;以 _为代表的党人在实践中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正确道路,是马列原理和中国革命结合典范,这是中共成熟的重要一步。 (3)标志在长中,召开遵义会议独立自主解决了中国革命的路线和组织问题,解决了党内的长期分歧,是成熟的标志。 (4)深化根据国内矛盾和形势变化,提出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说明中共驾驭复杂局面,维护民族大局。中共更加成熟。 四、九一八事后中国的抗日运动总体特

7、点和结局: 总体特点:(1)各自为战,未形成统一战线:除中共外,东北义勇军,察哈尔同盟军和 _都处于自发抗日阶段,彼此孤立;(2)抗日和反蒋结合:由于 _非但不支持抗日,反而破坏抗日,这些抗日运动大多抗日同时反蒋。 (1)方针:八七会议上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 _统治的总方针。 (2)内容:在革命根据地, _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开展土地革命。 (3)意义:广大贫苦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土地,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 4.根据地建设:(只作了解) (1)指导思想: _的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即工农武装割据思想,(2)表现:经济建设(作用);武装斗争(反围剿斗争

8、):从1930年10月起, _接连向各根据地发动三次大规模围剿。 _、朱德领导红军粉碎了敌人的围剿,使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和发展。政权建设: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 _在江西瑞金召开。会议宣布中华苏维埃 _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制定了宪法大纲,定都瑞金;选举 _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朱德为中央革命委员会主席。 (三)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 1.红军长征: (1)原因:左倾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2)进程:1934年10月开始1935年1月召开遵义会议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何地?)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何地?),长征胜利结束。 (3)意义:粉碎了 _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

9、命转危为安。长征中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激励党和人民继续前进的巨大动力。 长征精神的主要内涵是: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其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其最显着的特点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2.遵义会议: (1)背景:党内左的错误占据统治地位,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进行长征。 (2)时间、地点:1935年1月。 (3)内容: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的 左倾军事路线错误,肯定 _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 _为 _,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4)意义: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

10、共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 _的新 _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一)知识掌握 1.打响武装反抗 _反动派第一枪的武装起义是( ) 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广州起义 2.中国工农红军被迫进行长征的原因是( ) A.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B.“左”倾错误 _占统治地位 C. _的兵力强大 D.红军要转移到陕北根据地 3.八七会议前后,中共多次发动以夺取大城市为目标的武装起义。这表明中共( ) A.在城市拥有强大的革命力量 B.尚未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 C.受王明“左”倾路线影响 D.还未认识到农民是革命的动力 (二)

11、能力提高 1.从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中,中国共产党得到的最主要认识是( ) A.必须组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B.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 C.必须掌握革命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D.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2.下列关于遵义会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事实上确立了以 _的正确领导 B. _清算了王明“左”倾错误路线 C.在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和红军 D.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3.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是中共政治上日益成熟的十年。“成熟”表现在( ) 探索出一条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在与 _的斗争中战无不胜 多次纠正 _错误,使革命转危为安 A. B. C. D. (三)延伸 1

12、.我国农村革命根据地主要分布在南方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北伐战争的影响 B.北方是军阀统治的中心 C.近代革命是从南方开始的 D.红军的 _主要是南方人 2. _说:“如果不帮助农民推翻封建地主阶级,就不能组成中国革命最强大的队伍而推翻 _的统治。”对这一论断的正确理解是( ) 民主革命的首要任务是推翻封建地主阶级 民主革命的反帝反封建两大任务是互相关联的 农民反帝反封建的态度最坚决,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量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 A. B. C. D. 3.中华苏维埃 _临时中央政府成立时,选举的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是( ) A. _ B. _ C.王明 D.博古 (四

13、)模拟练习 1.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发生的变化有( ) 活动中心从南转向北 自身发展从幼稚走向成熟 工作重心从城市走向农村 A. B. C. D. 2.遵义会议之所以是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主要是因为这次会议( ) A.使中国革命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B.取消了李德、博古的军事指挥权 C.开始独立自主地运用理论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 D.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 _的统治 3.中国共产党领导土地革命的主要目的是( ) A.变封建半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B.粉碎 _反动派对革命根据地的军事进攻与经济封锁 C.动员广大农民支持革命,参加革命,反对 _反动派 D.扩大中共在农村

14、中的影响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_经济的根本危机,在全国任何一处都是继续尖锐化,没有丝毫根本的改变,因此在中心城市爆发伟大的工人斗争,必然形成全国革命高潮争取一省与几省首先胜利。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没有 _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的胜利。 引自1930年6月中共中央 _ 材料二 经过了一次大革命的政治经济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国,强大的敌人,弱小的红军,土地革命这是中国革命战争四个主要的特点。这些特点,规定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指导路线及其许多战略战术的原则。第一个特点和第四个特点,规定了中国红军的可能发展和可能战胜其敌人。第二个特点和第三个特点,规定了中国红军的不可能很快发展和不可能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