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高考信息12006历史高考绝对信息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50283974 上传时间:2020-11-0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6高考信息12006历史高考绝对信息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06高考信息12006历史高考绝对信息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06高考信息12006历史高考绝对信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6高考信息12006历史高考绝对信息(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6高考信息1: 2006历史高考绝对信息仅 供 参 考一、命题人员构成高考命题人员中有杨宁一、曹大为、赵世瑜、赵勇、韩家勋、刘芃等。这些人中,有专门研究北洋史、明清民族关系史、世界近现代经济史,有国家教育部考试命题中心多年主持历史学科命题工作者。二、命题在宏观上的一些要求强调“以纲(考试大纲)为纲”,必须弄清考试大纲的要求;具体考查知识仍遵循“以本(课本)为本”; 注意一些事关国家命运、带战略性、带价值取向和体现国家意志且广受关注的问题;从热点问题中取材,又能充分联系教材进行综合分析的相关问题。三、必须注意的一些问题高考试题仍以小专题的形式呈现,应注意以下几方面:1.中国古代诸哲学思想的

2、形成和影响;2.唐宋政治制度;3.明清民族关系,特别是清初旨在巩固统一的民族政策;4.中国近代化各方面的起步(包括北洋时期的发展);5.党建问题(纲领形成与变化,涉及反“左”反右反腐败的几次大会或运动);6.中共关于发展经济的政策,特别是事关农民农业的决策;7.国民政府在抗战中的积极影响;8.能源和交通问题,如西气东输,西部交通建设;9.资产阶级革命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10.工业革命对国际关系、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11.区域经济发展(港澳经济、泛珠三角经济、亚洲经济)。以上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的信息,务必高度重视。最后阶段时间无多,各种信息要择要略讲。务必要求学生时间再短也要再次浏览教材以理清

3、全局思路,主观试题审题分析不要遗漏时限范围内要点,按要求如常答写。2006高考信息2一、明清经济2006年高考从经济角度命题,尤其要关注明末清初江南经济发展的概况(明清时期:生产工具革新;出现地区、行业新的社会分工;出现了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在江南苏州等地,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近代史上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及发展、现代史上改革开放后江南地区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等知识。相关知识:江南经济的开发和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大运河一直以来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考虑到近几年高考历史卷图文题比例的上升,我们更加要重视与地图相关的一些知识。而大运河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特别是与江苏相关的扬州、苏州等地的

4、情况。民族资本主义萌芽和进一步发展南京作为六朝古都试题(太平天国运动史、江南经济史、思想史;“卧薪尝胆”这一成语的考查):1、“上有苏杭,下有天堂”,苏州园林,闻名于世。苏州是江南历史发展的缩影:春秋时期,苏州一带发生了什么事件?根本原因是什么?给后人留下了什么砺志篇?明清时期的苏州,城市发展有什么新特点?概述其原因近代史上,苏州曾饱受怎样的屈辱?产生了什么影响?苏州又是改革开放的热土, 苏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属于对外开放格局中的什么?经济发展特色?答案:吴越争霸。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分封制逐渐瓦解。卧薪尝胆明清时期:苏州丝织业发达(苏州地区蚕桑业发达),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苏州农业、手工业发达;

5、商品经济的发展。甲午战争失败,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苏州被开辟为商埠。便利日本的侵略,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沿海经济开放区。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二、大国崛起:中国大国地位的确立和发展,中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德国、日本、苏联的崛起及其道路。三、海洋、海权:如,郑和下西洋、洋务运动中的相关内容;主要的海战、海军竞赛等。四、传统文化及民族精神、爱国主义、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注意从新的角度把握,如新中国初期留学人员(钱学森等)回国的传统文化因素和爱国主义因素,荣辱观。五、区域历史(见本所所编中学历史专项归纳与分析及前不久提供的信息)六、中俄关系(略)七、科技文化历史八、民族意识:古代民族意识、近代民族意识、现代振兴中华。九、社会转型时期的经济。十、西方的人权问题。十一、交通通讯的进步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十二、西学东渐、走美国路、走俄国路、走自己的路十三、农民负担、农业道路、新农村注意有绝大部分上述重点中的相关题目,并有大量新视觉、新情景题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