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生物总复习非选择题考前规范训练四生物与环境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50271676 上传时间:2020-11-04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644.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高考生物总复习非选择题考前规范训练四生物与环境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0年高考生物总复习非选择题考前规范训练四生物与环境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0年高考生物总复习非选择题考前规范训练四生物与环境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高考生物总复习非选择题考前规范训练四生物与环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考生物总复习非选择题考前规范训练四生物与环境(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非选择题考前规范训练四生物与环境 1.(2015 北京朝阳期末 )某科研小组对某群落进行了调查。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调查样地某种乔木的种群密度,使调查数据尽可能接近真实值,并兼 顾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 ,则所选用样方的应适宜 ,同时还应 做到随机取样 ;若要调查该样地木本植物的丰富度,需要调查该样地群落中 木本植物的。 (2)生物群落都有一定的空间结构,这是因为群落中各个分别占据 不同的空间所致。影响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3)科研小组对该样地4 种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调查结 果如下表所示 (单位:株/m2)。 年 份 植 物 20 01 20 02 20

2、 03 20 04 20 05 A 10. 0 9.28.06.85.5 B3.02.11.10.30.1 C0.30.61.11.52.3 D3.02.00.400 如果 4 种植物中有一种属于入侵物种,则该入侵物种可能是;入侵物 种往往会对本土物种造成危害,其主要原因是 。 2 2.(2015北京海淀期末 )生物量是指某一调查时刻单位面积内现存生物的有 机物总量。科研人员对我国某自然保护区地震导致山体滑坡30年后,恢复 群落和未受干扰的原始林群落不同植被类型的生物量进行了研究。 (1)科研人员在两个群落中选取多个样地 ,收获全部植物 ,按照 分类后 ,测定生物量 ,结果如下图所示。图中代表

3、恢复群落生物量的是 (填“ S1” 或“ S2” )。 (2)地震导致山体滑坡后 ,原有植被虽不存在 ,但还可能存在植物的种子、可 能发芽的地下茎或植物根系等,在这一基础上形成恢复群落的过程为 演替。伴随这一演替过程,群落的物种逐渐增加。 未受干扰的原始林群落具有较好的垂直结构,有利于提高利用 率。 (3)恢复群落植被的总生物量只有原始林群落的%,这是由于山体滑 坡后稳定性较低 ,群落在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到原状。 (4)恢复群落植被不易恢复的关键限制因子是条件,可利用人工措 施重建群落,帮助群落植被快速恢复。 3.(2015北京东城期末 )乔木树种馨香木兰是云南特有的珍稀濒危物种。研 究人员为探

4、讨馨香木兰种群的生态学特性,进行了相关的调查研究。 3 (1)为调查馨香木兰所处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可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本研 究中调查乔木层和灌木层时最小样方面积为5 m 5 m,而调查草本层时最小 样方面积为 1 m 1 m,可见设计最小样方面积的原则 是 。 (2)下表为馨香木兰所处的A、B、C三个群落物种丰富度的调查结果。 物种丰富度 / 种 乔 木 层 灌 木 层 草 本 层 A 群 落 21. 5 35. 5 19.5 B 群 落 22. 5 23. 8 16.2 5 C 群 落 22 31. 5 13.5 由上表可以看出 ,三个群落中的丰富度最高。在三个群落的垂 直结构中 ,丰富度

5、最高的是层,推测是由于其中不仅有相应的种类, 还含有一定数量的幼树,因而其种类和个体数都较丰富。 (3)科研人员调查了三个群落中的馨香木兰的植株胸径(胸径的大小可表示 植株的树龄大小 ),绘制成下图。 4 研究种群的年龄组成可以预测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趋势 ,但 需结合生物的生存环境具体分析。由图可以看出,馨香木兰种群的年龄结 构属于型。虽然现在馨香木兰有丰富的幼树,但难以进一步发育 为优势种。其原因可能是幼树耐荫蔽,在茂密的常绿阔叶林下能生长良好。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 ,其树木对光照的需求加大,在与其他阔叶乔木的 中不占优势 ,从而生长受阻。 4.(2015贵州贵阳监测 )在不考虑物质输入和输出

6、的情况下,某同学构建了一 般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 (如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A、B 和 C 分别代表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和。这个模型中 ,没有体现的成分 是。 (2)太阳能被 A 通过转化为化学能 ,固定在有机物中。 B 从 A 获得的能量远少于A 固定的能量 ,主要是因 为、 5 。 (3)通常,在一个生态系统中 ,通过过程 ,A 从 C 那里得到的是 (填“ 物质”“能量” 或“ 物质和能量 ” );通过过程 C 从 B 那里获得 (填“ 物质”“能量” 或“ 物质和能量 ” )。由此分析可知 ,物质和能量在系统内被 利用的差异在 于:。 5.(2015陕西宝鸡质检一 )我

7、国西部资源开采过度 ,草原植被遭到破坏 ,生物多 样性锐减 ,由此引起生态环境恶化。现在,保护生态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 ,已 经成为西部开发中面临的最紧迫、最艰巨的任务。如图表示一个草原生态 系统的营养结构 ,请据图回答问题。 (1)优良牧草与杂草、毒草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当草色返青 时,“ 绿色” 为食草动物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体现了在生态 系统中的作用。 (2)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鼠的种群密度,若在第二次捕获过程中,发现有脱落 的标记 (标记不影响被捕食 ,脱落标记仅为鼠被天敌捕食后留下)。这种情况 下,估算的 K 值会(填“ 偏高”“偏低” 或“ 不变” )。 6 (3)除图中所示生

8、物类群外 ,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还应有, 这样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无机环境中的碳以形式进入 该群落 ,在该食物网中若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则鹰每增加 a 千焦能量 , 至少需要草提供能量千焦。 (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调节是该调节能力的基 础。 (5)调查发现 ,某山区滥砍滥伐 ,植被覆盖面积大幅下降 ,同时当地居民甲状腺 肿大发病率明显升高 ,原因可能是水土流失致土壤中元素缺乏 ,当地 居民该元素摄入量不足 ,致使。 6.(2015 辽宁朝阳联考 )图甲为北极冻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 图乙虚线方框内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箭头表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一般

9、 性模型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共有条食物链 ,北极狐占有个营养级。 (2)北极地区的动物在不同季节一般都有换羽(毛)的习性 ,这是它们受到 (填“ 物理”“化学” 或“ 行为” )信息的影响而产生的适应性生理特征,是长期 的结果。 7 (3)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 ,冻原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要低,因为冻原生态系 统。 (4)图乙中 C 代表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5)下表表示图乙生态系统在一年中的能量流动情况。 同化总量 ( 106J ) 现存个体中的能 ( 10 6J) 呼吸消耗量 ( 10 6J) A900200590 B1001564 C15213 D18610 分析上表可知

10、,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 106 J,从第二营养级到第 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从能量输入和输出来看,该生态系统 中生物体内的总能量是(填“ 增加”“减少” 或“ 不变” )的。 7.(2015 广东龙川月考 )为找出更好的污染治理措施,科研人员做了相关研究。 图甲表示某地排污池下游河道中溶解氧及铵盐含量的测定结果,表乙表示 对几种生物研究的相关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甲 生物 毒素含量 (g L-1) 铵盐吸 收率/% 有机物去 除率/% 硅藻 0.1520 8 蓝藻 0.554 780 红假 单胞 光合 细菌 08792 乙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表乙中红假单胞光合细菌属 于。

11、 (2)取水样 2 L,摇匀后等量分装在黑、白2 个瓶中。测得 12 h内黑瓶氧气下 降量为 2 mg,1 d内白瓶氧气增加量为6 mg,不计温度影响 ,则一天内藻类实 际产氧量为 mg/L。 (3)线虫以藻类为食 ,鲫鱼以藻类和线虫为食。若去掉线虫,鲫鱼的总能量变 化趋势是,其原因是 。 (4)912 d,水中溶氧量快速下降 ,其主要原因是 。 (5)据表分析 ,治理水华效果最好的生物是,理由是 。 9 答案: 1.答案:(1)大小和数量种类(及其数量 )(2)种群食物和栖息空间 (3)C入侵物种与本土物种竞争各种资源(如水、无机盐、阳光、空间等) 时,入侵物种占优势 2.答案:(1)随机植

12、被类型S2(2)次生丰富度 (或“ 多样性” ) 光能(3)20恢复力(4)土壤土壤微生物 解析:(1)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应随机取样。结合图中文字信息可知应 按照植被类型分类。恢复群落的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相对简单 ,植被的有 机物总量少 ,所以代表恢复群落生物量的是S2。(2)从存在植物种子、根等 的土壤开始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演替的规律一般是物种趋向多样化,所以 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会逐渐增加。良好的垂直结构可以提高光能利用率。(3) 恢复群落总生物量为19,原始林群落总生物量为95,前者是后者的 20%。山 体滑坡后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到原状,是由于恢复力稳定性较低。(4)恢复群 落植被

13、不易恢复的限制因子是土壤条件。重建土壤微生物群落有利于物质 循环,可加快群落植被恢复。 3.答案:(1)保证在最小面积内基本上能反映组成群落的物种数量变化(合理 即可)(2)A 群落灌木乔木(3)种群数量增长竞争 解析:(1)依题意“ 调查乔木层和灌木层时最小样方面积为5 m 5 m,而调查草 本层时最小样方面积为1 m 1 m” ,可见选取样方的大小依植物类型而定,设 计最小样方面积的原则是保证在最小面积内基本上能反映组成群落的物种 10 数量情况。 (2)丰富度是指物种数目的多少。表中数据显示,三个群落中 A 群落的丰富度最高。在三个群落中,都是灌木层的物种数目最多,所以,在三 个群落的垂

14、直结构中 ,丰富度最高的是灌木层 ,推测是由于其中不仅有相应 的种类 ,还含有一定数量的乔木幼树,因而其种类和个体数都较丰富。(3)研 究种群的年龄组成可以预测在一段时间内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图示显示, 馨香木兰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幼年的个体多,老年的个体少 ,属于增长型。馨 香木兰与其他阔叶乔木的种间关系为竞争。 4.答案:(1)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光合作用一部分能量通过呼吸作用散失一部分能量随着排出物、 遗体、残枝败叶等被分解者分解而释放出来 (3)物质物质和能量物质可循环利用 ,能量利用是单向的 ,不循环 解析:(1)太阳能通过生产者进入生态系统中,所以,图中 A 为

15、生产者 ,又因为 A 与 C间存在双向箭头 ,故 C为分解者 ,B 为消费者。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 除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外,还应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2)太阳能 需要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转化为化学能,消费者从生产者中获得的能量 远少于生产者固定的能量,这是因为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一部分用于自身生 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一部分通过自身的呼吸作用散失,一部分随着 遗体、排出物等被分解者分解而释放出来。(3)过程中生产者从分解者那 里只能获得一些无机物 ,不能获得能量 ,而过程中消费者的遗体、粪便等 11 中的物质和能量可供分解者所利用,说明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循环利用,但 能量不能循环。 5

16、.答案:(1)竞争信息传递(2)不变(3)分解者CO2100a(4)负反馈 (5)碘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 ,甲状腺肿大 解析:(1)不同种的植物互相争夺阳光、水分和养分,故它们之间构成竞争关 系。“ 绿色” 是物理信息。 (2)由于标记脱落是被标记的个体被捕食后留下来 的,因此,这一部分个体在第一次捕获时相当于没有被标记,故这种标记的脱 落不会影响种群密度的调查,对种群 K 值的估算也不会产生影响。(3)图中 食物网中只有生产者、消费者,该生态系统中缺少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主要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在食物链最 短时,鹰增加 a 千焦能量消耗的草最少 ,即按照 “ 草鼠鹰” 这条食物链计 算消耗的草最少 ,能量传递效率为 10%,则消耗的草能量为100a千焦。 (4)负 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5)碘元素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 原料,缺乏碘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从而导致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增多,促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造成甲状腺肿大。 6.答案 :(1)5两(2)物理自然选择(3)动植物种类少 ,营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