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中检测卷-附答案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150262299 上传时间:2020-11-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中检测卷-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中检测卷-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中检测卷-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中检测卷-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中检测卷-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中检测卷-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中检测卷-附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参考答案期中评价试卷听力训练听力材料柳树柳树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属于落叶乔木,柳树耐寒,耐涝,耐旱,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极强,不论高山、平原、沙丘、极地都有柳树生长,常采用扦插繁殖,也可播种育苗。一般寿命为2030年,少数的可达百年以上。柳树种类繁多,有垂柳、旱柳、爆竹柳、白柳、枫杨圆头柳、白皮柳等多个品种。柳条可以用于编制筐子、篮子、藤椅等家居用品;柳絮可做枕芯、鞋垫;柳树树形优美,开花早,早春满树嫩绿,可美化环境。垂柳有纤细下垂的枝条,如眉的柳叶;多种灌木柳树,耐修剪,可培育成各种形状的灌丛或做绿篱。因柳和“留”同音,所以古人常以柳赠友,表达依依惜别之情。这种习俗最早起源于诗经小

2、雅采薇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王维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李白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都让我们感受到依依惜别之情。杨柳是春天的标志,贺知章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陈光的“色浅微含露,丝轻未惹尘”都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听力答案1.2000落叶乔木2030年百年扦插留2.(1)(2)(3)(4)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积累运用一、1.A.单薄(b)bB.抡起(ln)lnC.山涧(jn)jinD.汹涌(xng)xing2.抵御稍微颓废悬崖3.悦阅躁燥淌倘据距4.斩筹临忘倒威别惊(1)技高一筹(2)忘乎所以二、示例:1.运动场

3、上成了欢乐的海洋,每个同学都关注自己的班级,个个欢呼雀跃。2.爸爸看着球赛,眼睛一眨不眨,时而高呼,时而叹气3.桑娜心里想:这样下去,孩子们该怎样生活呢?吃什么?要是丈夫知道我收养了两个孩子,一定会三、1.渲染翠色欲流2.环境穷人列夫托尔斯泰3.还来就菊花万紫千红总是春少小离家老大回死而后已视死忽如归阅读感悟四、1.头2.“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3.语言动作神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勇于牺牲4.“屹立”换成“站立”不好。因为“屹立”一词突出了五位壮士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更换后没有这层意思,所以不能换。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词语用法的赏析。解答这道题时,先要弄明白两个词语的意思,再根

4、据意思进行区分并比较其表达效果的不同。本题中,“屹立”着重指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形容坚定不可动摇;“站立”是直立、立正的意思,是以双脚为支点,全身直立的过程,它仅仅是一个动作的描述,毫无生动和亲切可言。显然,本句用“屹立”更能突出五位壮士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五、1.帮助他人,快乐自己。2.示例:爱是太阳,永远传递着光和热。解析本题考查阅读分析材料的能力。解答这道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材料,理解材料的意思,提炼两个材料共同的主题爱,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帮助生活中困难的人。其次,要紧扣主题设计宣传标语,要突出“爱”,还要突出爱的作用,最好用比喻的手法来写,会更加生动。六、1.周末去和孤儿院的

5、小朋友们一起玩耍,给孤儿院的小朋友关怀和温暖2.每个周末露露都会去和孤儿院的小朋友们一起玩耍,陪伴孤独的小朋友3.孤儿院的孩子更看重的是关怀和温暖。从短文中这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孤儿院的小朋友们和露露在一起玩得很开心。露露为孤儿院的孩子们捐赠了一片快乐的天堂。”“其实孤儿院的小朋友最需要的是大家的关怀和温暖。当年露露做了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她告诉我她把我当朋友,她让我们孤儿院的小朋友知道了,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并不孤独。”4.最能表达善意的不一定是钱,而是心。就算我们什么也没有,但我们一定要懂得爱。解析本题考查从文章中提炼能揭示短文主题的语句,即中心句的能力。解答这类题时,要认真阅读全文,再联系文章

6、内容和作者表达的情感精读思考,寻找相关的重点句段。特别要注意重点研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部分,很多点明主旨的句子往往就在这两处。本题中,文章最后一段点明了主旨,是能揭示短文主题的语句,用横线画出即可。5.我觉得露露的童年很快乐,因为露露每个周末都去和孤儿院的小朋友们一起玩耍,她为孤儿院的孩子们捐赠了一片快乐的天堂。那些快乐美好的日子伴随了她和孤儿院的小朋友们的整个童年。她让孤儿院的小朋友们知道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并不孤独。解析本题是对短文主要内容和主旨的考查。解答时,先要仔细研读全文,了解短文内容,然后从中提炼、概括出关键性的词句,最后结合自己的阅读感悟做出评判并具体阐述。本题中,首先要肯定露露的童年

7、是快乐的,然后重点品读文章第五至八自然段,从中提炼出关键的词句,并加上自己对露露行为的理解,用通顺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即可。习作表达七、示例:爸爸,读课外书也等于学习,它有利于提高语文学习成绩,而且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你说,能不读课外书吗?解析这道题是对口语交际的训练。解答这道题,首先,要明白题目的意思父亲反对看课外书,用一两句名言来劝说父亲。其次,劝说的时候要指出读书的价值与意义,再次注意说话要有礼貌、得体。另外,一定要运用读书的名言,或其他名言。八、提示:首先,要大胆想象,选择自己熟悉或者喜欢的一个事物,其次对事物的特点进行分析,体会事物的妙处。再次,运

8、用拟人的手法来写,让自己与大自然中的一切对话,同时赋予自己非凡的本领。注意开头与结尾,将奇妙的梦想写得有条理,让人一目了然。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必背内容汇总(全册完整)1 草原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道

9、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3 古诗词三首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语文园地一 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5 七律长征作者: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10、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语文园地二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诸葛亮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宋李纲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语文园地三春日宋朱 熹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语文园地四 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17 古诗三首浪淘沙唐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11、。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语文园地六 五行:金、木、水、火、土五谷:稻、麦、黍、菽、稷五音:宫、商、角、徵、羽五彩:黄、青、赤、白、黑21 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22 月光曲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薄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

12、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语文园地七高山流水 天籁之音 余音绕梁 黄钟大吕轻歌曼舞 行云流水 巧夺天工 惟妙惟肖画龙点晴 笔走龙蛇 妙笔生花 栩栩如生24 少年闰土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语文园地八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答客诮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故乡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学界三魂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