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2020年新高考选考适应性考试地理试卷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50226717 上传时间:2020-11-04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宁波市2020年新高考选考适应性考试地理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浙江省宁波市2020年新高考选考适应性考试地理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浙江省宁波市2020年新高考选考适应性考试地理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省宁波市2020年新高考选考适应性考试地理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宁波市2020年新高考选考适应性考试地理试卷(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浙江省宁波市 2020 年新高考选考适应性考试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碍分)(共 10 题;共 57 分) 1.为了加快脱贫致富,贵州省毕节市采取“ 互联网农业 ” 的方式,促进了当地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下图 为其生产、销售模式图。完成下列小题 (1)相对于传统的贸易模式,该市“ 互联网农业” 销售模式的主要优势是() A.市场信息准确 B.产品保鲜度高 C.运输距离缩短 D.贸易环节较多 (2)利用 “ 互联网农业” 进行生产经营模式,有利于() A.改善当

2、地生态环境 B.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 C.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D.提高农产品育种技术 2.下图为北半球某地分别沿MN、PQ 方向所做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NOM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PQ 垂直 于 MN 并相交于0。完成下列小题。 (1)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出() A.M 地比 N 地风速大 B.N 地比 M 地云量多 C.P地比 Q 地云层厚 D.Q 地比 P地气温低 - 2 - (2)若该天气系统出现于初夏的华北平原,则O 地的天气最可能是() A.阴雨连绵 B.强对流降雨 C.大风降温 D.持续晴热 3.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图中湖泊为该地区第一大湖。完成下列小题。 (1)有关甲地土壤及成因的说

3、法,正确的是() A.年降水量较多,流水侵蚀作用强,土壤厚度较小 B.气温年较差小,化学风化作用弱,风化壳厚度小 C.植被高大茂密,生物风化作用强,风化壳厚度大 D.植物生长量大,微生物分解较少,有机质含量高 (2)该湖泊对尼罗河的主要影响是() A.减少水量,下游地区有断流现象 B.调节径流,影响中下游水量变化 C.增加养分,河流中鱼类资源丰富 D.增加盐分,下游灌区出现盐碱化 4.下图为我国某地冻土融化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有关该地冻土融化过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A.气温高低和人类活动对冻土融化速度影响较大 B.1、2 月份冻土层最厚,7、8 月份冻土层最薄 C.冻土的冻结

4、厚度的增长是先快、后慢、再变快 D.冻土从开始融化到全部融化全过程约需180 天 (2)该地区的公路受冻土影响易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主要原因是() - 3 - A.春季升温较快,水分蒸发,导致冻土厚度变薄 B.夏季冻土融化,汇成径流,流水侵蚀作用增强 C.秋季降水较少,冻土变薄,导致路面塌陷严重 D.冬季土壤结冰,体积膨胀,导致路面拱起严重、 5.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沿海城市用地多向海洋扩展。为了保护海洋环境,国家开始严格控制围海造陆的 规模。下图为浙江台州市围海造陆规划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椒江口南岸滩涂面积较北岸更宽广,主要原因是() A.海水较浅,河流泥沙沉积速度较快 B.人类活

5、动在此处围海造陆历史更长 C.气温较高,海水上升淹没此处陆地 D.海水顶托及地球公转导致河流偏向 (2)国家控制围海造陆的规模,主要是因为围海造陆会造成() A.海域自净能力降低,水质恶化,生物多样性破坏 B.温室效应增强,海水蒸发加强,矿物质含量升高 C.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量增加,海洋污染日益严重 D.海洋面积缩小,海水水位升高,淹没了沿海岛屿 6.下图为 20112017 年我国某两市女性平均初婚年龄变化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两市女性初婚年龄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4 - A.女性学历教育水平提高 B.女性工作收入不断增加 C.家庭经济负担不断加重 D.人均住房面积不断减少 (2)女

6、性平均初婚年龄的变化会导致该地区人口() A.死亡率上升 B.迁移率降低 C.性别比增加 D.生育率下降 7.下图为世界某海域。由于洋流的影响导致各处水温有差异。完成下列小题。 (1)与图示海区洋流流向有关的风向及主要来源地是() A.东南风夏威夷高压 B.东北风亚洲高压 C.西北风副热带高压 D.西南风印度低压 (2)图中四地在该季节发生的地理现象,叙述正确的() A. 地处于全年的气温最高季节 B. 地正值秋风瑟瑟,稻花飘香 C. 地地下水位为一年中较高位 D. 地沿岸海域的鱼类密度较大 8.下图为我国2020 年各电网区域划分及超高压跨区域调配流向预测图。完成下列小题。 (1)据图和所学

7、知识判断,到2020 年() - 5 - A.西北地区以太阳能发电为主,调出最多 B.南方地区经济较为落后,电能调入少 C.华东和华北是我国最大的电力消费区 D.华中地区煤炭资源丰富,电能调出多 (2)电力的跨区域调配,对调出区环境的影响主要是() A.增加了硫氧化物等的排放,环境污染加剧 B.促进能源开发,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C.有利于改善能源结构,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D.开发利用再生能源,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 9.高铁是目前人们快速出行的一种交通方式。为了保证安全,遇到灾害性天气,高铁会降速运行。下图为 将在 2019 年底开通的商合杭(商丘经合肥到杭州)高铁线路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

8、1)商合杭高铁线路选线规划时,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至少需要() A.全球定位系统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遥感系统 D.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 (2)商合杭高铁开通时,在高铁上可以看到沿线变化最明显的是() A.地形 B.树木 C.土壤 D.农作物 (3)导致商合杭高铁减速运行的气象灾害最多的是() A.台风 B.暴雨 C.洪涝 D.沙尘暴 - 6 - 10.我国某学校学生某日在北京时间12:10 测得学校旗杆影子最短,太阳高度为 35 ,则该校位于武汉市 (115 E,30N)的() A. 东南 B. 西北 C. 西南 D. 东北 二、综合题 (共 2 小题,共 40 分)(共 2

9、 题;共 40 分)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由于受距今约250 万年第四纪冰期的影响,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部挪威沿海形成了众多两岸崖壁 陡峭直立、谷底宽阔幽深的峡湾,东部瑞典则形成了众多平行分布的河流和湖泊。下图为挪威、瑞典区域 图。 材料二挪威和瑞典都是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也是农业生产发达国家,主食均以小麦为主,但两国小麦 生产却有较大差异。下表为两国小麦生产概况。 国土面积耕地比重 小麦种植比重小麦单产( kg/km 2) 瑞典 38.52 万 km2 7% 40% 5955 挪威 44.9964 万 km2 3% 8% 4554 (1)从地形和气候角度,说明半岛东部和西部冰

10、川作用的差异。 (2)说明半岛西部海岸线特点及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 (3)分析挪威和瑞典小麦生产差异的主要原因。 (4)阐释影响挪威、瑞典两国城市分布的主要自然条件。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格尔木市是青海省的一个地级市,是青藏铁路的重要站点之一,2006 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为了 减轻风沙对铁路通行的影响,格尔木至昆仑山口段采用了透风挡沙墙与“ 石方格 ” 相结合防沙方式,保护了 铁路运输的安全。图1 为该市区域图,图2 为透风挡沙墙和“ 石方格 ” 剖面图,图3 为其景观图。 - 7 - 材料二格尔木河发源于昆仑山,是格尔木市的母亲河,图4 为格尔木河流域植被与地形

11、关系图。 材料三近年来,格尔木市大力发展果蔬产业,蔬菜生产从1991 年的种植面积2280 亩、总产量692 万千 克,发展到2018 年种植面积4035 亩、总产量2680 万千克。 (1)简述格尔木至昆仑山口段铁路没有采用“ 草方格 ” 而采用 “ 石方格 ” 防沙的主要依据。 (2)根据材料,分析透风挡沙墙与“ 石方格 ” 相结合防沙方式的作用原理。 (3)结合图4,从土壤角度分析格尔木河流域植被分布的特点。 (4)分析格尔木市蔬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对区域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 - 8 - 答案解析部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20 小题, 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

12、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碍分) 1.【答案】(1) A (2) C 【解析】 【分析】( 1)A.由图可知,该市“ 互联网 +农业 ” ,可以根据大数据分析农业生产条件,获取市场 信息,从而做到精准种植市场需求的农产品,同时能及时发布农产品销售信息,快速销售产品,因此市场 信息准确是其主要的优势,A 符合题意; B.通过网上销售和快速的物流配送,可以使产品保鲜度更高,但与传统贸易模式相比,这不是主要优势, B 不符合题意; C.由于网上销售服务范围更广,可以使运输距离变长,不会缩短,C 不符合题意; D.网上销售可以做到农户与客户直接交易,减少了贸易环节,D 不符

13、合题意。 (2)A.利用 “ 互联网 +农业 ” 进行生产经营模式,对于生态环境影响不大,A不符合题意; B. “ 互联网 +农业 ” 的模式当中并没有对农产品进行进一步加工,B 不符合题意; C.图中显示,该市“ 互联网 +农业 ” ,可以根据大数据分析生产条件,获取市场信息,从而做到精准种植市 场需求的农产品,农户种植什么, 种植多少, 都有精准的数字依据,因此利用 “ 互联网 +农业 ” 进行生产经营, 有利于优化农业生产结构,C符合题意; D.利用 “ 互联网 +农业 ” 进行生产经营模式,对农产品育种技术作用不大,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A;( 2) C 【点评】区域农业生

14、产的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主要包括: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控制农 村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发展节水农业、生态农 业;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延长产业链,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加强农 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答案】(1) C (2) B 【解析】 【分析】 ( 1)A.根据图文材料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MN 一线出会形成冷锋,M 位于低压中心, 以上升气流为主,风速小,云层厚,N 处冷锋过境, MN 两地处于低压槽附近,受冷锋影响,都是阴雨天 气,云量较多,P位于冷

15、锋锋后,是阴雨天气,Q 位于冷锋锋前,天气晴朗,Q 地比 P地纬度低,气温高, C 符合题意。 (2)若该天气系统出现于初夏的华北平原,O 地午后气温迅速升高,上升气流强烈,可能出现暴雨、冰 雹等强对流天气,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C;( 2)B 【点评】根据气温、气压的变化判断天气系统 冷锋影响下的温压变化:气压升高,气温降低。 - 9 - 暖锋影响下的温压变化:气压降低、气温升高。 3.【答案】(1) D (2) B 【解析】 【分析】( 1)A.由图可知,甲地位于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区,地形起伏和缓,草原广布,虽 然降水较多,但是流水侵蚀作用弱,土层厚度大,A 不符合题意; B.

16、甲地地处高原,纬度低,请问年较差小,由于地势起伏和缓,流水侵蚀作用弱,气温高、降水较多,风 化作用强,风化壳厚,B 不符合题意; C.热带草原的植被低矮,C 不符合题意; D.非洲草原面积广大,植物生长量大,由于海拔高,气温较低,微生物分解较少,土壤有机质含量高。D 符合题意。 (2)维多利亚湖是淡水湖,为尼罗河的发源地,能够调蓄水量,旱季为白尼罗河供水,雨季蓄水消减 洪峰,使白尼罗河流量相对平稳,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D;( 2) B 【点评】湿地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它可作为直接利用的水源或补充地下水,又能有效控制洪水和防止土 壤沙化,还能滞留沉积物、有毒物、营养物质,从而改善环境污染;它能以有机质的形式储存碳元素,减 少温室效应, 保护海岸不受风浪侵蚀,提供清洁方便的运输方式 它因有如此众多而有益的功能而被人们 称为 “ 地球之肾 ” 。湿地还是众多植物、动物特别是水禽生长的乐园,同时又向人类提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