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期末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一(含答案)人教部编版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50223992 上传时间:2020-11-04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5.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期末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一(含答案)人教部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期末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一(含答案)人教部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期末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一(含答案)人教部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期末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一(含答案)人教部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期末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一(含答案)人教部编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下语文期末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一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 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 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 “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 家禽。 ” 1. 文中加点的“其”指的是。 “夫子”指的是。 2. 孔君平由“ _”而联想到小儿姓“ _” ,就和小儿开了一个玩笑,说明 孔君平非常幽默。 3. 短文主要通过对人物的描写来表现杨氏之子“甚聪惠”的特点。 4. 你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 A都根据人物姓氏来借题发挥。 B杨氏之子以否认的语气表示出杨梅是自己家的果子。 C指出了孔君平的“孔”是孔雀的“孔

2、” 。 D既否定了孔君平的话,并不尊重。 5. 你认为杨氏之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提示:结合杨氏之子说的话来分析)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钟氏之子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 子来! ”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 “卿面何以有汗?”毓对曰: “A。 ”复 问会曰: “卿何以不汗?”对曰: “B。 ” 【注释】令誉:好的名声。钟繇:三国时魏国相国。钟毓:魏国车骑将 军。钟会:魏国大将军,后平蜀。敕:皇帝召见。卿:古时帝王对臣子的称 呼。 1. 将“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填入文中A、B两处。 A_ B_ 2. 解释下列加点词。

3、(1)钟毓、钟会少有令誉 _ (2)卿何以不汗 _ 3. 翻译下列句子。 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 “可令二子来!” 4. 阅读上文,试用自己的话说说主人公的聪明主要体现在哪里。 5. 通过这篇文章,简单分析两个孩子的特点。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墨鱼 自蔽 海有虫,拳然 而生者,谓之墨鱼。其腹有墨,游于水,则以墨蔽其身,故 捕者往往迹 墨而渔之。噫!彼所自蔽者,乃所以自祸也欤?人有恃智,亦足 以鉴。 【注释】墨鱼:乌贼。蔽:隐蔽。拳然:屈曲成一团的样子。迹:循着 踪迹,即跟踪。所以:的原因。自祸:给自己带来祸患。恃:凭借, 依仗。 1.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故 捕

4、者往往迹墨而渔 之。 () () (2)亦足以鉴 。 () 2. 试着把“则以墨蔽其身。 ”翻译成现代汉语。 3. 为什么说“彼所自蔽者,乃所以自祸也欤”?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 A.不要聪明反被聪明误 B.只有掌握本领,才能保护自己 C.遇到危险要保持冷静,不能慌张 D.墨鱼不会掩盖自己的行踪。 参考答案 一、1. 杨氏子孔君平 2. 杨梅杨 3.语言 4.A 5. 杨氏之子是一个 机敏、懂礼貌的孩子。他由孔君平的姓想到孔雀,婉转地否定了孔君平“此是君 家果”的说法,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 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表现了他

5、的聪明、机敏和有礼貌。 二、1. 战战惶惶,汗出如浆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2.年轻为什么 3. 十三岁的时候魏文帝听说后,对他们的父亲钟繇说:“能带你的两个儿子来让我 见见吗?”4. 能够从容不迫巧妙地回答魏文帝的问题。5. 钟毓:忠厚老实。钟会: 调皮能言、聪明机灵。 参考译文: 钟毓、钟会在少年时期就有美好的声誉。十三岁时,魏文帝曹丕听说这两个 孩子的聪慧名声, 就对他们的父亲钟繇说:“可以叫这两个孩子来见我。 ”于是奉 旨进见。钟毓脸上冒有汗水,魏文帝问:“你脸上为什么出汗呢?”钟毓回答: “由于恐惧慌张、害怕得发抖,所以汗水像水浆一样流出。”文帝又问钟会:“你 脸上为什么不出汗?”钟会回答: “由于恐惧战栗,害回怕得发抖,所以汗水也 不敢冒出。” 三、1. 所以。捕捉。借鉴。 2.(它们)就用墨汁隐蔽自己。3. 因为 渔人会发现它们的墨汁,跟踪墨汁就会捕捉到它们。4.A 参考译文:海中有一种生物, 外形像一个拳头,叫作墨鱼。它的肚子里有墨 水, 在水里游泳, 就用墨汁掩护自己, 捕鱼的人却会根据他游过而留下的黑色痕 迹去捕捉它。哎 , 它用来隐蔽保护自己的东西却给自己招来了祸事。像它这样自 作聪明的人 , 也应该借鉴墨鱼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