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伯泉:煤矿瓦斯爆炸及防治技术PPT演示文稿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50185822 上传时间:2020-11-03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6.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伯泉:煤矿瓦斯爆炸及防治技术PPT演示文稿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林伯泉:煤矿瓦斯爆炸及防治技术PPT演示文稿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林伯泉:煤矿瓦斯爆炸及防治技术PPT演示文稿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林伯泉:煤矿瓦斯爆炸及防治技术PPT演示文稿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林伯泉:煤矿瓦斯爆炸及防治技术PPT演示文稿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林伯泉:煤矿瓦斯爆炸及防治技术PPT演示文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伯泉:煤矿瓦斯爆炸及防治技术PPT演示文稿(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瓦斯爆炸机理及防治技术研究,主讲人: 林柏泉 教 授 联系方式:电话0516-3884140 E-mail:L,安全技术及工程学科研究生学术讲座之一,2,主要内容,一、前言 二、我国煤矿安全状况 三、瓦斯爆炸机理及防治技术 四、结束语,3,一、前言,我国常规能源构成 煤炭资源总量5.57万亿吨 石油总资源量940亿吨 煤层气资源量35万亿立方米,4,煤炭工业安全生产是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能源是现代文明的动力,从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历史长河来看,文明的积累和提升,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无不以能源利用为基础。,能源工业基础产业,煤炭工业支柱产业,安全生产根本保障,1999年一次能源生

2、产构成,中国近50年能源消费构成预测,5,二、我国煤矿安全状况,煤矿是我国工矿企业灾害事故的主要来源:2002.01-12,工矿企业一次死亡10人的重大事故中,煤矿事故占90%,非煤矿山事故占4%,其他占6%。 煤矿3人以上死亡事故构成(2002):瓦斯事故69.1%,其它30.9%。 事故原因分析:与技术原因有关造成的事故占54.9%,近年来死亡人数在6769人- 5670人(1998-2002) 百万吨死亡率5左右,与先进国家差距大。 原因:中国煤层赋存条件复杂,缺乏有效的控制技术措施-重大灾害防治技术基础研究不够。,6,瓦斯爆炸、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我国是世界上煤与瓦斯突出最严重的国家,至

3、今已经发生了1万多次突出事故,最大一次突出煤岩量达12800吨。,6.20鸡西城子河矿瓦斯爆炸事故,死亡124人,2002年发生的一次死亡10人以上事故中,瓦斯爆炸事故占80%,7,突破关键科学问题是防治灾害的根本途径,开采技术不断提高 (综采比例57%) 自然条件不断恶化 (深部延拓,三高) 管理水平不断加强,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 瓦斯煤尘爆炸机理及控制关键技术基础,防治重大动力灾害必须突破关键科学问题,建立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根本保障,重大动力灾害事故不断发生 原因:缺乏有效监测监控措施,8,瓦斯煤尘爆炸机理及控制关键技术基础,国外:美国、加拿大、荷兰、波兰等建立了瓦斯与粉尘爆炸

4、试验系统,提出了理论计算模型。 国内:中科院力学所、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重庆煤科分院对爆炸传播规律进行了研究。 中国矿业大学:建立了大型的瓦斯爆炸模拟实验系统,在爆炸波传递规律上取得研究进展。 主要问题:瓦斯爆炸机理及传播规律?瓦斯爆炸加速过程的热动力学规律?传热传质规律?链式反应过程?连续爆炸问题等。 导致后果:瓦斯爆炸事故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加重灾害破坏程度并给救灾造成困难。,9,矿井瓦斯爆炸是一种链式反应,当爆炸混合物吸收一定的能量后,反应物分子的链即行断裂,离解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游离基(或叫自由基),这种游离基具有很强的化学活性,成为反应连续进行的活化中心。在适当的条件下,每个游

5、离基又可进一步分解,产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游离基,如此循环不已,化学反应也越来越快,最后发展为燃烧或爆炸式的氧化反应(其中的中间过程有20个方程左右)。 CH4+2O2=CO2+2H2O+882.6kJ/mol ( 1 ),三、瓦斯爆炸机理及防治技术 1、瓦斯爆炸机理及其传播规律,问题:如何切断链式反应,了解中间产物。,10,热爆炸理论: 在充满混合可燃气体的空间内,当其发生燃烧或爆炸时,将以快速传播的化学反应区域或称为燃烧波的形式传播到整个空间。其燃烧波阵面上的化学反应,可用如下反应式表示: A+BC+D+Q (1) 式中 A、B反应物; C、D生成物; Q反应热。,图1 能量变化,三、瓦斯爆

6、炸机理及防治技术 1、瓦斯爆炸机理及其传播规律,问题:如何及时排除爆炸过程中产生的热量。,11,瓦斯爆炸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甲烷的浓度处于爆炸范围(5%-15%),氧浓度超过失爆氧浓度(12%),引火源的能量大于最小点燃能量(0.28mJ)、温度高于最低点燃温度和点燃时间长于感应期。 矿井瓦斯爆炸是发生在具有网络特征的受限空间中的气体爆炸,一旦发生,往往会在矿井巷道中迅速传播,并且由于存在障碍物,爆炸波和火焰传播速度会迅速提高,导致瓦斯爆炸从爆燃阶段迅速发展为爆炸和爆轰状态,使矿井通风系统受到严重破坏、灾害事故范围迅速扩大。 实际问题:井下巷道有时仅仅出现瓦斯燃烧,有时则发生严重的爆炸现象。

7、原 因:初步认为与传播规律有关。,三、瓦斯爆炸机理及防治技术 1、瓦斯爆炸机理及其传播规律,12,瓦斯爆炸实验系统示意图,Gas explosion tube,Ignition device,Flame speed measuring device,explosion pressure measuring device,Data acquisition and analysis system,13,瓦斯爆炸实验管道系统,14,实验系统特色,瓦斯爆炸实验研究系统特色: 实验系统为复杂管网、测试和分析手段先进,利用这些手段可研究瓦斯爆炸过程中的特征参数变化规律及其抑爆、隔爆技术等。,15,荷兰De

8、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爆炸实验室,16,美国Pittsburgh Lake Lynn实验矿井,17,北京理工大学爆炸与防护实验室,18,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气体与粉尘爆炸实验室,19,1、气体爆炸传播规律 1)爆炸过程中火焰速度与超压的关系曲线,20,表2 超压对人员的损伤程度,21,表3 不同超压对构筑物的破坏程度,22,爆炸波伤害效应、爆炸火球热辐射伤害效应、爆炸破片伤害效应等 (1)爆炸波伤害效应:超压准则, 冲量准则、 超压-冲量准则。,2、爆炸事故伤害模型,P1,23,超压准则:,爆炸波是否对目标造成伤害是由超压所决定的,只有当超压大于或等于某一临

9、界值时,才会对目标造成一定的伤害。,24,25,只有当作用于目标的爆炸波冲量或超压达到某一临界值时,才会引起目标相应等级的伤害。,瓦斯爆炸伤害模型:超压-冲量准则,26,爆炸火球伤害效应,(2)爆炸火球伤害效应: 爆炸能够产生火球,辐射出大量的热能。人被火球包围或受火球的强烈热辐射时可能受到伤害,严重时导致死亡;可燃物在爆炸火球的热辐射作用下则可能着火,产生次生火灾。 (3)破片伤害效应:,27,障碍物对瓦斯爆炸过程中火焰和爆炸波的影响作用,两个障碍物,六个障碍物,四个障碍物,提出了阻爆隔爆措施的响应时间问题?,28,瓦斯爆炸过程中爆炸波的传播规律,瓦斯爆炸过程中火焰的传播规律,29,障碍物的

10、存在引起的爆炸波跌加情况,30,火焰传播过程的模拟,31,瓦斯爆炸过程中火焰的发展变化特征 支架对火焰传播的影响,32,瓦斯爆炸过程中火焰的发展变化特征,0.s,34/2000.s,33/2000.s,32/2000.s,6/2000.s,14/2000.s,19/2000.s,24/2000.s,29/2000.s,31/2000.s,36/2000.s,35/2000.s,33,障碍物数对火焰传播速度的影响,(a) 没有障碍物,(b) 两个障碍物,(c) 六个障碍物,34,障碍物数对温度场分布规律的影响,(a) 没有障碍物,(b) 两个障碍物,(c) 四个障碍物,35,管道结构异常对瓦斯爆

11、炸过程中火焰传播规律的影响作用,36,Fig.5 Curve of explosion wave propagation in direct and section changing tube without acceleration coil,Fig.4 Curve of explosion wave propagation in direct 80mm80mm tube,37,Fig. 6 Curve of explosion wave propagation in direct and section changing tube with acceleration coil,38,分叉管

12、路对瓦斯爆炸火焰传播速度影响关系曲线(无加速环),解释了分叉巷道破坏严重的问题?,39,分叉管路对瓦斯爆炸火焰传播速度影响关系曲线(有加速环),L/D,V(m/s),结论:湍流对瓦斯爆炸传播过程具有重要影响 启示:消除湍流对阻爆具有重要的作用,40,三、瓦斯爆炸机理及防治技术 2、瓦斯爆炸的防治对策,煤矿井下瓦斯积聚和超限的主要原因是: (1) 由于通风不良、停风或风量不足引起局部地区瓦斯积聚和超限。 (2) 在瓦斯非正常涌出条件下,引起采掘空间中某些区域瓦斯积聚和超限。 (3) 由于人为的或外在的原因破坏了正常的通风条件(如掘进工作面停风、盲巷排放瓦斯、风流短路以及采空区善后处理等)而引起的

13、瓦斯积聚和超限。 目前,处理瓦斯积聚和超限的主要措施: 防止盲巷积聚瓦斯, 防止高冒顶积聚瓦斯,采煤工作面积聚瓦斯的处理,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的处理,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瓦斯积聚的处理。,防止瓦斯超限与积聚,41,三、瓦斯爆炸机理及防治技术 2、瓦斯爆炸的防治对策,严格控制着火源的原则是: 严禁和杜绝一切非生产性火源,严格管理和限制生产中可能发生的火源和热源。 主要消除着火源的措施包括:明火,摩擦和撞击,电器设备采用防爆,防静电,高温表面,热辐射,自然着火等。具体措施: 为防止电火花和其它明火引燃煤尘,井下电气设备一定要选用防爆型,电缆接头不许有鸡爪子、羊尾巴和明接头,防止产生电火花。井下

14、禁止使用电炉子、职工禁止携带烟草、点火工具等,严格井下火险管理。 为防止放炮时引燃煤尘,井下要使用安全炸药,打眼,装药、封泥必须按规程要求进行,禁止放糊炮。,严格控制着火源,42,采用各种各样隔爆措施,主要防爆安全装置有: 阻火装置(安全水封,阻火器和单向阀),泄压装置(安全阀和爆破片)和指示装置(压力表、温度计和水位计)等。 煤矿使用的主动式隔爆装置和被动式隔爆装置(岩粉棚和隔爆水袋等) 阻爆新原理:利用外加物理场进行阻爆,三、瓦斯爆炸及防治 2、瓦斯爆炸的防治对策,防止爆炸事故扩大,43,阻火装置(安全水防),44,Measures for the suppression of propa

15、gation of gas and dust explosion,45,三、瓦斯爆炸机理及防治技术 4、瓦斯爆炸事故的处理,1、瓦斯爆炸事故的特点 瓦斯爆炸事故,一般具有如下特点: )瓦斯爆炸事故发生的潜在性大。 )瓦斯爆炸事故造成的伤亡事故严重 )瓦斯影响爆炸事故发生条件的因素是复杂的。 )瓦斯爆炸事故还会诱发其它事故的发生,如火灾事故,破坏各种设备和设施等。,建议措施:对瓦斯矿井应当进行安全评价,确定矿井瓦斯爆炸危险等级和主要危险源,46,2、爆炸事故的处理原则 处理爆炸事故时,一般应遵循如下几个基本原则: )迅速组织撤离灾区及受事故威胁区域的人员,以减少人员伤亡。 )迅速组织抢救遇难人员

16、 )切断通向灾区的电源,迅速组织人员扑灭爆炸引起的火源,防止诱发其它事故。 )尽快恢复通风系统,排除爆炸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 )在处理爆炸事故时,应注意掌握连续爆炸的间歇规律。,提出问题:应当研究瓦斯连续爆炸机理及防治措施,47,1995年6月23日,淮南矿务局谢一矿4462C13采煤工作而自然发火引起瓦斯连续爆炸达1000次以上,死亡人数70多人(其中包含2位救护队员);此外,新疆四棵树煤矿、湖南洪山殿煤矿等都曾发生了瓦斯连续爆炸现象,损失惨重。,点火频率f为1、2、3、4Hz,相对应充填度为2.00、1.00、0.67、0.50,,48,49,3、爆炸事故的鉴别 1)事故性质鉴别的依据 确定矿井是否发生了爆炸事故的主要依据是: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