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冲刺课12:文学阅读题重点突破(无答案)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50182988 上传时间:2020-11-03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36.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高考语文冲刺课12:文学阅读题重点突破(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0年高考语文冲刺课12:文学阅读题重点突破(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0年高考语文冲刺课12:文学阅读题重点突破(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高考语文冲刺课12:文学阅读题重点突破(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考语文冲刺课12:文学阅读题重点突破(无答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 年高考语文冲刺课12:文学阅读题重点突破 复习方法 (文学类文本)大阅读(散文与小说) 散文:写景状物写人事、绘景说理兼抒情 小说:围绕人物讲故事、通过故事看社会 方法介绍 总方法:切(内容)圈(关联句)转(主旨)顺(结构图) 考察能力:理顺、概括、分析、鉴赏 (内容 /情节)概括题:切分准 +概括全 (语句 /标题)含义题:语境义 +主旨义 (头/中/尾)作用题:铺垫 /过渡/收束 (句/段/篇)鉴赏题:手法 /效果/主旨 金题精讲 小说 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秤 王振东 “师傅,您就按我说的修,我这生意能不能赚钱全仗您修的秤 了! ” 侯三面对修秤师傅,脸笑成了一

2、朵花,腰弓成了一架桥。 “我修秤三十多年, 还从未修过这样的秤, 你这不是为难我吗?” 修秤师傅显得很无奈。 “师傅,您如果按我说的修,我再给您加十个钱。”侯三乞求道。 “好吧。 ”修秤师傅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答应了。 侯三在赊店古镇的万成街上开了个油馍铺,生意不错,但他还嫌 赚的钱少,就动起了歪脑筋:如果修一杆一斤短六钱的秤,卖一百斤 油馍能多赚四斤油馍钱, 自己一天至少卖二百斤油馍, 就能赚八斤油 馍钱,一个月就是二百四十斤油馍钱,日积月累,这钱也不是个小数 目。 于是, 他就找到了修秤师傅, 乞求师傅给他修杆一斤短六钱的秤。 三天后,侯三喜滋滋地取回新修的秤,瞒着妻子悄悄地试了试, 果真

3、一斤短六钱。侯三窃喜,就着猪头肉,抿了二两赊店老酒。 说来也怪,侯三用了一斤短六钱的秤,非但没有吓跑食客,还引 来相邻几条街上的居民来买油馍。侯三见状,生意做得越发卖劲,油 馍炸得越来越好。一传十,十传百,侯三的油馍铺名声大噪,吸引了 镇上三粉、竹木、 骡马等市场上的许多客商来吃油馍。侯三和妻子见 食客太多,就扩大了门面,又雇了三个伙计,生意越做越红火。几年 下来,侯三手里攒了一笔数目不小的钱。 也许是劳累过度的缘故,侯三的妻子染上了重病,侯三虽四处寻 医问药,但所到之处,大夫都说他妻子已病入膏肓,无法救治,让他 尽早准备后事。 妻子从大夫和丈夫的言谈举止和表情上看,猜到自己 将不久于人世,就

4、把侯三叫到床前,缓缓地说:“当家的,我这病恐 怕是治不好了,我走后,你要好好经营咱的油馍铺。这几年,你知道 咱这生意为啥恁好吗?” 侯三见妻子病成这样还惦记着生意,十分感动,紧握妻子的手, 愧疚就写在了脸上:“老婆,实在对不住,我原来想着你一个妇道人 家,头发长,见识短,说了怕你坏事,有件事就一直瞒着你。那年, 咱不是修了杆秤吗?我叫修秤师傅给咱修的是一斤短六钱的秤,正是 用了这杆秤,咱的生意才越做越红火的。 ” 妻子听后,并未感到惊讶,相反倒很平静。她摸摸索索地从枕边 摸出一个红布包,递给侯三, “你看看这是啥?” 侯三倒有点儿惊异,不知道妻子这葫芦里卖的啥药, 接过红布包, 感觉沉甸甸的,

5、心说莫不是妻子藏的私房钱,这会儿有病快不行了, 就拿了出来。侯三急不可待地解开布包,不禁大吃一惊,包里竟是一 个新秤锤。 看到丈夫愣在那儿,妻子提了提气,说道:“有件事我也一直瞒 着你,那时给你说,你也听不进去。这秤锤就是你修的那杆一斤短六 钱的秤锤,咱使的那杆秤,是我叫修秤师傅给咱修的一斤涨六钱的 秤” “咋能这样?”侯三惊叫道。 妻子一阵咳嗽,等喘匀了气,接着说: “我了解你的心性,所以 当年你修了新秤后, 我悄悄嘱托修秤师傅又修了一个一斤涨六钱的秤 锤,为这我还给他加了二十个钱。你验秤时,用的是一斤短六钱的秤 锤,等你不在时,我悄悄地换上了一斤涨六钱的秤锤。这一换,就换 到了现在。其实人

6、人心里都有一杆秤。正是咱家的油馍秤头儿足,人 们才愿意上咱家来买油馍,生意才越做越红火的呀!” 侯三惊得说不出话,好久,才抱着妻子的头,泪珠子碎在了妻子 憔悴的脸上。 妻子过世后,侯三把那个秤锤用新布包好, 他要把它当成传家宝, 世世代代传下去。 (有删改) 1.这篇小说在情节安排上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 2.侯三的妻子虽在小说的后半部分才出场,但她却是小说中举足轻重 的人物。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概括侯三妻子的形象。 3.“其实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秤”这句话的意蕴很丰富,给人以许多启 迪。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文本和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题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 题。 国宝 吴承墨刚走

7、下站台, 梅城就用一场裹着梅花气息的温润小雨款待 了他。让他感到温润的,还有王老板的那双手。见面握手是一种常见 礼节,可王老板握着他的手时,掌心竟有些发热发潮。 下榻,洗漱,吃早茶。吴承墨迫不及待地问:“东西在哪里?” “不急不急。”王老板说,“您老刚下车,先在这里养养神。 ” “那是,养好了精神,看东西才不会走眼。”吴师母说。 午饭后,王老板就拉着吴承墨和师母直奔梅园。吴承墨的童年是 在这里度过的,江南小城的梅花,曾给他带来多少灵感与熏陶。进了 梅园,他一看到满园盛开的梅花,竟高兴得孩子似的手舞足蹈,当场 吟就一首咏梅诗: 不为浮华动,月下独自开。 吟吟低浅唱,一枝报春来。 刚刚吟完,王老板

8、就拍手赞叹。吴承墨诗兴大发,又接连吟了好 几首。 第二天早餐桌上, 吴承墨又问起东西在哪里。 王老板还是说: “不 急不急。我听收藏圈里的人说,您是国宝级的大师,您只要闭着眼在 书画前走一走,用鼻子闻一闻,就能鉴定出是真品还是赝品。” “那都 是人家瞎吹的。”吴承墨说。 早餐后,王老板租了一条观光船,沿着古运河一路游览,还请来 了两位评弹演员。老两口品着时鲜,喝着美酒,听着琵琶的伴奏和美 女的清唱。吴承墨真的有些醉了,是被乡情陶醉了。陶醉之余,竟自 言自语道:“看来,老了还是回江南来定居,江南的山水养人。” “这是古今常理,落叶归根嘛,大师! ”王老板附和。 闲谈中,王老板终于提起了那件东西。

9、竟是一代国画宗师八大山 人的一帧山水长卷。吴承墨下意识地发出一声叹息:“哦! ”这些年, 他过目的书画不少,但能鉴定如此有分量的国宝,还是头一回。 第三天早茶后, 王老板带吴承墨夫妇驱车驶入一个新建小区。一 幢幢别墅在湖光山色中隐现,路边,一株株春梅正含苞欲放。王老板 领着两人走向湖边的一幢独体小别墅这是一座典型的江南仿古 建筑,门前就是鹤湖。转到三楼露天阳台,王老板朝湖面一指,道: “大师,您作首诗吧。”此刻,波光潋滟的湖面上,一群白鹤正飞上 飞下,盘旋起落。吴承墨顿时诗兴大发,脱口吟道: 岸边梅花湖中鹤,哪是青来哪是白? 天上嫦娥楼上客,哪是人来哪是仙? 王老板又是拍手赞叹: “好诗好诗!

10、吴师母,喜欢这里吗?” “岂止是喜欢,我都不想走了! ”吴师母笑道。“如果师母喜欢, 我就送给你们!”王老板说。 话音刚落,吴承墨就说: “这么贵的小楼,你就是敢送,我也不 敢收啊! ”吴师母看了他一眼。 下午,王老板将二老接到了拍卖公司,从保险柜里拿出一个用黄 缎装裱的轴盒,从里面取出一个装裱精致的卷轴,缓缓将其打开。吴 承墨就像一个上手术台的主刀大夫,穿上白大褂,戴上白手套,围着 长案缓缓转了一周,然后走近,俯身向展放在案上的墨宝。画面上有 江南的群山、曲水、春梅,依山临水傍梅的,是一间小小的草寮。八 大山人画草寮,只是草草数笔,淡墨上漂一层赭石,极其传神,似乎 住在草寮里的人,都不食人间

11、烟火。 吴承墨特别喜欢八大山人的画,只要一看到八大山人的作品, 浑 身就会似过电一般。可这回,这种感觉却没有。他拿起放大镜细细审 读起来,用笔,用墨,包括题款,都没有任何破绽。他将放大镜瞄准 了题款下面的那方印章。 这是鉴定书画的最后一道关口。那是一方八 大山人常用的印章,只是印泥稍稍淡了一些,略显浅薄。他又站到了 画前,将鼻子凑近画面,做着一次次深呼吸。目光又在那方印章上停 留了足有数分钟,随后轻轻点了点头,呆立在那里。 晚上吴师母就跟他吵了一架。吴师母道: “你今天吃错药了?你 头都点了,怎么就不肯落笔?” “我还是有点吃不准。”他说, “那方 印章看上去没问题, 只是印泥按说不应该那么淡

12、。 而且八大山人早年 用的墨里都混有冰片和麝香,可是这张画上,一丝气味也闻不到。” “你这是鸡蛋里挑骨头! ”吴师母道。 “看来,还得再看一遍。 ”吴承墨小声说。 三天后,他又将画面上的笔墨以及题款、印章细细看了一遍, 再将鼻子一次次凑近画面。起先,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可是看到后 来,山也是山,水也是水,只是山水间的草寮,却变成了小别墅。里 面传出一个声音:“就你清高?就你圣洁?就你不食人间烟火?” 吴承墨转身拿笔蘸墨的时候, 手似乎有点发抖。 紧挨着他的吴师 母说: “承墨,你随便写,就当平时练字。 ”这么一说,他的手就不抖 了。 刚在鉴定书上签了字, 吴师母已将揿了印泥的那方大章递了过来。

13、 他接过后,手似乎有点不听话,微微发颤。吴师母就捏住他的手腕, 朝下按去。 第二天,吴承墨夫妇就要返京了,王老板掏出一串钥匙:“师母, 这是一点小小心意。” 回到北京,吴承墨就住院了。医生说他是因为太劳累,再加上心 理压力太大。一个多月后,吴承墨才出了院。早晨,他从刚送来的报 纸上看到一则新闻: 梅城市博物馆花重金从私人手中购得的一件国宝 八大山人山水长卷,经鉴定竟然是赝品。 吴承墨一屁股坐在沙发上,眼前一黑 (取材于徐锁荣同名作品) 1.小说中写吴承墨两次即兴吟诗,两首诗分别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 2.小说中画横线的句子描写了吴承墨的幻觉。有人说画面里传出的声 音是吴师母的声音, 也有人说这是

14、吴承墨自己内心的声音。你同意哪 一种说法?请根据小说内容,简要说明理由。 3.小说结尾交代,八大山人的山水长卷是赝品。在前面的情节发展过 程中已多次暗示这幅画是假的,请找出其中三处,简要分析。 4.小说以“国宝”为题,有何用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散文 题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习题。 吟唱 屈原庙脚下集合了一山坡的秋蝉,鬼柳树、杜仲树和柑橘树上 都是,仿佛全世界的蝉都团结起来,在屈原庙下嘶鸣,像骚坛诗人们 的吟唱。乐平里 整个被蝉鸣覆盖了,秋天也被蝉鸣包裹。 我原以为秋天村子里会安安静静,却不料吵声一片。大虫、小 虫都吵,白天吵,夜里还吵。打开窗子,虫鸣涌进来,让人耳鼓齐鸣; 关上窗

15、子,村庄似被这些声音抬了起来。我枕着虫鸣睡觉,虫鸣像无 数只手,抚摸着我;又像一层厚厚的被子盖着我,让我热热乎乎。我 似睡非睡,觉得整个村子都梦幻起来。虫在吟唱,骚坛的诗人们也在 吟唱,恍惚中我分不清,这种吟唱究竟是痛苦呢还是快乐。 实在说,虫鸣千篇一律,只有那些诗人们的吟唱像呼唤,又类 似欢庆秋天的丰收。朦胧中一个个吟唱诗人开始在我的眼前浮现。 【甲】 李国杰,颤颤抖抖,一身朴素,面容枯干,长长的白胡子像鸟儿的羽 毛,如果来一阵风,他会像鸟儿一样飞上天。他的吟唱是天籁,能让 河流苏醒,沿着他的诗行,可以找到太阳的光芒。 徐正端开始登台了。 他也是老态龙钟,现在中气不足,哮喘不断,神韵暗淡,但

16、他的吟唱 挺有味道,只是需间隔、要停顿,把咳咳嗽嗽掺和了进来。李盛良也 飘飘渺渺地来了, 他不是故去多年了吗?难道他的魂儿又回归骚坛了? 他有一个好看的鼻子,红红的脸庞, 【乙】他在吟唱时,嘴巴一张一 合,像在喷吐一粒粒饱满的果实。耕田犁地时想出一首诗,他就在牛 尾巴后面,拖着长长的尾音,深情地吟唱。卢学俊亮相了,耳朵大如 一只勺子,他写诗不如儿子卢琼,吟唱却是高手,声音洪亮得像村里 的大喇叭 凌晨三点,我被虫鸣闹醒了。清醒过来后,忧虑却袭上了心头。 李国杰九十岁了,他的吟唱不会永远,会随时中断,端午诗会、中秋 诗会, 都不能上场了。徐正端离九十也只有一拃长的距离, 病魔缠身, 诗会如在庙里举行,他还可以参加,如在村外,他就只有在庙里独自 吟唱了。李盛良已故去多年,吟唱之声还留在我的记忆里,这是他飘 荡的魂灵,但已不可复制,吟唱来去无踪。卢学俊已得了肾病,吟唱 开始喑哑。 关于吟唱,有人说,哼哼哈哈摇头晃脑的,是远去的古音,毫 无诗意;有人说,这是最美的诗歌。 骚坛是屈原故里一个古老的诗社,传统就是吟唱。 近几年的中 秋诗会,年轻娃娃们的吟唱并不成功,各唱各的腔,各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