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规划设计1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居住区规划设计111(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居住区规划设计教案 2002.9 居 住 区 规 划 设 计 前 言小区规划-详规阶段的重要项目设计 总规-合理 详规-艺术性 , 使用效率 (小区 , 城市设计)1. 规划布局的控制2. 用地划分分配3. 相关的规范要求4. 形体空间的设计 .小区景观;.中心景观设计;.空间序列的组织 本门课的设置: 计划学时:32学时 1理论授课12次,掌握的多少取决于课外知识的储备 2基本设计技能 本门课的要求:1 基础知识(城市规划原理 , 居住区规划-白德懋 , 朱家瑾 ,实例较多 , 周俭 理论为主 ,规范)2 景观(可结合一定的实例,紫薇花园,紫薇城市花园,群贤庄,枫叶新都市,明德门,糜家桥)
2、3 按时完成设计阶段(设计深度,图面表达) 第一章 居住区产生与发展一. 产生与发展的原型与背景1. 功能主义等级化城市组织结构(1).18世纪工业革命引发城市形态变革a. 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聚集b. 打破以家庭经济为中心的城市格局产生了”城市病” (2).根治”城市病” 20世纪20年代,国际建协(CIAM) 雅典宪章-城市逐渐脱离古典主义传统向功能主义形体化迈进 雅典宪章:追求-a. 明晰的城市组织结构(四大功能)b. 注重功能分区与用途纯化c. 统一的视觉空间秩序表现:各城市功能被交通线划分为严整的几何性功能区,城市呈纵向树形结构形成等级化组织体系.a. 百家住宅-邻里单元b. 几个邻里单
3、元-邻里单位c. 几个邻里单位-城市次中心(哈罗新城)居住区道路,绿地,公用设施等,由小至大,等级化梯度形成中心体系.二. 邻里单位 1929年 美国 佩里(C.Perry) 以一个小学合理规模控制邻里单位人口规模(约1000户),四周交通道路为界,不被穿越,内部设置公用设施,日照通风良好.等级化:a. 服务设施居中b. 住宅 , 道路 , 绿化 , 公建划分明确,不交叉c. 道路宽度,绿化分配等级化d. 住宅高度,日照,间距,朝向,密度经过精确计算,达到理性. 例:斯坦因 “雷德朋”街坊模式 苏联居住小区模式 第二章 居住区规划的任务和内容一. 居住区规划的任务 详细规划的对象使城市中功能比
4、较明确和地域相对完整的区域。按功能可以分为居住区、工业区和商贸区详细规划等。城市居住地区一般分为居住区和居住小区两级。 居住区详细规划的任务是创造一个满足日常物质和文化需要的舒适、方便、卫生、安宁和优美的环境。在居住区内,除了布置住宅外,还需布置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绿地、活动广场、道路广场和市政设施等。 居住区详细规划必须根据总体规划和近期建设的要求,对居住区内各项建设做好综合全面的安排。居住区规划还必须考虑一定时期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的文化和生活水平、居民的生活需要和习惯、物质技术条件、以及气候、地形和现状等条件,同时应注意远近结合,留有发展余地。二. 居住区规划的内容 1
5、. 选择、确定用地位置及范围(包括改建范围) 2. 确定规模,即人口数量和用地的大小(或根据必建地区的用地大小来决定人口的数量) 3. 拟定居住建筑类型、层数比例、数量、布置方式 4. 拟定公共服务设施的内容、规模、数量(包括建筑和用地)、分布和布置方式 5. 拟定各级道路的宽度、断面形式、布置方式 6. 拟定公共绿地的数量、分布和布置方式 7. 拟定有关的工程规划设计方案8. 拟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和造价估算 第三章 居住区的规模和类型一. 类型与规模 居住区 居住区是一个城市中住房集中,并设有一定数量及相应规模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公用设施的地区,是一个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为居民提供居住、游憩和日常生
6、活服务的社区。它由若干个居住小区或若干个居住组团组成。 规模:人口3000050000人,户数1000015000户,用地 50100公顷。 居住小区 居住小区指由城市道路或自然界线(河流等)划分的、具有一定规模并不为城市交通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小区内设有整套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基层服务设施和公共绿地。它由若干居住组团组成,是构成居住区的一个单位。 规模:人口700015000人,户数20004000户,用地 1035公顷。 居住组团 居住组团指由若干栋住宅组合而成的,并不为小区道路穿越的地块,内设为居民服务的最基本的管理服务设施和庭院,它是构成居住小区的基本单位。 规模:人口100030
7、00人,户数300700户,用地 46公顷。 住宅街坊 住宅街坊是由城市道路或居住区道路划分,用地大小不定,无固定规模的住宅建设地块。它的规模介于居住组团和居住小区之间。服务设施一般因环境条件而异。通常沿街建有商业设施,内部建住宅和其他公共建筑。 住宅群落 住宅群落规模介于单栋住宅和居住小区之间,服务设施则因规模和环境而异,是一种适合于现有城市道路网(特别是旧城区)的住宅区形式。 居住区、居住小区和居住组团的用地规模是相对的。上面提到的用地规模主要是以一般的多层住宅区为基础来确定的,人口规模是居住区、居住小区和居住组团划分以及各类设施配套的重要依据,因此,高层高密度的住宅区的用地规模分别相应地
8、减少,低层低密度的住宅区的用地规模将分别相应地增大。二. 居住区的用地构成 居住区通常由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与公共绿地构成,也允许有无害的小型工厂用地、市政工程设施用地、水面等其它用地。 1. 住宅用地 指住宅建筑基地占有的用的及其前后左右必须留出的一些空地(住宅日照间距范围内的用地一般列入住宅用地),其中包括通向住宅入口的小路、宅旁绿地和杂物院等。 2.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指居住区级、小区级或街坊内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建筑物基底占有的用的及其四周的用的,包括道路、场地和绿化用地。 3. 道路用地 指居住区内各级道路的用地,包括道路、回车场和停车场用地。居住区级道路是划分小区或街坊
9、的道路,小区级道路是小区内部干道,居住组团道路是连接住宅的道路。 4. 公共绿地 指居住区内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安排有游憩活动设施的、供居民共享的绿地,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和组团绿地及其它块状、带状绿地等。 三. 居住区规模的影响因素 居住区规模包括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两个方面,以人口数作为规模的标志。居住区作为城市的一个居住组成单位,以及由于其本身的功能、工程技术经济和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应具有适当的规模。这个合理规模的确定,主要受以下一些因素决定: 1. 设置居住区级商业服务设施的经济性和合理的服务半径 成套配置居住区级商业、文化、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的经济合理性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将是影响居住区合
10、理规模的一个重要因素。所谓合理的服务半径,是指居住区内居民到达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步行距离,一般为8001000m,在地形起伏地区还应适当减少。合理的服务半径是影响居住区用地规模的重要因素。 2. 城市道路交通方面的影响 现代城市交通的发展要求城市干道之间要有合理的间距,以保证城市交通的安全、快速和畅通。因而为城市干道所包围的用地往往是决定居住区用地规模的一个重要条件。城市干道的合理间距一般应在6001000m之间,城市干道间用地一般在36100ha左右。 3. 居民行政管理体制方面的影响 居住区的规模与居民行政管理体制相适应或相结合,这是影响居住区规模的另一个因素。因为居住区的规划建设
11、不仅为了解决人们的居住问题,而且还要满足居民的物质文化需要。一般城镇的居住区,作为城镇基层行政机构的街道办事处在管理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目前在对城市旧居住区进行改建规划时,一般都配合街道办输出管辖范围来划分单元。街道办事处管辖的人口一般以5万人为宜,少则3万人左右。 此外,自然地形条件和城市的规模等因素对居住区的规模也有一定的影响。综合以上分析,居住区作为城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应有其合理的规模。这个合理的规模应符合功能、技术经济和管理等方面的要求,人口一般以35万人为宜,其用地规模应在50100ha左右。 第四章 居住区的规划结构 规划结构的研究、调整与确定是一项包含有创造性活动的工作过程,
12、规划结构本身不存在固定的模式。 居住区的规划结构是根据居住区的功能要求综合解决住宅与公共设施、道路、绿地等相互关系而采取的组织方式。规划结构有各种组织形式,基本形式有:一. 以居住小区为规划基本单位来组织居住区 居住小区的规模主要根据基层公共建筑成套配置的经济合理性、居民使用的安全和方便、城市道路交通以及自然地形条件、住宅层数和人口密度等综合考虑。 居住小区的规模一般以一个小学的最小规模为其人口规模的下限,而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服务半径为其用地规模的上限。通常其人口规模为7000-15000人,用地规模为17-35ha。二. 以居住组团为基本单位组织居住区 以这种组织方式不划分明确的小区用地
13、范围。居住区直接由若干个居住组团组成,也可以说是一种扩大小区的形式。 其规划结构的方式为居住区居住组团。居住组团相当于一个居委会的规模,一般为300-800户。1000-3000人。居住组团一般应设有居委会办公室、卫生站、青少年校外活动站、老年人活动室、服务站、小商店、托儿所、儿童或成年人活动休息场地、小块绿地等。其他一些基层公共建筑则根据不同的特点按服务半径在居住范围统一考虑,均衡灵活布置。三. 以居住组团和居住小区为基本单位组织居住区 规划结构方式为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居住区由若干个居住小区组成,每个居住小区由2-3个居住组团组成。居住区的规划结构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
14、提高,社会生活组织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公共服务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居住区的规划结构方式也会相应的变化。 第五章 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分级是居住区规划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城市居住区中,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公共绿地与户外活动场地设置的项目、数量和规模一般均应根据居住区、居住小区和居住组团三级进行配置,其中道路的分级在有些情况下分为四级设置到住宅单元级。居住区规划的分级要求适宜各类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公共绿地与户外活动场地所使用的频率和人口规模为依据的,其中既考虑了居民使用的便利,也兼顾了设施设置和运营的经济性。一.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 居住区规划设计应该全面考虑满足人的需求、对环境的作用与影响、建设与运营的经济性及景观形象的塑造等要求,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遵循社区发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