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桃花源旅游管理区的考察报告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50166029 上传时间:2020-11-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桃花源旅游管理区的考察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对桃花源旅游管理区的考察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对桃花源旅游管理区的考察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对桃花源旅游管理区的考察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对桃花源旅游管理区的考察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桃花源旅游管理区的考察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桃花源旅游管理区的考察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桃花源旅游管理区的考察报告 为整合太行古堡文化旅游资源,探索建设文化旅游开发区,推动我市旅游业迈上新台阶,日前晋城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赴湖南省常德市桃花源旅游管理区开展考察,重点对旅游资源整合、旅游开发区建设等方面的经验进行了学习。现将考察情况汇报如下。 一、桃花源旅游管理区情况 桃花源位于常德市西南部,地处长株潭、武汉、成渝、环洞庭湖、长江中游城市群五大经济圈的中部,地理位置优越,处于南岳、韶山、张家界、凤凰、三峡等著名景区的黄金中心,因而成为了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重要的游客集散地和中转站。桃花源可以近距离接通二广、常长、常吉三条高速,周边有三条在建高铁,到桃花源机场只要30分钟。

2、 桃花源作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森林公园、全国十大文化景区、全国最佳自然生态旅游景区,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而闻名于世,其历史底蕴十分深厚,李白、杜甫、刘禹锡、陆游、朱熹、宋徽宗等都曾在此游览,并且留下了诗词、楹联、碑刻等宝贵文化遗存,景区现存国家级古建筑20多处、国家二级以上文物有50多件,历代歌咏桃花源的诗词多达3000首。 桃花源景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由桃源县开发建设,但由于旅游资源分散、景区投入不足、管理落后等一系列原因,致使桃花源开发进程缓慢,旅游资源严重浪费,桃源县管理的弊端逐渐显现。基于此,常德市委、市政府在xx年10月启动桃花源体制改革和旅游综合开发,于

3、xx年正式将桃花源上收市管,成立开发区性质的桃花源旅游管理区,开辟一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构建新区,拉开桃花源新一轮开发的序幕。目前桃花源旅游管理区总面积157.55平方公里,辖桃花源镇、桃仙岭街道两个乡镇(街道),共17个村(居)、4万余人。管理区设立区党委、管委会,负责全区党建、行政、经济和社会事务管理,内设12个局(办),市直相关单位向管理区派驻了8个分局。通过细化和完善管理区管理体制机制,为桃花源的建设、社会发展,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桃花源由此走上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桃花源旅游管理区成立初期,尽管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解决了一些管理体制的障碍,但是旅游开发仍然滞后,亟待重新规划建设。xx年常德

4、市把“南攻桃花源”列为旅游产业三年攻坚行动的重要内容,为确保桃花源改造升级顺利完成,常德市成立了桃花源工程建设指挥部,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出任指挥长,相关市领导赴景区现场办公,各市直单位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协调推进项目建设。从xx年1月起,桃花源旅游管理区开始了为期一年半的全封闭式改造,通过统一规划建设,整合分散的旅游资源,重点打造出6+1项目,即秦溪、秦谷、桃花山、桃源山、五柳湖、桃花源古镇6大版块和一台大型山水实景剧。通过大力招商引资,积极引进旅游项目,有效完善了吃住行游购娱景区配套,进一步夯实了文化旅游产业基础。 为健全旅游管理区的体制,常德市组建了桃花源旅游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由市

5、文旅投集团注入资金10亿元,整合社会资本近100亿元。桃花源旅游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投融资平台,重点负责桃花源的开发建设,并根据现代企业制度“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基本要求,设立了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等治理机构。为全力保障景区科学运营,桃花源旅游管理区引进了国内旅游行业翘楚深圳锦绣中华集团,通过搭建高效的运营体系,充分发挥深圳锦绣中华团队的先进管理经验,组建了一支包含讲解员、检票员、售票员、商品销售、车船司机等200多位一线服务人员及近100位管理后勤人员的服务团队,全面负责景区日常管理运营。 借助桃花源记的金字招牌,桃花源旅游管理区大力整合文化资源,开展了丰富多彩的

6、文化活动,比如挖掘农耕文化、国学文化等,策划组织“桃花源文化旅游暨春耕开犁”“桃花源里过大年”“擂茶文化节”“中国桃花源丰收节”“全国首届神笔小将青少年书法展”等系列活动,提升了桃花源的人气。为加大品牌影响力,积极整合线上线下媒体资源,联合央视、湖南卫视、抖音等平台,宣传桃花源文旅活动和旅游形象,通过大力推介桃花源品牌,正面推动桃花源品牌传播,有效扩大了桃花源品牌的影响力。同时,成立全域旅游营销中心,采用市场化手段聘请专家团队,统筹桃花源营销拓展渠道。重点在国外设置海外营销中心,在国内的广东、湖北、张家界等地区设置办事处,到各大旅行社上门对接,与多家旅行社签订游客输送合作协议。 二、对太行古堡

7、开发利用的启示 桃花源的开发建设一波三折,但在旅游管理区成立之后逐步走向正轨,收效明显,如今的桃花源已成为常德市最重要的旅游景点。通过学习研究桃花源旅游管理区的主要经验和做法,我们认为我市拥有独特的太行古堡资源,与桃花源有相似之处,可以成立太行古堡文化旅游开发区,由开发区对沁河两岸重点古堡做好顶层设计、科学规划、文化挖掘、市场营销等工作,必将让我市太行古堡资源焕发生机,使“西方古堡看欧洲,东方古堡看晋城”成为更多人的共识。 我们对太行古堡文化旅游开发区的初步构想: 桃花源旅游管理区成立之后,景区管理体制逐步理顺,社会管理权限、行政执法授权、交通队伍建设等问题迎刃而解,通过成立桃花源旅游投资开发

8、集团有限公司为景区开发提供资金保障,推动桃花源发展步入快车道,由此可见景区开发必须要以完善顶层设计为前提。我市太行古堡主要分布在沁河流域,涉及阳城、沁水两县,近年来虽然有了一些名气,但是除皇城相府一枝独秀外,其他古堡开发利用率普遍不高。由于缺乏统一的协调管理部门,众多古堡仍处于“世界级的遗产、乡村级的管理”的状态,因此,可以构建“管委会+公司”的模式。通过建设跨行政区域的太行古堡文化旅游开发区,成立管委会统筹沁河两岸太行古堡的开发利用工作,实现开发区内重大政策统一设计、重大项目统一布局、景区事务统一管理, _扫清体制机制障碍。同时,在开发区成立混合所有制的太行古堡投资开发公司,统一开发太行古堡

9、,旅游景区最宝贵的资源是土地,要在土地上做好文章,可以由太行古堡投资开发公司依法通过流转、征收、租用等方式取得属于古堡建筑群的农民房屋及其宅基地使用权,利用土地进行融资,实现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解决太行古堡当前面临的财政资金投入不足、社会资本引入乏力的困境。 桃花源旅游管理区通过对景区全封闭式改造,基础配套设施更为完善,景区实现扩容提质,接待服务能力大为进步,核心景区由过去的1.73平方公里扩展到15.6平方公里。我市现存古堡117处,其中具有整体保护开发价值利用价值的37处,很多古堡建筑依然形制犹存、原始生活状态依旧。太行古堡群规模庞大,开发利用工作要确保珍贵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势必需要

10、统一规划,但目前各古堡仍存在各行其是、步调不一、无序开发等问题。太行古堡文化旅游开发区应做好整体规划工作,在开发区内统一建设基础设施,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和配套服务,重点在旅游交通、观光游览、文物保护、旅游购物等方面统一规划。要注重提前储备土地,做好路网规划,预留发展空间,合理布局农业、水利、林业、交通等各方资源,形成古堡古村、特色小镇、美丽乡村、旅游景区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桃花源旅游管理区为把文化资源用好用活,实现文旅融合,以“世界华人心灵故乡”为宣传点,重点打造出桃花源古镇、秦溪、秦谷等项目,重现了桃花源记的生动景象,吸引了大批游客。晋城从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由此形成了特殊的地域文化,太行古堡

11、正是这种文化的浓缩。在 _长河中,太行古堡集农耕文化、科举文化、官宦文化、商业文化、防御文化为一体,形成了互为补充、互为支撑的独特古堡文化。在开发太行古堡旅游过程中,可以依托太行古堡文化旅游开发区,继续做好古堡申遗工作,充分利用太行古堡的悠久历史,挖掘古堡独特的文化价值,让游客在秀美的太行山水风光中领略当年晋豫古道上壮观的景色,提升太行古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桃花源旅游管理区坚持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通过引进深圳锦绣中华团队两年多的运营管理,桃花源旅游线路更为合理,景区形象全面提升,宣传营销持续发力,景区活动精彩纷呈,进一步叫响了桃花源品牌。太行古堡虽然景色独特,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同质化问题,个性化不足,加上宣传力度不足,知名度不高,很难吸引游客逐一游览。因此,开发利用太行古堡旅游必须要依靠开发区引进专业团队规划设计高品质旅游产品,结合太行古堡布局情况,科学设计古堡游览线路,推出差异化的游览服务,重点突出不同古堡的特色,统筹安排好开发区内的古堡。要加大整体营销力度,利用媒体广泛宣传“东方古堡看晋城”,通过深化区域合作,策划推出连接中心城市旅游集散地的旅游线路,增强太行古堡在旅游市场的吸引力,叫响叫亮太行古堡这张名片。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