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中考化学易错100题实验题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50159756 上传时间:2020-11-03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44.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宁市中考化学易错100题实验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南宁市中考化学易错100题实验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南宁市中考化学易错100题实验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南宁市中考化学易错100题实验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南宁市中考化学易错100题实验题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宁市中考化学易错100题实验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宁市中考化学易错100题实验题(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宁市中考化学易错100题实验题 一、实验题 1在复习铁的化学性质时,某小组同学再一次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究。 (提出问题)1:铁丝燃烧与 有关。 (查阅资料)1、氮气性质稳定,在加热条件下不与铁、碳、氧气等物质反应。 2 普通铁丝的含碳量在 0.6%左右,熟铁丝的含碳量在 0.2%以下。 (进行实验):取 5 根相同的铁丝(直径 0.6mm),卷成相同的螺旋状后,分别在体积分数不同的氧气中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其余为氮气)。 实验记录如下: (1)第一次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通过这组探究实验,小刚同学得出结论: 。 (提出问题)2:铁丝燃烧与氧气的

2、接触面积有关。 (进行实验):取多束相同的细生铁丝(直径 0.2mm),每束长度和重量均与上组实验一致,重复第一组实验。发现前五次实验中铁丝均剧烈燃烧,补充第六、七次实验如下: (3)通过第二组探究,小刚同学得出结论:在控制 条件下,铁丝表面积越大就能在更低浓度的氧气中燃烧。 (反思与评价) (4)小明同学推测如果将铁丝换成铁粉,有可能在更低浓度的氧气中燃烧。他准备选择铁粉和浓度为_的氧气进行对比实验。 A40% B30% C20% (5)在第二组探究实验过程中,小红同学使用了更加柔软的 0.2mm熟铁丝,结果发现实验中观察不到火星四射现象,由此她认为实验中火星四射的原因是 。 2实验室里,同

3、学们准备制取某些气体,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高锰酸钾,大理石,稀盐酸三种药品,并为每个小组提供了下列仪器,请回答: (1)的名称是_。 (2)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 (3)若要利用药品制取氧气,还需要的仪器是_。请在答题卡方框中画出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实验装置图。_ (4)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完毕,如果先熄灭酒精灯,会发现水槽中的水会进入导管,因为试管内温度降低,气压_,使管内压强_管外压强,在_水被压入试管,所以实验结束时,要_。 3同学们利用如下装置验证 CO 2 能与 NaOH反应(装置气密性良好) (1)打开 K 1 、K 3 ,关闭 K 2 ,当 D中出现_的

4、现象时,可确定 C 中收集满 CO 2 (2)C 中收集满 CO 2 后,关闭 K 1 ,打开 K 2 ,将注射器中 5mL 浓 NaOH 溶液推入 C 中,观察到 D中液体流入 C 中,说明 CO 2 与 NaOH发生了反应 小明发现此装置有明显不足,认为应该在_(填装置字母序号)之间增加洗气瓶E,其作用是_ 改进装置后,小红认为要想证明 CO 2 与 NaOH发生反应,还应利用上述装置补充一个对比实验,实验方案是_ 4(5 分)水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中分别用到水。 请回答: (1)实验 A中水的作用是_。 (2)实验 B中集气瓶中水的主要作用是_。 (3)实验 C

5、中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_。 (4)实验 D中水的作用是_。 5如图装置可用于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夹持仪器略去) 实验操作步骤及现象如下: 第 1 步:检查装置气密性; 第 2 步:如图所示加入药品; 第 3 步:向 B 试管冷水中的白磷通氧气,白磷不燃烧; 第 4 步:待 A试管中不再产生氧气时,再向 B 试管中加入 90的热水,白磷不燃烧 第 5 步:向 B 试管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白磷燃烧,产生白烟 写出 A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对比上述操作步骤可得出可燃物的燃烧条件 对比的操作步骤 得出的结论 第 步和第 5 步 可燃物燃烧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 第 步和第 5 步 6铁、铝、

6、铜是常见的三种金属同学们发现生活中的铝和铜制品表面一般不用防锈,而铁制品一般需要做防锈处理 (提出问题)这是不是因为铁、铝、铜三种金属中铁的活动性最强呢? (实验探究)同学们对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展开了探究,请你参与探究并填写空格 将粗细相同的铁丝、铝丝、铜丝分别插人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稀盐酸中: 操作 根据现象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 片刻后现象 有少量气泡 无气泡 无气泡 FeAl,FeCu 几分钟后现象 有少量气泡 有大量气泡 无气泡 (讨论交流)为什么同一个实验得出了两种结论呢?同学们带着这个疑问查阅了相关资料,明白了铝丝在稀盐酸中短时间内无气泡,是因为铝表面致密的氧化膜会先与盐

7、酸反应 (反思评价)做金属性质实验时需将金属进行打磨,打磨的目的是_ (实验验证)为了进一步确认铁、铝、铜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同学们又将两根粗细相同的、打磨过的铁丝分别插入硫酸铝溶液、硫酸铜溶液中: 操作 根据现象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 现象 无明显现象 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AlFeCu 写出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拓展迁移)(1)若只有一支盛有少量稀盐酸的试管,只需合理安排金属丝的插入顺序(能与盐酸反应的要一次将盐酸消耗完),也能证明铁、铝、铜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金属丝的插入顺序为_ (2)金属被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大致年限也与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关,请写出铁、铝、铜三种金属材

8、料被人类利用的先后顺序_ 7实验室里同学们探究氢氧化钠与硫酸能否发生化学反应 (探究活动)同学进行了如图实验: (搜集证据)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后观察到(1)_现象,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 (解释与结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滴入稀硫酸后产生现象的原因(2)_ (提出问题)最终烧杯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猜想:硫酸钠;乙同学猜想:硫酸钠和氢氧化钠; (评价与交流)大家一致认为乙同学的猜想是(3)_(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4)_甲同学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实验如下:取少量铁粉加入反应后的溶液中,观察到(5)_现象,证明自己的猜想是错误的,溶液中的溶质应为(6)_(填化学式) 8右

9、图是某同学在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标出仪器 A的名称,并将实验装置图补充完整; (2)写出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 (3)仪器 A在该实验中的作用是_; (4)停止加热时,先要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防止因试管内温度 ,气体压强 外界,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因骤然冷却而炸裂。 9在实验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分组实验探究,自己设计实验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下面是不同小组的三位同学的实验过程,请你帮他们分析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1)小明同学先按右图所示的方法向试管中加入约 2 毫升的 NaOH 溶液 ,再加几滴酚酞,溶液呈红色,

10、又按下图的方法逐滴加入稀盐酸,直到溶液刚好变无色为止。 请指出小 明的操作错误:_. (2)小华同学向试管中加入约 2 毫升的 NaOH溶液,又加入了一些稀盐酸,突然记起还没有加酚酞,于是加了几滴酚酞,溶液呈无色,他认为两者恰好完全反应。他的结论是否正确? _. (3)小红同学向试管中加入约 2 毫升的 NaOH 溶液,再加几滴酚酞,溶液呈红色,又按正确方法逐滴加入稀盐酸,边加边振荡,直到溶液刚好变无色为止。可是发现加盐酸时有气泡产生。请帮她分析一下产生气泡的原因_(写一点就行)。请帮他们写出 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10如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制取气体的装置: (1)写出图中带标

11、号仪器的名称:_ (2)若用 B装置作发生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可用 E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 (3)若用大理石和浓度较大的盐酸制取 CO 2 时,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12)_,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 CO 2 ,娟娟同学在 B 装置后连续接了两个 F装置再连接 E 进行收集,她第一个 F装置的作用是_她第二个 F装置应该注入足量的_ 11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 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 12(5 分)根据基础实验六“粗盐的提纯”填写相关内容。 (1)在实验中用得最

12、多的仪器是 (填序号)。 (2)蒸发时防止液滴飞溅的操作是 。 (3)实验中,操作步骤有:计算产率、过滤、溶解、蒸发,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填序号)。 (4)本实验提取得到的精盐是纯净物吗? (填是或否)理由是 。 13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a ,b 。 (2)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气体需要的发生装置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室需少量甲烷气体,可用加热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得。制甲烷气体的发生装置应选用 (填字母)装置;收集甲烷气体可选用 C 或 E装置,由此推断甲烷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 14用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证明空气中氧气的

13、体积分数为 ,a、b 两种物质可选用_(填序号) A红磷、水 B木炭、水 C硫、NaOH溶液 D小蜡烛、NaCl 溶液 思敏同学对该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所示),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任写两点)_ 15兴趣小组用下列装置研究两个问题。 (1)研究燃烧条件 (资料)白磷的着火点为 40 步骤 1:在乙、丙中分别放一小块白磷,再分别放入 80和 20的水至没过长导管 口下端,观察到乙、丙中白磷均不燃烧。 步骤 2:将装置按照 abcd 连接后,关闭 K 2 ,打开 K 1 ,将 A中的液体滴入 B 中,观 察到乙、丙中白磷均不燃烧。 步骤 3:立即,观察到乙中白磷燃烧。 步骤 1:丙中白磷不燃烧的原因是_。 步骤 3:使乙中白磷燃烧的操作是_。 (2)研究 NaOH固体的变质程度 (资料)二氧化碳气体难溶于饱和 NaHCO 3 溶液 步骤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