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宝山区中考化学实验题100题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50094111 上传时间:2020-11-03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43.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宝山区中考化学实验题100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上海市宝山区中考化学实验题100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上海市宝山区中考化学实验题100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上海市宝山区中考化学实验题100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上海市宝山区中考化学实验题100题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市宝山区中考化学实验题100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宝山区中考化学实验题100题(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市宝山区中考化学实验题100题 一、实验题 1已知某固体混合物 A中可能含有 CaCO 3 、NaNO 3 、BaCl 2 、FeCl 3 、CuSO 4 五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下述步骤进行实验探究,观察实验现象,并加以分析推理(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取一定质量的该固体混合物 A放入一洁净烧杯中,向其中加入适量 NaOH溶液,搅拌,待烧杯中物质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混合沉淀 B 和无色滤液 C。 另取一定质量的该固体混合物 A放入另一洁净烧杯中,向其中加入适量 HCl 溶液,搅拌,待烧杯中物质充分反应后,过滤,得白色沉淀 D、滤液 E 和气体 F。 将所得滤液 C 和

2、滤液 E 充分混合,再向混合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 AgNO 3 溶液,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得白色沉淀 F和滤液 G。 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做出相应推理,填写以下空白: (1)在固体混合物 A里,上述五种物质中肯定存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_,任选一种物质陈述肯定存在的理由: 。 (2)写出步骤 III中生成白色沉淀 F的 1 个化学方程式 。 (3)在滤液 G中,一定含有的金属阳离子共有_种,该滤液中肯定存在的酸根离子的符号是 。 (4)混合沉淀 B 中一定含有的物质的化学式为_。 (5)在混合物 A里,上述五种物质中不能确定存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 2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钙、碳酸钠、

3、硫酸钠、氯化钠、硝酸钾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组成,进行实验,按要求进行回答: 实验步骤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结论 取样,进行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 火焰呈_ 原粉末中含有硝酸钾 _ 原粉末中肯定不含碳酸钙 有气泡产生 原粉末中肯定有_ 取步骤试管中的溶液 .先加入_ .再加入_ _ 原粉末中肯定还有的物质是氯化钠肯定没有硫酸钠 反思:在步骤中加入的稀硝酸是否一定要过量,理由是_ 3(7 分)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干燥、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欲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 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

4、为_(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仪器 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_。 若向 G装置中倒入适量澄清石灰水,迅速用预先绑有小气球的橡皮塞塞紧,振荡,观察到的气球出现的现象是 。 (2)欲用混有少量二氧化碳的一氧化碳气体测定 10g 某不纯氧化铁样品的纯度(杂质不反应),并验证反应中气体生成物的性质。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混合气体DBC。 进行实验时,要先向 D装置的玻璃管中通一会儿 CO,然后加热,理由是_。 通过测量反应前、后 D装置处大玻璃管的质量变化,来计算氧化铁样品的纯度。若反应前后 D装置的质量减少 2.4g,则该氧化铁样品的纯度为 。 若通过测量反应前、后 B 装置的质量变化,来计算

5、氧化铁样品的纯度,则计算出样品纯度的结果将_ (填“偏大”、“偏小”、“不影响”其中之一)。 4(8 分)在化学实验技能考试中,有一题目是鉴别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小红等几位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1)写出试管中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实验结束后,小红同学将、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烧杯中,看到废液浑浊,就对废液进行了过滤,小红等几位同学对滤液的成分又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除水外还含有哪些物质? (猜想)小红认为:只含氢氧化钠; 小亮认为:可能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小明认为:可能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 你认为还可能是 (写一种猜想)

6、。 (讨论)你认为小红、小明、小亮三位同学中 的猜想不合理。 (实验设计)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正确。 (反思拓展) 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 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应怎样处理上述实验后的废液才能倒入下水道 。 5善于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方法,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习铁及其化合物知识时进行了系列研究 I提出问题 问题 1:铁为何称为黑色金属? 问题 2:铁和氧气在不同条件下能发生哪些反应? 问题 3:铁有多种氧化物,它们的性质有哪些差异? 问题 4:钢铁厂在选矿时,如何测定铁矿石中的含铁量? 问题 5: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得

7、到的黑色固体一定是单质铁吗? 解决问题 (问题 1)上网查寻,有两种说法 a因为在铁表面有黑色的铁的氧化物,所以叫黑色金属 b因为铁的粉末为黑色,铁的氧化物也均为黑色,所以叫黑色金属 (1)你认为正确的说法是 (填“a”或“b”) (问题 2)通过学习,已经知道铁丝在潮湿的空气中能生锈,也能在纯氧中燃烧 (2)请写出一种防止钢铁生锈的方法 ; (3)请写出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问题 3)查阅资料:a铁常见的氧化物有氧化铁(Fe 2 O 3 )、四氧化三铁(Fe 3 O 4 )和氧化亚铁(FeO) b四氧化三铁是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可以近似地看怍是氧化亚铁和氧化铁的化合物它不溶于水,能

8、与酸反应生成两种盐 c氧化亚铁是不溶于水的黑色粉末,能与酸反应,无磁性,也不能被磁铁吸引 (4)请写出四氧化三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问题 4)同学们参观了某钢铁厂,了解到钢铁厂在选矿时测定铁矿石中含铁量的方法较多,小明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了如图 1 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定某赤铁矿样品中 Fe 2 0 3 的质量分数他称取 l0.0g 赤铁矿,当赤铁矿中的 Fe 2 O 3 全部还原为 Fe 时,剩余固体在 CO的保护下冷却、称量质量为 7.6g(假设赤铁矿中的杂质均不与 CO反应) (5)图中酒精灯的作用是 (6)该赤铁矿中 Fe 2 0 3 的质量分数为 (列出计算过程) (问题 5)在钢铁

9、厂的实验室同学们采集了用某种热分析仪记录的 C0与 Fe 2 0 3 进行反应时的有关数据,并得到固体质量与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如图 2 所示 (7)根据图象分析,写出 P点时固体成分的化学式 固体质量由 48.0g 变为 46.4g 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通过“金属和金属材料”和“燃烧”的复习,同学们对课本上“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一般可以将位于其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以及“支持燃烧的气体一般是氧气”这两句话产生了质疑在老师的帮助下,用金属钠来探究下列问题:提出问题:1、金属钠能否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2、金属钠能否在其他气体(如:CO2)中燃烧? 资料查阅:金属 Na

10、性质活泼,常温下,它极易与氧气反应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钠,氧化钠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金属钠还可以与水剧烈反应放出氢气 实验探究: 实验一:在实验室中,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煤油后投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溶液中出现蓝色沉淀,但没有红色的物质析出; 按照步骤将金属钠投入水中,待反应结束后滴加酚酞溶液,发现溶液变红 实验二: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盛有 CO2 的集气瓶中,观察到钠在 CO2中继续燃烧,反应后冷却,瓶内附着黑色颗粒,并粘附着白色物质 问题讨论 (1)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的原因_。 (2)根据上述资料写出钠块投入水中所发生的反应方程式: _ (3)实验二

11、中生成的黑色颗粒是_。而白色物质可能是什么呢?碳 同学们围绕白色物质可能是什么产生如下猜想:甲认为白色物质是氧化钠,乙认为是碳酸钠,丙认为是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丁认为是氢氧化钠 我认为认为丁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_ 反应物中没有氢元素对白色物质是什么进行实验再探究,方案设计如下: 方案 1:取该样品少量于试管里,加入适量的水,振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溶液变成红色,结论:白色物质中一定有氧化钠 方案 2:取该样品少量于试管里,滴加足量稀盐酸,溶液中有气泡冒出,结论:白色物质中一定有_。 方案 3:取该样品少量于试管里,加入适量的水,振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_溶液(供

12、选试剂:A、石灰水 B、氯化钙溶液 C、硫酸铜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然后过滤,再向溶液里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无明显现象出现则_(在甲、乙、丙中选)的猜想成立 评价与反思:小娟同学认为实验方案 1 得出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_ 实验室中的金属钠着火时,你的灭火方法是_ 。 7)某兴趣小组用 NaCl溶液、NaOH 溶液和稀 H 2 SO 4 三种试剂,将含有 Cu 2+ 、Ba 2+ 、Ag +和 NO 3 混合液中的三种阳离子逐一除去。步骤如下(所加试剂均过量): 步骤一:混合液中加入试剂 A,过滤得到沉淀 1 和滤液 1; 步骤二:滤液 1 中加入试剂 B,过滤得到沉淀 2 和滤液 2; 步骤

13、三:滤液 2 中加入试剂 C,过滤得到沉淀 3 和滤液 3。 (1)同学们确认试剂 A是 NaCl 溶液,写出步骤一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三种沉淀中,能溶于稀盐酸的是_(填物质名称或化学式) ; (3)滤液 3 中,除 NaNO 3 外还含有的盐是 。 8在实验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分组实验探究,自己设计实验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下面是不同小组的三位同学的实验过程,请你帮他们分析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1)小明同学先按右图所示的方法向试管中加入约 2 毫升的 NaOH 溶液 ,再加几滴酚酞,溶液呈红色,又按下图的方法逐滴加入稀盐酸,直到溶液刚好变无色为止。 请指出小 明的操作错误:_. (2)小华同学向试管中加入约 2 毫升的 NaOH溶液,又加入了一些稀盐酸,突然记起还没有加酚酞,于是加了几滴酚酞,溶液呈无色,他认为两者恰好完全反应。他的结论是否正确? _. (3)小红同学向试管中加入约 2 毫升的 NaOH 溶液,再加几滴酚酞,溶液呈红色,又按正确方法逐滴加入稀盐酸,边加边振荡,直到溶液刚好变无色为止。可是发现加盐酸时有气泡产生。请帮她分析一下产生气泡的原因_(写一点就行)。请帮他们写出 Na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