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复习:(5-9):期末检测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5005722 上传时间:2017-11-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4.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复习:(5-9):期末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三历史复习:(5-9):期末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三历史复习:(5-9):期末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三历史复习:(5-9):期末检测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三历史复习:(5-9):期末检测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复习:(5-9):期末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复习:(5-9):期末检测(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 1 - 页 共 9 页2010 届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课练(5-9):期末检测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第卷(选择题,75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75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推行郡县制有利于巩固秦的统一,是因为这一制度A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B提高了政令施行效率C便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辖 D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形成2、九品中正制的“品”是指A品评官的职位等级 B品评士人的家世等级 C划分士人优劣的等级 D授予士人官职的等级3、下列对明太祖强化君主专制

2、措施的概括,不恰当的是A以集中军权的原则设置军事管理机构 B按分散地方权力的办法改革行省制度C设置不受政府司法部门管辖的特务机构 D制定、颁布和维护君主专制的法律4、鸦片战争中萌发的新思潮的核心内容和实质是A仿制西方武器,振兴清王朝 B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之道C启迪人民觉醒,摆脱封建牢笼 D推翻腐朽的清政府5、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迫开放长江流域的通商口岸有镇江 南京 汉口 九江 上海 沙市ABCD6、抗战题材的影视作品中,称蒋介石为“委员长”是指A国民党中央委员会 B国民党防共委员会C国防最高委员会 D国民政府政务委员会7、中国资产阶级的革命思想来自于A.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B. 西方资产阶级革

3、命学说第 - 2 - 页 共 9 页C. 太平天国的实践 D. 康、梁的维新思想8、五四运动的主力军是A革命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 B中国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C工人阶级 D参加“三罢”斗争的工、商、学9、中国民主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中,其核心是A开展武装斗争 B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C坚持党的正确领导 D支持走社会主义道路1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A广大爱国人士的组织 B民主党派组织C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 D工农商学兵的联合组织11、下列哪项标志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C共同纲领的提出D“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12、中

4、国近现代史上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A革命统一战线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D爱国统一战线13、中国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最大的影响是A.中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B.为中国的经济建设何社会改革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C.沉重第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D.保卫了朝鲜的独立和中国的安全,鼓舞了第三世界国家的斗志14、一位外国人曾经说:“考虑到美国实在等待许多年后才给俄国政权以承认的,我们不应急急忙忙地去承认人民中国。”这个人你认为应当是A.罗斯福 B.杜鲁门 C.丘吉尔 D.尼克松15、当今,影响中日友好关系向纵深发展的首要因素是A.日本要求成为安理会成员国问题 B.日本对待“二战

5、”的反省问题C.台湾问题 D.朝鲜半岛六方会谈问题16、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第 - 3 - 页 共 9 页A部落首领专政 B奴隶主阶级专政C地主阶级专政 D平民阶级专政17、希腊民主政治衰落的根本原因是A亚历山大的征服 B妇女的长期斗争C内部的战争 D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18、罗马法制定的根本目的是A为皇帝和元老院的权力提供法律依据 B为保护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C为了保护私有财产 D为了扩大帝国的势力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确立过程中,法制建设是其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规范的确立。据此回答 1922 题。19、对英国 1689 年通过的权利法案表述准确的是A它的主要精神是限制王权,保

6、障议会权力 B它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C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最终形成 D它是辉格党和托利党斗争妥协的产物20、最早体现法国启蒙运动中三权分立思想的法案是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美国1787 年宪法 D法国1791 年宪法21、拿破仑最引以自豪的拿破仑法典指的是A民法典、商法典和刑法典的总称 B民法典 C商法典 D刑法典22、对美国1787 年宪法表述错误的是A这部宪法沿用至今,它是通过一个个修正案来顺应时代的变迁的B这部宪法确立了美国的共和政体,具有一定的民主性C它规定美国的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门,分别由国会、法院和总统执掌D这部宪法在颁布时,是允许奴隶制存在的二战以来,

7、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状况呈现出新的特点。回答 2325 题。23、各国阶级关系的主要特点是A随着经济的发展,阶级对立逐渐淡化 B阶级矛盾表面缓和,但冲突时有发生第 - 4 - 页 共 9 页C进步势力同极右势力的对立加剧 D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对立已不明显24、各国存在的主要社会问题包括 种族歧视现象根深蒂固 毒品泛滥 邪教日益横行 极右势力相当活跃 社会暴力愈演愈烈。其中属于历史发展的遗留问题的是A B C D25、两极格局形成的显著标志 A“柏林墙”的修筑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C北约与华约组织的建立 D德国正式分裂为东、西两部第卷(非选择题,共 75 分)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为两小题,第

8、 26 题 14 分,第 27 题 22 分,共计 36 分。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1:本世纪 60 年代美国向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提出建立“多边核力量”的计划,该计划规定:此约拥有核武器的美、英、法三国把各自的核军事力量都交给北约军事委员会统一指挥。上述计划遭到法国强烈反对而未能实现。法国不顾美国阻挠,建立了不受北约指挥的独立核力量。材料 2:1958 年以法国、西德为首成立了包括西欧 6 国参加的欧洲共同体组织(简称欧共体)。70 年代又有英国等西欧 4 国加入。扩大后的欧共体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了美国,经济增长率也超过了美国。欧共体在 60 年代主要致力于“经济一

9、体化”,统一各国的关税、财政政策,70 年代又加紧实行“政治一体化”,定期召开政府首脑会议,表示要使欧洲“用一个声音在世界上说话”。材料 3:1969 年,尼克松任美国总统后声称:同西欧的关系是“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石”,坚决拒绝了国内一部分人从欧洲撤军的建议,还把越南战争后从亚洲撤出的军队调往欧洲。尼克松还声称:美国继续对西欧施加“支配性影响”,就会“自取失败”;美国应调整同西欧国家的关系,同西欧国家“加强磋商”,“建立新的伙伴关系”。以上均摘自世界近现代史参考资料请回答材料一中美国提出把美英法三国的核军事力量都交给北约统一指挥的目的是什么?并说明理由。(4 分)第 - 5 - 页 共 9 页结

10、合材料一、二,说明本世纪 60、70 年代西欧国家同美国关系发生的变化及变化的主要原因。(4 分)结合材料二、三,分析尼克松政府为什么要加强在西欧的军事力量。(6 分)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1:“中国不是美国的战略伙伴而是竞争对手”。材料 2:“中国第一,俄罗斯第二”。材料 3:“不能把中国摆在核心位置”。材料 4:曾在 2001 年的美国对台军售计划中,虽然“宙斯盾”级军舰不在销售之列,但依然决定出售给台湾 4 艘“基德”级军舰、8 艘常规动力潜艇、12 架 P-3C 反潜侦察机以及自动助推的“骑士”火炮系统、MK-53 扫雷直升机、AAV7A1 两栖进攻型装甲车、MK48 型鱼雷、“复

11、仇者”地对空导弹系统等等。摘自中美关系小布什对华政策理念回答:.20 世纪 70 年代,中美两国关系由对抗转为缓和的原因是什么?对世界局势产生什么影响?(9 分).从材料四认识美国在 20 世纪 40 年代到 70 年代对台湾地位态度的变化,简要分析发生变化的历史原因。(7 分).试应用政治常识来正确看待中美关系的发展变化。(6 分)第 - 6 - 页 共 9 页三、问答题:本大题为两小题,第 28 题 10 分,第 29 题 29 分,共计 39 分。结合相关史实回答问题。28、近年来,台湾岛内分子活动猖獗,他们说:“马关条约让台湾脱离中国,是台湾人不幸中的大幸。”试结合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的影

12、响和祖国大陆、台湾人民对割地的态度,评价上述言行。29、新中国成立后,面对世界格局的变化,坦然处之,虽然经历了曲折,但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结合历史学习,回答下列问题:.“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时期,两国在争霸的不同阶段对中国实施了不同的外交,试加以说明并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12 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是否预示着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其实质是什么?我国应从中汲取的教训是什么?(6 分).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趋势的存在对中国的影响有哪些?中国应该怎么办?(11 分)第 - 7 -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选择题部分(253 分75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13、 9 10 11 12 13选项 C C A B A C B C C C D D B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选项 B B B D B A C B C B D C 26、目的是美国控制英法两国的核军事力量。因为北约实际上是美国控制的军事集团,英法的核力量交给北约统一指挥实际上也等于受美国控制。(4 分)西欧国家开始联合起来,从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摆脱美国的控制。原因是:西欧国家经济力量的增强,同美国经济力量的对比发生了变化。(4 分)欧洲是美苏争霸的重点。西欧国家摆脱美国控制的趋势危及美国在欧洲争霸中的地位。美国加强在欧洲的军事力量,正是为

14、了加紧控制西欧,加强它在争霸中的地位。(6 分)27、.原因:这一时期,美国由于经济危机,实力下降,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从战略进攻转变为战略防御;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打击了美国的“孤立和遏制”政策;中苏关系的恶化和台湾问题的存在,中国需要改善中美关系。(6 分)影响:中国外交僵局被打破,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增强了第三世界国家力量,改变了少数大国操纵世界命运的局面。(3 分).变化一:从承认台湾为中国领土到提出和坚持台湾地位未定论。原因:“二战”后美国国力强盛,推行霸权主义和扶蒋;后来国民党在大陆失败,美国不甘心失去对中国的控制,企图以台湾为基地继续遏制共产主义,同时也与朝鲜战争的爆发有联系。(4 分)变化二:从坚持台湾地位未定论到承认一个中国的观念。原因:美国因经济危机国力受损,美苏争霸的战略需要;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影响的扩大。(3 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美国的关系,坚决反对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