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专题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9955320 上传时间:2020-11-01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范仲淹专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范仲淹专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范仲淹专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范仲淹专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范仲淹专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范仲淹专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范仲淹专题(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世之师范仲淹,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屡遭贬斥。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同担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上疏答手诏条陈十事,提出十项改革措施。庆历五年(1045年),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任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知州。皇祐四年(1052年),

2、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行至徐州,与世长辞,享年六十四岁,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一、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苦读及第 泰州治堰 执教兴学 秉公直言 伏阁请对 景祐党争 戍边西北 庆历新政 高风亮节 二、主要成就 政治贡献 军事思想 文学成就 教育方略 书法成就 三、 人物评价 总评 历代评价 四、主要作品 五、 轶事典故,1.早年经历 范仲淹先祖是唐朝宰相范履冰,世居邠州。范仲淹高祖范隋,唐懿宗时渡江南下,任丽水县丞,时逢中原兵乱,遂定居吴县(今苏州市)。五代时,曾祖和祖父均仕吴越,

3、父亲范墉早年亦在吴越为官。北宋建国后,范墉追随吴越王钱俶归降大宋,任武宁军节度掌书记。 范仲淹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官宦家庭出生,时为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淳化元年(990年),父亲范墉因病卒于任所,母亲谢氏贫困无依,只得抱着两岁的范仲淹,改嫁淄州长山人朱文翰,范仲淹也改从其姓,取名朱说(yu)。 2.苦读及第 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范仲淹得知家世,伤感不已,毅然辞别母亲,前往应天府(今河南商丘)求学,投师戚同文门下。 数年寒窗生涯后,范仲淹已博通儒家经典的要义,有慷慨兼济天下的抱负。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以“朱说”之名,登蔡齐榜,中乙科第九十七名,由“寒儒”成为进士 ,被

4、任为广德军司理参军,掌管讼狱、案件事宜,官居九品。鉴于已有朝廷俸禄,范仲淹便把母亲接来奉养。 天禧元年(1017年),范仲淹以治狱廉平、刚正不阿 ,升为文林郎、任集庆军节度推官,便归宗复姓,恢复范仲淹之名 (一说,天圣六年1028年,范仲淹服母丧后方更名 )。,3.泰州治堰 天禧五年(1021年),范仲淹调任泰州西溪盐仓监,负责监督淮盐贮运及转销。 西溪濒临黄海之滨,唐时李承修筑的旧海堤因年久失修,多处溃决,海潮倒灌、卤水充斥,淹没良田、毁坏盐灶,人民苦难深重。于是范仲淹上书江淮漕运张纶,痛陈海堤利害,建议沿海筑堤,重修捍海堰。天圣三年(1024年),张纶奏明朝廷,仁宗调范仲淹为兴化县令,全面

5、负责修堰工程。天圣四年(1026)八月,母亲谢氏病逝,范仲淹辞官守丧,工程由张纶主持完成。 4.执教兴学 天圣五年(1027),范仲淹为母守丧,居应天府。 时晏殊为南京留守(治今商丘)、知应天府,闻范仲淹有才名,就邀请他到府学任职,执掌应天书院教席。 天圣六年(1028年),范仲淹向朝廷上疏万言的上执政书,奏请改革吏治,裁汰冗员,安抚将帅。 5.秉公直言 6.伏阁请对 明道二年(1033年)冬,郭皇后误伤仁宗,宰相吕夷简因与皇后有隙,遂协同内侍阎文应、范讽等人,力主废后。 范仲淹请求召见,仁宗不见,派吕夷简出来解释。范仲淹等与之当庭辩论,吕夷简理屈词穷,无以为对。第二天,朝廷诏书下达,外放范仲

6、淹为睦州知州,孔道辅等人也或贬或罚,无一幸免。,7.景祐党争 范仲淹因不满宰相吕夷简把持朝政,培植党羽,任用亲信,向仁宗皇帝进献百官图,吕夷简不甘示弱,反讥范仲淹迂腐,诬蔑范仲淹“越职言事、勾结朋党、离间君臣”。范仲淹便连上四章 ,论斥吕夷简狡诈,因言辞激烈,遂被罢黜,改知饶州。 范吕之争,牵连甚广。范仲淹被贬出京,竟无人敢送别,只有独龙图阁直学士李紘、集贤校理王质出郊饯行。 景祐四年(1037年),吕夷简被免除宰相之职,士大夫们接连不断地替范仲淹辩白,双方互相辩驳,朋党争论四起。仁宗诏宰相张士逊问计,下诏禁止互结朋党。 8.戍边西北 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同担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

7、,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1043年),元昊请求议和,西方边事稍宁,仁宗召范仲淹回京 9.庆历新政 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上疏答手诏条陈十事,提出十项改革措施。庆历五年(1045年),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任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知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行至徐州,与世长辞,享年六十四岁,二、 主要成就,1.政治贡献 地方治绩:重修捍海堰。当地人民将所修之堤命名为“范公堤”提出开浚昆山、常熟间的“五河”,将积水导流太湖,注入于海的治水计划。 实施新政:庆历新政 2.军事思想 康定元年(1040年),范仲淹奉调西北前线,担

8、任边防主帅。提出“积极防御”的守边方略,加强防御工事,训练边塞军队,以达到以守为攻的目的。,3.文学成就 (1)散文 范仲淹反对宋初文坛的柔靡文风,提出了宗经复古、文质相救、厚其风化的文学思想。名篇岳阳楼记,借作记之机,规劝友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全文融记叙、写景、抒情、议论为一体,动静相生,思想境界崇高,成为杂记中的创新,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千古名句。 (2)诗歌 范仲淹诗歌存世305首,内容非常广泛,或言志感怀,抒写伟大的政治抱负;或关注民生,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或纪游山水,歌颂祖国大好河山;或咏物寄兴,展现自己的人格操守。诗意淳语真,艺术手法多样,以清为美的特点

9、(3)词 范仲淹词作存世共五首 ,虽然数量较少,但首首脍炙人口,在宋词的发展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4)教育方略 范仲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正统的教育思想,把“兴学”当作是培养人才、救世济民的根本手段。 (5)书法成就 范仲淹善书。,三、人物评价 姜遵:朱学究(范仲淹)年虽少,奇士也。他日不惟为显官, 当立盛名于世。 欧阳修:公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 蔡襄:公薨之后,独无余资。君国以忠,亲友以义,进退安危,不易其志。立身大节,明白如是。 王安石:一世之师,由初起终,名节无疵。 苏轼:出为名相,处为名贤;乐在人后,忧在人先。经天纬地,阙谥宜然,贤哉斯诣,轶后空前。 苏辙:范文正公笃于忠亮,

10、虽喜功名,而不为朋党。,四、主要作品 据宋史载,范仲淹作品有文集二十卷,别集四卷,尺牍二卷,奏议十五卷,丹阳编八卷。北宋有刻本范文正公文集,南宋时有乾道刻递修本、范氏家塾岁寒堂刻本,皆二十卷。,诗歌 鹤联句江上渔者登表海楼河朔吟游庐山春日游湖新定感兴五首酬和黄太博绛州园池送魏介之江西提点归雁登表海楼过馀杭白塔寺访陕郊魏疏处士出守桐庐道中十绝和葛闳寺丞接花歌怀庆朔堂春日游湖祠风师酬提刑赵学士见贻古鉴过太清宫送石曼卿阅古堂诗赠张先生上汉谣野色河朔吟纪送太傅相公归阙石子涧二首答梅圣俞灵乌赋 词 苏幕遮怀旧渔家傲秋思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御街行秋日怀旧定风波自前二府镇穰下营百花洲亲制 散文 岳阳楼记与

11、唐处士书答手诏条陈十事与韩琦书灵乌赋上执政书 严先生祠堂记上攻守二策状上吕相公并呈中丞咨目邠州建学记 书法道服赞师鲁帖远行帖边事帖,江上渔者【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创作背景 范仲淹能够关心生活在社会下层的一般民众的疾苦,写过一些同情劳动人民的诗歌作品。他是江苏吴县人,生长在松江边上,对这一情况,知之甚深。他在饮酒品鱼、观赏风景的时候,看到风浪中起伏的小船,由此联想到渔民打鱼的艰辛和危险,情动而辞发,创作出言浅意深的江上渔者。,渔家傲 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

12、霜满地。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创作背景 宋康定元年(1040年)至庆历三年(1043年)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据史载,在他镇守西北边疆期间,既号令严明又爱抚士兵,并招徕诸羌推心接纳,深为西夏所惮服,称他“腹中有数万甲兵”。这首词作于北宋与西夏战争对峙时期。宋仁宗年间,范仲淹被朝廷派往西北前线,承担起北宋西北边疆防卫重任。,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至庆历三年(1043年)间,当时范仲淹正在西北边

13、塞的军中任陕西四路宣抚使,主持防御西夏的军事。 这首词抒写了羁旅乡思之情,题材基本上不脱传统的离愁别恨的范围,但意境的阔大却为这类词所少有。,五、轶事典故 断齑画粥 龙图老子 宽厚仁爱 严谨治学 只弹履霜 教子扶危 举贤任能 性情中人 三光风范,断齑画粥 范仲淹幼年丧父,四岁时随继父迁至长山 ,励志苦读于醴泉寺。因家境贫寒,便用两升小米煮粥,隔夜粥凝固后,用刀切为四块,早晚各食两块,再切一些腌菜佐食。 成年后,范仲淹又到应天书院刻苦攻读,冬天读书疲倦发困时,就用冷水洗脸,没有东西吃时,就喝稀粥度日。一般人不能忍受的困苦生活,范仲淹却从不叫苦。经过苦读,范仲淹终于在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进士

14、及第,官至参知政事。 严谨治学 范仲淹替人写墓志铭,写毕封好刚要发送时,忽然想到:“这篇铭记不能不让尹洙看。”第二天,范仲淹就把铭文交给尹洙过目,尹洙看后说:“你的文章已经很出名,后代人会以你的文章为典范,不能够不谨慎啊。现在你把转运使写作刺史,知州写成太守,固然清雅古隽,但现在却没有这些官职名称,后人必然心生疑惑,这正是引起庸俗文人争论的原因啊。”范仲淹听后,感叹地说:“多亏请你看了,否则,我差一点要失误啊。” 教子扶危 范仲淹熟治家甚严,教导子女做人要正心修身、积德行善,范氏家风清廉俭朴、乐善好施。一次,范仲淹让次子范纯仁自苏州运麦至四川。范纯仁回来时碰见熟人石曼卿,得知他逢亲之丧,无钱运柩返乡,便将一船的麦子全部送给了他,助其还乡。范纯仁回到家中,没敢提及此事。范仲淹问他在苏州遇到朋友了没有,范纯仁回答说:“路过丹阳时,碰到了石曼卿,他因亲人丧事,没钱运柩回乡,而被困在那里。”范仲淹立刻说道:“你为什么不把船上的麦子全部送给他呢?”范纯仁回答说:“我已经送给他了。”范仲淹听后,对儿子的做法非常高兴,并夸奖他做的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