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试卷14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49893890 上传时间:2020-11-0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1.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物理试卷14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初二物理试卷14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初二物理试卷14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初二物理试卷14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初二物理试卷14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二物理试卷1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物理试卷14(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二物理试卷,14 一、选择题(共20分。单选题,请把正确答案填写在一大题后的答案栏中,答在其他地方的无效) 1、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 )A在菏泽用普通茶壶烧开水,沸水的温度可达100 B两个鸡蛋的重约为1N C中学生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约为6103N D一张课桌的高度约1.2m 【答案】B 考点:温度的估计、重力的估计、压力的估计、长度的估计 2、你在上体育课时,遇到了下列一些场景,并由此联想到学过的物理知识,下列联想错误的是:( )A“跳远助跑”时利用了惯性的原理 B“引体向上”时手搓镁粉利用了增大摩擦的道理 C“踢足球”时利用了力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道理 D“仰卧起坐”时利

2、用了大气压的原理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跳远助跑”时,起跳前人的速度较大,跳起时由于惯性跳的更远,利用了惯性的原理;“引体向上”时手搓镁粉,是利用使接触面粗糙的办法增大摩擦;“踢足球”时,足球由静止变为运动,或改变运动方向,利用了力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仰卧起坐”时利用人的重力来锻炼身体,与大气压无关,故选D。 考点:惯性的应用、影响摩擦的因素、力的作用效果、重力 3、如图所示,从斜面底端被弹簧弹出的木块在沿光滑斜面上滑的过程中受到(不计空气阻力):( ) A、重力、支持力 B、重力、支持力、推力 C、重力、摩擦力、冲力 D、重力、摩擦力、推力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3、从斜面底端被弹簧弹出的木块在沿光滑斜面上滑的过程中受到(不计空气阻力),要受地球的重力和斜面的支持力,斜面光滑所以不受摩擦力,离开弹簧后不受推力,由于惯性沿光滑斜面上滑。故A正确。 考点:物体受力分析、惯性 4、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汽车的重力和它所受到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C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汽车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汽车的牵引力和它所受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力是平衡力,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同一直线。汽车在平

4、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受到的力是平衡力,竖直方向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水平方向汽车的牵引力和它所受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故选D。 考点:二力平衡的判断 5、在日常生活中,用100N的拉力不能提起重150N的物体的简单机械是( ) A杠杆 B斜面 C一个定滑轮 D一个动滑轮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用100N的拉力不能提起重150N的物体的简单机械,说明该机械不是省力机械,定滑轮不是省力机械,它的实质是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故选C。 考点:各种机械的使用特点 6、如图所示,利用弹簧测力计将处于容器底部的物块缓慢上提。在物块从开始上提到离开水面的过程中,下图能正确表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

5、物块底部离容器底部的高h的关系的是: ( ):Zxxk.Com 【答案】B 考点:阿基米德原理、浮力与浸没深度的关系 7如图所示是一种水翼船,船体下安装了水翼。当船在高速航行时,水面下的水翼会使船身整体抬高离开水面,从而减小水对船的阻力。则水翼安装正确的是: ( )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船体下安装了水翼,水翼形状象机翼,象D那样安装时,水翼上方水的流速大,压强小,下方水的流速小压强大,产生向上的压力差,使船身整体抬高离开水面,从而学科网减小水对船的阻力。故选D。 考点:流体压强规律:在液体中,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流速小的位置压强大。 流体压强规律的应用 8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在拉

6、力F的作用下,沿竖直向上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则: ( ) A甲的速度一定大于乙的速度 B甲的重力一定大于乙的重力 C拉力F甲做的功一定大于拉力F乙做的功 D拉力F甲的功率一定大于拉力F乙的功率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两物体匀速直线运动,甲受的拉力大,速度不一定大。甲、乙两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沿竖直向上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只受拉力和重力,拉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F甲= G甲=20N,F乙=G乙=15N,所以甲的重力一定大于乙的重力正确,由于不知道物体被提高的距离所以做功多少无法比较,不知道速度大小功率大小无法比较。故选B。 考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功的计

7、算、功率的计算、运动和力的关系 9如图所示是圆柱形铁桶横截面示意图,为了将铁桶滚上台阶,示意图中最省力的是: ( )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圆柱形铁桶滚上台阶,可以看成是以与台阶的接触点为支点的杠杆,阻力等于重力,半径就是阻力臂,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阻力和阻力臂一定,它们的乘积一定,要最省力也就是动力最小,动力臂最大,作出四个图中的动力臂可知C的动力臂最长,故选C。 考点:杠杆的识别、杠杆的平衡条件 10图10是使用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方式(不计机械重和摩擦),其中所需动力最小的是: ( )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使用斜面提升物体,使用滑轮组重物由

8、三股绳子承担,使用定滑轮,使用杠杆,故选D。 考点:各种机械的使用特点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1在MH370失联后,由东海舰队导弹驱逐舰长春舰、导弹护卫舰常州舰和综合补给舰巢湖舰组成的中国第17批护航编队参与了搜救工作。 (1)当军舰在平静的水面上航行时,它所受的浮力它的总重力(选填“大于”、“等于”或 “小于”)。 (2)当军舰上舰载飞机起飞后,军舰舱底受到海水的压强(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等于 减小 【解析】 试题分析:军舰在平静的水面上航行时处于漂浮状态,根据物体漂浮的条件,它所受的浮力等于它的总重力; 当军舰上舰载飞机起飞后,总重力减小,军舰受浮力

9、减小,排开水的学科网体积减小,吃水深度减小,由液体压强公式p=gh军舰舱底受到海水的压强减小。 考点:物体漂浮条件、液体压强的计算 12汽车上的安全带可以防止由于 对人体造成伤害; 安全带做得宽大,与人体有足够的接触面积,能够 . 【答案】惯性 减小压强 【解析】 试题分析:高速行驶的汽车急刹时,由于惯性,人会向前飞出造成伤害,汽车上的安全带可以防止由于 惯性对人体造成伤害;安全带做得宽大,与人体有足够的接触面积,压力一定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 考点:惯性的危害的防止、减小压强的方法 13木块与小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遇到一障碍物时,小车停下,木块从车上的a点滑至b点(如图),是因为木块具

10、有 ; 木块能停在b点,说明木块在滑动过程中受到向 (填“左”或“右”)的摩擦力作用。 【答案】惯性 左 【解析】试题分析: 一切物体任何时候都有惯性,木块与小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遇到一障碍物时,小车停下,木块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就从车上的a点滑至b点,木块在向前滑动的过程中还受阻碍它向右滑动的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是向左的。 考点:惯性、摩擦力及其方向 14如图14所示,OA是轻质杠杆,已知OB=2AB,B点所挂重物的重力为6牛,A端竖直向上拉着,杠杆处于水平静止状态,则力F的大小为 牛。此时杠杆为 杠杆(选填“省力”或“费力”)。保持作用点不变,当力F向左倾斜时,为使杠杆仍然保持水

11、平静止,则力F的大小将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答案】4 省力 增大 【解析】 试题分析:如图,杠杆的支点为O,动力为F1=F,动力臂为L1=OA,阻力F2=G=6N,阻力臂为L2=OB,OB=2AB,所以L1:L2=3:2,由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得F13=6N2,F=F1=4N,此时杠杆省力杠杆; 保持作用点不变,当力F向左倾斜时,动力臂L1变小,阻力和阻力臂不变,使杠杆仍然保持水平静止,则力F的大小将变大。 考点:杠杆平衡条件、杠杆的类型、力臂 15小亮利用如图15所示装置,研究“弹簧测力计下悬挂的物体所受拉力与物体所受浮力的关系”。他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弹簧测

12、力计的示数F1随物体所受浮力F浮变化的图像。请你根据图像分析: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1.2N时,F浮_N。 【答案】7.8 【解析】 试题分析:先对物体进行受力情况分析如图所示, 由平衡条件得:G=F浮+F1,由图象知,当F浮=6N时,F1=3N,这时有G=6N +3N=9N; 再由G=F浮+F1可得,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1.2N时,物体受到的学科网浮力:F浮=G-F1=9N-1.2N=7.8N。 考点:浮力大小的计算 三、作图、实验与探究题(20分) 16(6分)(1)图16是一吊灯挂在天花板的示意图,在该图中画出吊灯受力的示意图。 图16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一吊灯挂在天花板

13、上,吊灯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力是平衡力,吊灯受的力有重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作图为 考点:二力平衡、力的示意图作图 (2)如图17所示的茶壶在倒茶时相当于一个杠杆,现以O为支点,在A点处提壶耳向杯中倒水,请画出作用在A点的最小的动力F 及其对应的力臂L. 图17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茶壶在倒茶时相当于一个杠杆,以O为支点,在A点处提壶耳向杯中倒水,连接OA当力臂就是最长的力臂L,对应画出力F就是最小的动力。如图 考点:杠杆平衡条件及杠杆作图 17. (6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如图20(a),杠杆在支架上,要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可将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调节,当杠杆在水平位置

14、平衡时,杠杆自重的力臂为_ cm (2)如图20(b),在右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_若左边钩码离支点20cm,右边挂钩离支点15cm,每个钩码重为0.5N,则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应为_N (3)如图20(c),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与图(b)相比,弹簧测力计示数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1)右 0 (2)便于读取力臂 2 (3)变大 考点: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及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 18(8分)某小组同学为了“研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让若干小球先后从光滑斜面上由静止滚下,从A到B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在B点分别撞击同

15、一个小木块,并推着木块水平移动一段距离。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相同位置的木块被推得越远,表示小球撞击前的动能越大。他们在如图21所示的装置上安装了数据采集系统,自动生成小球在AB段运动中的S-t图像,并测量了不同小球在水平面推动同一木块移动的距离,部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图21所示是其中两次质量为0.1千克的小球中从不同高度滚下来在AB段运动的St图像。 实验序号 小球质量(千克) 小球速度(米/秒)木块移动的距离(米)1 0.1 _ 0.2 2 0.1 _ 0.8:学科网 3 0.2 0.2 1.6 4 0.3 0.2 2.4 5 6 (1)请根据S-t图所提供的信息将表格中的数据填写完整。 (2)该小组同学在检查实验数据时发现还有甲(0.1千克、0.3米/秒、1.8米)、乙(0.4千克、0.2米/秒、3.2米)两组数据没有填写入表格。随后马上将甲、乙两组数据依次补填在实验序号5和6中。 请你根据上述实验的所有数据及相关条件进行分析,可得出初步结论: 分析比较_。 分析比较_。 【答案】(1) 0.1 0.2 (2)实验序号1、2、5可知:当物体的质量相等时,物体的速度越大,物体的动能越大。 实验序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