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农业局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计划

上传人:他**** 文档编号:149849694 上传时间:2020-10-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农业局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1年农业局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1年农业局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1年农业局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1年农业局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农业局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农业局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计划(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章xx年农业局工作总结和xx年工作计划今年以来,xx县农业局在县委、县人民政府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县委十届四次全会、县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开展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学发展大讨论活动,坚决执行党和国家各项强农、支农和惠农政策,牢牢把握县委、县人民政府提出的改革开放活县、绿色经济强县、拉祜文化兴县、和谐社会建县发展战略。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坚持推进支柱产业稳步发展,尽管在部分地区受干旱、风灾、洪灾、病虫害等自然灾害和农资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但各项农业工作运转正常,按照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扎实

2、有序地推进全县农业工作开展。一、xx年农业经济运行总体情况(一)农作物播种面积稳定,产量稳中有增,保障了农产品市场供给安全全县预计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129.46万亩,较上年实际增加1.56万亩,占计划140.8万亩的91.9%,其中:2、预计完成甘蔗种植20.75万亩,占计划21万亩的98.8%;完成新植更新4.39万亩,占计划5.56万亩的79%;完成甘蔗良种推广面积3.104万亩,占计划4万亩的77.6%;全县甘蔗良种覆盖率已达87%,较去年提高16.7个百分点。5、预计完成青饲料等作物种植面积4.999万亩,比上年实际减少0.741万亩,占计划6.3万亩的79.3%。6、主要稳粮指标执行

3、情况(3)完成冷凉山区水稻良种推广8.47万亩,比上年实际增加1.01万亩,占计划9万亩的94.11%。(4)完成水稻规格化栽培推广14.5万亩,比上年实际增加1.3万亩,占计划15万亩的96.7%。(5)完成玉米规格化栽培推广14.4万亩,比上年实际增加0.8万亩,占计划15万亩的96%。(7)完成测土配方施肥推广60万亩,比上年实际增加20万亩,占计划40万亩的150%。(二)水产养殖业发展步伐加快,水产品产量逐年增加(三)蚕桑产业发展迅速,逐渐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四)农业机械化事业持续发展,对我县农业现代化建设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共5页,当前第1页12345(五)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有效开展(

4、六)农业科技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县范围内共举行种养技术、农机操作技术、农业执法、病虫害防治以及项目实施技术等各种培训班502期5.96万人次,培训对象主要为农民、乡镇和村组干部、县乡专业技术人员。(七)依法行政、依法治农工作取得成效一是农业法制宣传和教育工作得到加强。认真开展了五五普法,印发了各类涉农法律法规宣传材料800份。二是继续加大对农资经营户监管力度,对450户农资经营单位和个体户建立经营档案。三是积极巩固xx年年县级文明单位建设成果,认真落实综治工作和创安工作的各项措施。(八)坚持深化改革1、企业改制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根据有关企业改制政策要求,国营勐朗蔬菜农场改制工作已

5、经启动,目前按照上级部门的安排部署,我局认真做好农场职工的稳定工作,并稳妥有效地推进农场改制。2、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发xx30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云政发xx年85号)和普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普洱市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普政发xx116号)文件精神,县委和县人民政府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工作高度重视,成立改革领导小组并把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农业局,由农业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我县改革方案经县人民政府上报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原则上已同意改革方案,但是需要进一步修改

6、完善。目前体系改革工作正按照有关改革方案内容有序进行中。(九)积极协调种子良种调供,确保改革过渡期种子市场供应今年正值种子管理体系改革(种子管理体系改革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中一部分)过渡期,为防止过渡期种子市场良种供应不足的现象发生,县种子站积极协调调供农业生产用种并及时将生产用种调运到生产一线。全年共调供杂交水稻种子30.54万公斤,其中种子站调供7万公斤,市场调供23.54万公斤;调供杂交玉米种子33.19万公斤,其中站子站调供30万公斤,市场调供3.19万公斤。(十)及时组织开展农作物病虫草鼠害防治,挽回农产品损失共5页,当前第2页12345(十一)农业主要在建项目实施顺利1、农村沼气

7、建设项目xx年下达我县国债沼气建设项目1664口,目前项目资金,经我局向有关部门提出开工申请,部分项目乡镇已经开始实施。2、测土配方施肥项目3、xx县玉米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4、农民培训项目(1)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2)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今年我县争取到由农业部立项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培训任务1000人,投入资金37万元。县农广校按照项目要求,分别开设了计算机操作员、茶叶加工、农机操作等专业培训班,全面完成1000人培训任务,转移就业950人,并开展职业技能鉴定1000人,学员全获资格证。并且采取进乡村基层培训,方便农民学习,就地就近转移,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使学员收入比未培训前大

8、幅度提高。(3)绿色证书培训(4)农业科技入户直通车培训5、土地经营权证补发6、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建设项目完成了3个省级、6个市级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建设项目,主要实施内容为村容村貌整治,累计投入资金191.73万元,农民投工投劳17033个(折资40.04万元)。7、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项目继xx、xx年两年成功实施中央和省级财政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后,xx年又争取到50万元的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项目。项目启动后,在全县20个乡(镇)开展宣传动员20余次,粘贴宣传公告20余份,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引导农户购买农机具174台(套),其中:大中型拖拉机5台,小型拖拉机及微耕机169台,使用补贴

9、资金50万元,拉动农民投资农业机械资金113.83万元。共5页,当前第3页123458、xx县双高糖料综合技术推广及甘蔗与马铃薯间套种示范项目完成双高糖料综合技术推广面积21000亩,占计划数xx0亩的105%,完成甘蔗与马铃薯间套种示范51亩,与其他作物间套种示范450亩,目前长势良好,可望完成预定各项指标。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一)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仍然较弱。(二)产业结构调整缓慢,主导产业不够明显,粮经、产业矛盾逐渐凸现。在保证粮食安全,稳定粮食面积的基础上,几大产业之间争夺土地资源竞争激烈,难以将产业效益优势发挥最大化,产业结构不够合理,需要进一步科学规划。由于产

10、业竞争,毁蔗、毁茶及毁桑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对各产业状况准确统计造成一定障碍。(三)农资价格上涨幅度大,市场监管困难,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难度进一步加大。今年以来,综合各种市场因素,主要农用生产资料如化肥、农药、农膜及农用柴油等价格大幅攀升。据县城市场实地调查结果显示,农资价格比去年同期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而且涨幅都相当大,绝大部分品种价格涨幅都在30%以上。农资价格上涨导致农业生产成本大幅增加,虽然农产品价格有上升以及各级财政向农民给予各种农业补贴,但农资价格上涨幅度远远高于农业补贴增加幅度,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难度进一步加大。(四)对农业部门投入不足,农业科技队伍体系建设滞后,科技推广经费不能完

11、全得到保障。三、xx年农业工作主要目标任务和措施(一)主要目标任务2、甘蔗种植面积20万亩,产量70万吨。3、茶园面积22.8万亩,产量8500吨。4、油料种植面积3.5万亩,产量1855吨。5、蔬菜种植面积5.5万亩,产量34500吨。6、果用瓜种植面积0.3万亩,产量3600吨。7、建成桑园面积3.58万亩,产量350吨,产值700万元。8、冬季农业综合开发面积25.445万亩,产值7081.85万元。(二)主要措施1、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立足我县实际,深入思考,强化措施,机制创新,扎实工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推进我县农业现代化进程。2、切实保障粮食安

12、全及主要农产品生产供给。继续落实好党和政府对三农工作的支农、强农和惠农政策,积极完成县委、县人民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安排的各项工作,切实抓好米袋子和菜蓝子,千方百计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抓住节令,适时播种栽插,加强农作物中后期田间管理。(2)保证60%以上的农业科技人员,进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科学种田和开展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监测,并落实防治措施与技术,做好抗灾救灾、灾后生产工作,增强抗灾减灾保增收能力。(3)加快良种良法推广,加大机耕机耙面积。提高加大良种覆盖率和复种指数,粮食良种覆盖率要达到48.7%,复种指数要达到113%。(4)做好农资市场的监督管理。(5)做好各个时期生产计

13、划,做到早计划、早安排和早落实,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3、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质量效益为目标,推进我县农业结构调整,继续培植和壮大特色产业(2)促进蔗糖产业提质增效。按照稳定面积、主攻单产、增加总产、提高效益的思路,依托中云糖业公司建立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体系,在适当调整产业结构前提下,做好产业区域规划,确保xx年全县甘蔗种植面积稳定在20万亩,甘蔗产量稳定在70万吨。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生产布局,实施甘蔗下田,优化早、中、晚熟品种比例。加大科学引种育种力度,引进适合我县自然条件的品种,积极选育本地良种,加快良种推广步伐,提高良种覆盖率。加强科技培训和技术推广,推广良法,落实以施

14、肥、培土、防病为主的中耕管理措施。共5页,当前第4页123454、继续坚持深化改革(1)在县委和县人民政府的部署下,做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工作。整合人才资源,调动乡镇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有条件的地区实行科技承包。建立农业科技优质服务区,认真落实各乡镇农业工作站服务责任制,将各农业工作站科技人员分村分组,明确每个科技人员工作任务和工作范围,并在各自的工作范围内公开联系方式,做到农业科技入村、入社、入户,服务到位。(2)积极稳妥推进农场改制。5、紧抓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这一难得机遇,积极向上级申报争取项目,为我县农业发展增强后劲。6、依法治农、依法护农、依法兴农,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

15、发展(1)加强农业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农民民主法制观念,进一步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法律意识。(2)坚持抓好农资打假、农机执法、渔政执法等农业行政执法工作,配合工商、物价等部门严肃查处乱涨价和制售伪劣农资的坑农害农违法行为,确保农民利益不受侵害。(3)全面落实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继续深入开展同等邪教组织的斗争,加大禁毒人民战争和防艾工作力度,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做好隐患排查工作,化解矛盾纠纷,积极预防和避免群体性事件的发生。(4)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对农业投入品和产出品要加强督查管理,加大执法力度。(5)抓好安全生产,加强农机生产的安全管理,安全率要达到99%以上。共5页,当前第5页12345 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