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实验四金属材料扭转实验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49849530 上传时间:2020-10-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 实验四金属材料扭转实验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4 实验四金属材料扭转实验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4 实验四金属材料扭转实验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4 实验四金属材料扭转实验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4 实验四金属材料扭转实验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 实验四金属材料扭转实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 实验四金属材料扭转实验(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 实验四金属材料扭转实验 金属材料扭转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 测定低碳钢材料的剪切屈服极限s? 及剪切强度极限b? 。 2. 测定铸铁材料的剪切强度极限b? 。 3. 观察低碳钢和铸铁扭转变形过程中各种现象,比较两种材料试样断口破坏特性。 二、 实验仪器设备 CTT500 微机控制扭转试验机、游标卡尺、低碳钢扭转试样和铸铁扭转试样 三、 实验原理 将材料试样装夹在扭转试验机的夹头上,实验时,扭转试验机的一个夹头固定不转,另一个夹头绕轴转动,从而对材料试样施加扭荷,使试样发生扭转变形,同时绘制出试样承受的扭矩 T 与发生的变形扭转角 ?的关系曲线(T ? 曲线)。 1. 低碳钢扭转实验 图

2、 2-1-2 所示为低碳钢试样在扭转变形过程中的 T ? 关系曲线。由该曲线可得到低碳钢材料在整个扭转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力学性能,其主要特征如下: 在弹性变形的 OA 直线段。试样截面上扭矩 T 与扭转角 ? 成正比例关系,材料服从切变虎克定律,在该阶段可测定材料的切变模量 G,试样横截面上剪应力沿半径线性分布如图 2-1-3(a)所示。 拉伸时有明显屈服现象的金属材料在扭转时同样存在屈服现象,只是由于扭转时试样截面上的应力分布不均匀,当试样表面材料屈服时,内部材料并未出现屈服,因此载荷的下降不是突然发生,故无拉伸时的初始瞬时效应。当扭矩保持恒定或在小范围内波动,而扭转角仍持续增加(曲线出现平

3、台)时的扭矩称为屈服扭矩。 上屈服扭矩:屈服阶段中扭矩首次下降前的最大扭矩,称为上屈服扭矩,记为 suT ,如图 2-2-2 中所示。 下屈服扭矩:屈服阶段中的最小扭矩称为下屈服扭矩,记为 sLT ,如图 2-2-2 中所示。 本次实验中测定下屈服扭矩作为低碳钢扭转时的屈服扭矩 Ts,根据实验中测得的屈服扭 矩 Ts 数值,即可计算出低碳钢的剪切屈服极限s? 。 低碳钢扭转试样横截面上剪应力线性分布如图 2-1-3 所示,随着 T 的增大,横截面边缘处的剪应力首先达到剪切屈服极限s? ,而且塑性区逐渐向圆心扩展,形成环形塑性区,如图 2-1-3(b)所示,直到整个截面几乎都是塑性区,如图 2-

4、1-3(c)所示,在 T ? 曲线上出现屈服平台。 对试样继续施加扭荷,随着扭矩增加,变形随之增大,直到试样被破坏。试样 破坏时的扭矩即为最大扭矩bT ,根据实验中测得的最大扭矩 bT 即可计算出低碳钢的剪切强度极限b? 。 2. 铸铁扭转实验 铸铁材料试样扭转变形时,其扭矩 T 和扭转角 ? 的 T ? 关系曲线如图 2-1-4 所示。 铸铁材料试样从扭转开始直到破坏的过程,发生在很小的变形范围内,破坏处在与试样轴线约成 45? 角的螺旋面上,T ? 关系曲线近似为一条直线。试样破坏时的扭矩为最大扭矩 bT ,根据实验中测得的最大扭矩 Tb,即可计算出铸铁的剪切强度极限b? 。 3. 试样断

5、口破坏分析 试样受扭时,试样任意点均处于纯剪切应力状态,如图 2-1-5 所示。在与试样轴线成 45角的螺旋面上,分别承受主应力 s1 = t;s3 =t的作用,由于低碳钢材料的抗扭强 度小于抗拉强度,所以试样由于扭转切应力作用,沿其横截面被剪断,断口平齐,如图 2-1-6(a)所示。 铸铁材料的抗拉强度小于抗扭强度,故沿其 45方向被拉断,断口成一螺旋面,如图 2-1-6(b)所示。 四、 实验步骤 本实验通过 CTT500 微机控制扭转试验机完成低碳钢、铸铁扭转试样的加载过程,实验操作前,必须详细了解实验机的使用操作方法,并仔细阅读实验中所用仪器设备的注意事项。 1. 测定低碳钢和铸铁扭转

6、试样的直径 d0 2. 装夹试样 将扭转试样装夹在实验机夹具上,并调整预载荷,详细操作方法及步骤参照附录 A 中“微机控制扭转实验机”相关部分的介绍 3. 控制软件参数设置 启动实验机控制软件,联机后选择实验方案,并输入实验参数,详细操作方法及步 骤参照附录 A 中“微机控制扭转实验机”相关部分的介绍。 4. 加载实验 启动实验机,完成实验加载测试过程,详细操作方法及步骤参照附录 A 中“微机控 制扭转实验机”相关部分的介绍。 5. 取下扭断的试样,观察断口破坏特征并分析 T ? 曲线。 6. 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7. 实验结束后,关闭试验机电源,清理实验现场。 五、 实验数据 通过

7、本次实验应测定下述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 低碳钢的剪切屈服极限s? 、剪切强度极限b? 、铸铁的剪切强度极限b? ,根据实验测定数据,可按下述方法计算以上各力学性能指标。 (1) 材料抗扭截面模量T? 3016tdW? ? d0:材料扭转试样直径 (2) 低碳钢剪切屈服极限 s? 34sstTW? ? (3) 低碳钢剪切强度极限 b? 34bbtTW? ? (4) 铸铁剪切强度极限 b? bbbTW? ? 低碳钢 屈服扭矩 : 40.10sT N m ? ? 低碳钢 最大扭矩 : 90.96bT N m ? ? 铸铁 最大扭矩 : 29.38bT N m ? ? 1 1. . 实验数据 材料 原

8、 始 数 据 测定结果 低 碳 钢 截面I 1 10.00 mm 10.02mm 直 2 10.04 mm 直径d 0 =9.95mm 实 径 截面II 1 9.80 mm d 0 2 9.82 mm 9.81mm 抗扭截面模量 截面III 1 10.02 mm W T =7 31.934 10 m? 验 2 10.02 mm 10.02 截面I 1 10.10 mm 铸 直 2 10.08 mm 10.09mm 直径d 0 =10.02mm 前 径 截面II 1 10.04 mm d 0 2 10.02 mm 10.03mm 抗扭截面模量 铁 截面III 1 9.88 mm W T = 2

9、10.00 mm 9.94mm 7 31.975 10 m? 实 低碳 剪切屈服载荷 T s =45.00 N?m 剪 切 屈 服 极 限 ? s =174.509MPa 验 钢 剪切强度载荷 T b =90.96 N?m 剪 切 强 度 极 限 ? b =352.740MPa 后 铸铁 剪切强度载荷 T b =29.38 N?m 剪 切 强 度 极 限 ? b =111.570MPa 低碳钢: 3 3 37 30(9.95 10 )1.934 1016 16TdW m? ? ? ? ? ? ? 7 33 3 45174.5094 4 1.934 10sstT N mMPaW m? ? ? ?

10、 ? 7 33 3 90.96352.740MPa4 4 1.934 10bbtT N mW m? ? ? ? ? 铸铁: 3 3 37 30(10.02 10 )1.975 1016 16TdW m? ? ? ? ? ? ? 7 33 3 29.38111.570MPa4 4 1.975 10bbtT N mW m? ? ? ? ? 扭转试样简图 材料 实验前 实验后 低 碳 钢 铸 铁 六、 讨论题 1. 铸铁在压缩和扭转时,其断口都与试样轴线成 45左右,破坏原因是否相同? 答:不一样,压缩时铸铁发生 45 度剪切破坏,由最大源切应力引起。扭转时铸铁发生 45 度拉伸破坏,由最大拉应力引

11、起。 2. 根据拉伸、压缩、扭转三个实验测量结果,综合分析低碳钢与铸铁的力学性能。 答:低碳钢为塑性材料开始时遵守胡克定律沿直线上升,比例极限以后变形加快,但无明显屈服阶段。相反地,图形逐渐向上弯曲。这是因为在过了比例极限后,随着塑性变形的迅速增长,而试件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因而承受的载荷也随之增大。铸铁为脆性材料,其压缩图在开始时接近于直线,与纵轴之夹角很小,以后曲率逐渐增大,最后至破坏,因此只确定其强度极限。 二者主要体现在差异上: 塑性材料在断裂前变形较大,塑性指标较高,抵抗拉断的能力较好,其常用的强度指标是屈服极限,而且,一般来说,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屈服极限值相同,脆性材料在锻炼前的变形较小,塑性指标较低,其强度指标是强度极限,而且其拉伸强度远低于压缩强度。但是材料是塑性的还是脆性的, 将随材料所处的温度,应变率和应力状态等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