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112020年农村农业基地建设情况汇报工作总结调研报告经验做法主要成效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49849497 上传时间:2020-10-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7112020年农村农业基地建设情况汇报工作总结调研报告经验做法主要成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37112020年农村农业基地建设情况汇报工作总结调研报告经验做法主要成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37112020年农村农业基地建设情况汇报工作总结调研报告经验做法主要成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37112020年农村农业基地建设情况汇报工作总结调研报告经验做法主要成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37112020年农村农业基地建设情况汇报工作总结调研报告经验做法主要成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7112020年农村农业基地建设情况汇报工作总结调研报告经验做法主要成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7112020年农村农业基地建设情况汇报工作总结调研报告经验做法主要成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711,2020年农村农业基地建设情况汇报工作总结调研报告经验做法主要成效 3711 2020年农村农业基地建设情况汇报工作总结调研报告经验做法主要成效 以农业科技集成创新与示范基地引领农业的发展 一、产业情况介绍 x、自然条件 x县位于x省西北部、x市东南部、x河上游,处于北纬xxxxxxxx,东径xxxxxxxxxx之间,地处全球玉米种植高产带; 海拔高度xxxxxxx米,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日照时数为xxxx小时,日照百分率为xx%,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均降水量xxxmm,雨热同季,有利于干物质积累,适合玉米等农作物生长,是x西北典型的春玉米种植区。我县玉米主产区土壤

2、类型主要为褐土、灌淤土、栗钙土。土壤养分平均含量为:有机质x.xx%,全氮x.xxxx%,碱解氮xxPPM,有效磷xxPPM,速效钾xxxPPM,土壤较为肥沃。 全县玉米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xx万亩左右,占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xx.x%,占x市玉米种植面积的xx%,在x市玉米产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经过多年技术改造升级,我县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已较为成熟,x市兄弟县区多次到我县进行观摩学习。 x、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完善,工作扎实有效 x县农牧局现有各类农业技术人员xxx余人,其中农技推广研究员x人,高级农艺师x人,农艺师xx人,大中专以上学历占到xx %以上。我县具有健全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设县级

3、农业(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x个,区域站x个。 xxxx年以来,我县连续多年实施了测土配方施肥、玉米高产创建、植保绿色防控、农机深松等项目,加快了玉米生产先进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玉米生产的产量和效益。先进技术的引进、创新、推广与应用,加上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使得我县创下了x省万亩连片玉米单产最高记录,被多家新闻媒体宣传报道。 完善的推广体系,扎实的农技推广工作,使我县成为了全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示范县。 二、基地情况介绍 为做好农业科技集成创新与示范基地建设,我县围绕主导产业,找准产业发展瓶颈,确立发展目标,全力打造具有示范价值的科技集成创新基地。 (一)区域内玉米产业存在的困难与瓶颈 x、气候

4、较为寒冷; x、水资源匮乏,十年九旱;x、种植品种多乱杂;x、机械化程度不高,缺少简化节本高产集成技术。 (二)示范基地情况 x县丘陵区玉米高效节水集成创新与示范基地位于x县x镇x村南,基地所有者为x县x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为股份制私营企业,公司通过租赁方式流转土地xxx亩(基地西至x交界,东至x,南至x,北至田间路),项目建设面积为xxx亩,土地流转期限到xxxx年。该公司是一家以农业种植、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示范、推广与服务为一体的农业企业。企业法人x,经理x,一直重视与科研教育和推广单位建立协作关系,主动参加各种农业科技培训和学习。公司通过与xx学院、x农科院合作,不断开展玉米品种及

5、覆膜技术、膜下滴灌技术、播种、除草、收获全程机械化等高效栽培技术的试验示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该基地已成为我县农民培育实训基地,农技推广补助项目示范基地。几年来共组织技术观摩和现场培训xx余场次。 (三)基地建设目标 总目标:通过建设,最终将基地建成玉米节水高效栽培技术集成创新、示范推广、教育培训为一体的综合型基地,协同创新、资源共享的开放型基地,成为集最新、最优、适用性最强的技术为一体的农业科教工作样板田。 x、将基地建成具备较强的技术集成创新与推广能力。 通过不断地探索,集成与创新,将该基地建设成为玉米新品种、玉米生产节水高效技术模式和先进装备集中展示的示范平台; 建设

6、成具有相当规模、基础设施完整、装备档次先进、玉米节水高效栽培技术模式丰富的区域农业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基地和新技术、新成果的辐射源。 x、以基地为纽带,聚集一批知名专家团队,培养一批基层农技推广骨干人才。 在基地集成与创新过程中,通过与农业科研教学力量联合,聚集一批省内外知名专家团队,进行经常性的人员交流学习,培养一批基层农技推广骨干人才,使基地变成人才成长的摇篮。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管理人员、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学习基地技术集成与创新的成果,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x、将基地建成玉米产业资源信息的聚集地和发布源。 x、为本地和同类型区域玉米产业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发挥基地专家团队优势,研究掌握区域内农业

7、相关产业(产品)发展现状、分析研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搜集分析国家和省市相关政策措施,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建议,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x、构建多方联动,运转高效的农技推广新机制。 逐步构建科研单位、生产经营主体、生产企业、政府、示范基地有机结合,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服务相互促进、特色突出、运转高效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新机制,实现各方利益共赢、保障基地可持续运营,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四)建设途径 整合相关可利用的资源,创新机制,为加快基地建设取得预期效果提供支持。 x、整合技术资源。抽调县内技术骨干组成县级专家团队开展技术指导。 x、整合技术培训和推广资源。依托技术推广体系,开展技

8、术推广与培训。 x、整合产业信息聚集和发散资源。省市县专家将相关产业信息进行收集、汇总、分析,并依托 _络对外进行发布。 x、整合项目资源。将农机具购置补贴、旱作农业、测土配方施肥等相关项目进行倾斜,加大项目资源整合。 x、整合生产设备和技术装备。整合企业、技术部门、科研单位等相关部门的生产技术设备,支持基地建设。 通过以上资源的整合,保证了基地的技术集成创新和农技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基地建设和农业技术集成创新工作开展情况 x、组建了一支提供智力支撑的专家团队 (x)公司与xx学院、x市农科院、x市技术推广站、x市土肥站、x县农技推广总站、x县植保站、x县土肥站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形成

9、资源共享。 (x)组建了一支技术过硬的专家团队。吸收栽培、育种、植保、土肥方面的专家组建了xx人的专家团队,聘请x农业大学x教授为首席专家。 (x)建立了一套保证工作高效开展的运行机制。制定了专家团队工作管理办法,以协议形式明确了专家和基地建设单位的责权利,充分调动了专家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 (x)通过基地培养了大批农技推广骨干人才和农村实用科技人才。 具体的培养方式:一是在基地集成创新实践过程中,实现了干中学和学中干; 二是外派到科研教育单位进行系统性学习;三是由专家团队成员进行集中培训与现场讲解。 x、对基地集成创新和推广能力的条件进行了改造和提升 主要包括土地、道路修整以及用于技术推

10、广服务的房屋改造修缮和新建、培训、资源信息收集、技术推广条件建设。 x、构建了产业资源信息团队 整合农牧系统内农技推广、 _站等相关职能部门资源,构建一个服务于基地建设,开展信息收集、分析和把集成创新技术向外输出的产业资源信息团队。一年来共发布各类信息xx多条。 x、建设了用于开展集成创新研究的试验和示范展示区。 x、构建技术集成创新和示范推广新机制 技术集成创新和示范推广架构及运行机制见图 农技推广体系 农业科技创新与示范基地运行图 集成创新基地以生产资源(土地、水利、大型设备和部分生产资料等)和较好的工作条件为基础,与教育科研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研究,共享技术成果; 与专家合作,专家

11、为基地提供技术服务,将基地变为发挥他们智慧、体现自身价值并获取一定收益的第二工作地;与技术推广部门合作,把示范基地变成技术部门的实训地、示范田,实现多方合作共赢,实现集成创新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保证技术集成创新工作和农技推广工作的高效运行和可持续性,建立了一套完善有效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专家团队成员与基地形成契约式的合作关系,明确基地和专家团队成员的责权利,以充分调动专家的积极性; 建立专家团队的管理办法和工作运行机制;政府部门通过协议管理基地,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规定需要基地出资建设的内容,基地从产出和提供服务中获取收益,保证集成创新和推广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政府部门要对公益性的技术推

12、广部门和人员制定奖罚分明的绩效考核制度;政府整合相关资源,为加快基地建设进度,收到预期效果,提供政策和资源保障。 新机制的运用,有效促进了技术集成创新和示范推广工作的开展,加快了集成创新成果辐射速度,解决了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x、开展技术培训和观摩,及时将基地的集成创新成果传送到县内外科技人员和农民手中。今年以来共培训农技人员xxx多人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xx人,受训人员一致认为示范基地所采用的技术适用性强,推广性强。 四、成效 x、集成创新技术的应用,使得基地内玉米产量由原来的亩产xxxkg左右增加到xxx-xxxkg/亩。通过对节水、覆膜、全程机械化技术的集成创新,为我县及x西北(寒旱)区域玉米生产探索出了高产、高效的玉米生产技术模式,为农业的规模化生产奠定了技术基础。 x、通过建设,基地成为了我县玉米节水高效集成技术的示范田、基层农技人员的实训田、人员培训的观摩田。 x、集聚了一批优秀专家,为我县农技人员学习深造、锻炼成长提供了技术支撑。 x、构建出了一个由农业科研教育单位、农技推广部门、政府、生产企业参与的,从农业技术集成创新到技术成果快速推广应用的高效和可持续的农技推广新模式。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