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的医疗风险与预警系统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9828755 上传时间:2020-10-3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化的医疗风险与预警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信息化的医疗风险与预警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信息化的医疗风险与预警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化的医疗风险与预警系统(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化的医疗风险与预警系统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医疗质量及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由于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和医学本身的许多未知性,就造成了医疗诊治效果的不确定,医疗意外的不可预见性,使的医疗风险无处不在。建立医疗技术风险预警机制目的就是降低医疗风险,防范医疗纠纷,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减少给患者及其亲属带来的伤害,减轻医院负担。建立信息化的医疗风险预警系统则更有效,快捷地提示和预报医疗风险。医疗风险预警系统是由外部支持系统、内部决策系统、数据信息处理系统、预警结果输出系统等分系统所构成的有机体,是医疗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立在医疗风险识别与评价的基础上,并借助现代化科学分析方法。基于此,提出

2、医疗风险预警体系研究的结构框架(见图1)。 医疗风险预警系统 内部决策系统 外部支持系统 信息处理系统 图1 医疗风险预警的结构框架 医疗风险预警的简单流程 首先设计或选择能反映医疗风险程度的敏感指标构成主要指标集,然后将其输入信息处理系统,在信息处理系统中,预先设计出指标的数据处理方法和指标的预警界限值再对输入数据进行处理,进而得到风险等级,最后将风险等级用一定的方法表示出来。风险管理者参照风险等级结合医院实际情况采取应对方案,最后还要对应对方案进行效果评价。 医疗风险的特殊性要单靠医院和个人是很难根治的,政府运用其行政职能,对其进行防控体系的建立、严格监管和干预是必不可少的。并认为应从以下

3、方面建立合理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管理对医疗风险防控具有直接现实作用,其中包括医疗机构的认证与评审管理和医务人员准入、培养管理;医疗技术规范的建立;医疗差错自愿报告系统的建立。以及已有的数据收集、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处理。同时在完善已有的强制报告系统的基础上建立自愿报告系统,并保护这些体系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实施方案:召开联席会议,参加人员包括:临床科室主任,辅助科室主任,信息科长,软件工程师。由各科主任提出能反映医疗风险程度的敏感指标,再由软件工程师将其设计或选择能反映医疗风险程度的敏感指标构成主要指标集,然后将其输入信息处理系统,在信息处理系统中,预先设计出指标的数据处理方法和指标的预警界限值再对输入数据进行处理,进而得到风险等级,最后将风险等级用一定的方法表示出来。风险管理者参照风险等级结合医院实际情况采取应对方案,最后还要对应对方案进行效果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