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荆门市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35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49828018 上传时间:2020-10-3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荆门市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35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北荆门市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3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荆门市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35(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荆门市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考场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把条形码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 在本试卷上无效。 祝考试顺利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古代有着丰富的环境美学思想,但没有标榜环境美学的旗号,因此,它多为人们所忽视。中国古代环境美学思想中有益思想

2、可以是说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从哲学的角度看,中国古代环境美学的第一概念是“天地”。中国人的天地概念具有物质性,天地是实实在在的自然世界。同时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天地还具有神性,天地不是人格化的具人形的上帝神,而是通人性的无形象的自然神。天地具有意志,墨子称之为“天志”,孔子称之为“天命”。天志或天命对于人世间的事务特别是改朝换代这样的大事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周易革卦云:“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说明以周代商是顺从天命的行为。特别有意义的是中华民族一方面将天地推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将它与人对立起来,另一方面又将天地与人联系起来,实现天地与人的合一。北宋理学家张载除了说“天地之帅吾

3、其性”之外,还说了人“为天地立心”的话。即一方面天地掌控着人,另一方面人也掌控着天地。这种说法,非常接近于生态文明时代环境建设的理念。生态文明建设事业中,一方面,我们要树立自然的无上权威性,尊重自然,依赖自然;另一方面,又要积极参与自然的活动,让自然在实现自己本性的同时兼顾人的利益。从审美维度来看,最大最高的美属于天地。天地有伟大之美,庄子云“天地有大美”。古人把天地也说成“造化”“山川”。“天地”是哲学概念,“山水”则是美学概念。虽然先秦时期,山与水就成为审美对象,孔子有著名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话,但山、水尚未联缀成一个概念。山水概念的出现当在魏晋时代。中国的山水具有环境的意义,因为它

4、强调山水于人的生活价值。宋代画家郭熙云:“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园养素,所常处也;泉石啸傲,所常乐也;渔樵隐逸,所常适也;猿鹤飞鸣,所常观也。”郭熙明确地将山水与人的关系归之于人的“常处”“常乐”“常适”“常观”,即日常生活。中国是一个农业国,中国古代的环境美学思想建立在农业文明的基础之上,田园诗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环境美学所结出的灿烂花朵。田园与山水都属于环境。但山水多为自然环境,而田园多为人工环境。如果说山水是环境的外围,那么,田园则是环境的核心。陶渊明归园田居中云“开荒南山际,守拙归田园”,田园是开荒的成果。田园中有植物如陶诗中所写“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还有动物如“狗吠深巷

5、中,鸡鸣桑树颠”均是人劳作的产物,是第二自然。田园,人的家园。人在田园中生产、生活。较之山水,田园于人更具亲缘性。于是,田园成为中国人心中的一口井、一处生命之源、一处身体与灵魂的归宿之地。回归田园,就是回归家园。中国环境美学最高概念是“家园”,家园来自“田园”。田园生活的指导性思想是“耕读传家”。“耕读传家”畅行于清,曾国藩、左宗棠等均大谈“耕读传家”。“耕读传家”涉及中国人的追求。耕,主要是为了家庭人员的生存。读,目的是为了有朝一日去做官,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做一番大事业。“读”显示出中国人心中还有一个更大的家国。于是,中国人的家园情怀上升为家国情怀。深厚浓重的家国情怀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

6、神传统,延续至今。(选自陈望衡中国古代环境美学思想的当代转化,有删减)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中国古代虽没有标榜环境美学这个旗号,但包含很多人们熟知的环境美学思想。B. “天地”是中国古代环境美学的基础概念,而且具有意志,即“天志”“天命”。C. 庄子认为最大最高的美属于天地,从审美维度来看,这种美则表现为山水之美。D. 农业文明是中国古代的环境美学思想产生的基础,并进而又由古代的环境美学思想孕育出中国古代田园诗。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文章分别从“天地”“山水”“田园”三个方面阐述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表现与特点。B. 第

7、二段侧重论述了中国人的天地概念具有神性和中华民族如何将人与天地对立统一。C. 作者引用孔子和画家郭熙的话,说明中国山水对人的生活价值表现在日常生活方面。D. 第五段在第四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引申出“耕读传家”包含的精神内涵,照应开头。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中国古人对立统一地处理人与天地的关系,这类似我们今天在生态建设中尊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做法。B. 先秦时期山与水只是人们的审美的对象,并未形成一个整体概念,而山水概念的完整形成应是魏晋时代。C. 田园属于人工环境,与山水无关,作为环境核心的田园对人来说更具有亲缘性,成为身体与灵魂的归宿之地。D. 畅行于清朝的

8、“耕读传家”思想是中国人的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相统一的体现,也是家国情怀的体现。(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权利、肖像、用户协议、许可、法律责任、修改、保证、侵权、违反、换成、涉嫌、滥用、提醒、永久、保证、争议、授予、同意、过度、你自己、变脸、明星材料一:图一:ZAO关键词图二:微博话题量表微博话题阅读者讨论量ZAO1107.4万3616ZAO微信分享链接停止访问1.6亿5515换脸AI或对普通人有潜在危害1.5亿1.4万换脸软件ZAO修改用户协议500.8万617换脸软件ZAO回应隐私争议241万542019年8月30日晚,一款名为ZAO的AI换脸软

9、件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迅速刷屏,用户只需要一张正脸照片就可以将视频中的人物替换为自己的脸。但是,在一夜爆红之后,ZAO却深陷隐私和版权争议的旋涡之中,9月1日,该软件微信分享链接已经停止访问。(摘编自微热点)材料二:众所周知,人工智能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建立在精准且全面的大数据基础之上的,随着各类人工智能终端的发明与运用,我们在学生教育大数据收集与分析方面所面临的技术障碍越来越小。但是,全面、真实、系统的大数据收集过程将使得学生的个人信息高度透明化。且不论数据的初始收集是否已经触犯到学生的个人隐私权,如果在思想政治教育数据收集与应用过程中的出现隐私暴露和非法利用等问题将由谁来负责?通过利用人工智

10、能技术,我们可以根据前期反馈数据对学生的未来行为进行精准预测,思政课教师可以根据系统反馈提前对学生的不良思想动态进行干预性引导,有效避免学生错误行为的发生。但是,从教育伦理的角度来看,我们没有权利对任何学生进行“有罪推定”,这将会涉及学生的尊严和名誉问题,受到数据分析结果的指引,在事情发生以前已经被刻画为“存在不良倾向”的对象,其丰富的情感与内心活动被忽视,干预性教育使他们失去了及时纠正自己以保持尊严、获得尊重的机会,也剥夺了他们探索和自由选择的权利。况且,我们在进行数据收集前能否获得所有学生的授权许可?即使拿到了授权许可,谁又能保证自己手中的数据是绝对安全的?数据使用者在操作过程中每一步是否

11、能够做到公平公正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摘编自李家圆、高殿帅人工智能技术融入高校思政课堂的实践与伦理困境)材料三: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当天,上海市教育部门联合科大讯飞等16家企业,现场签署了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健康发展倡议书,呼吁各方共同建立起“人工智能+教育”的行为规范。10条简单的倡议内容,既反映出政府和企业对绿色用网、建设教育新生态的重视和期待,也带出了人工智能热背后的“伦理道德冷思考”。近年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家长教育需求的提升,带动了一批信息类教育企业的诞生,这些企业紧跟通信技术步伐,适时开发包括人工智能应用在内的系列教育软件或产品,一定程度上对辅助教育教学、缓解教师压力、

12、加强家校互动、助推学生学习等起到积极作用。然而,市场大了,产品多了,鱼龙混杂的情况也出现了,不少产品提供遭明令禁止的分数排名、加塞游戏广告推销商品,更有甚者含有暴力黄色等内容,严重影响教学秩序、助长学习焦虑、传播有害思想,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发育和健康成长。企业开门运营自然有盈利需求,但不应忘记肩负的社会责任。在运用新技术赋能教育的同时,最根本的伦理道德、公序良俗要遵守,教育教学的规律应遵循。在本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备受关注的马云、马斯克“双马对话”,部分话题也带出了人工智能伦理的双重拷问。近日人们对ZAO换脸软件的争议,则暴露出对人工智能应用下的隐私的担心。具体到教育领域,除了要提防开头所提及的

13、显性危害外,对人工智能应用可能带来的信息鸿沟、隐私保护、学习依赖等都需要正视和考虑。在推进“人工智能+教育”过程中,我们应积极放大其正向效果,削弱其负面效应,增强人工智能的伦理道德教育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摘编自桑翔“人工智能+教育”应融入伦理道德课)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2019年8月,ZAO换脸软件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迅速刷屏,一夜走红,但随即陷入隐私和版权争议的旋涡,不久该软件的微信分享链接就被停止访问。B. 从ZAO关键词中看,网友热议的有“权利、许可、法律责任、侵权”等涉及法律方面的词汇,而ZAO软件本身的有趣性却较少出现在关键词中。C. ZA

14、O本身话题的阅读量才一千多万,远不及它所带来的一些负面信息的阅读量,一些负面信息还引发了人们的热议,这表明人们对信息隐私有猎奇心理。D. 我们在收集学生数据时,要考虑多个问题,比如是否有学生的授权许可,这些数据使用者在操作过程中每一步是否能够做到公平公正等。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思政课教师可以提前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发展趋势,并进行干预,但是,在收集学生个人信息的过程中,缺乏全面、真实、系统的大数据。B. 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健康发展倡议书反映出政府、企业对绿色用网的重视和期待,内容虽简单,但却让人冷静地思考人工智能热背后的伦理道德问题。

15、C.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家长教育需求的提升,推动了一批信息类教育企业的产生,这些企业开发的人工智能应用的系列教育软件或产品,一定程度上有正面作用。D. 有些企业片面追求盈利,开发明令禁止的产品,有的甚至出现黄色内容,造成不良影响,阻碍青少年身心发育和健康成长,这些都是不负责任的行为。6. 在推进“人工智能+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如何避免负面效应?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最后一程刘 公前年仲秋,阳光蹦跳着来到我的桌前,温暖的光泽摩挲着我的脸庞。我手捧散发着墨香的新一期杂志,诗歌栏目的头条向东的名字再次映入眼帘。向东送来的诗稿,是用学生作业本撕下的两张纸写的。他带有泥点的建筑服上有股浓重的汗馊味儿,跟我说话时,眼神怯怯的,不敢直视。他的三首诗都不长,我当即看了一遍,有几句一下子吸引了我,“伸手抓一把阳光撒向大地顷刻间天下一片金黄”。我说:“这首留用了,你没有固定住所,等杂志出版了,通知你来取吧。”他点点头,一脸灿烂地走了。两个月后,向东接到我的电话不到半个小时,就汗津津地来到我的办公室,双手在衣服上蹭了蹭,握着我的手说:“谢谢刘主编,谢谢。”他手上厚厚的老茧,石头一样硌得我的手生疼。“不用谢,以后有好的诗歌再给我。”当即,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