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荆门市2020届高三理综模拟试题310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49827963 上传时间:2020-10-30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荆门市2020届高三理综模拟试题310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北荆门市2020届高三理综模拟试题31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荆门市2020届高三理综模拟试题310(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荆门市2020届高三理综模拟试题全卷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Al 27 S 32 K 39 Mn 55 Fe 56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收获的粮食要先晾晒,使含水量降到行业标准规定的值以下,再入库储藏,这样可以减少或避免霉烂的发生,延长储藏时间。其理由不成立的是A水是细胞内大量化学反应的反应物B水为细胞内的化学反应提供了水溶液环境C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D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运输养料和废物2早在19世纪末有医生发现,

2、癌症患者手术后意外感染酿脓链球菌,其免疫功能增 强、存活时间延长,从而开启了 癌症免疫疗法”的大门。癌症免疫疗法”是指通过自身免疫系统来抗击癌细胞的疗法。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患者免疫功能增强是因为酿脓链球菌侵入癌细胞使其裂解死亡B酿脓链球菌激活患者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从而消灭癌细胞C癌症免疫疗法主要是通过增强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来杀死癌细胞D癌症免疫疗法通过改变癌细胞的遗传信息来达到治疗目的3实验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甚至决定实验的成败。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作实验材料,“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B恩格尔曼使用小球藻作实验材料,证实了光合作用的发生场所是叶

3、绿体C菠菜叶的下表皮细胞含有丰富的叶绿素,不用染色就可以观察到叶绿体D观察植物细胞的减数分裂时,不选用已开放豌豆花的花药作实验材料4将记录仪的两个电极分别放置在神经纤维膜外的a、c两点,c点所在部位的膜已被损伤,其余部位均正常。下图是刺激前后的电位变化,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兴奋的产生与膜对Na+的通透性改变有关B被损伤部位c点的膜外电位可能为零电位C兴奋传到b点时记录仪的指针将向左侧偏转D结果表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形式传导5若亲代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一个正常碱基变成了5溴尿嘧啶(BU)。BU可与碱基A配对,诱变后的DNA分子连续进行2次复制,得到的子代DNA分子加热后得到5种单链如

4、图所示,则BU替换的碱基可能是A腺嘌呤B鸟嘌呤C胞嘧啶D胸腺嘧啶6某兴趣小组研究放牧对某地高寒草甸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该地区植物物种丰富度呈下降趋势B调查物种丰富度时,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取平均值C过度放牧会导致高寒草甸退化,草甸的生态功能下降D即便维持牧草和放牧数量的适宜比例,高寒草甸依然发生着演替7下列有关化学与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因垃圾后期处理难度大,所以应做好垃圾分类,便于回收利用,节约资源B医疗废弃物经过处理、消毒后可加工成儿童玩具,变废为宝C绿色环保化工技术的研究和运用是化工企业的重要发展方向D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可通过气

5、溶胶传播。气溶胶的粒子大小在1 nm100 nm之间8已知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1 g硫化钾和过氧化钾的混合物,含有的离子数目为0.4NAB28 g聚乙烯()含有的质子数目为16NAC将标准状况下224 mL SO2溶于水制成100 mL溶液,H2SO3、三者数目之和为0.01NAD含63 g HNO3的浓硝酸与足量铜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0.50NA9水果、蔬菜中含有的维生素C具有抗衰老作用,但易被氧化成脱氢维生素C。某课外小组利用滴定法测某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其化学方程式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脱氢维生素C分子式为 B维生素C中含有3种官能团 C该反应为氧化

6、反应,且滴定时不可用淀粉做指示剂 D维生素C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10pH0的某X溶液中,除H外,还可能存在Al3、Fe2、NH、Ba2、Cl、CO、SO、NO中的若干种,现取适量X溶液进行如下一系列实验: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A生成气体A的离子方程式为3Fe24HNO=3Fe3NO2H2OB生成沉淀H的离子方程式为AlOCO22H2O=Al(OH)3HCOC溶液X中一定没有的离子仅为CO、Ba2D溶液X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H、Fe2、SO、NH、Al311短周期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Z、W分别是由这四种元素中的两种组成的常见化合物,Y为淡黄色固体,W为常见液体;甲为单

7、质,乙为红棕色气体;上述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省略)。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D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只含有离子键BA、B、C、D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排序:DCBACD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可以用于吸收气体乙DA、B、C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均为共价化合物12光电池在光照条件下可产生电压,如下装置可以实现光能源的充分利用,双极性膜可将水解离为 H+和 OH,并实现其定向通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装置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分解水 B双极性膜可控制其两侧溶液分别为酸性和碱性 C如阳极区为KOH深液,在光照过程中阳极区溶液中的C(OH)基本不变 D再生池中的反应:2V2+2H+2

8、V3+H21340时,在氨水体系中不断通入CO2,各种粒子的浓度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40时,K(NH3H2O)10-9.10B不同pH的溶液中均存在关系:c(NH4+)c(H+)2 c(CO32)c(HCO3)c(NH2COO)c(OH)C随着CO2的通入,c(OH)/c(NH3H2O)不断减小D随溶液pH不断降低,生成的中间产物NH2COONH4又不断转化为NH4HCO3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在通往量

9、子论的道路上,许多物理学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并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B德布罗意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C玻尔在1900年把能量子引入物理学,破除了“能量连续变化”的传统观念D普朗克把光的波粒二象性推广到实物粒子,预言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15在国际单位制(简称SI)中,力学和电学的基本单位有:m(米)、 kg(千克)、s(秒)、A(安培)导出单位V(伏特)用上述基本单位可表示为Am2kgs4A1 Bm2kgs3A1 Cm2kgs2A1 Dm2kgs1A116一个电子在电场力作用下沿x轴做直线运动(不计重力),以水平向右的方向

10、为x轴的正方向,从0 时刻起运动依次经历 t0 、2t0 、 3t0 时刻。其运动的 v - t 图象如图所示。对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0 时刻与 2t0 时刻电子在不同位置B0 时刻、 t0 时刻、 3t0 时刻电子所在位置的电势分别为j0 、j1 、j3 ,其大小比较有j1 j0 j3C0 时刻、 t0 时刻、 3t0 时刻电子所在位置的场强大小分别为 E0 、 E1 、 E3 ,其大小比较有 E3 E0 E1D电子从 0 时刻运动至 t0 时刻,连续运动至 3t0 时刻,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172016年8月,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

11、号”发射升空如图所示为“墨子号”卫星在距离地球表面500 km高的轨道上实现两地通信的示意图若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工作时,两地发射和接收信号的雷达方向一直是固定的B不能估算出“墨子号”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C可以估算出“墨子号”卫星所受到的万有引力大小D可以估算出地球的平均密度18如图所示,边界OM与ON之间分布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边界ON上有一粒子源S。某一时刻,从粒子源S沿平行于纸面,向各个方向发射出大量带正电的同种粒子(不计粒子的重力及粒子间的相互作用),所有粒子的初速度大小相等,经过一段时间有大量粒子从边界OM射出磁

12、场。已知MON30,从边界OM射出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等于T(T为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周期),则从边界OM射出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短时间为A T BT C T D T19如图所示,螺线管中线圈匝数为n,横截面积为S,总电阻为R,其a,b两端与两个定值电阻R1和R2相连,已知R1=R2=R,匀强磁场沿轴线向上穿过螺线管,其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B=B0+kt,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a端电势比b端电势高Bt=0时,通过螺线管的磁通量为nB0SC0-t0内,通过R1的电荷量为D0-t0内, R1产生的热量为20如图所示,甲球从O点以水平速度v1抛出,落在水平地面上的A点;乙球从O点以水平速度

13、v2抛出,落在水平地面上的B点,乙球与地面碰撞前后水平分速度不变,竖直分速度大小不变,反弹后恰好也落在A点。已知两球质量均为m,乙球落在B点时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为600,不计碰撞时间和空气阻力,以水平地面为重力势能零势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球落在A点时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为450B甲乙抛出时速度之比v1:v2=3:1C甲乙落地时速度之比为v甲:v乙=:1D甲乙抛出时机械能之比为E甲:E乙=3:121如图甲所示,在倾角为的粗糙斜面上,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沿斜面向下的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物体的机械能E随位移x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0-x1过程的图线是曲

14、线,x1-x2过程的图线为平行于x轴的直线,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x2过程中,物体先加速后匀速B0-x1过程中,力F逐渐增大C0-x1过程中,物体动能增加Ek=mg x1sin-E1+E2D0-x1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为WF=E2-E1+mgcosx1三、非选择题:共174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29分。22(5分)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装置来验证动能定理。带有水平部分的斜槽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固定部分没有画出),斜槽倾角为,在E点与水平部分平滑连接,水平部分高度为H,末端F点在水平地面上的投影点记为O点。O点右侧地面上铺有一张白纸,白纸上面铺上复写纸以记录落点位置。先让可视为质点的滑块从斜槽面上的某一点由静止释放,恰好运动到F点,该释放点记为M点。在斜槽上作出N、P、Q点,且MNNPPQ。然后分别让滑块从N点、P点、Q点由静止释放落到水平地面白纸上的A1、A2、A3点。已知斜槽面各处粗糙程度相同。则(1)利用“倍增法”来探究动能定理的过程中,斜槽的倾角,斜槽水平部分的高度H是否必须测量_(填“是”或“否”) (1分)。若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满足OA1OA2OA3_,(2分),则动能定理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