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剂学期末复习资料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9827820 上传时间:2020-10-30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药剂学期末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中药药剂学期末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中药药剂学期末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中药药剂学期末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中药药剂学期末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药剂学期末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药剂学期末复习资料(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概述中药药剂学定义: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二、中药药剂学的基本任务1.基本任务研究如何根据临床用药和处方中药材的性质及生产、贮藏、运输、携带、服用等方面的要求,将中药制成适宜的剂型,以质优价廉的制剂满足医疗卫生保健的需要。三、中药药剂学常用术语1.药物与药品药物:凡用于治疗、预防及诊断疾病的物质总称为药物,包括原料药和药品。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

2、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2.剂型根据药物的性质、用药目的和给药途径,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称为药物剂型3.制剂根据中国药典、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标准等标准规定的处方,将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可直接用于临床的药物制品,称为制剂。研究制剂制备工艺和理论的科学,称为制剂学。4.中成药及中成药学中成药:是指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照药政部门批准的处方和制法大量生产,具特有名称并标明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和规格,既可经医生诊治后处方配给,也可由患者直接自行购用的药品。中成药学:研究中成药的组方原理、剂型选择、制备工艺

3、、质量控制、新品研发和临床应用等内容的科学。5.处方:医师对患者治病用药或药剂制备的书面文件。处方包括法定处方、医师处方、协定处方,以及单方、验方、秘方、经方、古方等。6.非处方药(简称 0TC)系指无需凭执业医师处方,消费者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也称为柜台发售药品。非处方药具有应用安全、疗效确切、质量稳定、价格便宜、使用方便等特点,可分为甲、乙两类,带专有标识。7.新药系指未在我国国内上市销售过的药品。已销售过的药品凡增加新的适应证、改变给药途径和改变剂型的亦属新药范围。8.GMP 即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 有国际性的、国家性的、和行业性的三种类型。第三节 中药剂型的分类传统剂

4、型:丸、散、膏、丹、酒、露、汤、饮、胶、茶、糕、锭、线、条、棒、钉、灸、熨、糊等;现代剂型: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气雾剂、注射剂、软膏剂、栓剂、膜剂、海绵剂、糖浆剂、乳剂、滴(鼻、眼、耳、牙)剂、离子透入剂等。中药剂型的分类主要有以下方法:一、按物态分类固体剂型: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栓剂、膜剂等;半固体剂型:如软膏剂、糊剂等;液体剂型:如合剂、糖浆剂、注射剂等;气体剂型:如气雾剂、吸入剂等。二、按分散系统分类真溶液型药剂:如溶液剂、部分注射剂、甘油剂;胶体溶液型药剂:如胶浆剂、涂膜剂;乳浊液型药剂:如乳剂、静脉乳剂、部分搽剂;混悬液型药剂:如混悬剂、洗剂等。三、按给药途径和方法分类经胃肠道

5、给药的剂型:汤剂、合剂、糖浆剂、颗粒剂、丸剂、片剂等,以及经直肠给药的灌肠剂、栓剂;不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注射给药:静脉、肌内、皮下、皮内及穴位注射剂;呼吸道给药:气雾剂、吸入剂、烟剂;皮肤给药:洗剂、搽剂、软膏剂、膏药、橡胶膏剂、涂膜剂、巴布剂、离子透入剂;黏膜给药:滴眼剂、滴鼻剂、舌下片剂(膜剂)、含漱剂、栓剂、吹入剂。四、按制法分类浸出药剂:如汤剂、合剂、酊剂、酒剂、流浸膏剂与浸膏剂;灭菌制剂:如注射剂、滴眼剂。第四节 中药剂型选择的基本原则中药剂型选择的四个基本原则。一、根据疾病防治需要急症患者:注射剂、气雾剂、舌下片、滴丸(水溶性基质)等速效剂型;慢性病患者:丸剂、片剂、膏药及长效缓释

6、制剂等;皮肤疾患:软膏剂、涂膜剂、洗剂、搽剂等剂型;腔道病变:栓剂、灌肠剂等。不同给药途径的药物剂型,起效时间快慢不同。通常是:静脉注射吸入给药肌内注射皮下注射直肠或舌下给药口服液体制剂口服固体制剂皮肤给药。二、根据药物性质有效成分易为胃肠道破坏,或不被胃肠道吸收,或对胃肠道有刺激性,或因肝脏首过效应易失效者均不宜设计为口服剂型。活性成分间易产生沉淀等配伍变化的组方,含水中不溶、难溶或不稳定成分的药物等一般不宜设计制成注射剂、口服液等水性液体制剂。三、根据“用、产、带、运、贮”五方便的,要方便服用;有利生产;适于携带;便于运输;利于贮藏四、考虑生产条件要求第二章 药 剂 卫 生一、药品卫生标准

7、中国药典2005版规定:1.致病菌2.细菌、霉菌、酵母菌3.无菌制剂制剂通则品种项下要求无菌的制剂及标示无菌的制剂或用于手术、烧伤或严重创伤的局部给药制剂应符合无菌检查法的规定。4.有兼用途径的制剂:应符合各给药途径的标准。5.霉变、长螨、生虫者:以不合格论。6.中药提取物及辅料二、药剂可能被微生物污染的途径:原药材,携带多种微生物及活螨,且含糖量高或脂肪较多的药材有利于微生物和活螨的繁殖。药剂辅料制药设备如粉碎机,料桶等环境空气操作人员包装材料三、制药环境的空气净化1、空气净化技术与应用层流型净化技术 常用于100级洁净区;分为水平层流和垂直层流非层流型洁净空调系统 1000100000级洁

8、净空气2、净化级别划分及适用范围洁净级别在我国可划分为100级,10000级,100000级,300000级,其中100级要求最高。药厂车间一般根据洁净度不同可分为控制区和洁净区控制区:100000级洁净区:10000级或100级100级适于:最终灭菌的无菌产品:大容量注射液(50ml)的灌封;非最终灭菌的无菌药品:灌装前不需除菌滤过的药液的配制;注射剂的灌封、分装和压塞;直接接触药品包装材料的最终处理后的暴露环境。10000级洁净室适于:最终灭菌的无菌药品:注射液的稀配、滤过;小容量注射液的灌封;直接接触药品包装材料的最终处理;非最终灭菌的无菌药品:灌装前需除菌过滤的药液的配制;其他无菌药品

9、:供角膜创伤或手术用滴眼液的配制和灌装。100000级的洁净室适于:最终灭菌的无菌药品:注射液的浓配或采用密闭系统的稀配;非最终灭菌的无菌药品:轧盖,直接接触药品包装材料的最后一次精洗的要求;非无菌药品:非最终灭菌口服液体药品的暴露工序;深部组织创伤外用药品、眼用药品的暴露工序;除直肠用药外的腔道用药的暴露工序 300000级的洁净室适于:最终灭菌口服液的暴露工序;口服固体药品的暴露工序;表皮外用药的暴露工序;直肠用药的暴露工序第二节 灭菌方法与无菌操作 一、F与F0值的概念及其在灭菌中的意义与应用。 D值:为在一定温度条件下被灭菌物品中微生物数降低90%所需的时间。 Z值:为降低一个logD

10、值所需升高的温度数。单位为度,也可以看成灭菌时间减少到1/10所需升高的温度值。 F值:在一系列温度下给定Z值所产生的灭菌效力与在参比温度T0下给定Z值所产生的灭菌效力相同时所相当的灭菌时间(min)。常用于干热灭菌。 F0值:Z为10时,一定灭菌温度产生的灭菌效果与121 产生的灭菌效力相同时所相当的时间(min)。也就是将被灭菌物品不同受热温度折算到与湿热121灭菌时热效力相当的灭菌时间。称为标准灭菌时间。仅应用于热压灭菌。 GMP规定F0值8min。实际应在控制在12min。 二、常用的灭菌方法(一)物理灭菌法:利用蛋白质或核酸具有遇热和对射线不稳定的特性,采用加热、辐射和过滤的方法,杀

11、灭或除去微生物的技术。1、干热灭菌法:指利用火焰或干热空气达到杀灭微生物或消除热原物质的方法。干热灭菌法:高温干热空气,穿透力差。适用于耐高温但不宜湿热灭菌的物品。如:玻璃器皿、纤维制品、金属材质的容器、固体药品、液体石蜡等。 药典规定:一般为160170,120min以上;170180,60min;热原用25045min也可灭除。 2、湿热灭菌法:指利用饱和水蒸气、沸水或流通蒸汽杀灭微生物的方法(比热大,穿透力强,广泛应用) (1)热压灭菌:用压力大于常压的饱和水蒸气、过热水喷淋等方法杀灭微生物的方法。灭菌能力强,是热力灭菌中最有效、应用最广的灭菌方法。此法适用于耐热药物、手术器械、培养基、

12、无菌衣、胶塞等的灭菌。能杀灭所有的细菌繁殖体和芽胞。公认的最可靠方法。 药典规定:12615min、12130min或11640min;标准灭菌时间F08min 使用注意事项:使用前检查压力表、温度计、安全阀、排气口等。避免事故。 使用时先开启放气活门,将灭菌器内冷空气排尽。 先预热,再升压和升温,达到预定压力和温度后开始计时。 物品摆放不能太挤,以免妨碍蒸气流通。灭菌完毕后,压力降至0后开放气阀,排尽蒸汽,温度40以下后再开起门盖。不能骤然减压。 (2)流通蒸汽灭菌和煮沸灭菌:常压下使用流通蒸气或沸水灭菌。一般100,30-60min。可杀灭繁殖型细菌,但不一定杀灭芽孢。适用不耐高热品种的辅

13、助灭菌手段。 (3)低温间歇灭菌:60-80加热一小时,以杀死细菌繁殖体,室温保温24小时,再同法操作2-3次,直至全部芽胞杀灭。适用于必须采用加热灭菌,但又不耐较高温度的制剂。 3、滤过除菌:G6或0.22m微孔滤膜滤除细菌。适用于热敏性药物尤其是生化制剂。应在无菌环境下过滤操作。 4、紫外线灭菌:紫外线及其产生的微量臭氧所起的灭菌作用。254nm的紫外线最强。穿透力差,所以用于表面和空气灭菌。 5、Co60-辐射灭菌:利用Co60-射线杀菌的方法。灭菌物品温度变化小穿透力强。适用于热敏性药物,尤其是已包装药品的灭菌,但某些药品经辐射灭菌后可能引起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变化。常用的辐射灭菌吸收

14、剂量为25kGy(千格瑞) 6、微波灭菌:频率在300MHz到300kMHz之间的电磁波。靠热力灭菌,适用水性药液的灭菌,对含少量水分的药材饮片及固体制剂也有灭菌作用。 (二)化学灭菌法:用化学药品杀灭微生物的方法。低浓度抑菌,高浓度杀菌。 1、消毒剂消毒:杀死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常用物体表面灭菌。 0.1%-0.2%新洁尔灭溶液;3%-5%的煤酚皂溶液;75%乙醇等 2、化学气体灭菌法:指利用化学药品的气体或产生的蒸汽杀灭微生物的方法。 环氧乙烷灭菌:环氧乙烷分子易穿透塑料、粉末等固体物质,可用于不耐热的散剂等固体药料及其他固体器具的灭菌。含氯物品及能吸附环氧乙烷的物品不宜采用本法灭菌。 气态

15、过氧化氢、甲醛、臭氧等通过加热产生蒸汽进行空气环境灭菌。 三、无菌操作法1.无菌操作法:必须在无菌控制条件下进行的一种操作方法。2.适用:不能用其他方法灭菌的无菌制剂。多为注射剂、滴眼剂等。3.在无菌操作室或无菌操作柜内进行。4.操作要点与注意事项为:严密控制操作环境的洁净度;相关设备、包装容器、塞子等应采用适当的方法灭菌,并防止再次污染;操作过程的无菌保证应通过培养基无菌灌装模拟试验验证;严密监控操作环境的无菌空气质量、操作人员素质、各物品的无菌性;无菌操作工艺应定期进行验证。第三节 药剂的防腐与防腐剂 常用防腐剂的品种及使用要点。 (1)苯甲酸与苯甲酸钠: 0.1%-0.25%药液 (2)对羟基苯甲酸酯(尼泊金类)有甲、乙、丙、丁四种酯,抑霉菌作用强。0.01%-0.25%。可应用的PH范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