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识别_风险评价LEC法应用(PPT65页)

上传人:ahu****ng1 文档编号:149827749 上传时间:2020-10-30 格式:PPTX 页数:66 大小:3.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险源识别_风险评价LEC法应用(PPT65页)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危险源识别_风险评价LEC法应用(PPT65页)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危险源识别_风险评价LEC法应用(PPT65页)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危险源识别_风险评价LEC法应用(PPT65页)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危险源识别_风险评价LEC法应用(PPT65页)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危险源识别_风险评价LEC法应用(PPT65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源识别_风险评价LEC法应用(PPT65页)(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LEC,请勿在教室内吸烟 上课时间请勿: -接、打电话 -交谈其他事宜 -随意进出教室 上课时间欢迎: -提问题和积极回答问题 -随时请指出不当之处,注意事项,谢谢合作,一 为什么要 危险源辨识? 二 什么叫作 危险源辨识? 三 如何进行 危险源辨识? 四 怎样运用 LEC风险评价法? 五 课后作业,目 录,这样的安全经验分享越少越好!因为这是带血的经验,是无比沉痛的!,一 为什么要进行 危险源辨识?,在公司的各项活动中普遍存在着危险源; 危险源辨识是开展各项安全活动的基础; 只有将存在于各项活动中的危险源识别出来,评价其风险,并采取控制措施,才能有效减少事故发生。,危险源辨

2、识的目的,雇员将咖啡倒在地板上,走开了。 Employee spills coffee on floor and walks away.,第二个雇员在咖啡上滑倒,摔倒了,但没受伤 A second employee slips on coffee, falls, and gets bruised, but no lost work time.,摔倒时,雇员的身体擦过金属抽屉,割伤了手臂。缝了四针。 While falling, employees body grazes edge of metal drawer and lacerates arm. Four stitches.,当雇员撞在地板

3、上, 手臂骨折。休息四周。 Employee fractures arm as he hits the floor. Four weeks out of work.,当摔倒时,雇员将头碰撞在桌子的边缘上,割断脖子。死亡。Employee hits head on edge of desk while falling. Breaks neck. Died.,安全隐患 Hazard,险肇事故 Near Miss,急救事故 FAI,误工受伤 Lost Working Day,死亡 Fatality,危险源辨识的目的,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

4、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国家。,危险源辨识的目的,一 句 顺 口 溜,二 什么叫做 危险源辨识?,什么是危险源?,什么是风险?,什么是风险评价?,什么是残余风险?,定义,危险源辨识的定义,什么是危险源?,危险源 - 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相关病症、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组合的根源或状态。,危险源辨识的定义,什么是风险?,风险 - 是衡量某一种危险引发事故、造成伤害或疾病的概率和后果的尺度,是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风险 = 可能性后果,危险源辨识的定义,什么是风险评价?,风险评价 - 对已识别出的危险源,运用一种或几种评价方法,定性、定量或半定量地评价

5、其风险程度,并确定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危险源辨识的定义,什么是残余风险?,残余风险 - 对原有风险制定或实施改进措施后尚存的风险。,危险源辨识的定义,三 如何进行 危险源辨识,划分作业活动 - 编制业务活动表,内容应覆盖所有部门、区域,包括正常、非正常和紧急状况下的一切活动。 辨识危害 - 辨识与业务活动有关的所有危险有害因素,考虑谁会受到伤害及如何受到伤害,准确描述危险事件,提出危险有害因素。 评价风险 对辨识出的危险有害因素,运用LEC法进行评价。 注:这项工作要求综合各层次人员评价得出的数据,平衡评价尺度。,危险源辨识工作步骤,评估是否为可允许风险 - 现有的职业健康安全预防措施是否足

6、以控制住危险有害因素,并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确定危险控制计划 - 编制计划以处理评价中发现的、需要重视的任何问题; 注:并应确保新的和现行控制措施的适当和有效。 评审风险措施计划的充分性 - 针对已修订的控制措施,重新评价风险,并检查风险是否可允许。,危险源辨识工作步骤,原有表格框架不变,但是进行部分调整、修改,如下:,表格内容:,危险源辨识清单详解,改为“作业场所”左侧增加一列,“岗位”;右侧增加一列“作业活动”,改为“现状”,下设三个单列,分别是“技能”、“控制”、“应急”,并移动至“风险评估”列前面,这列取消,暂不做修改,修改成“风险控制策划”,岗位: 根据业务工作的不同分类,进行填写

7、。 生产岗位:以工序为单位划分 ; 维修及生产现场非周期性工作岗位:填写实际工种/职务。 办公室人员:填写职务,危险源辨识清单详解岗位,活动: 1.生产现场人员:填写具体的操作活动。 2.办公室人员、现场管理人员填写:如办公活动、出差、现场检查等等。(注意这项与活动场所有关,如在办公室填写办公活动、在公司外面填写出差、在生产现场填写现场检查),危险源辨识清单详解作业活动,危险源描述: 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描述危险源。 物的因素:物体本身的性质或设备设计、安装、老化等原因造成对人伤害的可能性。 人的因素:人的不安全行为。例如技术或能力欠缺,精神不集中、操作失误、违章操作及未正确佩戴PPE

8、等。 环境因素:不良的工作环境,如操作空间狭窄、噪声、粉尘、高温及低温环境等。 料的因素: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材料、工件等。 法的因素:规章制度欠缺或者不完善等。,危险源辨识清单详解危险源描述,例,5(上、下、前、后、侧) 5(人、机、料、环、法) 从5个方向,每个方向分别考虑5个要素。,刚学习完5X5隐患辨识,我们再来学习一个新的概念危险点(也是对隐患的一种描述和识别)。 危险点:指在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事故的地点、部位、场所、工器具或行为等。,例,工作前经过认真的分析,充分认识危险点和危险源之所在,在工作中采取隔离、警示、个人防护等有力措施加以防范,达到超前控制和预防事故的目的。 “危险点分析”

9、或“危险点控制”的完全表述应该是“工作前危险点危险源的分析与工作中危险点危险源的控制”。,危险点可分成两大类: (1)静态危险点 (2)动态危险点,(1)静态危险点 一般作业环境和设备设施方面存在的危险点多属于此类,比较明显直观,不整改无法消除,并对生产现场产生长期的影响。如生产现场照明不足、作业平台无防护等。 (2)动态危险点 一般作业行为方面的危险点多属于此类,这类危险点一般不够明显,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或外部条件的变化才出现。 如在作业中需要改变安全措施,致使作业人员短时间失去防护;在操作中改变顺序,导致无法按原顺序继续操作;在作业中发现有的作业人员轻视自身安全防护、身体不适或由于种种原因

10、情绪不佳、注意力不集中,已不适合当前工作;预防性检查或定期、不定期检查中发现的,对人身或设备设施安全可能造成危害的问题等。,备注: 描述其他事项,如危险点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均在此列进行描述。,危险源辨识清单详解备注,可能导致的事故(潜在的危害): 1. 事故伤害:可参照 GB644186企业伤亡事故分类中规定的20大类危险源填写(如:物体打击工件坠落砸脚); 2. 职业健康伤害:可参照2013年职业病目录中列出的10大类职业病填写,要求同事故伤害; 3. 其他伤害描述:本公司或类似行业发生的事故和事件等。,危险源辨识清单详解可能导致的事故,现状: 1. 技能:操作人员应具备的操作资质。如:特

11、种作业操作证(电工、焊接、易燃易爆等),高风险作业培训(登高、安全锁定、受限空间等),其他培训; 2. 控制:当前所采取的对应预防措施。可采取“工程控制,作业要领书,培训,警示,PPE,作业许可 ”等措施; 3. 应急:对已发生的事件的处置措施,以降低事件造成的伤害程度。如:应急预案、现场急救、消防器材、医药箱、应急疏散、应急物资等措施。,危险源辨识清单详解,风险控制策划: 可容许风险:填写现状控制(除非有目标方案); 不可容许风险:要有目标方案或其他工程控制措施,并应对其残余风险进行评价。,危险源辨识清单详解,当出现下列任意一项时,可直接确定为不可容许风险: 现状严重不符合法律、法规及其它要

12、求。 相关方有合理抱怨和强烈要求。 曾经发生过事故,且未采取有效防范、改进控制措施。 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严重后果,且无适当控制措施。,改进措施策划后,应对其残余风险进行评价 残余风险应是可容许风险。 残余风险应在原风险水平以下。 是否仍有改进余地。,四 怎样运用 LEC风险评价法,这里将分三个方面详细进行讲解: 1.什么是LEC法? 2.为什么要使用LEC法? 3.LEC法使用举例。 4.LEC法应用探讨。,美国的安全专家K.J.格雷厄姆(K.J.Graham)和G.F.金尼(G.F.Kinney)研究了人们在具有潜在危险环境中的作业的危险性,提出了以评价的环境与某些作为参考环境的对比为基础,

13、将作业条件的危险性作为因变量(D),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易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E)及危险严重程度(C)作为自变量,确定他们之间的函数式。根据实际经验,他们给出了3个自变量的各种不同情况的分数值,采取对所评价的对像根据情况进行“打分”的方法,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出其危险性的分数值,再在按经验将危险性分数值划分的危险程度等级表或图上,查出其危险程度的一种评价方法,即LEC法。 这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方法。,什么是LEC法,对于一个具有潜在危险性的作业条件,影响危险性的主要因素有3个: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暴露于危险环境的情况;事故一旦发生可能产生的后果。用公式表示为

14、: 式中:作业条件的危险性; 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 发生事故或危险的可能结果。,什么是LEC法,(1)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取值标准 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其实际发生的概率相关。用概率来表示时,绝对不可能发生的概率为0;而必然发生的事件其概率为1。但在考察一个系统的危险性时,绝对不可能发生事故是不确切的,即概率为0的情况不确切,而是只能说某种具有潜在危险的作业条件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极小,其概率只是趋近于0。所以,将实际上不可能发生的情况作为“打分”的参考点,定其分数值为0.1。 此外,在实际生产条件中,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范围非常广泛,因而人为地

15、将:出乎意料之外、极少可能发生的情况规定为1;能预料将来某个时候会发生事故的分值规定为10;在两者之间再根据可能性的大小相应地确定几个中间值,如将“不常见,但仍有可能”的分值定为3,“相当可能发生”的分值规定为6。同样,在0.1与1间也插入了与某种可能对应的分值。,什么是LEC法,于是将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分值从实际上不可能的事件为0.1,经过完全意外有极少可能的分值为1,确定到完全会被预料到的分值为10,如表1所示。 表1 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分值,什么是LEC法,(2)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的取值标准 作业人员暴露于危险作业条件的次数越多、时间越长,则受到伤害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为

16、此,规定了连续出现在潜在危险环境的暴露频率分值为10,一年仅出现几次非常稀少的暴露频率分值为1。以10和1为参考点,再在其区间根据在潜在危险作业条件中暴露情况进行划分,并对应地确定其分值。例如,每月暴露一次的分值定为2,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的分值为3。当然,根本不暴露的分值记为0。但这种情况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是没有意义的,因此无需列出。关于暴露于潜在危险环境的分值见表2。,什么是LEC法,表2 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分值,什么是LEC法,(3)发生事故或危险的可能结果的取值标准 造成事故或危险事件的人身伤害或物质损失可在很大范围内变化,以工伤事故而言,可以从轻微伤害到许多人死亡,其范围非常广。因此,对需要救护的轻微伤害的可能结果,分值规定为1,以此为一个基准点;而将造成许多人死亡的可能结果规定为分值100,作为另一个参考点。在两个参考点1100之间,插入相应的中间值,列出表3所示的可能结果的分值。,什么是LEC法,表3 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可能结果的分值,什么是LEC法,(4)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