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3.1《一共有多少》

上传人:精品****大师 文档编号:149825733 上传时间:2020-10-3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3.1《一共有多少》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3.1《一共有多少》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3.1《一共有多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3.1《一共有多少》(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共有多少教学反思 一共有多少是学生小学阶段学习加法的起始课,本课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通过引导学生经历数数解决身边实际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从现实世界过渡到数学的符号世界,认识加法算式;知道加法算式也是“继续往后数”的计数策略,体会加法的意义。教学重难点在我的整个课堂中没有很好地呈现出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对学生的学情没有深度的把握。动手操作是学生理解知识最好的手段,而在我这节课中考虑到符号表征在第一单元数数的时候已经有这个意识,在此基础上不必要太花时间,所以重视不够。然而我忽略的一点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问题后,有几个同学直接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这使得我有些措手不及,整个教学过程被

2、打乱了,然后我追问那你知道为什么3+2=5吗?学生说不知道,我才又转入对加法算式也是“继续往后数”的计数策略,很牵强。足以显示出我对课堂的驾驭能力还有待提高。从中我也更深刻明白,不能自己一味地自我以为,而是要真切的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明白他们缺乏什么,需要什么。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二、环节与环节的链接比较散。第一环节:通过笑笑带着学习用具,以笑笑这一熟悉的人物,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近感,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第二环节:通过“一共有几支铅笔”的情境图,让学生发现数学信息,但是学生汇报的信息并非数学化的,可能是我对孩子们要求太高了,他们还没有学会如何用数学语言来表述图片的内容,而我又特别想

3、让他们说清楚,导致孩子们学得有些压抑。另外,只是我自己用笔演示了数的过程,其实这一过程应该让每个学生都经历一下,让他们弄清楚3+2=5的计算过程实际就是接着往后数数的过程。学生缺少了一次体验。然后又让学生用圆片代替熊猫摆一摆,想法是好的,学生也能按老师的要求去做,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知道怎样做,如果我能借助投影展示给全班的孩子看就会有更好地效果。三、知识讲授的过程中,重点问题交待不够突出。 “一共有几支铅笔”和“有几只熊猫”这两幅情景图都有其特别的用意,“一共有几支铅笔”仅仅是让学生初步经历发现信息,提出问题,最后并通过数一数来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直接进入到算式解决问题。同时,这一情境图

4、也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经历从实物操作到图像表征的一个过程,也就是从用铅笔演示到学生用小棒演示这个过程。而“有几只熊猫”是在第一个大的问题情境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画圆圈来经历了从实物到图像再到符号表征,最后懂得用算式表示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也就是说3+2=5是在学生经历了这样整一个过程,并明白了是要解决把两部分合起来这个加法的意义的基础上才出现的。再让学生说说3、2、5在这两幅图中表示的意义,最后再让他们找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3+2=5这个算式来解决。在我的整一节课中都不够突出。四、课堂气氛不够活跃。主要问题是整节课看起来都是老师在说,而是缺少了让学生多说的机会。在这节课中,没有

5、体现小组合作意识,其实合作学习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很大的推动力。这节课可以合作学习的地方有:铅笔图让学生用小棒演示时,可以互相演示给同桌看;熊猫图用圆圈表示之后如何数?可以先跟同桌说一说;3+2=5还可以解决生活中哪些问题时,可以先告诉你的同桌自己的想法。有时候老师教和学生教在效果上有很大的不同,这样的合作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也让不是很懂的学生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慢慢懂了。今后要改进的方面有:1.认真研读教材与教参,要吃透教材,对教材非常熟悉,理解知识点要到位,这样才能在生成的问题中抓到有价值的东西,为课堂所用。2.在课的设计上,环节与环节之间要做好整合,以防让人感觉课很散。3.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力求做到每一节都训练。4.要加强学生言语表达的训练,特别要训练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敢于大声发言的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