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礼仪常识日常基本礼仪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49825206 上传时间:2020-10-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常生活礼仪常识日常基本礼仪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日常生活礼仪常识日常基本礼仪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日常生活礼仪常识日常基本礼仪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日常生活礼仪常识日常基本礼仪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日常生活礼仪常识日常基本礼仪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日常生活礼仪常识日常基本礼仪》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常生活礼仪常识日常基本礼仪(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日常生活礼仪常识,日常基本礼仪 礼仪,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以下是为大家搜集的日常生活礼仪常识,供大家参考和借鉴!更多资讯尽在礼仪栏目! 1、去别人家里,不要坐在人家的床上。 2、在酒桌上与别人碰杯,自己的杯子一定要低于对方的,特别是对方是长辈或领导。 3、晴带雨伞,饱带干粮-未雨绸缪总是好的。 4、被领导训斥的时候,不要低头,要直视领导,面带微笑,表示接受批评,领导的火就会慢慢消退,否则,领导会火上加油. -职场厚黑,学习一下。 8、说道就一定要做到。做不到的就不要承诺。 9、吃完饭退席时说:“我吃完了,你们慢吃。 10、给人递水递饭一定是双手。 11、

2、坐椅子不要翘起来。 12、吃饭要端碗,不要在盘子里挑拣。 13、最后一个进门要记得随手关门。 14、送人走要说:“慢走。” 15、洗了手不要随意甩手,水会甩到人家身上很不礼貌。 16、递刀具给别人要记得递刀柄那一端 17、不揭别人的短处 18、听别人说话的时候,眼神不要游移。这样显得很没礼貌。 19、帮别人倒茶倒水之后,壶嘴不要对着别人。 20、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21、遇到那种往里往外都能开的门,拉而不是推 -我在公司经常都是推,学习了,我忏悔! 22、 有人盯着你看的时候不要直视对方,假装没注意到. -我会回视,并对它,他或她,微笑! 23、不要贪小便宜不要贪财,钱再多也有花完的时候,而

3、且钱永远不是万能的。 24、屋里有人的时候,出门要轻手关门。 25、这个世界不相信眼泪. 抓重点。 28、盛饭或端茶给别人时,如果中间隔了人,不要从别人面前经过递,而要从别人后面绕过递。 29、自己有本事才是真的本事。 30、要想人前显贵,必先人后受罪。 父母要教给孩子 对长辈、友人或初识者称呼您; 对教师、社会工作人员称呼老师、师傅、同志、阿姨、叔叔等; 对他人提出要求时要说请; 与人打招呼时要说您好; 与人分手时要说再见; 给人添麻烦时说对不起; 得到帮助时说谢谢。 而做到这些,一方面,主要靠父母在接人待物过程中正确使用礼貌用语,让孩子有一本活教材;另一方面,父母要创造机会让孩子随时随地练

4、习,逐渐形成自觉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 孩子从小就应该衣着得体,整洁朴素、美观大方。男孩子不续长发;女孩子不烫发,不化妆,不穿高跟鞋,不配戴成人的首饰。 这就要求父母首先在这方面要有一定的修养,并给孩子做出最好的示范。如,房屋装饰、色彩要力求简洁、雅致;父母衣着样式要大方,色彩要适宜,并经常保持整洁,让孩子从自己生活的环境和父母的衣着上,逐渐懂得一些审美概念。 迎接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小朋友时要面带微笑,送别他们时要伸臂摆手;与小朋友合作或言和的时候要紧握对方的手等。 正确的体态语言显示出孩子良好的家庭教养和行为习惯,而对于小孩子来说,由于他们的动作系统还没完善,所以即使最简单的动作也可能掌

5、握不好,因此,父母不用对孩子有过高要求,只要训练孩子有正确使用体态语言的意识就可以了。 有客人时,鼓励而非强迫的引导孩子亲切、主动地和客人打招呼,在客人的夸奖声和递过来的一包糖果或一件玩具中,孩子会认识到这的确是一种乐趣。 客人进屋后,可以让孩子做些简单的招待工作,如:招呼客人坐下、给客人倒茶水等。 在大人谈话时,要让孩子明白安静地做自己的事才是乖孩子,来回走动和随便插话是对客人的不尊重。 当有小客人时,大方地拿出玩具和小客人一起玩,会让小客人格外开心。 客人走时父母可以领着孩子送客人一段,父母可以和孩子说:和叔叔阿姨说再见,有空再来!即使是父母教孩子说的,从孩子嘴里说出来也会令客人感到快乐。

6、 在这样的耳濡目染之后,孩子自然会成为一个有礼貌的小主人。 社会生活礼仪,是人们在公共生活和相互交往中约定俗成、普遍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涉及个人和人际交往中仪表仪容、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的具体规则和惯用形式。 作为公共生活的“通用语言”,社会生活礼仪重视小节,以小见大。从握手到称谓,从出行到购物,从着装到用餐,从使用电话到网络交流创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生活,需要我们“知礼”、“明礼”、“习礼”进而“达礼”,既展现自我的修养,又体现对别人的尊重。 (1)发型得体。男性头发前不盖眉,侧不掩耳,后不及领。女性根据年龄、职业、场合的不同,梳理得当。 (2)面部清爽。男性宜每日剃须修面;女性宜淡妆修饰。

7、保持口腔清洁。 (3)表情自然。目光温顺平和,嘴角略显笑意。 (4)手部清洁。定期修剪指甲并保持手部洁净。女性在正式场合不宜涂抹浓艳的指甲油。 (1)握手时,伸出右手,适当用力紧握对方右手;注视对方,微笑致意或简单问候、寒暄,不可左顾右盼;应起身站立并且摘下帽子,不可把另一只手放在口袋中,不带着手套握手。 (2)握手顺序按照“尊者为先”的原则。在正式场合,以上级先伸手为礼;在日常生活中,以长辈、女士、已婚者先伸手为礼;在社交场合,以先到者先伸手为礼;在师生之间,以老师先伸手为礼;在接待来客时,以主人先伸手为礼,客人告辞时,以客人先伸手为礼。 男士与女士握手不宜时间过长、力度过大。在多人同时握手

8、时,不可交叉握手。不可跨着门槛握手。如果手脏、手凉或者手上有水、汗时,不宜与人握手,并主动向对方说明不握手的原因。 (1)名片应双手呈递,将正面朝向接受方。接受名片时双手承接。 (2)接受名片后要仔细看一遍,有不明之处可向对方请教。 (3)接受的名片不可随手乱放或在上面压上其他物品。 接受对方名片后,如没有名片可交换,应主动说明,并告知 _。如尊者、长者不主动交换名片,可委婉提出,不宜直接索取。 (1)拜访前应预约时间。如确需临时造访或推迟拜访,应征得主人同意并表示歉意。在时间选择上,尽量避开用餐时间。 (2)进门前先轻声敲门或揿按门铃,等到主人招呼进门后方可入内。进门后,向主人及其在场家人问好,如有其他客人在场,也应问好。 (3)与主人交谈时,可以对主人的家庭状况做一般了解,但不可盘问细节。如有要事商谈,尽快进入正题;交谈过程中,注意倾听,不可独自滔滔不绝。 (4)临时造访或礼节性拜访,时间不可太长,一般以半小时为宜。 (5)告辞时,对主人及其在场家人的接待表示感谢。出门后,主动请主人“留步”。 如欲带其他人一同前去拜访,应事先说明,征得同意。进入主人住处后,应跟在主人身后走动,在指定座位落座,不可探头探脑甚至长驱直入;如欲参观,应在主人引导下进行;未经主人邀请或许可,不得进入卧室。 青少年文明礼仪 家庭文明礼仪 中华礼仪用语 寒暄和问候礼仪 人际交往禁忌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