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苏教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精品讲义:第九单元第32讲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9819954 上传时间:2020-10-30 格式:PDF 页数:29 大小:1.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苏教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精品讲义:第九单元第32讲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20届苏教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精品讲义:第九单元第32讲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20届苏教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精品讲义:第九单元第32讲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2020届苏教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精品讲义:第九单元第32讲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2020届苏教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精品讲义:第九单元第32讲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苏教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精品讲义:第九单元第32讲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苏教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精品讲义:第九单元第32讲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32 讲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考纲要求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 用()。 一、能量流动的过程 1概念理解 2过程图解 判一判 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指能量的输入和散失过程 () 提示还包括传递和转化过程。 2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照射在生产者上的太阳能 () 提示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或化学能。 3散失的热能可以被生产者固定再次进入生态系统 () 提示生产者只能利用太阳能或化学能(化能合成作用 ),不能利 用热能。 4流经第二营养级的总能量指次级消费者摄入到体内的能量 () 提示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 二、能量流动的特点及意义 1能量传递效率:是指相邻两个营养级

2、之间同化量的比值。 2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3研究意义 (1)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 利用。 (2)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 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解惑相邻两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只有10%20%,因此食物 链中营养级一般不超过45 个。 判一判 1相邻两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不会小于10%,也不会大于 20% () 2能量金字塔可以出现倒置现象 () 3研究能量流动,可合理设计人工生态系统,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 () 三、物质循环 1概念 (1)物质: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如C、H、O、N、P、S等。 (2

3、)循环范围: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 (3)循环特点:具有全球性。 2分类:水循环、碳循环、氮循环和磷循环等。 3碳循环 (1)循环形式 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CO2。 生物群落内:以碳水化合物形式沿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 (2)图解 解惑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而非 其组成的化合物;在循环过程中伴随着复杂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化。 考点一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观察下面的能量流动过程图解,回答相关问题。 (1)能量的来源:太阳能。 (2)起点: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 (3)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全部太 阳能。 (4)渠道:食物链和食物网。 (5

4、)能量转化:太阳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最终散失 )。 (6)流动形式: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7)散失途径:呼吸作用,包括各个营养级自身的呼吸消耗以及分 解者的呼吸作用。 (8)能量散失的形式:以热能形式散失。 2观察下图能量在营养级之间流动过程图解,回答相关问题。 (1)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摄入量同化量 粪便量。 (2)在各营养级中,能量的三个去路: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 式散失;被下一营养级生物利用;被分解者利用。 (3)概括能量流动的特点 单向流动:能量只能沿着食物链由低营养级流向高营养级。 逐级递减:相邻两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0%20%。 3写出能量传递效率的

5、计算公式 相邻两个营养级的传递效率 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上一营养级同化量 100%。 易错警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2 点提示 (1)生态系统中同化量和摄入量的比较 同化量为每一营养级通过摄食并转化成自身有机物的能量,摄入量 是消费者摄入的能量, 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 消费者产生的粪 便中的能量,不属于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 它实际上与上一营养级 的遗体、残骸一样,属于未被利用的那部分能量。 (2)能量传递效率与能量利用效率的比较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 逐级减少, 若以 “营 养级”为单位, 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约为10% 20%。其计算公式为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

6、养级同化量 /上一营养 级同化量 )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体中的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比 值,或流入最高营养级的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比值,或考虑分解者 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 营养级越多, 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因此食物链越短, 能量利用 效率越高;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抵 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1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各代表 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 A表示流经该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 B一般情况下,次级消费者增加1 kg,生产者至少增加100 kg C生物与生物之间

7、的捕食关系一般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 单向性 D从能量关系看 答案C 解析仅仅是流经该生态系统内部总能量的一部分;次级消费者 增加 1 kg,生产者至少增加25 kg;从能量关系上看, 。 2. 如图为一食物网。若要使丙体重增加x,已知其食 用的动物性食物 (乙)所占比例为 a, 则至少需要的生产者 (甲)的量为 y,那么 x 与 y 的关系可表示为() Ay90ax10 x By25ax5x Cy20ax5x Dy10ax10 x 答案C 解析由题干中的 “至少”可知,应该按最大传递效率20%计算, a 表示动物性食物 (乙)所占比例,则 1a表示直接从生产者 (甲)获 得食物所占比例,

8、故有(1a)x 20%ax 20% 20%y, 即 y20ax 5x。 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的相关计算 在解决有关能量传递的计算问题时,首先要确定相关的食物链, 理清 生物在营养级上的差别, 能量传递效率为 10%20%,解题时注意题 目中是否有“最多”、“最少”、“至少”等特殊的字眼,从而确定 使用 10%或 20%来解题。 1设食物链 ABCD,分情况讨论如下 (1)已知 D 营养级的能量为M ,则至少需要A 营养级的能量 M (20%)3;最多需要 A 营养级的能量 M (10%)3。 (2)已知 A 营养级的能量为N,则 D 营养级获得的最多能量 N(20%)3;最少能量 N(10%)3

9、。 2在食物网中分析 如在 ABCD 中, 确定生物量变化的“最多”或“最少”时, 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1)食物链越短,最高营养级获得的能量越多。 (2)生物间的取食关系越简单, 生态系统消耗的能量越少, 如已知 D 营养级的能量为M,计算至少需要A 营养级的能量,应取最短食 物链 AD,并以 20%的效率进行传递,即等 于 M 20%;计算最多需要 A 营养级的能量时,应取最长的食物链 ABCD,并以 10%的效率进行传递,即等于M (10%)3。 3在食物网中,某一营养级同时从上一营养级的多种生物按一定比 例获取能量,则按照单独的食物链进行计算后再合并。 考点二聚焦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

10、观察下面碳循环过程图,回答相关问题。 (1)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 (2) 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 (3)分析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 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产生CO2。 植被破坏,降低了对大气中CO2的调节能力。 (4)概括物质循环的特点 全球性:物质循环的范围是生物圈。 往复循环,重复利用:物质可以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反复 利用。 2观察下面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图解,填写表格中的内容。 生产者、消费者的呼吸作用 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实质是呼吸作用 化石燃料的燃烧作用 项 目 能量流动物质循环 形 式 光能化学能热能 (一般 形式) 以化学元素形式流动 过 程 沿食

11、物链 (网)单向流动 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间 往复循环 范 围 生态系统各营养级全球性 特 点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反复出现,循环流动 联 系 能量的固定、 储存、转移和释放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 分解 物质是能量沿食物链 (网)流动的载体 能量是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往复循环的动力 易错警示与物质循环有关的2 点提示 (1)物质循环的 “物质”和“范围” 参与物质循环的 “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循环的范围是生物圈,而不是具体的某一生态系统。 (2)碳循环及存在形式 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间:以CO2形式循环。 在生物群落内部:碳水化合物形式传递。 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CO2和碳酸盐形式存在。

12、3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其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碳循环过程中,同时伴随着能量流动 B由于某种原因造成图中E 生物数量大量减少,推测短期内与之 相邻的两个营养级生物数量发生的变化是D 增多,F 减少 C该生态系统的消费者包括图中的D、E、F、B DAC 过程中碳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 FB 以含碳有机 物的形式进行流动 答案C 解析分析图形, A、B、D、E、F 均有箭头指向 C,则 C 是无机 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库。 A、C 之间为双向箭头, A 为生产者。 A、 D、E、F 均有箭头指向 B,则 B 为分解者, D、E、F 为消费者。 图示中包含

13、的食物链为ADEF,故 E 减少,短时间内D 增 多, F 减少。 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CO2的形式循环, 在生物群落内部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 4如图为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模式图,图中甲、乙、丙表示 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不 正确的是() Ad 过程代表光合作用, b 过程代表呼吸作 用 B甲所示的营养级在食物链中占有的碳元素最多 C碳元素在甲、乙、丙之间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 D碳元素可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反复利用 答案A 解析丁为无机环境,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d 过程代表呼吸作用, b 过程代表光合作用;碳元素在生物

14、群落内部 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 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间主要以二 氧化碳的形式进行传递。 巧妙变换图形,判断参与碳循环的四种成分 1图 1先根据双向箭头确定A 和 B 应为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 不能写“无机环境”,也不能写“生物类别”,再根据AD, 确定 D 为分解者,剩下 C 为消费者。 2 图 2根据 A 与 C 之间是双向箭头判断: A 和 C 一个是生产者, 一个是非生物成分。 根据 A、B、D 的碳都流向 E,可进一步判断: A 是生产者, B 是初级消费者, C 是非生物成分, D 是次级消费 者,E 是分解者。 3图 3首先找出相互之间具有双向箭头的两个成分,即A 和 E,

15、 一个为生产者,一个是大气中的CO2库。又因为其他各个成分都 有箭头指向 A,所以 A 为大气中的 CO2库,E 为生产者。然后观 察剩余的几个成分,其中其他生物部分的箭头都指向C,所以 C 是分解者,剩余的 B、D、F 则为消费者。整个图解中,食物链是 EFDB。 序号错因分析 正确答 案 序号错因分析正确答案 不理解总能 量的含义 N2 不清楚粪 便量的来 源 0 不清楚能量 传递效率的 计算方法 N5 N2 100% 对种类和 数量区分 不清 增加各营养 级生物的种 类 不清楚自我 调节能力如 何进行 负反馈 调节 题组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2012 海南卷, 19)下图为某生态系统

16、的能量流动简图,下列叙述 错误的是() 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 B该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C能量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并进入系统,可以热能形式输出 D甲、乙和分解者所储存的能量之和是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答案D 解析根据题中简图可知, 甲能够固定太阳能, 为生产者,乙从甲 获取能量,为消费者, A 正确;该生态系统需要从外界获得能量, 同时能量也可以扩散到外界,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 B 正确;能 量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并进入生态系统,经过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 者的呼吸作用后有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C 正确;输入该生态 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甲固定的太阳能总量,D 不正确。 2(2010 山东卷,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 正确的分析是 () A恒温动物的 /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 /值一般为 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 /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动物 答案C 解析恒温动物相对于变温动物来说, 代谢强,所以呼吸代谢消耗 量相对多,有机物积累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