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及解析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9818615 上传时间:2020-10-30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125.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及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部编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及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部编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及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部编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及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部编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及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及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及解析(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及解析 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钟毓、钟会 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yo) 曰: “ 可令二子 来! ” 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 卿面何以汗?” 毓对曰: “A。” 复问会: “ 卿何以不 汗? ” 对曰: “B。” 【注】 钟毓:魏国车骑将军。钟会:魏国大将军,后平蜀。 钟繇:三国时魏国相 国。 (1) “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 中“ 令” 解释,与下列哪一个选项的加下划线词意思是相同的 () A. 可令二子来B. 魏文侯时,西门豹为邺令C. 三令五申D. 巧言 令色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

2、子的意思。 复问会曰: “ 卿何以不汗? ” (3) 根据语境,将(甲)“ 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与(乙) “ 战战惶惶,汗出如浆” 两句的 序号分别填入文中A、B两处。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两兄弟中你更欣赏谁,为什么? (4)本文选自世说新语,你猜测本文应编入世说新语中的哪一类?() A. 德行 B. 言语 C. 方正 D. 雅量 【答案】 (1)D (2)(魏文帝)又问钟会说:“ 你为什么不出汗?” (3)A【乙】 B【甲】 【示例1】我更喜欢钟毓。他见到魏文帝“ 战战惶惶,汗出如浆” ,这是紧张的表现,但 也是人之常情,他能如实地说明自己流汗的原因,这是老实、守规矩的表现。而钟会回答 魏文帝

3、的话明显是找说辞,抖机灵,明显是刻意讨巧、耍滑头。 【示例2】我更喜欢钟会。他见到魏文帝却并不慌张,在魏文帝问话时能灵活应答,既解 释了自己不出汗的原因,又体现了魏文帝的威严,及自己对他的敬重,相当机智。而相比 之下钟毓的流汗的表现则显得过于胆小与紧张,老实有余,灵活不足。 (4)B 【解析】 【分析】( 1)作答本题时,首先要把握“ 令” 的基本用法,然后结合语境来分析。 例句和D 项中的 “ 令” ,意思都是 “ 美好 ” ;A 项中的 “ 令” ,意为 “ 让,使 ” ;B 项中的 “ 令” ,意 为“ 县令 ” ;C项中的 “ 令” ,意为 “ 命令 ” 。故选 D。 (2)此句中的得

4、分点有:复,又;卿,你;何以,为什么;汗,出汗。 (3) 理解句意,结合上下文回答。“ 卿面何以汗?” 是问出汗的原因,故A 处应填 “ 战战 惶惶,汗出如浆” ;“ 卿何以不汗?” 是问不出汗的原因,故应填“ 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 本题要结合二人的性格特点回答。先根据对两人的语言描写分析其性格。两人各有优缺 点,要辩证地分析。“ 战战惶惶,汗出如浆” 表现出钟毓的老实、守规矩,因为他能如实表 达自己出汗的原因。但是他的紧张体现出他的胆小、过于拘谨、不够灵活;“ 战战栗栗,汗 不敢出 ” 表现出钟会头脑灵活、机智,在解释自己不出汗的原因的同时,还维护了魏文帝的 威严。但是也体现出其过于讨巧

5、、耍滑头、抖机灵的性格。对比两人的优缺点,选取一人 作答。 (4)本文以塑造人物性格为主,而人物的性格特点是通过人物的语言表现出来的。而且 也并没有表现出德行、方正、雅量的意旨。故选B。 故答案为: D; (魏文帝)又问钟会说:“ 你为什么不出汗?” ; A【乙】 B【甲】 【示例1】我更喜欢钟毓。他见到魏文帝“ 战战惶惶,汗出如浆” ,这是紧张的表现,但 也是人之常情,他能如实地说明自己流汗的原因,这是老实、守规矩的表现。而钟会回答 魏文帝的话明显是找说辞,抖机灵,明显是刻意讨巧、耍滑头。 【示例2】我更喜欢钟会。他见到魏文帝却并不慌张,在魏文帝问话时能灵活应答,既解 释了自己不出汗的原因,

6、又体现了魏文帝的威严,及自己对他的敬重,相当机智。而相比 之下钟毓的流汗的表现则显得过于胆小与紧张,老实有余,灵活不足。 B。 【点评】 本题考查辨析一词多义,文言词语的用法和含义是中考的常考题,一词多义现 象在文言文中相当常见,有些词所包含的意义不只一个,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表示不同的 意思; 本题考查翻译语句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翻译一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落实重点 字词,不能遗漏,句意要通顺们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 用法的词语;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找出相关的语句即可。答题时应注意,准 确把握文章大意,然后锁定目标句。既可作答。 解答本题首

7、先要明白本文刻画人物使用的描写方法,根据描写方法即可做出选择。 【参考译文】 钟毓、钟会在少年时期就有美好的声誉。十三岁时,魏文帝曹丕听说这两个孩子的聪慧 名声,就对他们的父亲钟繇说:“ 可以叫这两个孩子来见我。” 于是奉旨进见。钟毓脸上冒 有汗水,魏文帝问:“ 你脸上为什么出汗呢?” 钟毓回答: “ 由于恐惧慌张、害怕得发抖,所 以汗水像水浆一样流出。” 文帝又问钟会:“ 你脸上为什么不出汗?” 钟会回答:“ 由于恐惧 战栗,害怕得发抖,所以汗水也不敢冒出。”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

8、问元方: “ 尊君在不? ” 答曰: “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 非人哉!与人期行, 相委而去。 ” 元方曰: “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 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的意思。 与友期行 _ 相委而去 _ 下车引之 _ (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3)下列对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期日中,过中不至” 这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 B. 元方小小年纪就能驳倒客人,客人致歉后,元方喜不自禁,头也不回地

9、走进屋内。 C. 客人以 “ 下车引之 ” 表示认错,说明客人有知错能改的精神。 D. “ 尊君 ”“家君 ” ,前者是敬辞,对别人父亲的一中尊称;后者是谦辞,是对人称自己的父 亲。 【答案】 (1)约定;离开;拉,牵拉 (2) 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 (3)B 【解析】 【分析】( 1)此题注意一词多义词,“ 期” :约定。 “ 去 ” :“ 离开 ” 。所以千万不要 以今释古。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2)本题注意 “ 舍,放弃。去,离开。乃,才。期,约定。” 等字词的翻译。 (3)B项错误,

10、并不是喜不自禁。 故答案为: 约定;离开;离开 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您与我 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 B 【点评】 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句 子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 文言词语进行积累。注意对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的掌 握。 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此题要遵循翻译的原则,掌握翻译的方法,要忠于 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翻译时要注意重点词语和常见句式的正确 理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

11、辨析能力。考生要读懂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对选项逐项 审读,仔细辨析,判断正误。 【参考译文】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 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那 人便问元方:“ 你爸爸在家吗?” 元方答道: “ 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那人便发起脾 气来,骂道:“ 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 元方 说: “ 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 亲,就是失礼。” 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

12、 自家的大门。 3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论语十二章(节选) 子曰: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 乎? ” (学而)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 而) 子曰: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夏曰: “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吾日三省吾身 _ 不亦说乎 _ 思而不学则殆 _ 为人谋而不忠乎_ (2)将下面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3)“

13、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中的 “ 朋” 指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会“ 不亦乐乎 ” 呢?从中 可以看出孔子对学习与交流有怎样的态度呢? 【答案】 (1)每天;同 “ 悦” 愉快;疑惑;竭尽自己的心力 (2)广泛地学习并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教并能多思考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 中了。 (3)“ 朋” 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研究问题当然是高兴的事,更是一种 乐趣。可以看出孔子愿意与别人切磋探讨学问,把这当作乐事。 【解析】 【分析】( 1)解释文言文实词意义包括:重点动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 字、古今异义词等,同时注意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说:

14、 通假字,同 “ 悦” 愉快; 殆:动词,疑惑; 忠:动词,竭尽自己的心力。 (2)翻译出来的句子要做到字字准确,忠于原文,通顺规范。笃志:志向坚定。笃,坚 守。切问而近思:恳切的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切,恳切。仁:仁德。句意是: 广泛地学习并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教并能多思考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 了。 (3)仔细阅读文章,在正确理解字词意思的基础上通译全文,提炼概括文章内容,比较 分析作答。朋:同门;一同学习者;弟子;志同道合的人。孔子认为以学习为乐事,愿意 与志同道合的人切磋探讨学问,把这当作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

15、。 故答案为:( 1) 每天; 同“ 悦” 愉快; 疑惑; 竭尽自己的心力。 (2)广泛地学习并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教并能多思考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 其中了。 (3) “ 朋” 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研究问题当然是高兴的事,更是一 种乐趣。可以看出孔子愿意与别人切磋探讨学问,把这当作乐事。 【点评】( 1)本题考查解释文言文中实词的意义。答题时应注意,对重点实词的解释, 是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 意。其中要特别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一词多义的理解。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答题时应注意

16、,句子翻译也是文言文阅读的 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 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 (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答题时应注意,解题时要认真审清题 干,确定信息筛选的标准,按照规定的范围、角度、逐句逐段,找准相关的信息部位,确 定具体语句,准确表达。 【附参考译文】 孔子说: “ 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 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曾子说: “ 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 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孔子说: “ 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