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单元教案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49818236 上传时间:2020-10-31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703.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单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单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单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单元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单元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单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单元教案(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 搭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认识多音字“间”,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学习用较快速度默读课文,做到注意力集中,不回读。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课文中的具体事例,运用抓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体会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4.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教学重点】1.会认本课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认识多音字“间”,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学习用较快速度默读课文,做到注意力集中,不回读。【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课文中的具体事例,运用抓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体会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2、【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谈话引入:你知道什么是搭石?它有什么用吗?今天我们就去领略刘章爷爷家乡最美的地方平凡而美丽的搭石。2.助读资料:走进作者:刘章,著名诗人,一级作家,汉族,原名刘玺,字尔玉,笔名东旭,别号雾灵山人、燕山痴子等。已出版刘章诗选、刘章乡情诗、刘章散文选、北山恋等诗文集27部。在1999年中国作协诗刊社举办的“新中国成立50年来,你最喜爱的50位诗人”评选中,读者投票郭小川、刘章双双获此殊荣,承德人为之自豪,成为承德诗坛的骄傲。二、出示学习目标1.会认本课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认识多音字“间”,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2.学习用较快速度默读

3、课文,做到注意力集中,不回读。(重点)3.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难点)三、初读感知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2.自读提示: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3.出示我会认,指导学生识记生字。4.出示多音字,指导学生识字多音字。5.理解词语。6.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7.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示例:课文描绘了摆搭石、走搭石等几个生活中的平凡场景。8.出示会写字,组内合作识字,观察书写要点。教师指导重点字的写法:汛:右边横短、起笔向上拉、折和弯钩处要顿笔,里边十字横短竖要长。鞋:革字

4、上边与艹不同,口要扁,中竖贯穿口字、连接上边短横,两个土字中间一竖要分开。隔:阝在左不在右,右边下框要大,里边点、撇要小,里边有一横、下有一竖。惰:左字要扁宽、横短撇要长,工字下横要长,下边月字要窄。协:十字横短竖要长,力字横折钩的折下边要向左拉,左右各一点、写法不同。9.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示例: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家乡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文明礼让、尊老爱幼的精神品质。四、当堂检测第二课时一、出示学习目标1.学习用较快速度默读课文,做到注意力集中,不回读。(重点)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课文中的具体事例,运用抓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体会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

5、精神。(难点)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二、品读释疑1.想一想:作者所说的那道风景究竟是什么?2.“什么是搭石?”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着过去,这就是搭石。3.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怎么过小溪呢?谁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一说?(1)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挽裤。这句话从侧面写出了小溪与人们的关系非常密切。(2)你走过搭石吗?如果你在上面走会出现怎样的情景?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第一道风景上了点年岁的人,无

6、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这句话描写的是调整搭石的老人,刻画了老人细致认真的特点,赞扬了老人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质。第二道风景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来,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a.作者是怎样把这个画面写得这么美的?“协调有序”写出了走搭石的动作美,把“嗒嗒的声音”比喻成“轻快的音乐”,写出了走搭石的声音美,“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写出了走搭石的画面美。作者通过多角度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美丽画

7、卷。b.读一读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第三道风景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两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谈谈你对这幅画面的感受吧!第四道风景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俯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一个“理所当然”让我们看出这些乡亲们把帮助别人、热情待人、尊敬老人看成很自然的事情。人们还把哪些事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3)仿写多么可亲可敬的乡亲们啊!他们还会把什么看

8、成是理所当然的事呢?示例:一位孤寡老人家没有水,邻居帮忙往他家挑水,老人家的水缸总是满满的,大家把这种事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4)小小的搭石,演绎着人间的真情,我能试着写一写: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就要俯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假如(碰上赶集的日子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假如(遇到了下雪天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假如(遇到孩子上学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假如()4.阅读方法解密:具体事例写人(1)概念:写人离不开写事情,通过具体事例写出人的品质,是记叙性文章常用的方法。 (2)效果:人物的品质(特点)更加突出。(3)运用:如这篇课文,五个自然段

9、前四个自然段写了五个画面:摆放搭石、整理搭石、紧走搭石、礼让对方、帮助老人。特别是第4自然段选取了生活中两个具体的事例,虽然看似平凡,但是却写出了乡亲们的淳朴善良。5.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一排排搭石静静地躺在溪水中,任人踩踏,却无怨无悔,默默无语,这正是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精神的写照,也是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情感的纽带。 这句话是文章的点睛之笔,作者借搭石赞颂了乡亲们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这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三、结构主旨1.课文结构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再次梳理文意。2.课文主旨课文通过描绘摆搭石、走搭

10、石等几个生活中的平凡场景,赞美了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 3.写作方法:以小见大的写法(1)用具体事例来写出人物的品质或者特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易,因为我们年纪小、阅历浅,大材料可遇不可求。我们生活中绝大多数都是小材料,这些小材料是日常常见的、身边的,甚至是琐碎的。我们在作文时学习选取小材料来体现大主题,这就是“以小见大”。比如本课,作者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摆搭石的时候精心摆放,走搭石时充满诗情画意,两个人同时过溪招手礼让,背老人过溪理所当然。这些小事透露的是人情美和心灵美。要善于观察、留心生活,发现写作素材;描写事物的时候,或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或

11、者用质朴的语言描述。(2)举例: 动力来自学生的一句话(3)练一练:想一想身边哪些人或事物虽然平凡,透过一些小事或小的细节却让你感受到了不一样的美,练习写一写。 4.课堂小结美文搭石让我们感受了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到人与人相互关爱,生命才更有意义,人生才更幸福。在我们生活中,美无处不在。美到处都有,只要我们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5.主题延伸用心观察自己的生活及周围的人、事、物,想一想哪些平凡事物让你感受到了不一样的美,就像“搭石”一样,虽然平凡,却让人感受到人们美好的品质。课件出示示例四、课堂拓展推荐阅读:给予是快乐的、平分生命五、当堂检测板书设计: 6 将相和教学设计

12、【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1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强、划、削”,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练习圈划关键词句,提高默读的速度。3.能根据小标题给课文分段,概括主要内容。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物的特点。5.学习作者通过具体事例写人物特点的方法,懂得团结协作的道理。 【教学重点】1.会认本课1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强、划、削”,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练习圈划关键词句,提高默读的速度。【教学难点】1.能根据小标题给课文分段,概括主要内容。2.学习作者通过具体事例写人物特点的方法,懂得团结协作的道理。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谈话引入:“黄沙

13、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在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武将,也有众多有胆有识的文臣。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认识两位熠熠生辉的人物吧! 2.助读资料:(1)走进作者: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所创作的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四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

14、之离骚”。 (2)你知道和氏璧是一块怎样的玉璧吗?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玉,在它流传的数百年间,被奉为“天下所共传之宝”。又称和氏之璧、荆虹、和璧、和璞,相传秦始皇得到和氏璧后,命玉工将宰相李斯书写的“受命于天 既寿永昌”八个篆字雕刻在和氏璧上,做皇帝的玉印。这样,和氏璧就成了国玺,代代相传。二、出示学习目标1.会认本课1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强、划、削”,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2.练习圈划关键词句,提高默读的速度。(重点)3.能根据小标题给课文分段,概括主要内容。(难点)三、初读感知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2.自读提示: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

15、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3.出示我会认,指导学生识记生字。4.出示多音字,指导学生识记多音字。5.理解词语。6.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7.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示例:本文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8.出示会写字,组内合作识字,观察书写要点。教师指导重点字的写法:召:刀字横要长、折要短,一撇稍长、上边不出头,口字要扁。议:义字点在上方、要小,撇起笔稍高、和捺在中间位置交叉,捺要长。献:南字下框内点和撇要小、下边是两横一竖,犬字右上角有一点。抄:左窄右宽,右边小字竖不带钩,撇在右点的靠下位置起笔、要长。罪:上扁下高,罒框要扁、里边是两短竖,与四字写法不同,非字两边要匀称。荆:艹在开字上边,刂在右侧、竖钩要长,不要写成上下结构。9.初读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