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亿以上数的认识》教案(九)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9816128 上传时间:2020-10-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5.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亿以上数的认识》教案(九)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亿以上数的认识》教案(九)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亿以上数的认识》教案(九)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亿以上数的认识》教案(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亿以上数的认识》教案(九)(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亿以上数的认识教案(九)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亿以上数的认识教案(九)第3课时求亿以上数的近似数课时目标导航教学导航一、教学内容求亿以上数的近似数。(教材第21页例4)二、教学目标能用四舍五入法正确地求出亿以上数的近似数。三、重点难点重点: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亿以上数的近似数的方法。难点:正确求出亿以上数的近似数。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师:我们已经学会了亿以内数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那么亿以上的数又该怎样求近似数呢?(板书课题:求亿以上数的近似数)二、学习新课1.教学教材第21页例4。(1)出示问题。师:比亿大的数,同样可以用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数。大家试着

2、做一下这两个题。(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例4,引导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2)解决问题。教师点名说一说是怎么做的。教师根据学生汇报边讲解边板书。先分级找到亿位,再看千万位上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数,再加上亿字。使学生明确: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时,关键要看千万位上的数。2.亿以上数的近似数的求法。师生共同归纳出亿以上数的近似数的求法:求亿以上数的近似数时,先分级,找到千万位,再根据千万位上数进行四舍五入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三、巩固反馈1完成教材第21页做一做。(点2名同学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评价)(1)910(2)4280000004亿5260230000

3、53亿49692000000497亿2把下面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不是整亿的,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10600000000503000000000720000000052702300004969200000026900800000(课件出示题目,点3名同学板演,其余同学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评价,使学生再次明确和的正确用法)答案:10600000000106亿5030000000005030亿720000000072亿527023000053亿49692000000497亿26900800000269亿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求亿以上数的近似数求亿

4、以上数的近似数时,先分级,找到千万位,再根据千万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教学反思1亿以上的数比较大,求其近似数比较困难。教学时,可以类比亿以内数近似数的求法,迁移类推,让学生根据四舍五入法自主探索亿以上数的近似数,同时借助分级帮助学生理解求近似数的关键,使学生更好地对亿以上的数的近似数进行求解,并掌握其方法原理。2我的补充。_备课资料参考典型例题准备【例题】将187500000,211600000两个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都约等于2亿,哪一个数看成2亿,误差较小?分析:所谓误差小,就是指哪个数离2亿更接近,我们可以用减法算出它们的差。2000000001875000

5、0012500000,21160000020000000011600000,1160000012500000,所以211600000看成2亿,误差较小。解答:211600000看成2亿,误差较小。解法归纳:解此类题时,可以分别求出两数的差,比较大小后即可得出结论。相关知识阅读延续四百多年的数字联数字对联,生动有趣,令人记忆犹新。明朝嘉靖年间,江西吉水县的状元罗洪光与几位饱学之士同游九江,顺流而下,江风助行,眼看九江就要到了。这时,邻船一名船夫慕名来到罗洪光的船上,说有一个上联,请大人续对。罗洪光根本没把船夫放在眼里,心想:凡夫俗子,能出什么妙联?上联无趣,我对之也无味。待船夫写出上联,罗洪光却傻了眼,迟迟无法下笔,同船的文人墨客你看我,我看你,也不知所措。那船夫的上联是:一孤舟,二客商,三四五六水手,扯起七八叶风篷,下九江,还有十里。上联不仅说出了实事,而且把从一到十的这十个数字按顺序嵌进去,成了绝对。从那以后,400年没人能对出来。直到1959年夏,一个偶然事件的启发,才被一个叫李戎翎的人对上。原来,1959年6月,佛山寺一位老装修工托人到十里外找一段叫九里香的名贵木材,只两天便运到了。据说,1943年也有人找这种木材,弄到手整整花了一年功夫,这一对比,使李戎翎想到那个绝对,于是他续出了下联:十里远,九里香,八七六五号轮,虽走四三年旧道,只二日,胜似一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