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与学习》PPT课件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9815589 上传时间:2020-10-30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4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探究与学习》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科学探究与学习》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科学探究与学习》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科学探究与学习》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科学探究与学习》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学探究与学习》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探究与学习》PPT课件(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科学探究,2,本节复习主要解决以下问题。 1.学会提出问题与建立假设 为此设计了归类探究中的例1;限时集训中的第1、6题。 2.掌握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此内容为本课时的重点。为此设计了归类探究中的例2;限时集训中的第4、5、9题。 3.体验实验的设计 此内容为本课时的难点。为此设计了归类探究中的3;限时集训中的第2、3、7、13、14题。 4.学习表述结论与评价过程 此内容为本课时的重点和难点。为此设计了归类探究中的例4,例5;限时集训中的第8、10、11、12题。,3,1.提出问题与建立假设 说 明:(1)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现象的观察中发现并提出可 以进行科学探究的问题。 (2)

2、根据生活经验或知识原理对问题建立猜想与假设。 (3)对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进行推测与假设。 注 意:提出科学的问题可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联系所学知识、结合科学 原理等途径提出有探究意义的问题。 2.制定计划,设计实验 说 明:(1)针对探究的目的和条件,根据相关实验原理,列出探究实验 所使用的材料、仪器、设备等,设计最佳实验方案,画出相应装 置图。 (2)分析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对所研究问题中的各种变量 进行确认与分类。 (3)将变量转化为可感知、可度量的事物、现象和方法(行 为),说明在实验中如何测量一个变量,说明需要“做什么”和需要“观察什么”。 注 意: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必须

3、紧紧围绕探究的目的和条件,并依据相 关的科学原理进行。,4,3.观察与实验,获取事实与证据 说 明:(1)能使用基本仪器,进行安全操作。 (2)依据某一属性(或规则)进行有计划地观察;由不同的 角度或方法进行一系列比较和测量观察;能针对变量的性 质,采取合适的测量策略。 (3)会记录和处理观察、测量的结果。 注 意:观察与实验中要注意掌握一些基本仪器的基本操作;记录、处 理观察和测量的结果应以科学知识原理为依据。 4.检验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说 明:(1)将证据与科学知识建立联系,得出基本符合证据的解释。 (2)运用文字、符号、图表、模型等解释并概括探究的过程 和结果。 (3)能区别与预想结果

4、不一致的现象,并作出简单的解释。 (4)对探究过程和证据获得方式、方法、过程作出合适评 价,能说明反常结果和证据的不可靠原因,或解释证据是否 充分支持结论。 (5)对观察和测量的精确性作出评价,能提出增加证据可靠 性或获得进一步证据的相关探究的具体改进建议。 注 意:理解科学探究需要运用科学原理、模型和理论。表达时要注意: 表达的科学性、条理性。要善于选用恰当而简明的形式(如 文字、图表、符号、模型等)表达和解释探究的结果。,5,例12010杭州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A.千岛湖中哪种鱼脂肪含量最低 B.杭州植物园内哪种花卉最美观 C.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内哪几种植物在冬季开花 D.天目

5、山自然保护区内哪种植物自然生长速度最快,类型之一 学会提出问题与建立假设,【点悟】科学探究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再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尝试着对这一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然后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B,6,例22010义乌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类型之二掌握基本实验操作技能,A,【点悟】正确使用各种仪器是进行科学实验与探究的必要前提。,7,类型之三体验实验的设计,例32009宁波“鼠标在鼠标垫上移动时,为什么屏幕上的光标会

6、随之移动?”小科对此感到好奇,于是进行了下列实验:用相同大小的压力,让鼠标以相同的速度分别在鼠标垫、平整的桌面和光滑的玻璃面上移动,发现鼠标在鼠标垫上移动时,光标移动正常;在桌面上移动时,光标移动不灵活;而在玻璃面上移动时,光标基本不移动。 (1)小科做上述实验是因为他猜测:光标会随鼠标的移动而移动,可能与鼠标移动时受到的 _大小有关。 通过上述实验小科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2)小敏仔细观察了通电时的鼠标,发现鼠标的反面有如图2-2所示的发光点和小凸点,因此他对小科结论的正确性产生了怀疑。于是,他在不拆开鼠标的前提下,设计了如下实验:_。 实验证明小科的猜想是错误的!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

7、光标随着鼠标的移动而移动?”小科和小敏又开始新的探究,滑动摩擦力,让鼠标稍离开鼠标垫,移动鼠标,观察光标是否会移动,【点悟】在设计实验方案时一定要注意控制相关变量。,8,类型之四 学习表述结论与评价过程,例42010杭州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网上看到:茶叶是碱性食品,喝茶可以溶解脂肪而减肥,他们设计了探究的课题是:比较不同产地茶叶泡出液的酸碱度及茶水是否能溶解脂肪而有减肥作用。他们的实验过程如下: 从市场上购买了三种不同产地的茶叶,编号为A、B、C。 取A、B、C三种茶叶分别在相同的条件下,用开水冲泡。 用pH试纸分别到杯中蘸取A、B、C三种茶叶的泡出液,和标准比色卡比对,测得它们的 pH分别为

8、5.4、6.3、6.0。 将形状、大小、质量相同的脂肪小块,分别放入盛有三种茶叶泡出液的相同杯中,在适宜的温度下保温5小时后,分别滤出脂肪块,吸干表面水分并称量。根据脂肪块在茶水中浸泡前后的质量变化(不考虑脂肪块吸水),判定茶水能否溶解脂肪。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实验操作步骤中错误的是 _。 (2)在第步实验操作中“相同的条件主要是指:水的温度、茶叶的质量、冲泡的时间及 _应相同。 (3)组内有的同学认为,第步实验设计不严密,需要改进的是_。在第步实验中, 根据实验的目的,适宜的温度应控制在 _左右。 (4)有人将茶水倒入有水垢的热水瓶中浸泡一段时间后振荡,发现水垢大部分消失了,产生这

9、种现象的化学原理最可能是_。,水的质量或体积,要设置对照实验,37,茶水呈酸性,与水垢中的碳酸盐等物质发生反应,【点悟】实验设计应控制变量。得出合理的结论,应注意相关结论的前提条件,并在结论的表述中说明前提条件。,9,2011预测提出问题:根据学过的知识知道常吃水果蔬菜,能够预防坏血病,增强机体免疫力,因为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中含丰富的维生素C。但是维生素C的性质不够稳定,高温烹调、长时间贮存等容易遭到破坏。作为常吃的蔬菜,黄瓜究竟生吃还是熟吃能使人体摄入更多的维生素C呢?(提示:维生素C能与高锰酸钾溶液发生化学反应,使高锰酸钾溶液褪去颜色) 做出假设:你的假设是: _。 制定计划: 称取等量的两

10、份黄瓜,将其中一份煮熟,并分别制成相同体积的汁液,倒入两个小烧杯中; 取2支洁净干燥的小试管编号1、2,分别注入相同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2毫升,用一干净滴管吸取生黄瓜汁液,逐滴滴入1号试管,边滴边振荡边观察,直到高锰酸钾溶液褪去颜色为止,记录所用汁液的滴数x; 接着用另一干净滴管,吸取熟黄瓜汁液,逐滴滴入2号试管,振荡并观察高锰酸钾溶液的颜色,直到颜色褪去,记录所用汁液的滴数y。 实施计划:按制定的计划进行实验,统计并分析实验现象。 分析得出结论:请你预测三种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 (1)_; (2)_; (3)_;,黄瓜生吃能够摄入更多的维生素C,若xy,说明生黄瓜汁液含有更多的维生素C

11、,黄瓜生吃更好,若xy,说明熟黄瓜汁液含有更多的维生素C,黄瓜熟吃更好,若x=y,说明生黄瓜汁和熟黄瓜汁含有的维生素C相等,黄瓜生吃、熟吃都不影响摄入的维生素C含量,【预测理由】以熟悉的生活情景为载体考查科学探究的基本素养是常见的考试形式。,10,A组,1.2010南京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人体感到舒适的温度约为42 B.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8 mm C.教室里日光灯的额定功率约为40 W D.做一遍中学生眼保健操的时间约需5 s 2.2010聊城在“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的实验中,采用的五点取样法是( ) 3.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总结出了许多科学研究方法

12、,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类比法”、“理想模型法”等。下面是初中物理中的几个研究实例: 研究电流时,把电流比作水流 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 研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时,让物体的质量保持不变 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光线”。 其中,采用了相同研究方法的是( ) A.和 B.和 C.和 D.和,C,C,C,11,4.2010安徽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5.2010福州如图2-5所示,小明用手使劲捏玻璃 瓶,细玻璃管内的水面就会上升,通过观察细玻璃管 内水柱高度的变化,就能判断玻璃瓶受压后发生了微 小形变。这种把微小量放大有利于观察的方法在物理 学里称为“微小量放大法”。图2-6各实

13、验中应用了与 此相同实验方法的是( ),C,A,12,6.玻璃杯从一定高处掉到水泥地上会破碎,而掉到沙坑里却不容易破碎。老师要求同学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一个问题。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发言,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 ) A.“玻璃杯掉到水泥地上会破碎,是因为地面比较硬。” B.“玻璃杯从一定高处掉到水泥地上会破碎吗?” C.“为什么玻璃杯掉到水泥地上会破碎,而掉到沙坑里却不容易破碎?” D.“玻璃杯掉到地上是否破碎与下落高度、地面的软硬程度有什么关系?” 7.在、三个培养皿中,加入不同成分的培养基,分别接种等量的大肠杆菌,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各培养皿中的菌落数(见下表)。 实验结果

14、能说明大肠杆菌生长需要糖类的是( ) A.培养皿I和 B.培养皿 C.培养皿和 D.培养皿II和,D,D,13,8.2009恩施市场上某一防晒霜宣称可以防晒。暑假期间,几个学生邀约徒步旅行,准备利用此机会做一个关于防晒霜的实验,看它是否有效。设计实验方案如下表: 你认为4人中谁的实验方案最好( ) A.甲 B.乙 C.丙 D.丁,C,14,9.将下列各仪器名称前的字母序号与其用途相对应的选项填涂在相应的位置。 (1)用来夹试管的工具是 ; (2)贮存固体药品的仪器是 ; (3)常作为反应用的玻璃容器是 ; (4)用于洗涤仪器内壁的工具是 ; (5)用于夹持燃烧镁条的工具是 ; (6)检验物质可

15、燃性,进行固体燃烧实验的仪器是 ; (7)用于加热浓缩溶液、析出晶体的瓷器是 ; (8)加热时常垫在玻璃容器与热源之间的用品是 。,E,B,A,D,H,F,D,C,15,10.超市中的许多食物用保鲜膜包装后出售。保鲜膜为什么可以“保鲜”呢? 设计实验在A、B、C三只相同的玻璃杯中,分别注入等体积的蒸馏水,并在各玻璃杯外壁标明刻度,如图2-8所示放置一周。 实验现象一周后发现:A杯中的水量几乎不变;而C杯中的水量减少较多; B杯中的现象是 ; 解释请用分子的知识解释C杯中水量减少的原因: ; 结论保鲜膜除了可以阻止食物中水分流失,还能隔绝 ,防止食物腐败。 提出新问题制作保鲜膜的材料是热固性塑料还是热塑性塑料呢? 实验在一只试管中放入少量保鲜膜碎片,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