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3《我爱家乡山和水》第一课时说课稿

上传人:ley****旋绿 文档编号:149814674 上传时间:2020-10-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3《我爱家乡山和水》第一课时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3《我爱家乡山和水》第一课时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3《我爱家乡山和水》第一课时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3《我爱家乡山和水》第一课时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3《我爱家乡山和水》第一课时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3《我爱家乡山和水》第一课时说课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爱家乡山和水说课稿各位评委,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我爱家乡山和水,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以及教学反思的设计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想进行说明:1、 说教材分析:本课是二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的第一课。教材设置了三个主题活动,分别是“我的家乡在这里”、“发现家乡的美”和“家乡的故事”,旨在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从而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二、说学情分析:低年级学生对于“家乡”概念的解读比较混乱,不少学生认为“家乡”指的是父母儿时的“老家”,而自己可能都没在那里生活过,于是爱家乡的教育成了脱离生活的口号,也难以真正触动学

2、生的内心。因此我们需要帮助学生明确“家乡”对于自己到底是什么地方,帮助他们找到“爱家乡”与自己生活体验的联系。另外,“家乡”对于多数低年级学生来说也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他们对它缺少关心,尚未形成亲近感。因此,学生需要从亲近自己生活的地方开始,感受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的美丽与可爱,热爱家乡,产生对家乡的喜爱之情。三、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重点: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发现家乡的美。教学难点: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3、。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2、学生准备:图画纸和彩笔。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同学们,我们的祖国风光秀丽,美丽富饶。处处都有美丽的景观,处处都有各自美丽的特色。其实,我们的家乡也很美,有山有水,风景优美,还有许多名胜古迹,今天,就请大家一起跟随老师来了解我们的家乡。活动一、看一看,说一说1、指导学生欣赏教材P50我的家乡在这里图片。2、说说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3、思考: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在哪儿,他们喜欢家乡的什么?4.交流: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景色?练习说话:我的家乡在( )省( )市( )县,那里有( )、有( )、还有( ).欣赏:家乡美景

4、的图片活动二、发现家乡的美(结合阅读51页)1.认真看课本51页图画,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小朋友都喜欢自己的家乡吗?2、启发谈话:课本中的小朋友都喜欢自己的家乡,并且能说出家乡的景观和特色,你喜欢自己的家乡吗?想不想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你的家乡?那就当当小导游,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他们好吗?3、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4、请扮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表自己的意见。活动三、故事分享1.请同学们分享自己搜集的有关家乡的故事;2.老师分享故事。同学们,欣赏了家乡的风景,了解了家乡的名胜古迹与传说,你有什么感想?看,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多么热爱自己的家乡,希望你们努力学习,长大后,能为

5、建设我们更加美好的家乡做出贡献。活动四、欣赏歌曲我的家乡作业布置:1.同学们搜集与我们家乡有关的故事或者传说;2.想一想自己家乡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笔把它画下来。五、板书设计:13我爱家乡的山水发现家乡的美.六、教学反思: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能引起学生兴趣的话题,引发学生主动参与语言实践活动的欲望。在小组讨论中,教师应走下讲台,在各组之间穿梭,解惑释疑。与此同时,还应该注意观察小组中的那些弱势群体,给予他们特殊的关怀和指导。在展示成果时,根据话题的难易度,让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都能有表现的机会。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我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我的说课到此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