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平台作业公司行为观察沟通卡培训PPT参考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功能平台作业公司行为观察沟通卡培训PPT参考课件(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多功能平台作业公司行为观察沟通卡培训,2009年4月,目录,一、行为观察卡的背景 二、使用行为观察沟通卡的目的 三、行为观察沟通卡和STOP卡的关系 四、行为观察沟通卡中的术语解释 五、怎样正确使用行为观察沟通卡和使用技巧 六、使用行为观察沟通卡的意义和好处,3,一、行为观察沟通卡的背景,STOP安全训练观察计划最早由钻井事业部从杜邦公司引进,由于其现场操作性好、纠正人员不安全行为效果明显逐步被公司认可后推广至各事业部使用,油田生产事业部已将其纳入到QHSE管理体系工作文件中。但原有的STOP观察卡为英文直译版本,部分内容与表达不符合员工的习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事业部改版的STOP观察卡结
2、合了钻井事业部的BOC卡的优点,对原卡的内容做了适当调整并听取了现场反馈意见,并正式取名行为观察沟通卡。,二、使用行为观察沟通卡的目的,行为观察沟通卡的目的是通过识别安全和不安全的人行为,训练人员消除事故和人员受伤的能力。 执行行为观察沟通卡的关键是观察现场工作,通过交谈鼓励安全的工作方法,改正有危险的工作习惯。 行为观察沟通卡关注的是人及其行为。,三、行为观察沟通卡和STOP卡的关系,STOP-是英文Safety Training Observation Program的第一字母的简称,全称为安全训练观察计划。 STOP卡-是引用杜邦公司的英文版直接翻译过来的,其中许多内容与表达不符合员工的
3、习惯,及其内容比较广泛而难于理解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行为观察沟通卡-是事业部根据我们工作的特点和语言习惯对原STOP卡和钻井事业部的使用的BOC卡内容细化使其: 1.语言通俗易懂,符合国人表达习惯; 2.内容更细化具体,更有利于现场操作; 3.方便统计分析并找出现场违章规律。,四、行为观察沟通卡中的术语解释,四、行为观察沟通卡中的术语解释,行为观察沟通卡专门术语解释 1.个人防护 1.1 头部 1.1.1未佩戴安全帽: 在生产区(包括机舱、泵舱、配电间等)作业时,未按要求佩戴安全帽等。 1.1.2佩戴安全帽的方法不正确:没有系帽带或者帽带太松没起到作用;佩戴安全帽的种类不对;不该佩戴安全帽的场
4、所佩戴安全帽等。 1.1.3安全帽的状况不佳:使用过期的安全帽;安全帽帽带毁坏、失效;安全帽磕碰严重等。,四、行为观察沟通卡中的术语解释,1.2眼部及脸部 1.2.1没有佩戴护目镜/防护面罩:在进行除锈、抛光研磨、切削及凿东西、打砂轮、更换或铆紧玻璃表盖、用榔头敲打东西、处理石灰水泥或其它和粉末材料、处理酸碱或其它化学物质、清洁管线、操作机械和电动工具并有其它物粒子飞出来的作业时,未佩戴护目镜或者佩戴达不到防护要求的近视类眼镜;在泵舱、机舱等舱室内值班作业时,未佩戴护目镜;在进行气割或电、气焊时,焊工或协助人员未佩戴符合要求的暗色眼镜或防护面罩。 1.2.2佩戴护目镜/防护面罩的方法不正确:在
5、现场作业时,将护目镜系挂在胸前而没有戴在眼睛上;指挥吊运作业时,佩戴茶色眼镜;进行除锈、砂轮打磨作业时,所佩戴的防护面罩对颈部起不到保护作用等。 1.2.3护目镜/防护面罩的状况不佳:所佩戴的护目镜镜片磨损严重或护目镜本体破损;所佩戴的防护面罩破损等。,四、行为观察沟通卡中的术语解释,1.3 听力保护 1.3.1没有佩戴耳塞/耳罩:在机舱、泥浆泵舱、振动筛房、固井泵舱、压风机房等噪音区作业时,工作人员未戴耳塞或耳罩;在进行除锈、打磨等产生高噪音作业时,未戴耳塞。 1.3.2佩戴耳塞/耳罩的方法不正确:耳塞未塞入耳朵;耳罩未将耳朵全部遮盖保护。 1.3.3耳塞/耳罩的状况不佳:耳塞/耳罩有明显的
6、缺失、裂纹或破损,使用的耳塞/耳罩达不到降噪的要求。 1.4 呼吸系统 1.4.1没有佩戴防护口罩/防毒面具等:在进行除锈、固井进入灰罐或从事其它具有粉尘作业时,未佩戴防尘口罩;在进入油舱或封闭舱室时,未佩戴专门设计适用的防毒面具(包括滤毒罐)或呼吸器;在调配泥浆时,没有佩戴防护口罩;在进行其它对呼吸系统有刺激性的作业时(如调配油漆)未佩带防护口罩等。 1.4.2佩戴防护口罩/防毒面具等的方法不正确:防护口罩/防毒面具未完全遮盖口部/鼻部或遮盖不严实。 1.4.3防护口罩/防毒面具等的状况不佳:防护口罩/防毒面具破损、污垢多;防毒面具的滤芯失效等。,四、行为观察沟通卡中的术语解释,1.5 胳膊
7、和手 1.5.1没有佩戴防护手套:进行热工作业时,未戴焊工专用防护手套;在处理有腐蚀性的化学品时(包括向泥浆里添加化学材料、测泥浆比重、用化学溶剂清洗材料等),未戴专用的橡胶手套。 1.5.2佩戴的防护手套不符合作业条件要求:搬用容易划伤手的物品(带有棱角、毛刺等)使用线手套;使用具有腐蚀性的化学品时,使用线手套或帆布手套等。 1.5.3车、钻、铣等旋转机加工作业中戴手套:在进行车床作业、台钻或操纵带有旋转零部件等设备时戴手套。 1.6 躯干 1.6.1没有系安全带 1.6.2安全带使用方法不正确:安全带未做到高挂抵用;在佩戴安全带进行攀高时,安全带尾绳在身体上没有缠绕或缠绕方法不对,影响人员
8、安全攀爬。 1.6.3没有穿工作救生衣/工作服:在舷外或井口区域作业时,未穿工作救生衣;在进行酸化作业、中子源作业、油基泥浆等作业时,未穿特制工作服(防护服);在生产区作业时未穿工作服等。 1.6.4穿着工作救生衣/工作服不当:在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旁作业时穿过于肥大的工服、衣服打结或用块布系在身上;工衣腰身、裤腿、袖口、衣领松散等。,四、行为观察沟通卡中的术语解释,1.7 腿部及脚部 1.7.1 生产区没有穿工作鞋 1.7.2 生产区穿不符合标准的工作鞋:以皮鞋代替有保护脚趾作用的钢套安全鞋;在腐蚀性场所作业时,穿不防腐的安全鞋;电气作业时不穿具有绝缘性能的鞋等。 2.0 规范操作 2.1 不
9、按规定的方法操作 2.1.1 选择机械/装置/工具/用具有误:未按照机械/装置/工具/用具的设计要求使用,而是选择和使用错误的机械/装置/工具/用具。如:当需要榔头进行敲击时,却使用扳手替代; 用压缩空气吹铁屑;用氧气置换空气;临时使用不牢固的设备设施;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在防爆区域或者敲打设备关键部位使用铁锤;拿锉刀当凿子或杠杆使用,撬、彆物品;将刀具当成螺丝刀使用等。 2.1.2 没有按规定的方法使用机械/装置/工具:没有按照操作规程或设计要求和方法使用使用方法使用机械/装置/工具等。如:使用砂轮机侧面进行摩削作业;螺丝起子当作眼钻、凿子、撬子等使用;在防爆区内使用非防爆电器;超过操作最
10、大速度(磨轮速度过高,总装配线加速,整个操作超速)等。,四、行为观察沟通卡中的术语解释,2.1.3使用有缺陷的机械/工具/用具(明知):虽然选用了正确的机械、工具、用具,但是使用的机械、工具、用具有缺陷,状况不良。如:铁箱支撑手柄用使用链条,而非可固定钢材;手工具磨损、变形或破裂但仍继续使用;榔头的木柄、锤头有破裂却继续使用;使用的锤柄与锤头沾有油脂而未清洁;使用头部开花的铁锤等。 2.1.4推/拉/拿/搬物体的方法不对:使用刀子划割东西时,刀刃正对自己的另外一只手;用力推拉扳手、管钳时,密合不完全,在扳手、管钳内加垫片;使用扳手、管钳时,扳手、管钳上加延长杆; “推”扳手而不要“拉”扳手;手
11、工具传递时采用抛掷的方法等。 2.1.5用手代替工具操作:用手清除切削;不用夹具固定,用手拿工件进行机加工等。 2.1.6工作速度或运载速度不适当:使用叉车作业时,运行速度过快;使用吊车或气动绞车吊运物体时,提升或下放速度过猛过快等。 2.1.7 忽视警告标志/警告信号:不知道工作区域的警告标志/警告信号表示的意义等。 2.1.8 没有信号就启动、关停机器/设备 2.1.9 没有信号就移动/放开物体,四、行为观察沟通卡中的术语解释,2.1.10 无证/越权限操作:没有工作许可证或未经允许,操作人员操作设备;没有操作该设备的许可证而操作设备。如:未经培训就操作气动绞车、吊车和进行车床作业等。 2
12、.1.11 扔代替用手传递:传递手工具、重物、易碎品等用扔抛的方式代替手传递。 2.1.12 冒险接近/进入危险位置/场所:冒险进入限制空间;接近或接触运转中的机械、装置;攀登或接触易倒塌的物体;在起吊物下或高空作业区域作业、停留;冒险进入限制空间;接近无安全防护的高空、舷边、井口;在高压区等危险区域作业、穿越;未经安全人员允许进入油舱、灰罐、将军柱内等。 2.1.13 工作场所嬉戏打闹/不必要的奔跑:在旋转的部件周围、容易打滑、容易磕碰等区域嬉戏打闹或奔跑。 2.2 不采取安全措施进行操作 2.2.1 没有进行隔离/锁定/挂牌:没有接地、绝缘或接地、绝缘不充分;开关未锁定、造成意外转动、通电
13、或泄露等。 2.2.2 没有进行通风/空气置换 2.2.3 进入限定空间前未作安全检测,四、行为观察沟通卡中的术语解释,2.2.4 在防爆区使用非防爆设备设施 2.2.5 高空作业时工具未系安全绳 2.2.6 起重作业不系牵引绳 2.2.7 在机器运转时进行维护保养等 2.2.8 特殊作业缺乏监护/监护不到位:无监护人、监护人不具备监护技能、对紧急情况不知如何处理等。 2.2.9 上下楼梯不扶栏杆:上下楼梯手插在口袋内;双手搬运重物上下楼梯;从楼梯上滑下等。 2.2.10造成安全装置失效:拆掉、移走了安全装置;安全装置堵塞,失去作用;调整错误, 造成安全装置失效;去掉其它相关安全防护装置等。
14、2.3 其他,四、行为观察沟通卡中的术语解释,3.0规范指挥 3.1 指挥信号不正确/不清楚:使用不正确或模糊的指挥手势、信号,进行指挥。 3.2 多人指挥,信号不统一:没有明确的指挥者或者指挥人员使用的信号不统一,造成理解或判断错误等。 3.4非特殊情况下越权指挥 3.5明知危险仍强令冒险作业 3.6特殊作业前没有进行作业申请/风险分析 3.7其他 4.0 人员位置 4.1 碰撞到物体:人员在作业时,由于所处位置狭小等原因,容易碰撞到机械、设备、以及其它物体或突出的机械锐利边角等。 4.2 被物体夹住/手扶/握物体部位不正确:主要指工作区域狭小或者作业措施不当被物体 夹住;手扶/握物体部位不
15、正确而易导致手部受伤。,四、行为观察沟通卡中的术语解释,4.3 跌倒/坠落/陷入物体之中:主要是指由于场地状况使人员易跌倒或者人员所处于高空、舷外等位置以及由于其它原因使自身处于一种易跌易坠的危险状态之下。如作业场地滑冰、污油等未及时清理;作业场地物品摆放零乱;安全/应急通道上有障碍物;边缘的防坠落防护使用链条防护而没有使用固定栏杆;护栏松动;站在有滑轮的椅子上取高处的物品而缺少扶助和监护;使用梯子进行作业时,梯子缺少防滑措施或使用梯子方法不当;在缺少护栏的灰罐等高处作业;在BOP上作业时,未系安全带;以及其它在进行高空、舷外作业时,未使用防坠落装置(包括安全带)或者使用方法不正确等。 4.4
16、 被物体砸到 4.5 接触极高/极低温度/电流/电击:电气操作人员未按照规程操作(带电作业;没有进行断电、挂牌、锁定;非专业人员进行进行电气操作;作业时,绝缘措施不到位或失效;经过通道上的电线、电缆未高空架设或有效保护);间距(将可能触及的带电体置于可能触及的范围之外)不符合要求;未进行有效的接地保护;雷雨天、浓雾及周围空气温度较大时,进行带电作业;带电作业时,作业人员戴有项链、耳环、手表或其它类似的金属物品等。 4.6 吸入/吸收/吞食有害物质 4.7 姿势不良/用力过度 4.8 其他,17,四、行为观察沟通卡中的术语解释,5.0 作业场所 5.1 作业场所杂乱 5.2 作业空间狭小 5.3 堵塞安全通道 5.4 地面滑(水/雨/雪/油污等) 5.5 物体/工具放置位置不当 5.6 危险场所没有标志/标志不清 5.7 照明光线不良 5.8 带电装置带电部分裸露:在作业场所,电气设备绝缘不好(电气设备的绝缘受潮,表面有粉尘、污物;有裂纹或放电痕迹,甚至于脆裂、破损);电气设备屏护不到位,标识不清楚等。 5.9 设备无防护/防护装置不当: 5.10 未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