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精细化管理范文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49811359 上传时间:2020-10-30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46.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审计精细化管理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审计精细化管理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审计精细化管理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审计精细化管理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审计精细化管理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审计精细化管理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计精细化管理范文(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审计精细化管理范文 审计精细化管理 1 审计管理业务流程 11 内部审计管理流程 部门 步骤 总经理 总结审计阶段 准备审计阶段 实施审计阶段 关键步骤说明 审计部主管 审计工作组 根据审计任务和企业规划,审计部主管负责组建审计工作组 根据审计任务和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审计工作组制定审计方案,而后交审计部主管审核再交总经理审批 审计工作组设计审计工作所用表单 审计工作组向被审计单位签发审计通知单 审计工作组按照计划方案展开各项现场审计 审计工作组在审计过程中如实记录审计结果 审计工作组组长根据审计结果编制审计底稿,交审计部主管审核 审计工作组组长编制审计报告,总结审计工作,呈交审计部主管审核

2、和总经理审批 审计工作组根据审核审批意见向被审计单位反馈审计结果 审计工作组将审计工作资料、存档 组织成立审计小组 、归档 反馈审计结果 审批 审核 制定审计方案 设计工作表单 签发审计通知单 全面开展审计工作 做审计工作记录 编制审计报告 编制审计底稿 审核 审批 提出审核意见 审核 12 长期借款审计流程 审计工作组应向组员明确对长期借款进行审计的工作目标 1确定长期借款借入、偿还及计息的记录是否完整 2确定长期借款的年末余额是否正确 3确定长期借款在会计报表上是否充分披露 审计工作组组长填写审计记录,交上级审批 填写审计记录 明确审计目标 长期借款加计、账目核对 获取或编制本年度的长期借

3、款明细表,复核各项数值的加计是否正确,并与明细账、总账的余额核对是否相符 1对年度内增加的长期借款,检查借款合同和授权批准,了解借款数额、借款条件、借款日期、还款期限、借款利率,并与相关会计记录进行核对 2向银行或其他债权人函证重大的长期借款 对年度内减少的长期借款,检查相关会计记录和原始凭证,核实还款数额 检查年末有无到期未还借款,逾期借款是否办理了延期手续,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是否已转到流动负债 审查增加的长期借款 审查减少的长期借款 审查到期借款 审查利息处理的正确性 审查汇率折算的正确性 审查非记账本位币折合记账本位币的折算汇率,并检查折算差额是否按规定进行了会计处理 1审查借款利息计

4、算是否正确,如有未计利息应予以记录,必要时进行适当调整 2审查长期借款利息资本化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验查长期借款在资产负债表上的披露情况 验查长期借款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给予了充分披露 13 长期投资审计流程 审计工作组组长向组员明确长期投资审计的工作目标:确定长期投资是否存在、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长期投资增减变动及其收益(或损失)的记录是否完整、长期投资年末余额是否正确、长期投资的计价(成本法或权益法)是否正确、长期投资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明确审计目标 账目核对 1核对长期投资明细账与总账余额是否相符 2获取或编制长期投资明细表(按股票投资、债券投资、其他投资分别列示),分别计算资

5、产负债表日余额的正确性 1审查长期投资入账基础是否符合投资合同、协议的规定,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2重大投资项目是否有董事会的决议,并取证 审查投资入账基础 审查投资收益、应收股利和应收利息是否按规定恰当地核算 审查年度内长期投资增减变动的原始凭证,并追索变动的原因及授权批准手续 审查投资收益 审查投资变动情况 审核投资核算方法 审查长短期投资划转的处理 审查长期投资与短期投资在分类上相互划转的会计处理是否恰当 1审查长期投资的核算是否按规定采用权益法或成本法 2对采用权益法的,应获取被投资单位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年度会计报表; 若未经注册会计师审计,则应考虑对被投资单位的会计报表实施适当的审计或审

6、阅程序 填写审计记录 审计工作组组长填写审计记录,交上级审批 1了解股票、债券在资产负债表日的市值,当市值与成本存在显著差异时,应提请被审计单位作适当披露 2检查对外长期投资是否超过被审计单位净资产的50%,若超过,应提请被审计单位进行恰当披露 3查验长期投资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恰当披露 审查长期投资在资产负债表上的披露情况 14 存货管理审计流程 审计人员向相关单位(采购部、仓储部、生产部)发送审计通知,以便相关人员准备好所需的文件资料 审计人员审查采购部的订货合同,检查相关凭证、票据是否齐全 审计人员审查采购成本的构成情况,查看采购成本的构成项目是否合理,采购费用分配比例是否合理 审计人员

7、检查材料的入库程序是否合理、有无重大纰漏和弄虚作假现象 审计人员要与采购人员或根据相关凭证,核实在途材料的数量及其管理情况 审计组长填写审计记录,交上级审批 填写审计记录 审计通知 审查订货合同 审查材料入库程序 审查采购成本 审查在途材料 库存盘点审查 核实生产计划 账实审查 核对账面和实际存货,注意检查有无代他人保存和来料加工的存货,有无未入账而置于(或寄存)他处的存货,这些存货是否正确列示于账面 通过核实生产部的生产计划,审查材料的发出计划及出库存货的品种、数量,核查是否存在弄虚作假现象 1审计人员现场审查、盘点存货的数量,核对存货的实有数量,并与账面余额核对是否一致 2观察存货的质量,

8、查看是否有明显不符合要求的存货 15 货币资金审计流程 部门 步骤 审计小组 审查 记录 现金账目 盘点 核对 关键步骤说明 审计通知 出纳 会计 出纳账目,将所有抵账的凭证票单入账 出纳结算完现金日记账余额后,填写现金出纳报告书出纳在会计人员及审计人员在场的情况下清点现金,并作记录 出纳填写库存现金清点表后,由会计人员签字确认 审计人员核对库存现金清点数和现金日记账结余数是否相符 封存现金 凭证票单入账 填写现金出纳报告书告 清点现金 签字确认 账实审查 填写审计记录 现场监督 填写库存现金清点表 现场监督 16 成本审计工作流程 1审计组向审计对象发送审计通知,开始审计工作 2确定成本开支

9、审查的项目:材料费、人工费、制造费用等 审查工资分配、结算及人工费用账目处理的正确性 审查材料的计价与直接材料费用的分配情况 审计通知、确定成本审计项目 审查材料费 工资分配审查 审计组长填写审计记录,交上级审批 填写审计记录 审查在产品、产成品成本 1审查在产品的结存量及产品的计价方法 2审查产成品数量及成本的计算 审查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费用 1审查制造费用项目的合理性及会计处理的正确性 2审查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及生产费用的分配情况 17 利润审计工作流程 审计组向审计对象发送审计通知,开始审计工作 审查销售过程是否符合企业的规定 审阅“产成品明细账”、“发出商品明细账”等,审核计价方法是否

10、前后保持一致 审查销售账务处理的正确性 审查销售成本结转是否符合配比原则 审计组长填写审计记录,交上级审批 填写审计记录 审计通知 审查销售收入 审查销售账务处理的正确性 审查成本计价 审查成本结转是否合理 审查利润总额 审查净利润 审查所得税征收范围、计税依据、税率、应纳税税额的计算是否正确 审查“本年利润账户”并核对相关账户记录的一致性 2 审计管理制度设计 21 企业内部审计管理制度 制度 名称 企业内部审计管理制度 受控状态 编 号 执行部门 监督部门 考证部门 第1章 总则 第1条 目的。为了规范企业内部审计管理工作,使审计工作制度化、法制化,根据国家审计法规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

11、理制度。 第2条 审计机构及审计人员。 1企业设立内部审计部。 2企业所有内部审计业务统一由审计部负责。企业领导直接布置审计任务,部门领导安排审计工作,内部审计人员制定审计方案,报企业领导批准后实施。 3审计部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在管辖范围内依据企业的授权依法开展其认为必要的内部审计工作。 4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具备与其所从事审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 5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依法审计、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客观公正、廉洁奉公、保守秘密。 6内部审计人员办理审计事项时,与被审计单位或审计事项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3条 审计对象包括企业总部、全资子公司、分公司、控股公司的所有员工及参股企业的派驻

12、人员。 第4条 内部审计机构的职权与责任。 1召开企业、部门、下属企业有关审计工作会议。 2参与重大经济决策的可行性论证或可行性报告事前审计。 3要求被审计单位及时提供计划、预算、决算、合同协议、会计凭证、账簿等文件资料。 4检查被审计单位的凭证、账簿、报表、资产。 5对有关事项调查,有权要求有关单位和个人提供证明材料。 6提出改进管理、提高效益的建议。 7对违反财经法规行为提出纠正意见。 8对严重违反财经法规、造成严重损失或浪费的人员,提出追究责任的建议。 9对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及时向总经理、董事会、监事会报告。 10对阻挠破坏审计工作或拒绝提供资料的,有权向总经理提出建议,采取必要措

13、施,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11参与制定、修订有关规章制度。 第2章 内部审计的范围和内容 第5条 内部审计范围。 1与财务收支有关的经济活动。 2财务计划的执行和决算。 3企业资产的使用、管理及保值增值情况。 4基建工程预、决算的真实合法性。 5国家财经法律、法规执行情况。 6企业领导离任的经济责任。 7管理活动、行政活动。 8其他认定事项。 第6条 审计工作内容。 1审计财务计划及其预算的执行的决算。 2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立项、资金,以及预算、决算、竣工、开工进行审计。 3审计资产管理情况。 4审计经营成果,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 5审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严密、有效性。 6审计

14、重要经济合同、契约的签订。 7负责对各部门、下属企业领导离任进行审计。 8审计联营、合资、合作企业和项目投入资金、财产使用及其效果。 9配合国家审计机关和审计(会计)师事务所对和有关部门的审计。 10其他交办审计事项。 11向总经理室、审计机关报送审计工作计划、报告、统计报表等资料。 第3章 内部审计工作程序和注意事项 第7条 内部审计工作程序。 1制定企业审计计划和工作方案,经总经理批准组织实施,必要内容报送审计机关。 2书面通告被审计单位,说明审计内容、种类、方式、时间。 3实施审计。审计人员可采取审查凭证、账表、文件、资料、检查现金、实物、向有关单位和人员调查取证等措施。 4提出审计报告

15、,作审计结论及审计处理意见。 5下达审查处理决定。 6复审。被审单位、个人在接到审查处理决定10天内,向企业提出书面复审申请,经总经理批准,组织复议。 7进行后续审计。 第8条 审计程序过程注意事项。 1审计部可以临时成立审计小组进行专项审计工作。 2审计前,应向被审计单位出示由总经理签章的审计通知书及授权审计通知书。 3审计处理决定由总经理批准下达。 4复议期间,原审计结论和决定必须照常执行。 5重大事项审计报告报董事会、监事会备案。 6审计过程中若发现问题,可随时向企业报告及时制止。 第4章 审计档案管理 第9条 审计部门应建立、健全审计档案管理制度。 第10条 审计档案管理范围规定如下。 1审计通知书和审计方案。 2审计报告及其附件。 3审计记录、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证据。 4反映被审计单位和个人业务活动的书面文件。 5总经理对审计事项或审计报告的指示、批复和意见。 6审计处理决定以及执行情况报告。 7申诉、申请复审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