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工作(四)

上传人:金手指1****983 文档编号:149810860 上传时间:2020-10-3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9.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工作(四)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工作(四)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工作(四)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工作(四)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工作(四)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工作(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工作(四)(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工作方案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工作方案 为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促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按照中央、省、市关于开展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要求,现就试点示范工作提出如下方案。 一、试点背景 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根基。指出,要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中央出台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也明确要求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我县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有着良好的实践经验和群众基础,全县共有37个村入选省首批善治示范村、27个村

2、入选省级三治融合村,三治融合被评为全市改革创新典型案例,并承办了全市现场会,沙柳街道曼岙村船帮里三治融合机制在全省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现场会上作经验交流。为进一步巩固我县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成果,不断提升自治、法治、德治水平,经研究,决定开展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创建。 二、试点思路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以健全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为主攻方向,以增进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基本前提,以台州市三化十二制为基础,编制地方标准,充分发挥自治基础、法治保障、德治教化的作用,全面实现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进一步推动自治、法治、德治

3、三治融合,积极探索乡村治理的新路子、新模式,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时代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为建设鲜甜_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党的领导。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乡村治理工作的领导,健全党管乡村治理的领导体制机制,发挥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领导作用,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2.坚持农民主体。充分尊重农民、依靠农民、组织农民,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作为乡村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坚持三治结合。坚持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先,创新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有效实现形式,推动自治、法治、德治联动

4、融合、共同发力。 4.坚持多方协同。综合运用传统治理资源和现代治理手段,推动政府治理、社会调节、村民自治良性互动,鼓励引导社会和公众共建共治共享,形成维护乡村社会和谐稳定强大合力。 5.坚持突出重点。从实际出发,聚焦农民关心、社会关注的问题重点突破,从体制机制层面探索解决方案,形成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做法。 三、试点内容 围绕中央、省、市三治融合八项主要任务,以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深化法治建设,突出德润人心,激发自治活力,以三化十二制为引领,建立健全三治融合共生机制,不断将创新实践推向深入。 (一)自治民主化。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头雁作用,建强基层党组织班子,夯实基层自治基础

5、,健全全民参与机制,拓宽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渠道,深化村民自治实践,提升村(社区)自治效能,进一步构建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自治体系。 1. 村级班子建设强化机制。对标双整两全要求,以聚五力创五美为主抓手,全力推进争星夺旗和美共创专项行动,使村党组织成为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坚强战斗堡垒。严把村干部素质关,扩大选人用人视野,全面落实村干部四化一提升工作机制,深入开展村级和合好班子和合好搭档等联创联评活动。深化头雁领航工程,全面实行村主职干部县级备案管理,每年组织村党组织进党校轮训,不断提升村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全力实施雏雁计划,组织村(后备)干部进电大提升学历,确保下一次

6、村(社)换届后实现全县村两委班子一村一名大学生目标。 2.村民代表履职规范化机制。以省级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创建为契机,制定一团三制度,不断规范村民代表履职能力。创设村民代表会议主席团,作为闭会期间的常设机构,明确主席团的产生方式和职责;创新村民代表议事协商小组制度,根据代表职业、专业和特长,成立若干协商小组参与专项事务的决策、管理、监督。明确不合格村民代表的情形和处置方式。设立特约村民代表制度,让户口不在本村的村治精英发挥更大作用。明确村民代表履行职责、开展工作的主要制度,包括提出议案、调研视察、议事协商、联系服务村民等。建立申诉救济制度,为村民代表正常履职做出保障。 3. 社会组织协治

7、机制。充分发挥乡贤、志愿者、公益组织、妇女等特殊群众的作用,在乡村治理、乡村建设方面发挥补位、辅位作用。推进三社联动,不断完善_湾公益谷,培育发展一批类型多样、服务多元的社会组织,建立社会工作人才激励机制,吸引培养一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参与村居治理,提升治理水平。推进志愿服务,以互助志愿、公益慈善为重点,发挥各类志愿者工作室的示范作用,培育壮大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队伍,落实各项服务引导措施,建立积分制管理办法,切实提高基层志愿服务团队联系村民、服务村民的能力和水平。深化名誉村主任制度,选聘杰出乡贤担任名誉村主任,让乡贤成为村庄发展规划者、特色产业引领者、优秀文化传播者。由乡镇(街道)妇联组织,村级

8、妇联主席、村妇联执委组成千名执委妇女队伍,以开展 千名执委美家园活动为载体,带领广大农村妇女积极投身到美丽庭院、垃圾分类、污水治理等乡村建设中。 4.全科网格提升机制。探索网格员队伍四统一建设,即统一配置、统一职责、统一管理、统一保障。按照一个网格一长三员要求,统一选配好人员,明确村侧重抓好统筹协调,不再担任网格长,其他村两委干部担任网格长或专职网格员,村配套组织负责人和党员骨干担任兼职网格员,组团联村人员担任网格指导员。建立职责清单,充分发挥网格在基层党建、平安维稳、农房整治、项目征迁、文明创建、营商环境等工作中的作用。实行村聘乡管,由乡镇(街道)对一长三员进行考核,通过红黄灰三色考评,奖优

9、罚劣。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根据网格规模、工作任务等,将网格长报酬分为三档,由县财政统筹安排,拨到乡镇(街道)包干使用。 (二)法治规范化。推进法治阵地建设,强化法治宣传,倡树法治理念,提升法治素养,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营造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法治环境。 1.三官一律师机制。以实施三官一律师进村活动为契机,以民主法治村创建为抓手,深入开展一村一居一警一室建设。组织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进村居,建立联系点和联系户,面对面化解群众矛盾纠纷,强化对综治专管员、人民调解员、社区矫正员、村民小组长等队伍的业务培训指导,形成治保、调解、巡逻、普法帮教、重点人员管控、群众工作六

10、位一体的综治维稳体系。进一步加强普法队伍建设,完善基层法治宣传阵地,建立健全村级法治讲堂,因地制宜设立法治图书角;推动农村基层多媒体普法建设,开设农村广播普法栏目,提升之江法云法治微信群法律宣传服务质量,为基层群众提供指尖学法;丰富基层法治文化生活,结合农村特点,利用各种传统节日和法律节点开展多形式多渠道法治宣传。 2. 和合大调解机制。大力推进一中心、四平台建设,建强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依托县级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加快乡镇(街道)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整合各类站所力量,强化资源共享、联动处置,带动基层治理四平台有效运行。开展基层治理四平台标准化建设,促进各部门移动端APP七通八通合并为一通,

11、构建基层治理信息一个口子进、一个口子出机制,强化信息收集、分析研判、分流交换、调度指挥、反馈督办功能,实现纵向打通、横向整合、协同共治。实行部门派驻乡镇(街道)的机构属地管理,实现派驻机构与乡镇(街道)职权和人员力量深度融合,有效开展矛盾纠纷调解工作。 3.清廉村居建设机制。通过建设四个全覆盖,使基层治理体系更完善,基层政治生态更健康,为乡村振兴营造良好的党风、政风、村风、民风。深入推进基层党员干部警示教育。综合运用清风宣讲、庭审教育、全媒体等多种手段,将警示教育覆盖到每一名村干部。推进小微权力运行监督全覆盖。落实两面清单强化风险防控机制,制定村干部廉洁履职底线规则,厘清小微权力边界。推进村居

12、清风巡察全覆盖。聚焦基层党组织建设、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土地征收、扶贫惠农等重点领域,开展清风巡察。推进村居清廉文化阵地全覆盖。依托本地厚实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山海农耕、海防渔旅、崇学重教文化中的清廉文化资源,构筑富有地域特色的廉政文化风景线,进一步传承清廉家风,打造清廉村居。 4. 村级党组织主体责任汇报机制。建立健全村级党组织主体责任汇报制度,形成县领乡、乡带村的三级主体责任报告体系,将主体责任压力层层传导到基层最后一公里,切实发挥党建统领作为乡村治理的最大政治优势作用。因地制宜开展报告会,对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纪律作风建设、规章制度落实、维护群众利益等例行工作,开展常规报告。对工

13、程项目推进、扶贫资金使用、基层社会治理等重点工作落实情况,开展专项报告。对中心工作落实不力、重复访越级访突出、黑恶势力影响恶劣、清廉村居建设滞缓等难点,开展提级报告。 (三)德治风尚化。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大力推进三乡有礼主题活动,在全社会形成普遍认同的理想信念、道德标准、价值尺度,形成以善束心、以德润心、以文化心的社会风尚。 1.道德红榜评树机制。进一步深化红榜颂道德主题实践活动,建立完善以礼育人以礼赞人以礼待人以礼化人四项制度。坚持县镇村三级联动,以层层民主推荐的形式评选各级道德红榜人物。不定期为身边好人送去动态红榜;以新闻宣传+文艺创作的形式讴歌礼赞身边的好人;建立完善

14、好人礼遇机制,让好人有好报的思想深入人心;充分发挥好人的示范效应,邀请各级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作为形象代言人,参与乡村振兴、文明创建等活动。 2.文明测评机制。探索实施村级文明指数测评机制,建立科学完善的测评标准,从环境清洁指数、公共场所文明指数、人际和谐指数等各方面进行评价。广泛开展村级道德评议、乡风评议活动,建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团,重点吸纳道德模范、先进人物、能人乡贤等公众人物担任道德观察员,担任评议活动检查员,对不文明行为进行通报,在村务公开栏进行公示,引导广大群众由要我文明向我要文明转变;组织开展移风易俗主题活动和志愿者服务活动,引导广大村民破除各类陈规陋习,抵制大操大办、薄养厚葬、

15、人情攀比等不良现象,自觉践行文明新风。 3.文化感召机制。搭建理论宣讲、乡风培育、文化服务、医疗服务、技能培训五大平台,建立文明实践中心+文明实践所+文化礼堂三大体系,大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建立线上+线下双线运行机制。依托现有的文化阵地,在县乡村建立三级文明实践活动阵地,依托掌上_app,打造文明实践中心云平台,通过中心派单-网上亮单-站所点单-团队送单-百姓评单五步流程,实现线上线下双线运行机制。推行讲堂+实践双轮驱动机制。讲堂式以讲为主,让村民通过听课来接受教育;实践式以实用为主,让村民在活动中受到熏陶,做到富教于实践,富实践于教化。实施宣教+服务双层推进机制。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

16、、站)以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为基本形式,依托各种平台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4.三乡有礼创建机制。以文明积分为手段,围绕评奖罚帮四项举措,实施三乡有礼道德评议工作,推动农村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建立评议组织。通过村民代表大会的形式,选举产生道德评议组织,制订出台乡风文明评分规则,按照一户一档的形式,不定期对本责任区范围内的村民进行道德评议,评议结果以积分的形式张榜公示。建立奖惩办法。将文明积分与荣誉挂钩,每年评选一次最美家庭,最美家庭享受宅基地优先安排、优先推荐入党、参军、评选各类好人,享受免抵押低息贷款等各项福利。文明积分排位靠后的家庭,予以全村公开曝光,取消各类评先评优资格;实施帮扶举措。对评议出的反面典型,由道德观察团确定一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