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培训PPT参考课件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9809501 上传时间:2020-10-30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2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培训PPT参考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培训PPT参考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培训PPT参考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培训PPT参考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培训PPT参考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培训PPT参考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培训PPT参考课件(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43,雷击风险评估几个问题的统一和探讨 2012年4月20日,一、评估法规依据、范围及程序 二、收费依据及执行标准 三、评估技术依据、分类及内容 四、数据采集及现场勘察 五、评估报告及汇报会的注意事项 六、评估工作的局限与发展,3/43,第一部分评估依据、范围及程序,4/43,1.1 法律法规规定,(1)粤府办200683号转发省气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雷减灾工作意见的通知 防雷装置的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由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负责。对拟建的大型建设工程、重点工程、易燃易爆环境建设工程应进行雷击风险评估。,5/43,1.1 法律法规规定,(2) 2011年9月1日起施行的防雷减灾管理办法(中国气

2、象局令第20号)第二十七条 大型建设工程、重点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人员密集场所等项目应当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以确保公共安全。各级地方气象主管机构组织进行本行政区域内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6/43,1.1 法律法规规定,(3) 2011年9月1日起施行的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中国气象局令第21号)第八条要求: 申请防雷装置初步设计审核时,需要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项目,应当提交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报告。,7/43,1.1 法律法规规定,(4) 2005年8月1日起施行的汕头市防御雷电灾害条例: 第五条 市气象行政主管机构负责组织管理和指导监督全市的防雷减灾工作。各区县气象行政主

3、管机构按照管理权限,负责组织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防雷减灾工作。未设气象行政主管机构的,其防雷减灾工作由市气象行政主管机构负责。 第三十六条 防雷减灾活动,指防御和减轻直击雷、雷击电磁脉冲、静电感应、雷电波侵入等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活动,包括雷电灾害的研究、监测、预警、风险评估、灾害的调查和鉴定等。,8/43,1.1 法律法规规定,(5) 2010年4月1日起施行的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十条 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气象灾害在第2条中包括雷电),9/43,1.1 法律法规规定,(6)国办发明电200628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防雷减灾工作的通知。 (7)国办发20074

4、9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10/43,1.2 评估界定范围及界定标准,(1)大型建设工程:参照工程设计资质标准(建市200786号)附件3-21-1关于建设项目设计规模划分表中大型工程标准确认。(小区30万、单体2万或20层以上) (2)重点工程:以各级政府或发展改革主管部门确定公布的重点项目的文件或公告为准。(投资5000万以上的项目) (3)易燃易爆环境建设工程:应参照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21341-2008)附录A确定。,11/43,1.3 评估目的和意义,雷击风险评估是防雷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从技术可行和经济合理性出发,应用综合防雷及

5、风险管理论的原理和方法,控制风险、节省投资。 雷击风险评估旨在查找、分析和预测本工程项目可能导致雷击的危险、危害后果和损害程度,有针对性地提出消除、预防或降低雷击风险的最有效合理的防护措施和对策,使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程度,并提出最优方案来指导项目设计和具体施工,最大限度的减少雷电灾害和损失,达到最低事故率、最少损失和最优安全投资效益。,12/43,1.4 评估工作的程序,各区县气象局和驻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在受理建设单位的设计审核时(有些是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或初步设计阶段),依据雷击风险评估界定标准,告知建设单位需进行雷击风险评估,并填写评估申请表; 建设单位提供评估相应资料,并签定委托

6、书; 评估单位受理委托后,15个工作日内完成评估报告; 联系组织召开评估汇报会,评估报告定稿打印,一式三份。,13/43,第二部分收费依据及执行标准,14/43,2.1 收费依据:2004年409号文,项目总投资有双重含义,一是指投资主体为获取预期收益,在选定的工程项目上投入所需全部资金的经济行为,二是指项目从筹建开始到项目全部建成投产为止,全过程所发生的费用的总和。生产性工程项目总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产投资两部分,非生产性工程项目总投资只有固定资产投资,不含流动资产投资。,15/43,2.2 投资总额数据来源依据,(1)房地产项目及私有企业:发改委部门的投资项目备案通知书; (2)政

7、府公建项目:发改委部门或上级部门的立项批文。,16/43,第三部分评估技术依据、分类及内容,17/43,(1)雷电防护 第1部分:总则GB/T 21714.1-2008 (2)雷电防护 第2部分:风险管理GB/T 21714.2-2008 (3)雷电防护 第3部分:建筑物的物理损坏和生命危险 GB/T 21714.3-2008 (4)雷电防护 第4部分:建筑物内电气和电子系统 GB/T 21714.4-2008 (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6)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50343-2004,3.1 国际及国家标准、技术规范,18/43,3.2 评估的分类,(1

8、)项目预评估:项目可行性研究或初步设计阶段,根据建设项目初步规划的建筑物参数、选址、总体布局、功能分区分布,结合当地的雷电资料、现场的勘察情况,对雷电灾害的风险量进行计算分析,给出选址、功能布局、重要设备的布设、防雷类别及措施、风险管理、应急方案等建议,为项目的可行性论证、立项、核准、总平规划等提供防雷科学依据,突出选址与布局,防雷设计的基础和依据。,19/43,3.2 评估的分类,(2)方案评估:设计审核阶段,是对建设项目设计方案的雷电防护措施进行雷电灾害风险量的计算,分析设计方案的雷电防护措施是否能将雷电灾害风险量控制在国家要求的范围内,从而给出科学、经济和安全的雷电防护建议措施,提供风险

9、管理、雷灾事故应急方案、指导施工图设计。是对设计方案的深化、细化、修订和补充。,20/43,3.2 评估的分类,(3)现状评估:项目已经在建或已完工甚至是投入使用后,是对一个评估区域、评估单体现有的雷电防护措施进行雷电灾害风险量的计算,分析现有雷电防护措施是否能将雷电灾害的风险量控制在国家要求的范围内,给出科学、经济和安全的整改措施,提供风险管理、雷灾事故应急方案。是对防雷安全现状的评估,突出安全隐患。,21/43,(1)被评估项目场区雷电特性评价分析,包括年预计雷击次数,雷电流强度、极性以及雷电年变化和日变化规律。 (2) 评估雷电防护措施的必要性,即通过风险估算来确定建筑物及其服务设施应采

10、取哪些必要的防雷措施以及防护程度。 (3) 评估雷电防护措施的经济合理性,即通过风险估算来检验采取的防护措施是否经济合理进而提出最优方案。,3.3 评估内容,22/43,(4)被评估项目设计方案的优化、修订和完善意见。 (5) 施工指导意见。雷击风险估算是假定原有设计的防雷措施达到理想防护效果。事实上,防雷装置的防护效果不但与防护的系统性有关,还与施工工艺有关,不能顾此失彼,故评估报告逐项给出了规范的防雷装置施工做法。 (6) 投入使用后的防雷安全指导。,3.3 评估内容,23/43,3.4 风险评估步骤,确定评估对象及其特性; 分析各类雷击风险分量R并进行风险估算; 将风险计算结果R与风险容

11、许值RT作比较并 提出最优设计方案; 评估所采用防护措施的成本效益。,24/43,雷击点、损害成因、各种可能的损害类型及损失对照一览表,风险来源,25/43,26/43,风险估算:RX = NX PX LX,27/43,第四部分数据采集及现场勘察内容,28/43,雷电放电过程及雷击概率受地理位置、气象气候条件以及地质地貌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因此要进行的雷击风险计算必须先要了解该项目的地理位置、气象气候、地形地貌并统计该地区雷电放电特性的一些参数,比如雷暴日、地闪密度、雷电流极性、强度等,这些数据和特性参数是进行雷击风险计算和雷电防护设计的基本依据。,29/43,(1)相关图纸:项目建筑、结构及防

12、雷设计情况; (2)项目可行性报告:对建筑物的特点和功能有详细的描述; (3)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了解建筑物的地形地貌和地质特征。,4.1 需要建设部门提供的资料,30/43,(1)气象气候资料; (2)雷电活动观测数据:统计年平均雷暴日数、地闪密度及雷暴活动规律等; (3)闪电定位资料:统计雷电流的极性、强度概率分布等。 注:以工程项目地理位置中心坐标为圆心,取半径为3km作为研究区域。,4.2 需要我们搜集的资料,31/43,(1)项目场地周边环境; (2)项目工程地理位置,经纬度测试; (3)土壤电阻率的测试; 相关仪器的购置、检定!,4.3 需要我们现场勘察的内容,32/43,第五部分评

13、估报告及汇报会的注意事项,33/43,(1)区县自行负责资料采集、现场勘察和报告的制作; (2)市所技术组负责把技术关并对报告进行审核,同时配合做好评估汇报会。,5.1 报告的制作和审核,34/43,一、简述评估依据、意义及内容 二、项目概况、特点及雷电特性分析 三、评估方法及结论 四、防雷装置设计修改意见 五、施工中防雷指导建议 六、投入使用后防雷安全指导,5.2 汇报会PPT应涵盖以下几方面内容,35/43,受副热带高压边缘的偏南暖湿气流和西来的高空槽的共同影响,而且,应当声明:考虑到经济与技术结合的最大效益,国际国内防雷标准和建议均规定了建筑物允许的落雷频度和可接受最大危险度,报告所涉及

14、的防雷设计指导意见和防雷安全指导建议正是基于上述值给出的,超出标准和建议规定值的雷电损坏是可能存在的。,36/43,第六部分对评估工作的局限与发展的探讨,37/43,1、审图与评估的区别?,审图:依据的是国家规范; 评估:依据的是风险取值,是设计的精细化。 如何处理审图意见与评估意见不一致的情况?,38/43,2、闪电定位资料等重要数据的缺乏,使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雷暴资料可以从本部门获取,但缺乏闪电定位资料,评估分量的计算上技术数据依据不足,难以提出准确、强针对性的评估意见。,39/43,3、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明确。,规律法规对评估行为的性质未做明确的界定,而且尚未就雷击风险评估实施的范围、主体、程序和责任予以具体的规范。,40/43,4、社会认识和认可尚不到位。,雷击风险评估的目的是为了减少遭雷击的几率,减轻雷击造成的损失,所以其评估效益不可能马上得到体现,部分单位对其实质意义和收费存在抵触情绪,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41/43,5、技术人才支撑不足。,从业人员尚未建立资格准入制度,缺乏系统专业的培训。基层取法技术业务骨干的支撑,广泛深入开展评估技术服务受阻。,42/43,6、雷灾实例不够充足、充实。,个性化、针对性,直观感性认识。,43/43,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