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集中育秧技术培训PPT参考课件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9809375 上传时间:2020-10-30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9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稻集中育秧技术培训PPT参考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水稻集中育秧技术培训PPT参考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水稻集中育秧技术培训PPT参考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水稻集中育秧技术培训PPT参考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水稻集中育秧技术培训PPT参考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稻集中育秧技术培训PPT参考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稻集中育秧技术培训PPT参考课件(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水稻生产关键技术 阳光工程项目集中育秧技术培训课件 洞口县阳光办 袁惠园 联系电话:0739-7132386,2,主要内容:,、粮食(水稻)生产的重要意义; 、恢复双季稻生产的特殊意义; 、水(早)稻生产的关键技术。,3,.粮食(水稻)生产的重要意义,1、人口增加; 2、耕地减少; 3、自然灾害因素; 4、粮食用途增加。,4,确保农业可持续性和粮食安全的途径,港报文章:发展家庭农场有助粮食安全 1、“家庭农场”的概念还颇具争议,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承诺在政策上鼓励,但没有说明哪些人有资格建立家庭农场(?); 2、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说,鼓励由单个家庭所有并经营的中等规模的家庭农场,

2、从而确保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3、家庭农场的规模:耕地50100亩;平原与丘陵山区可因地制宜。(有专家说,农业经营45亩耕地以上才有钱赚),5,.恢复双季稻生产的特殊意义,恢复双季稻生产的核心是恢复早稻生产: 1、早稻生产是一季安全的有保障的粮食生产(在湖南地区); 2、早稻生产是一季高产的粮食生产; 3、早稻生产是一季基础的粮食生产。,6,.水(早)稻生产的关键技术,一、生产季节; 二、主导品种; 三、主推技术:集中育秧技术;合理密植技术;安全齐穗技术。,7,一、生产季节的特征,早稻生产的季节特征: 1、时间:春分大暑,时间120天左右; 2、雨水:集中;穗期常有洪涝灾害; 3、温度:低高,

3、8,中稻生产的季节特征: 1、时间:谷雨(立夏)秋分(寒露),时间150天左右; 2、雨水:生长前期集中;穗期常有干旱; 3、温度:生长前期低,中后期高;常有高温干旱,导致高温逼熟。,9,晚稻生产的季节特征: 1、时间:芒种(6月上旬)霜降(10月下旬),时间130天左右; 2、雨水:少,常有夏秋连旱;穗期经常有连阴雨; 3、温度:生长前期高,中后期低。,10,二、主推品种与品种选择,(一)湖南省20102013年审定的水稻品种数量: 2010年:共审定40个,其中早、中(含一晚)、晚稻分别为9、20、11个; 2011年:共审定50个,其中早、中(含一晚)、晚稻分别为11、17、14个; 2

4、012年:共审定19个,其中早、中(含一晚)、晚稻分别为6、9、4个;,11,米质优、产量高。米质最好能达到三级优质米以上标准,至少达到适口性好,食味佳。对产量的要求,早稻能达到亩产500-550公斤,晚稻能达到亩产550-600公斤,中稻能达到亩产650-700公斤,一季晚稻能达到亩产600-650公斤。分蘖力强。移栽大田后,发苗快,封行早。株高适中。早稻株高在100厘米以内,晚稻株高在110厘米以内,中稻株高在120厘米以内为佳。株叶型好。株型紧凑、不分散,叶片长宽适中,剑叶不披垂。生长整齐一致。同一丘块,同一栽培条件,不出现高矮参差不齐,抽穗不整齐等现象。抗病能力较强。不易感染病害。耐肥

5、抗倒。在较高肥力条件下,不出现倒伏现象。后期落色好。后期不早衰,成熟期黄丝亮杆。,12,(二)品种选择方法: 1、用途:根据需要来选择; 2、适应性:气候、土质; 3、看种子包装袋的方法: (三)主推品种及其生产特征 早稻: 中稻: 晚稻:,13,早稻主推品种:,陵两优396(省优三等)、株两优2008、陵两优22、杰丰优1号、中嘉早32等。 举例:陵两优396 陵两优396 审定编号:湘审稻2011011 选育单位: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 特征特性:属两系杂交迟熟早稻。省区试结果:作早稻栽培,全生育期115天。株型适中,叶姿直立,生长势强,茎秆中粗,耐肥抗倒力强,分蘖力强,后期落色好。每亩有

6、效穗21.8万穗,每穗总粒数124.1粒,结实率82.1%,千粒重27.1克。抗性:穗瘟8.6级,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6.0,高感稻瘟病,苗期耐寒力较强。米质:糙米率72%,精米率65.5%,整精米率52%,粒长7.2毫米,长宽比3.3、垩白粒率34%、垩白度3.4%,直链淀粉含量13.2%。2009年被评定为湖南省三等优质稻。 产量表现:两年区试平均亩产491.2公斤,比对照金优402增产2.66%。 栽培要点:水育秧3月28日左右播种,每亩秧田播种量12公斤,每亩大田用种量2.0公斤。水育秧4.5叶左右移栽。种植密度16.520厘米,每蔸插2-3粒谷秧。施肥水平中上,采取氮磷钾结合的施肥方法

7、。分蘖期干湿相间,够苗及时晒田,后期以润为主,干干湿湿壮籽,保持根系活力,以防根系早衰和影响品质。坚持强氯精浸种,及时施药防治稻瘟病、二化螟、稻飞虱、纹枯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达到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我省稻瘟病轻发区作早稻种植。,14,中稻(含一晚)主推品种:,Y两优792、C两优255、农香优676、T优1655、Y两优2号、 Y两优646、星2号(省优一等)、创香5号(省优三等)等。 举例:创香5号简介 审定编号:湘审稻2011023 选育单位: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湖南金健米业股份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属常规一季晚稻。省区试结果:在我省作一季晚稻栽培,全生育期119天。株型适中,

8、生长势中等,后期落色好。每亩有效穗16.8万穗,每穗总粒数133.4粒,结实率85.7%,千粒重28.3克。抗性:穗瘟8.0级,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5.5,高感稻瘟病,耐高温能力强,耐低温能力强。米质:糙米率80.5%,精米率72.0%,整精米率62.3%,粒长7.4毫米,长宽比3.4,垩白粒率6%,垩白度0.8%,直链淀粉含量14.9%。2009年被评定为湖南省三等优质稻。 产量表现:2010年省区试平均亩产545.7公斤。 栽培要点:在我省作一季晚稻栽培,5月底播种,每亩秧田播种量12公斤,每亩大田用种量2.5公斤,浸种时用强氯精消毒。秧龄不超过25天,种植密度2026厘米,每蔸插2-3粒谷

9、秧。施肥以基肥和有机肥为主,前期重施,早施追肥,后期看苗施肥;在水浆管理上,做到前期浅水,中期轻搁,后期采用干干湿湿灌溉,切忌后期断水过早,以免影响结实和米质。注意及时防治稻飞虱、稻瘟病、纹枯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达到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我省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晚稻种植。,15,晚稻主推品种:,金优59(省优三等)、农香18(省优一等)、盛泰优9712(省优二等)、金优6530、威优8号、丰优2号、明糯优6号(糯稻)等。 举例:农香18简介:审定编号:湘审稻2010038 选育单位:湖南省水稻研究所 特征特性:属常规迟熟晚籼,在我省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16.7 天左右。落色好

10、。省区试结果:株高123厘米,每亩有效穗18.4万穗,每穗总粒数133.8粒,结实率86.4%,千粒重28.6克。抗性:穗瘟9级,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7.9。高感稻瘟病抗寒能力较强。米质:糙米率79.1%,精米率70.7%,整精米率63.4%,粒长8.0毫米, 长宽比4.0,垩白粒率10%,垩白度1.4%,直链淀粉含量17.0%。被评为湖南省一等优质稻品种。 产量表现:2008年续试,平均亩产511.96公斤,比对照减产0.48%,不显著。 栽培要点:作双季晚稻种植,6月18日左右播种,每亩大田用种量1.0公斤,每亩秧田播种量10公斤, 浸种时进行种子消毒。稀播培育壮秧;秧苗叶龄5.5叶左右移栽

11、, 秧龄控制在30天以内;种植密度16.523厘米,每蔸插2粒谷秧;需肥水平中等,一般亩施纯氮11公斤,五氧化二磷6公斤、氧化钾6.5公斤。加强田间管理,注意防治稻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稻瘟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达到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于我省稻瘟病轻发区作双季晚稻种植,特别注意防治稻瘟病。,16,三、主推技术,三项主推技术: 集中育秧技术 合理密植技术 安全齐穗技术,17,(一)集中育秧技术,概述: 育秧类型: 培育壮秧的方法:,18,育秧方式 按水分管理分:水育秧、湿润育秧和旱育秧 按设施条件分:陆地育秧、保温育秧和加温育秧 水育秧:从做床、播种至秧田管理,床面始终保

12、持有水层。 湿润育秧:旱做床,水平床,播后不保水层,后期保有水层的育秧方式。 旱育秧:整个苗期都不建立水层。,19,催芽技术(早、中稻),20,21,22,培育壮秧的方法:,1、壮秧标准: 2、培育壮秧技术:种子处理、浸种消毒、催芽、壮秧药剂的使用与秧田准备、播种与秧田管理,23,壮秧标准 :秧苗矮壮,茎基宽扁;长势旺而不徒长,整齐;根系发达,白根多;无病虫害。健壮小秧:是指叶龄3叶期内,苗高812cm,叶色鲜绿,叶宽而挺立,茎基宽2mm以上,中胚轴很少伸长,根56条,色白短粗并有分枝根,移栽适龄1.52.2叶,移栽时种子中应有少量胚乳残存。健壮中秧 :是指34.5叶内移栽者,苗高1015cm

13、,叶色鲜绿,叶宽厚挺立, 不定根10条以上,色白而粗,稀播时有少量分蘖。,24,健壮大秧 : 是指4.56.5叶移栽者,苗高1520cm, 茎基宽在4mm以上,叶片宽厚、刚劲富 有弹性,叶色绿中带黄,根系色白粗壮, 无黑根现象,25,培育壮秧技术,湿润或水育秧 1、种子处理:晾晒、选种、消毒(消毒剂高巧、优拌); 2、秧田准备 3、壮秧剂的使用:壮秧剂、旱育保姆; 4、秧田管理,26,白根有劲:新生根的泌氧能力强,形成宽大的根际氧化 区。这种根具有强大的吸肥、吸水能力。 黄根保命:当稻根衰老,泌氧能力减弱,或土壤通透性差还原性强时,根际氧化区的范围缩小,终至靠近根表面,把还原层中的二价铁氧化为

14、氧化铁凝胶状覆盖在根的表面,使根成黄褐色。这层铁质胶膜对有毒物质的侵害有一定保护作用,并且可通过离子交换使根系吸收养料,但吸收能力己大大减弱。 黑根生病:如果土壤还原性太强,还原层中有大量硫化氢,会与附着在根表的氢氧化铁化合成硫化铁,使根成黑色。 灰根要命:当土壤中还原性更强而含铁量又较少时,稻根就会被 硫化氢严重毒害,变成浅灰色而腐烂 。,27,28,29,秧田管理 温度管理 播种至出苗阶段: 注意保温、提高温度,增加土壤通透性。 出苗至揭布阶段:防止高温徒长和高温烧苗。 揭膜前后注意炼苗 :是秧苗发生问题最多的时期。 炼苗方法:棚内温度播种至齐苗期3035,齐苗后保持2025。从幼苗一叶期

15、开始炼苗,炼苗前最好先浇一次水。由棚侧打开口通风。随气温高低,秧苗大小,通风口可由小到大以至全部打开。时间由短到长或日揭夜盖。二叶一心可全部揭开,揭膜后要及时浇水。,30,秧田追肥 一般追肥2次,一次在2叶期追“断奶肥”,另一次在移栽前5天左右施 “起身肥”或“送嫁肥”。旱育秧需用化肥水(1%2%)浇施,浇后用清水冲洗,以免烧苗。 水分管理 旱育秧田以田间持水量的7080%为宜 防除杂草:除草剂的使用问题? 防治病害,31,(二)合理密植技术; (三)安全齐穗技术。,32,水稻的生长阶段与大田管理,苗期:移栽返青期、分蘖期; 穗期:孕穗期、抽穗期、结实成熟期。,33,34,35,四、大田管理

16、1.稻田施肥 肥效及用量:单产500550kg/亩稻谷需施 氮:12.515kg/亩 磷:6kg/亩 1:0.40.5 钾:氯化钾515kg/亩 锌:硫酸锌2kg/亩 硅:喜硅作物,可施用硅肥、粉碳灰、稻草或土杂肥,36,施肥技术 基肥:移栽水稻插秧前施入本田的肥料。施用方法:浅层施肥、铺肥、翻前深施 追肥:移栽水稻插秧后施入的肥料。 分蘖肥:插秧后315天施用。一般10天左右施用。 穗肥:穗分化前6天到穗分化后14天施用。 促花肥:穗分化前6天到穗分化后4天施用(二次枝梗)。 保花肥:穗分化后714天施用(减数分裂)。一般在抽穗前1518天施用。 粒肥:抽穗至齐穗期施用。,37,目前采用较多的施用方案: 以“前促”为主的前重施用法:氮肥分配是基肥占2030 % ,分蘖肥7080 % ,后期不再追肥。适于施肥和产量水平较低的条件下应用。 “前促、中控、后保”施肥法:即施足基肥、早施蘖肥,中控,施保花肥。 氮肥分配:基肥占40 % ,蘖肥30 % ,穗肥25 % ,粒肥5 % 。 即重施底肥,稳施蘖肥,巧施穗肥,补施粒肥。,3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