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核心考点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49807439 上传时间:2020-10-30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1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核心考点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2010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核心考点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2010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核心考点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2010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核心考点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2010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核心考点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核心考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核心考点(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开篇的话 2010政治考试改革势在必行,许多考生都有一个同样的疑问:“中国近代史纲要,将以什么形式考察?考察的重点、难点在哪里?作为考生在考试大纲正式颁布前,应该如何复习中国近代史纲要这个部分的知识” 中国的近现代史,是指1840年以来中国的历史。其中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历史,是中国的近代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中国的现代史。 中国的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义

2、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们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近代史纲要核心考点汇编(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二、西方列强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英国对华贸易长期处于入超状态,于是,英国殖民者以走私毒品鸦片作为改变贸易逆差

3、的手段,据不完全统计,鸦片战争前40年间,英国运入中国的鸦片约有40万箱,从中国掠走了3亿至4亿银元。 中国的鸦片走私不仅造成了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和财政危机,还导致银贵钱贱,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并且直接毒害了中国人民的身体和精神。清政府实行禁鸦片措施,特别是钦差大臣林则徐1839年六月在广东虎门销毁收缴鸦片的行动,完全是维护国家和民族尊严的正义行为。1840年4月,英国国会通过对华战争的决定。同年6月,英国侵华舰队封锁了珠江海口和广东海面。鸦片战争正式爆发。 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派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接着

4、,1843年10月,签订了中英虎门条约。美国、法国等西方列强趁火打劫,逼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如1844年7月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10月签订了中法黄埔条约。 通过这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英国等西方列强在中国攫取了大量侵略特权。如:割占香港岛,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外国船舰可在中国领海自由航行,破坏了中国的领海主权;外国人在华不受中国法侓管束,享受领事裁判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协定关税,则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等等。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其一,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其二,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

5、封建的中国。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二,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三,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它的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

6、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四,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加上中国地域广大,以及在地方性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形成的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后来,帝国主义国家还分别支持不同的政治势力以分裂中国,使中国处于不统一状态。 第五,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后来还加上官僚本主义),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三、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矛盾,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况。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

7、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两大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它们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必须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第一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一、军事侵略 发动侵略战争,。 侵占领土,划分势力范围。 勒索赔款,抢掠财富。 二、政治控制 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扶植、收买代理人。 三、经济掠夺 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 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四、文化渗透 批

8、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 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第二节 抵御外国武装侵略 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一、 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和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后期,太平军曽多次重创英、法侵略军和外国侵略者指挥的洋枪队“常胜军”、“常捷军”。在资本帝国主义国家侵略中国台湾的过程中,台湾人民也奋起反抗侵略者。199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义和团及部分清军与之展开殊死战斗。 1884年法舰进犯台湾,被督办台湾事务大臣刘铭传指挥守军击退。1885年3月,70岁老将冯子材身先士卒,大败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

9、在抗击外国侵略的战争中,许多爱国官兵英勇献身。 二、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19世纪70至80年代,帝国主义列强从侵占周边邻国发展到蚕食中国边疆地区,使中国陷入“边疆危机”。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和瓜分的图谋,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达到高潮。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欧美报刊纷纷公开讨论如何瓜分中国。 帝国主义列强并没有能够实现瓜分中国的图谋。其原因何在?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在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时期,中国人民以其不畏强暴、敢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打击和教训了帝国主

10、义者,使它们不敢为所欲为地瓜分中国。 第三节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一、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从1840年至1919年的80年间,中国人民对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抗。但是,历次的反侵略战争,都是以中国失败、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结束。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 二、民族意识的觉醒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的维新思想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1841年,编成四洲志一书。魏源在1843年1月编成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19世纪70年代以后

11、,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等人不仅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同时也要求吸纳西方的政治、经济学说。 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的建立 1851年1月,洪秀全率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省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853年3月,占领南京,定为首都,改名天京,正式宣告太平天国农民政权的建立。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先后进行了北伐、西征和天京城外的破围战。到1856年上半年,达到了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它确立了平均

12、分配土地的方案。天朝田亩制度的主张,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具有进步意义。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 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 1856年9月,发生了天京事变。在天京事变中,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先后被杀,翼王石达开出走败亡。天京事变严重地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1864年6月,洪秀全病故。7月,天京被湘军攻破。太平天国起义失败。 二、 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

13、峰。它把千百年来农民对拥有土地的渴望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比较完整地表达出来。 太平天国起义还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太平天国起义还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它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太平天国是以宗教来发动、组织群众的,但是,拜上帝教教义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斗争,而且给农民战争带来危害。太平天国的领袖们不承认不平等条约,但他们对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

14、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如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主张学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科学技术,兴办洋务。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归纳起来有三方面: (一) 兴办近代企业 (二) 建立新式海陆军 (三) 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洋务派提出“自强”、“求富”的主张,通过所掌握的国家权力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同时发展若干民用企业,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

15、主义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洋务运动时期,为了培养通晓洋务的人才,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最早的官员留学生,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使人们打开了眼界。 运动时期,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工商业者的地位上升。西方的各种技术和器物被视为模仿、学习的对象。这一切,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变。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一)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二)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 (三)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19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挣脱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在内忧外患的冲击和中西文化的碰撞过程中,人们逐步形成了一个共识: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资产阶级的改良思想迅速传播开来,逐步形成为变法维新的思潮,并于1898年发展成一场变法维新的政治运动。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为主要代表人物的资产阶级维新派,采取了向皇帝上书、著书立说、介绍外国变法的经验教训、办学会、设学堂、办报纸等以各种方式宣传维新主张。 维新派宣传变法主张,制造维新舆论,培养变法骨干,组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