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培训社会心理学知识wellPPT参考课件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49806394 上传时间:2020-10-30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6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咨询师培训社会心理学知识wellPPT参考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心理咨询师培训社会心理学知识wellPPT参考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心理咨询师培训社会心理学知识wellPPT参考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心理咨询师培训社会心理学知识wellPPT参考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心理咨询师培训社会心理学知识wellPPT参考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咨询师培训社会心理学知识wellPPT参考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咨询师培训社会心理学知识wellPPT参考课件(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心理咨询师培训课件,社会心理学知识,2,概 述,社会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的一门基础性分支学科。,社会心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标志:,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导论,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3,第一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1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 对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研究(F.H.奥尔波特,1924) 研究内容:个体行为如何受他人存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G.W.奥尔波特,1954) 影响的形式:现实存在的影响;想象存在的影响;隐含存在的影响,4,第一单元 研究对象和范围,社会心理学

2、定义,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美国心理学家F.H.奥尔波 特)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的定义(略),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艾尔乌德指出“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以群体生活的心理为基础”。,本教材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情境中的人的心理过程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对象,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它包括群体的决策行为、建设性及破坏性行为与个体的习得行为、人际之间的合作与竞争等。勒温Bf(P,E),5,勒温提出著名的公式:Bf(P, E),B:行为 P:个体 E :个体所处的情境 f:

3、函数关系,R:反应 0:中介 S:刺激,S O R理论,行为是个体与所处情境的函数,行为主义的理论,6,第一单元 研究对象和范围,社会心理学定义,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美国心理学家F.H.奥尔波 特)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的定义(略),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艾尔乌德指出“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以群体生活的心理为基础”。,本教材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情境中的人的心理过程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对象,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它包括个体的习见行为、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人际

4、之间的合作与竞争、群体的决策行为等。勒温Bf(P,E),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 社会心理活动与个体所处的情境、过去形成的经验以及个体的人格特征有密切关系,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的区别: 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二者紧密相连,但有所区别,前者是外显的,客观存在的,而后者则是内隐的,属于个体主观世界。,7,社会心理学范围,个体层面:主要研究个体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习等,人际层面: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人际沟通、人际关系等,群体层面: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以及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等,社会层面

5、:风俗、时尚、阶层、阶级,以及民族心理特征、国民性等,问题:人际沟通风俗、时尚是属于哪个层面的?,专栏21内容,四个层面,8,第二单元 社会心理学简史,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心理学有一个长期有过去,但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美国学者霍兰德把社会心理学分为哲学思辨、经验描述、实证分析三个阶段,一、哲学思辨阶段:时间:古希腊始延续到19世纪上半叶。特点:根据哲学思辨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性本善、性本恶的争论对后来社会心理学具有启蒙作用),二、经验描述阶段:时间: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特点:以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一些重要的学术思潮对社会心理学起了直接

6、“催生”作用 1、达尔文的进化论 2、德国的民族心理学 3、法国的群众心理学 4、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5、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从生物学和人类学的角度研究人类本性,并从进化的观点研究人类社会行为模式,三次对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有重大意义的事件: A、拉扎鲁斯主编民族心理学与语言学杂志出版; B、谢夫勒首先在现代意义上提出社会心理学术语; C、现代心理学之父冯特出版民族心理学,麦独孤:十二种本能,弗洛伊德:理论基础是潜意识(无意识);性本能;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结构,经验描述阶段是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社会心理学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社会心理学导论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

7、学科的诞生,9,第二单元 社会心理学简史,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心理学有一个长期有过去,但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美国学者霍兰德把社会心理学分为哲学思辨、经验描述、实证分析三个阶段,一、哲学思辨阶段:时间:古希腊始延续到19世纪上半叶。特点:根据哲学思辨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性本善、性本恶的争论对后来社会心理学具有启蒙作用),二、经验描述阶段:时间: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特点:以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三、实证分析阶段:时间:如于20世纪20年代。特点:社会心理学从描述转向实证,从定性转向定量研究。,*实证方法的先驱:美国的特里普力特和德国的莫德;

8、 * F.H.奥尔波特提出了社会促进的概念,他的著作社会心理学开创了实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向; *由于实证方法的引入和确立,社会心理学奠定了自己的科学地位。,10,勒温与奥尔波特,勒温社会心理学之父、格式塔运动早期成员,提出了解释人类行为的场理论、最早用实验的方法研究社会冲突的问题。,F.H.奥尔波特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奠基人、用实验的方法系统地验证了“群体因素对个体运动的影响”、提出了社会促进的概念、1924年出版社会心理学,是罗斯和麦独孤以来的第三本.、把实验研究取向带到社会心理学研究中。,11,第三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价值中立原则:要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客观事实不能歪曲和臆

9、测。咨询中也很重要。,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3、伦理原则:社会心理学研究往往要采用一些手段控制情境和被试者,要特别注意欺瞒,恫吓等不良身心刺激所产生的后果,尽力避免对被 试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1、观察法,2、系统性原则: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现象存在于一个系统之中,其产生与变化均有原因。要求不仅把所研究的对象纳入系统进行考察,而且要用系统的方法来研究。,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2、调查法,3、档案法 *也是一种调查法是对资料的调查,1、自然观察法,2、参与观察法,1、访谈法,2、问卷法,2、直接与间接访谈,1、结构与非结构式访谈,1、特点 2、分类 3、构成 4、设计原则,1、优点

10、2、缺点,目的性、全面性、非歧义性、非暗示性、适度规模原则,12,第四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一、社会学习论:通过学习机制来解释人们社会行的形成和变化(起源于行为主义),二、社会交换论:主张从经济学投入与产出关系的视角研究社会行为的理论。“人们之间的互动是物质与非物质的一种交换,基本观点即霍曼斯提出社会交换论的五个普遍性问题。 1成功命题: 2刺激命题: 3价值命题: 4剥夺与满足命题: 5侵犯与赞同命题,三、符号互动论认为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是社会互动过程中的个人行为和活动,而个人行为只是整个社会群体行为和活动的一部分。 四、精神分析论,(一)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假设:1、2、3、,1、学

11、习的机制:学习过程三种机制1、联想;2、强化;3、模仿 2、观察学习:包括四个过程1、注意过程;2、保持过程;3、动作再现过程;4、动机过程 3、社会学习论的不足:1、2、3、,(二)主要观点,1心智、自我和社会是人际符号互动的过程。 2语言是心智和自我形成的主要机制。 3心智是社会过程的内化。 4、行为是行动的过程中自己”设计“的 5、个体行为受其自身对情境的定义的影响和制约 6、在个体与他人面对 面的互动中,协商的中心问题是双方的身份和身份的意义 7、自我是社会的产物,是主我和客我互动的结果,13,四、精神分析论,(一)弗洛尹德精神分析论的主要概念和观点: 1意识与潜意识(无意识):在意识

12、和潜意识间还有前意识(潜意识中可被召回) 2“力必多” :这是精神分析论的核心概念,是性本能。 3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 4生本能与死本能 5人格结构:三个层次:本我(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本能、冲动与欲望。人格的生物面)、自我(介于本我与外部世界之间,是人格的心理面)与超我(人格的社会面,是”道德化的自我”由“良心”“自我理想”组成。作用是指导自我、限制本我。),精神分析论,(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荣格:瑞士精神病学家,分析心理学的创立者。 心理治疗的目的应该是发展病人的创造性潜力及完整的人格,而不是治疗症状。 “集体潜意识”理论,为理解人类的社会行为提供了独特的视角。,(三)新精神分析论的主要观点

13、: 沙利文、霍妮、弗罗姆、埃里克森,在精神病成因的解释中,强调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对人格的影响。对弗洛尹德的精神分析即有继承又有修正和发展。 1、霍妮的“文化因素论”: 2、沙利文的人际关系学说:,14,第二节 社会化与自我,第一单元 社会化,一、概念: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涉及社会及个体两个方面;儿童及青少年时期是早期社会化,成人期是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二、基本内容,1、教导社会成员掌握生活与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2、教导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范3、教导社会成员生活目标,确定人生理想4、培养社会角色,三、基本条件,1、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1315年;有变长的趋势)2、

14、人类的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以人脑的智能为基础,个体社会化方可顺利完成),四、个体社 会化载体,1、家庭:童年期是社会化的关键时期2、学校:是早期社会化中不可替代的载体3、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媒对人的社会化作用与日俱增,现代社会心理学十分重视传媒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4、参照群体:作用机制是规范(参照框架)和比较(自我判断标准),五、分类:,1、语言社会化2、性别角色社会化3、道德社会化4、政治社会化,全部社会化是以语言社会化为前提;包括语词、语音、其他意义符号,是一种取得共识的符号系统。,1、性:生物学概念2、性别: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3、性别角色:社会对男女在态度、角色和行为方式方面的期

15、待,与生理特征无必然联系,不是天生的,而是社会化的结果。,社会道德规范内化; 1、道德观念与道德判断(认知成分); 2、道德情感(伴随道德观念的内心体验); 3、道德行为对他人与社会有道德意义的行动,核心内容是培养公民的爱国意识。爱国意识发展的三个连续阶段:1、国家形式阶段:国歌国旗领袖是国家象征;2、抽象国家观念阶段:以有关国家、政治组织的抽象观念为爱国的依据;3、国家组织系统阶段:爱国观念扩展到本国在国际舞台的角色与国际责任之中。,15,第二节 社会化与自我,第二单元 社会角色及其理论,概念: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是对特定地位的个体行为的期待,是社会群体得

16、以形成的基础。,分类,先赋角色(先天因素为基础,如父母)和成就角色(个体努力获得,如老师):按角色的获得方式分,规定型角色(行为规范化程度高个体自由度小,如公务员、警察)开放型角色(规范化程度低而自由度大,如朋友);按角色的规范化程度分,功利型角色(追求实际利益,如商人)表现型角色(如教授),自觉角色(对自己的角色扮演有明确意识,如演员)不自觉角色(如性别),角色扮演,角色扮演三要素角色期待:他人与社会对这一角色的期待,即社会公众对其行为方式的要求和期待角色领悟:个体对角色的认识和理解角色实践:在对角色期待与领悟的基础上,个体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其社会角色的过程,角色失调,1、角色冲突:角色间冲突(同一主体,两个或两个以上角色)角色内冲突(同一角色,不同期待)2、角色不清:个体.公众.;个体会产生应激反应,焦虑和不满足感3、角色中断:各种原因使个体的角色扮演发生中途间断4、角色失败:个体不得不退出舞台,放弃原角色,16,第三单元 自我、身份与自尊,自 我,自我:亦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