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靠什么填充自己的正能量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9805314 上传时间:2020-10-30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6.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靠什么填充自己的正能量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师靠什么填充自己的正能量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师靠什么填充自己的正能量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靠什么填充自己的正能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靠什么填充自己的正能量(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靠什么填充自己的正能量 一对家长影响的是一个孩子,一个教师影响的是一大群孩子。教 师积极的人生状态比任何人群更重要,这也是做教师特定的又高于其 他行业的要求。教师之难,不在于专业的高度,在于行业自律标准和 社会至高期待的无形约束,别人可以随心随意,但教师却不能,这是 压力,不是自己能去除的,只能让自己腰身更壮实,不断修枝去丫, 不断补充营养,不断释放积极的信号。 靠什么去填充自己的正能量呢? 首先,靠健康的状态。 教师的健康状态未必对学生有直接的作用, 但对学生却有健康取向的影响。健壮的体魄自不必说,没有健康的身 体难有必要的担当,也没有生活快乐的本钱。很多年轻教师不大注重 锻炼,看看那些

2、老教师,特别是退休的教师,老了才意识到运动的缺 失,积垢了身体的诸多不适,锻炼身体成了生活的第一要务。这也给 我们一个提醒,工作中不能缺少锻炼,不能不顾惜身体,而且要有坚 持的好习惯。 健康的心态也是必须的,知识分子群体思考问题比较复杂,前思 后虑,容易形成莫须有的思想压力,遇到的不公正,现实的看不惯, 比一般人更容易计较于心,构成情绪波动要素。学生越来越难管,不 入眼的行为越来越多,也不断积累着气愤和失望的因子。再加上上有 老下有小、买房购车的压力,往往导致生活与工作的负面因素综合轰 炸,很难有轻轻松松的快乐。那就要看得开、放得下,拿得起,只要 是向前看,向前走,付出了,努力了,也就无憾了。

3、轻松与快乐只能 自己给予。 健康的生活方式更必须。吃出来的毛病,熬坏的身体,与网络为 伴,与游戏为伍,不只是学生,在老师的群体也很是普遍,能理解学 生的不规范,却不能允许老师的不检点,能宽容学生的随地吐痰,却 不能原谅老师的乱扔纸团。“学高为师,行为世范”也是对生活方式 的要求,一声“老师”的称呼,意味着课堂内外、校园内外都是为人 之师,都在接受别人眼光的检验。 其次,靠学习的状态。 知识不等于文化,都认为教师是个文化人, 其实不然。相当一部分人的文化只限于教材写的、资料有的、试卷考 的,再加上从小学到大学学过的还没忘了的,浓缩到教案上算是文化 与知识的标志。思维和思想的出口很是狭窄,很多见解

4、还不如学生宽 泛。 外人都认为教师读书多,其实是不完全虚假的看法。有的老师从 业之后真正读书少了,更多的老师连一本教育书籍都没系统读过。教 师有一桶水,教师是活水,教师是水笼头,教师是水源,这些对老师 的学习要求不是空穴来风。知识要更新,学生自身带着的知识与见识 越来越庞杂, 要因时适变, 以不变应万变。若大脑不进行持续的充实, 想让学生佩服是很难的。 不善于学习难有真正的学识,学生最期待的也是最高的专业能力评价 是“有学识”,做有学识的教师,就要做学习型教师,就要有专业深 度的阅读,有凝练素养的阅读,有来自自己和他人经验的汲取、提炼 和内化。学习的方式有读书和实践,还有网上浏览,学习的对象有

5、老 师,有课堂,有学生。向实践学习,向实际学习,向身边学习,向事 件学习。 第三,靠钻研的状态。学者型、书香气和进取心就是通过钻研的 状态体现出来的,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研究茴香豆的“茴”字有多 少写法,是知识分子的迂腐形象,也是知识分子的笑话,但,今天的 浮躁,却需要这种钻研的精神。因为静下心、踏下身、伏在案前搞学 问的人越来越少了。时代变了,时代影响的学生也变了,而且每过三 年,教师接触的学生都是新的,一把尺子年年量,一本教案年年用, 肯定不会适合的。专心听讲、认真做作业、不打架、不骂人、尊敬师 长、爱护同学、不吸烟、不喝酒、不穿奇装异服等这些天经地义的要 求,也慢慢变得只是要求了,靠一个批评、靠一个呵斥已经不能解决 问题了,再差的学生还要求张扬个性、欣赏亮点,不仔细看、不认真 琢磨,以致简单粗暴往往给自己惹来难看带来麻烦。这就需要艺术, 艺术是从实际中揣摩、研究出来的。 现在孩子个性强了,家长要求高了,现象复杂了, 新鲜事也多了, 都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每一个教育事件当成一个教育的课题, 在研究中提高自己,成就专业发展。 教师正能量的不断释放,说到底,来自教育营养的自我积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