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防控,重在降压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9805047 上传时间:2020-10-30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0.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卒中防控,重在降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卒中防控,重在降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卒中防控,重在降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卒中防控,重在降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卒中防控,重在降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卒中防控,重在降压 中国卒中发生率持续处于高位的原因非常复杂,从其他国家的经 验和我国过往进行的一此研究可以看到,寻找我国卒中防治的最佳切 人点是关键。在一级预防方面,美国2014 年 1 月份发表了关于美国 一百年来卒中防控的经验, 从中可以得到启示, 控制管理好血压是美 国卒中一级预防成功的最主要经验。因此对中国来讲, 我们必须呼吁 全社会关注血压, 争取对贫困地区免费进行高血压筛查和洽疗,有效 控制管理血压,这是一级预防的关健。 在二级预防方面,管好 “高危非致残性脑血管病 ( 简称 HR一 Nice) ” 的关键,而管好这类患者的关键在于管好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若 能对短暂脑缺血发作

2、患者进行有效管理控制,二级预防也将能取得一 些成就。若能把以上两点都作为国家防控战略和临床时间重点的话, 我认为卒中发病率的拐点一定能够到来。 二级预防的执行的与一级预防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是寻找和去除危险因素;不同之处在于, 二级预防还需要抗 栓药物。抗栓药物的使用分为:对心源性卒中患者使用抗凝药物,非 心源性卒中患者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在二级预防中, 最重要的危险因 素与级预防一样, 仍然是高血压,其他比如吸烟、糖尿病、高脂血症、 心脏病这些危险因素在二级预防中也需要很好的识别和管理。总体来 说,卒中二级预防应做好以下两点:1. 危险因素的有效管理作为二级 预防重要控制手段

3、; 2. 尤其对中国来讲特别关键的一点,即二级预防 的持久性和患者长期用药的依从性。以往研究发现, 中国患者在出院 六个月时,二级预防约一半以上的患者都放弃继续服药,而六个月后 停止用药是卒中复发和死亡重要的危险因素,因此应作为二级预防的 重要节点。 二级预防的血压管理与一级预防在用药方面区别主要是一级预 防中、轻中度高血压更多, 而二级预防由于已经发生血管事件,所以 要求更高强度的降压和患者更持久的用药。有研究显示, 单药治疗血 压降幅在 10/5 mm Hg 左右,两药联合可降低20/10 mm Hg,所以从 降压强度来看, 联合用药优于单药叠加剂量, 且合理的联合用药方案 会减少单药产生

4、的副作用。 此外,二级预防还需提高患者的长期依从 性,ARB类药物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在五大类降压药中停药率最低, 这为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起到重要作用。 血压波动性是近几年备受关注的一项指标,由于血压变异性的发 现,对血压波动性也更加关注。比如德国卒中二级预防,目前特别将 降压达标改成两个指标,分别为白天血压低于140/90 mm Hg 及新增 加的夜间血压,目标值比白天降低10% ,即夜间血压控制变成我们标 准的杓型血压。 参考国际研究的一些成果, 脑血管病患者清晨6 点到 10 点是发病高峰,而这个时间段正对应晨峰血压,因此清晨的血压 高可能是脑血管病发生和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这也要求我们选用降 压药不仅要考虑降压疗效持久、平稳,还要考虑覆盖清晨高血压( 比 如 Smith 研究显示的奥美沙坦醋24 小时能平稳降压,且在降低晨峰 血压上优于其他ARB ,图 1) ,并且最好能保持良好的血压昼夜周期, 即夜间血压要比白天低一些, 具备这些特点的降压药应作为我们临床 二级预防的首选。 (本文节选自门诊新视野微信公众平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