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专题训练提高训练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9803998 上传时间:2020-10-30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256.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专题训练提高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初中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专题训练提高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初中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专题训练提高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初中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专题训练提高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初中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专题训练提高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专题训练提高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专题训练提高训练(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中考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训练 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中华大地,英才輩出。岭南广东,有梁启超、孙中山、叶剑英 ,同时,广东也是改革 开放的试验田,更是先行者,是时代奋进的前沿地。某市楹联协会开展活动,目的是弘扬 中华儿女的优秀品质,展现新时代青年书法家的艺术风采,该主题书法作品展深受群众好 评。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20 字。 (2)为拟好一副对联,同学们想好了上联,请你补写下联。 上联:忆往昔革命前辈开天辟地创伟业 下联: _ 【答案】 (1)市楹联协会开展主题书法作品展。 (2)看今朝时代先锋继往开来谱新篇 【解析】 【分析】( 1)材料共三句话,前两句话主要介绍

2、广东辉煌的历史背景,最后一句 话才是重点。抓住“ 某市楹联协会开展活动”“主题书法作品展” 即可提炼概括出答案:市楹 联协会开展主题书法作品展。 (2)对联的基本要求是: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内容相关。与上联“ 往昔 ” 相对的可以是 “ 今朝 ” ,与 “ 革命前辈 ” 相对的可以是 “ 改革先驱 ” ,与 “ 开天辟地 ” 相对的可以是“ 披肝沥胆 ” , 与“ 创伟业 ” 相对的可以是 “ 铸辉煌 ” 。故下联可以是:看今朝改革先驱披肝沥胆铸辉煌。 故答案为: 市楹联协会开展主题书法作品展。 看今朝时代先锋继往开来谱新篇 【点评】 本题考查考生的语言概括能力,要求考生注意对语段中心语句的提

3、取,注意语 言表达的连贯简洁。 本题考查考生对对联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紧紧围绕主题,注意 辨析上联的结构特点,按照对联的基本要求进行作答。 2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对联题。 春暖花开,一秀才入京赶考,投宿一大户人家。是夜秀才灯下苦读,窗上素纱,窗外花 园,月光之下,夜莺展翅,蝴蝶飞舞,影子映到窗上,宛如荷花、牡丹,不觉随口吟出一 上联:月照纱窗,莺蝶飞舞,映出芙蓉牡丹。 吟出上联之后,秀才却怎么也想不出下联。赶考归来,已是秋去冬来。一日雪后过桥,看 到有鸡、犬的足迹,秀才顿有所悟,对出下联:_。 【答案】 雪落板桥,鸡犬行过,踏成竹叶梅花 【解析】 【分析】本题要求根据上联,对出

4、下联,要求内容前半句赏兰花,后半句写出悟 出兰花的某种优秀的品质即可。要求上下语意连贯,句式一致。 故答案为:雪落板桥,鸡犬行过,踏成竹叶梅花 【点评】本题考查句子的仿写和拟写对联的能力,除要求与例句结构相同、句意相符外, 还要求言简意赅、对仗工整。答题时注意对联有三个分句构成,前二分句是四字主谓句, 前一个是静的,后一个是动物;后一分句是七字动宾短语,谈前面两句的作用。 3请从下面给出的四个语句中,选择合适的句子,将四副对联补充完整,使之符合节日和 对联的特点。只填序号即可。 银花火树开元夜 避恶遍插茱萸枝 几处笙歌留朗月 角粽投江祭诗魂 (1)元宵节: 上联: _ 下联:紫气丹光拥玉台 (

5、2)端午节: 上联:龙舟竞技怀屈子 下联: _ (3)中秋节: 上联: _ 下联:万家萧管乐中秋 (4)重阳节: 上联:延年畅饮菊花酒 下联: _ 【答案】 (1) (2) (3) (4) 【解析】 【分析】( 1) “ 银花火树 ” 指的是元宵节的烟火。(2)“ 角粽投江 ” 是为了凭吊屈 原,指的是端午节。(3) “ 几处笙歌 ” 对“ 万家箫管 ” 。( 4)“ 插茱萸枝 ” 是重阳节的习俗。 故答案为:( 1) ;( 2) ;( 3) ;( 4) 。 【点评】本题考查补写对联的能力。对联一般分上下两联,补写时注意上下联字数要相 同,相对应的词语词性相同,语义必须相关。 4班级正在开展“

6、 胸怀祖国,心忧天下” 的主题活动,根据要求逐项完成以下任务。 (1)(观点论述)活动中,同学们观看了一则央视新闻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境内发生森林 火灾, 31 名扑火英雄不幸牺牲。面对熊熊烈火,救火英雄们冲锋在前,用宝贵的生命诠释 了什么是忠诚与担当,什么是家国情怀。 观看结束后,如何看待家国情怀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请围绕话题,发表议论,写出观 点、理由及结论。(80 字以内) (2)(故事链接)胸怀大志,心忧天下。下图与我国古代一位拥有博大胸襟和远大政治抱 负的历史人物有关。请根据提示,简要叙写这个故事。(60 字以内) (3)(对联续写)下面有两副未完成的对联,请选择其中的一副,围绕活动主

7、题,续写下 联。 上联:两袖清风心忧天下 下联: _ 上联:欧阳修醉翁亭里与民同乐 下联: _ 【答案】(1)示例一:家园情怀是一种责任、更是种担当。无数仁人志士胸怀祖国,心 忧天下始终把祖国和人民放在心中,视国家和民族利益为最高利益。所以,我们要勇于承 担责任,敢于担当,用行动践行家国情怀。示例二:家国情怀是青少年奋力前进的动力。 青少年只有拥有家国情怀,才能明确学习目标,才能用理想和信念不断催促自己奋力向 前,因此,家国情怀的培养,刻不容缓。 (2)示例:范仲淹应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作记,揭示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的古仁 人之心,表达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政治抱负。 (3)一腔热血

8、胸怀人民;范仲淹岳阳楼上天下为先 【解析】 【分析】(1)题干要求围绕“ 家国情怀 ” 话题,发表议论,写出观点、理由及结 论。开放性试题。可以先谈什么是“ 家国情怀 ” ,为什么要有“ 家国情怀 ” ,怎样才能 “ 做一个 有家国情怀的人” 。观点要明确,理由要真实有效,结论要呼应观点但要避免与观点的语言 重复。注意写得平易近人,力避老话套话,力求有点文采。如“ 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 家” ,每个人的生命体验都与家国紧相连。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在中国人的精神 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 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 好” ,“ 小家 ” 同 “ 大国 ” 同

9、声相应、同气相求、同命相依。正因为感念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的 同频共振,所以我们主动融家庭情感与爱国情感为一体,从孝亲敬老、兴家乐业的义务走 向济世救民、匡扶天下的担当。家国情怀宛若川流不息的江河,流淌着民族的精神道统, 滋润着每个人的精神家园。 (2)首先要仔细观看图片,可从描绘的中心图景、周围环境等推断图片中的景物名称。 同时注意图片上的文字内容,如“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进而推断所描绘的 故事的背景及作者的名字,最后根据作品的内容阐述作者的情怀。组织语言时最好能用上 作品的中心句。 (3)对联要注意以下几组要求:第一,上下联字数要相等。第二,上下联词组要相同, 词性要一致。

10、第三,上下联平仄要相调。第四,切忌合掌。如题干所给上联“ 两袖清风心忧 天下 ” 的前四个字是成语,“ 心忧天下 ” 是个动宾结构。所以下联可拟为“ 一腔热血胸怀人 民” ,从内容看,与上联构成“ 正对 ” 。而题干所给第二句的上联“ 欧阳修醉翁亭里与民同乐” 是主语状语谓语的结构,谓语是作品中提炼的成语。由此,下联可拟为“ 范仲淹岳阳楼 上天下为先 ” 。从内容看,与上联也是构成了“ 正对 ” 。 故答案为: 示例一:家园情怀是一种责任、更是种担当。无数仁人志士胸怀祖国,心忧 天下始终把祖国和人民放在心中,视国家和民族利益为最高利益。所以,我们要勇于承担 责任,敢于担当,用行动践行家国情怀。

11、示例二:家国情怀是青少年奋力前进的动力。青 少年只有拥有家国情怀,才能明确学习目标,才能用理想和信念不断催促自己奋力向前, 因此,家国情怀的培养,刻不容缓。 示例:范仲淹应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作记,揭示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的古仁人 之心,表达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政治抱负。 一腔热血胸怀人民;范仲淹岳阳楼上天下为先 【点评】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解答此题要读懂材料,理解题意,观点要明确,理由要充 分。 本题考查考生对图表的理解和分析,注意对图表的观察,把握图表中的信息,要结合平 时的积累来阐述。 本题考查考生对对联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掌握对联的基本常 识,要结合上联

12、和活动主题进行补写。 5就所给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读傅雷家书,时感真挚父爱拳拳育子情。 下联: _ 【答案】 观建国大业,常怀赤子之心悠悠报国意 【解析】 【分析】本题是对补写对联的考查。做这类题首先要对对联的基础知识有所了 解。比如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内容相关等。本题中“ 上联:读傅雷家书,时感真挚父 爱拳拳育子情。” 下联也应该是读或者听或者看某部文学作品的感悟。比如“ 观建国大 业,常怀赤子之心悠悠报国意” 。 【点评】本题是对对联知识的考查。对联要注上下联字数相等,相同的位置词性相同,并 且上下联在内容上要相关。 6傅雷家书是充满真情、流露真意的家书,读后感人至深。请你用一副对联表达

13、父子 之情。 【答案】 略 【解析】 【分析】上联与下联均应围绕父子情感,注意对仗要严密。如:莲(怜)子心中 苦梨(离 )儿腹内酸 【分析】对联是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是语言艺术,书法艺术和 装饰艺术的完美结合。对子就是对偶句,由上下两对句组成。字数相等,节奏一致。上下 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多不少。上、下联内部的语音节奏要一致。 7下面是参观郭沫若故居后,一位同学写的参观记录和他未完成的一副对联。请你根据他 的参观记录,在对联处写出词语,将这副对联补充完整。【参观记录】 时间; 2017 年 4 月 13 日 地点:郭沫若故居 郭沫若,四川乐山人 我国伟大的文学家。 女神是

14、他的第一本诗集,出版于1921 年 8 月。女神歼一代新诗风,是中国自由 诗的代表作。 他还是一位史学大家,潜心研究甲骨文。 他制作的屈原是历史剧的先锋之作。 【对联】 上联:诗坛领袖,_ 新诗风,女神为自由诗典范 下联:话剧大家,改变老故事,_ 乃历史剧先锋 【答案】 自创;屈原 【解析】 【分析】本题要结合对联常识来分析。首先,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用重 复的字;其次,上联的末一字必须是仄声,下联的末一字必须是平声;第三,上下联的句 式必须一致(词类相当,结构相应);第四,上下联的平仄要相对立,上联要用平声字的 地方,下联就得用仄声字,反过来也一样;第五,上下联意思可以相近或相反,可以

15、只说 一事,也不妨分说两事。在补写对联时,必须根据名著傅雷家书内容进行拟写,另外 还要注意结构相同,意思相关联。第一个空需要结合参观记录中提到的“ 女神开一代新 诗风 ” ,且与下联提到的“ 改编 ” 词性相对应;第二个空结合参观记录中提到的“ 屈原是 历史剧的先锋制作” 与上联中的女神可直接写出答案。 故答案为:自创;屈原 【点评】了解对联的一般规则:(1)要字数相等。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 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2)要平仄相合。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要词性相对。讲究“ 虚对虚,实对实” ,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4)要内容相 关。上下联的

16、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8鲁迅是中国文坛的巨匠。他逝世时,人们献了很多挽联。请揣摩语境,将鲁迅的作品 呐喊彷徨莽原奔流噩梦野草而已填在下面的横线上,使之 成为一副工整的对联。 踏_,刈 _,热风 _,一生 _; 痛毁灭,叹_,十月 _,万众 _。 【答案】 莽原;野革;奔流;呐喊;而已;噩梦;彷徨 【解析】 【分析】这副对联已经给出了一些关键词,只需要把鲁迅的作品填对即可,答题 时结合语境,还要注意搭配,“ 踏” 是踩的意思,“ 刈 ” 是割的意思,这两个词都是动词,因 此, “ 踏” 后面应填莽原;“ 刈” 后面应填野草;“ 热风 ” 是名词,而且风会带动空气流 动,因此,热风后应填奔流;鲁迅一生都在为劳动人民呐喊,因此“ 一生 ” 后应填 呐喊; “ 痛毁灭 ” ,旧世界毁灭了很多东西,让人痛惜,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