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要在于审题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49794851 上传时间:2020-10-3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首要在于审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首要在于审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首要在于审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首要在于审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首要在于审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首要在于审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首要在于审题(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首 要 在 于 审 题 纵观历年政治高考考生答卷情况,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的分水岭,首要表现在于能否解决审题问题。审题是指考生在解答问题之前要仔细了解题目的要求。题目有哪些要求?如何了解题目的要求?怎样提高审题能力?下面从命题、解题、失误、指导四个方面做些说明。一、从命题角度看命题人员拟定试题,一般从立意、情境和设问三个方面进行。1高考政治试题的立意所谓立意,是指确定命题的意图和考查目的。立意是命题专家以考试说明为依据,按照教育测量学的理论与方法来进行命题的主旨。立意是试题的核心,是情境和设问的统帅和灵魂,没有立意,情境和设问就失去了主旨和方向。同时,情境和设问又是立意的载体和血肉,没有情境和设

2、问,立意也就无所依附、无从实现了。近年高考试题着重体现“能力立意”和“问题立意”的要求。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对于“能力立意”问题,在考试说明中明确指出:“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更强调考查考生对文科各学科知识整体把握、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考试既反映各学科知识之间的系统联系,又表现注重学生思考、知识迁移、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通识教育理念。”主要从记忆、理解、应用三个能力层次进行考查。记忆要求是指观察、描述基本的社会科学现象、了解社会科学现象的规律及意义。如2002年高考“浙江等21省(市)卷”第34题:“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每逢中秋佳节,海峡两岸都会庆祝这一传统节日,这体现了中华

3、民族有A共同语言 B共同地域C共同经济生活 D共同文化心理【答案】D理解要求是指理解社会科学的主要概念与结论;数据、图表、公式、简图的意义及其关系。如2002年高考政治“广东、河南、广西卷”第37题:贸易顺差越大越好。【答案】这一说法是不全面的。贸易顺差通常反映出一个国家在对外贸易收支上处于有利地位,它表明在世界经济竞争中该国商品处于优势地位。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实行出口导向政策,不断扩大出口,保持适度的贸易顺差,有利于推动和带动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贸易顺差过大,将会限制一国通过进口利用国外资源、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生产技术,从而不利于本国经济的发展与竞争力的提高。事实上任何一个国家不可能

4、长期保持巨额贸易顺差。应用要求是指提取有效信息进行科学、合理的判断、推断、归纳、预测;分析、说明成因;解决问题。如2002年高考“浙江等21省(市)卷”第39题第5问:如今古城开封焕发了新的青春。旅游业已经成为该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第三产业的龙头,2000年旅游收入已占该市国民生产总值的10.9%。分析该市为什么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兴市之本”。【答案】古都开封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是按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必然选择。发展旅游业将带动该市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建立适合于该市市情的产业结构,推动整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强调“问题立意”是指“以问题为中心、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或现实

5、、重大的社会问题为素材的主体设计思想。”如经济的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可持续发展问题等,在近年来的高考试卷中体现得特别充分。2高考政治试题的情境所谓情境,原指情景(情形与景象、感情与景色)与环境,这里是指为实现思想政治学科考查目的而提供的特定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等。针对情境,回答问题,考生不是背出教材现成的答案写在试卷上,而是必须经过考场上紧张的思维活动,克服固定的思维模式,独立思考,开阔思路,分析试题所提供的新情境,回答新问题。从试题的三个方面看,情境是试题的基础;从情境与设问的关系看,情境也是设问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情境就无处设问,而设问又是情境的关键,没有设问,或设问不灵

6、活、不巧妙、不新颖,情境也就失去测试的价值了。从一定意义上说,设问也是试题的关键。3高考政治试题的设问所谓设问,是指命题者为对考生提出作答的要求而设置的问题。是命题专家按照试题的立意,针对试题的情境,设计的问题。高考政治试题的立意、情境、设问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立意是核心、情境是基础、设问是关键,必须综合分析。上述命题要求及变化是命题人员呕心沥血、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复习备考必须认真领悟的。二、从解题角度看解答问题是审清题目的目的和归宿,而审清题目是解答问题的前提和基础,二者紧密关联,相辅相成。为了正确解题,在审题时应弄清不同内容的不同要求、不同形式的不同要求、不同题型的不同要求

7、、。限于篇幅,针对考生容易出现的问题,着重对“最佳选择题”、“漫画题”和“图表题”的审题、解题方法,谈几点看法。1逐一比较,选择最佳“最佳选择题”是单项选择题中难度较大的一种题型。这种试题所提供的各个题肢的内容都是正确的,并且都和试题题干的内容相关。这就需要考生在准确把握相关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先要把握题干的中心议题,进而从所给题肢中选取出与题干内容相关程度最紧密、同题干指向最相符合的题肢,作为正确答案。例如2000年高考“3+2”科目考试政治试卷第16题:基因是指生物性状遗传的基本因子。近年来,转基因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已生产出转基因大豆等食品;科学家还在进行将人类基因转入某种动物基因的试验

8、,以便为人类器官移植提供来源。这表明A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的始终 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C事物之间存在着客观的普遍的联系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本题题干以基因、转基因科学研究及其成果为背景,考查考生对这一问题所蕴含的哲学道理的理解、应用。考生从题干材料中可以看出本题的侧重点是讲人类器官移植问题,即要把握住人类基因与某种动物基因的关系,进而认清转基因科学试验成功的哲学依据。从四个选项看,每个选项的内容都是正确的,没有误项,这就要逐一对比题肢与题干的关系。联系题干的中心议题,经过全面比较,最贴切的答案应当是“事物之间存在着客观的普遍的联系。”答案应选题肢C。但当年全国抽样正确率仅为37.8

9、%。题干表述的是基因、转基因试验、转基因科学研究成果之间的客观联系,并没有呈现“认识”的发展问题,由于审题不慎,竟有52.7%的考生误选了题肢D。2仔细观察,把握“漫画”。漫画是采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一般运用变形、比拟、象征的方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以取得歌颂或讽刺的效果。对于漫画题,首先要仔细观察画面中有几个要素(人物、动物、物品、图形等等),并加以筛选、区分出主次,谨防遗漏或走偏。其次要理清要素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结合漫画标题的提示及试题题干的指向,明确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把握漫画本身寓意并深入体会它对我们的启示(如从经济、哲学、政治等方面的启示)。例如2000

10、年高考政治试卷第13题。读漫画弯与直:青蛙与飞鸟的判断启示我们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B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C认识受具体时空的限制 D认识受主体价值取向的制约这幅漫画的要素有水、小棍、水草、小鸟、青蛙及文字“直、直”、“弯、弯”。从要素之间的关系看,漫画以在空气和水中小棍的不同折射角度为认识对象,对小鸟和青蛙不同视角观察的结果(“直、直”、“弯、弯”)做出了对比。漫画的内容及标题(弯与直)揭示出其寓意:认识的条件性。把握住这几点,就能准确找出正确答案是选项C(“认识受具体时空的限制”)但当年仍有近20%的考生失误。3全面审视,综合考察。图表题具有直观、形象、具体、生动、信息量大、综合性强的特点。

11、政治试卷常用的图表形式是统计表或统计图,它将统计分类以后的数据用表格或几何图形的形式形象组合起来,要求考生予以分析、比较、判断,理清内在联系,从而得出正确结论。统计表和统计图都由标题、表(图)身和备注三部分组成。审题时要注意将三部分综合考虑,切忌孤立、静止、片面地看问题。首先,要看清图表的“标题”,明确试题考查的主要内容及指向。其次,要明确图表的“表(图)身”的主要项目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有什么区别、有哪些联系)。这就需要全面地看问题,如对统计表提供的数据进行横向比较(一般比较其异同)与纵向比较(一般比较其变化),进而综合做出判断,形成正确认识。再次,要联系图表的“备注”,抓住有效信息,结合标题

12、,表(图)身,把握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构成对事物的准确、全面的认识。例如2002年政治高考(广东、河南、广西卷)第39题:请结合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东部某城市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的总体情况:材料二:该城市居民收入的结构变化情况:材料三:我国股票、国债市场近年来的规模增长情况:1993年以来股票市值占当年GDP的比重年份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市值总价(%)10.207.895.9414.523.4424.4626.171993年以来我国国债发行累计规模(单位:亿元人民币)年份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国债累计

13、金额(内债)1542.382288.043301.934363.805511.067838.6510606.85(1)上述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经济现象?(2)结合材料一、二,解释居民收入结构变化的原因。(3)结合材料二、三,说明当中国人民银行调低存款利率后,该市居民可能会有什么反应,并说明理由。从材料一直方统计图上边的标题可以看出,这是关于“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的问题,结合纵轴“人均年收入”、横轴“时间”及图形比较,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该市在20世纪90年代,居民收入稳步提高,经济发展形势良好。”综合材料二两个“饼形”统计图各部分比例及二者同比状况,就会形成下列认识:“该市居民的收入结构发生了很大

14、变化,在居民收入中,工薪收入所占比例下降,非工薪收入成为重要组成部分,所占比例提高。”只要对材料三所提供的两个统计表进行简单横比,就能看出:“我国股票市场和国债规模不断扩大。”在回答第二个问题时,只要将第一问中材料一与材料二所得出的结论加以综合,并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着重从所有制、分配制)辩证关系的基本观点予以分析,就完全符合命题者的答案要求:“在该市居民不断提高的人均国民收入中,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投资方式的多样化,特别是来自于国债、股票和利息的收入。该市居民收入的这种变化,是由我国经济生活中多种所有制并存和多种分配形式并存决定的。”在此基础上,综合材料二、三的关键内容,就会顺理成章地回答第三个

15、问题,归纳出如下要点:“降低利率会影响储蓄收益。当利率下降时,该市的居民可能的选择是:第一,将部分储蓄资金用于消费,提高消费水平,扩大消费规模;第二,将部分储蓄资金转移到股票和国债的投资,根据股票和国债之间的风险差异与收益来决定投资的比例。”从得分情况看,由于审题不慎导致解题问题不能很好解决,本题抽样平均分为8.29分,丢掉9.71分,失分率达53.9%。三、从考生失误看在高考考场上,考生要想正常发挥实际水平,取得理想的成绩,必须以平稳的心态,准确、细致、全面地审视试卷,从容做答。这是不少考生的经验之谈。同样,不少考生的失误,首先栽在审题上。例如:2002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浙江等21省(市)卷第40题(天津、山西、江西卷第41题):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今天的“欧亚大陆桥”被誉为“现代丝绸之路”。读图5回答:(34分)第五问:亚欧大陆桥东起连云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