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专题复习讲义_光现象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9786341 上传时间:2020-10-3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93.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专题复习讲义_光现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中物理专题复习讲义_光现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初中物理专题复习讲义_光现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专题复习讲义_光现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专题复习讲义_光现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 9 光现象 一、知识要点 1、光的直线传播 光在 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在不同的介质中,或同一种不均匀介质中,则不一 定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等都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光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速度为c=3.0 10 8m/s (记) 。 光的传播是独立的,即某一光束的传播与同时是否有其他光束在同一区域内传播无关, 两光束相遇时互不干扰。 光年 是天文学上常用的长度 单位。一光年就是光在真空中一年内走的距离(94605 亿 km) 。 2、光的反射 (1)定义: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时仍返回原介质传播的现象叫做光的反 射。

2、(2)光的反射定律: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3)光路的可逆性 (4)分类: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它们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3、平面镜成像 光射到平面镜上, 由反射定律可知, 平面镜只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光束的性质 (即 汇聚光束经反射后仍然汇聚,发散光束经过平面镜反射后仍然发散,平行光经平面镜反射后 仍然为平行光) 。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通过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且物、像关于镜面对称。 (作 图的理论依据 -考点) 4、球面镜 特征焦点 作 用 图例 应 用 凹 面 镜 以球面的内 表面为反射 面 平行光经凹面镜反射后会聚为一点,这一 点就是(实)焦点 会 聚 太 阳

3、灶 凸 面 镜 以球面的外 表面为反射 面 平行光经凸面镜反射后发散,反射光线的 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一点,这一点就是虚焦 点 发 散 后 视 镜 5、光的折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改变的学习叫光的折射。 (2)折射定律 (3)光路的可逆性 6、光的折射的应用透镜 (1)透镜的分类 分类 概念 凸透镜凹透镜 特征中央比边缘厚中央比边缘薄 对光线的作用 会聚 发散 焦点 平行于主轴的光通过凸透镜后会 聚在主轴上的点(实焦点) 平行于主轴的光通过凹透镜折射 后,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在主轴 上的交点(虚焦点) 焦距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 基本概念: 光心: 透镜的中心。主轴:

4、通过光心和球面球心的连线。 (2)凸透镜成像及应用 物距 (u) 像距 (v) 像的性质光屏能 否接收 物像与镜 的位置 应用 正倒大小虚实 平行光v=f / 极小/ 能异侧找焦距 u2f fv2f 倒立缩小实像能异侧照相机 u=2f v=2f 倒立等大实像能异侧像缩小、放大的分界点 fu2f 倒立放大实像能异侧投影仪 u=f 不成像/ / / / / 实像、虚像的分界点 uu 正立放大虚像不能同侧放大镜 (3)作图法 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图 1 必须掌握,图2 拓展) 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图3) 7、物体的颜色 (1)太阳通过棱镜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 、紫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5、 。 (2)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能透过的色光的颜色所决定。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的颜色所决定。 (3)光的三基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二、典型例题 考点 1 光及光的反射 1. 在暗室里做蜡烛的小孔成像实验时,小明在硬纸板的不同位置上戳了圆形、正三角形、 正方形和五角形的四个小孔,则墙上可能是() A. 出现一个蜡烛火焰的倒像B. 出现四个蜡烛火焰的倒像 C. 出现四个跟小孔形状相同的亮斑D. 出现四个模糊的光斑 2. 晚上,当你从路灯的正下方经过并沿地面向前走动,在相同的时间里() A. 人移动的距离大于人头顶影子移动的距离 B. 人移动的距离小于人头顶影子移动的

6、距离 C. 人移动的距离等于人头顶影子移动的距离 D. 无法判断 3. 甲、乙两人在照同一面镜子,甲在镜中看见了乙的眼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乙也一定能看到甲的眼睛B. 乙只能看到甲的眼睛 C. 乙不可能看到甲的眼睛D. 乙不可能看到甲的全身 4*. 人在月光下行走,为不致踩在水潭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双选) A. 迎着月光走时,地面上发亮处是水潭B. 迎着月光走时,地面上暗处是水潭 C. 迎着月光走时,地面上发亮处是水潭D. 迎着月光走时,地面上暗处是水潭 提示:水潭相当于平面镜。 5. 图 9-3 是一张在湖边拍摄的照片,因为湖水平静,岸上景物与湖中倒影在照片上十分相 似,下

7、面几种方法中哪一种不能正确区分真实景物与它在湖中的倒影?() A. 倒影比真实景物暗一些 B. 倒影比真实景物的清晰度略差一些 C. 倒影中人物排列的左右位置与拍照的真实位置正好相反 D. 倒影中人物的高度比真实人物略大一些 6. 如图 9-4,M1、 M2是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镜,发光点 S在这样放置的两个平面镜中所成 像的个数是() A. 2 个B. 3 个C. 4个D. 无法确定 考点 2 光的折射 7. 在秋高气爽的夜里,当我们仰望天空时会觉得星光闪烁不定,这主要是因为() A.星星在运动B. 地球在绕太阳公转C. 地球在自转 D. 大气的密度分布不稳定,星光通过大气层后,折射光的方向随

8、大气密度变化而变化 8. 站在河边看清澈的水中的游鱼和山的倒影,实际所看到的是() A. 鱼的实像和山的实像B. 鱼的虚像和山的虚像 C. 鱼的实像和山的虚像D. 鱼的虚像和山的实像 9. 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时,为使看到更大的更清晰的像,她常常这样做() A. 报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远一些B. 报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远一些 C. 报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近一些D. 报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近一些 10. 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时常要从飞机上拍摄地面的照片,若使用的相机的镜头的焦距为 50mm,则底片与镜头的距离应() A. 100mm 以外B. 50mm 以内C. 恰为 50mm D. 略大于

9、 50mm 11. 图 9-12 中画的是王小刚同学的眼镜,以眼镜判断() A. 是远视眼B. 是近视眼C. 视力正常,眼镜是老花镜 D.一只眼睛视力基本正常,另一只是近视眼 12. 在图 9-13 中,各选项图中S是发光点, S 是 S经凸透镜所成的像,其中正确的是() 考点 3 物体的颜色 13. 一群少先队员,用黄色的安全帽,系红领巾,穿白上衣,浅蓝色运动裤,在舞台上表演 节目,用红色追光灯照射他们,观众看到的是() A. 黄帽、红领巾、白上衣、蓝裤B. 上衣、红领巾均为红色,帽、裤均为黑色 C. 黄帽、红领巾、红上衣、红裤D. 4种均为红 考点 4 综合题 14. 图 9-21 是月球

10、的影区分布,当人随地球运动到_时会看到日全食;运动到_时会 看到日偏食;运动到_时会看到日环食。 15. 检查视力时人与视力表之间的距离应为5m,现在由于屋子太小而使用一个平面镜,视 力表到镜子之间的距离是3m,如图 9-22 所示,那么人到镜子的距离为_。 16. 李东同学在桌面上的近视眼镜上看到自己身后同一个窗户的两个像,如图9-25 所示, 这两个像是 _(实 / 虚)像,是 _(平 /凸/凹)面镜所成的像。 17. 如图 9-27 所示,有一个写着F字样的胶片放在教学用的投影仪上,此时屏幕上恰好形成 一个清晰的像, 请在屏幕上画出F的像,如果要得到更大的更清晰的像,应使投影仪 _ (远

11、 离/靠近)屏幕,并将透镜向_(上 /下)移动。 18. 放映电影时幻灯的银幕往往用粗糙的白布做成,其优点在于:一是利用_使剧场中各 处观众均能看到画面;二是白布能反射_颜色的光,使观众看到的色彩正常的画面。 考点 5 作图题 19. 如图 9-30 所示,一个封闭的盒子,它的上顶A 处有一只发光的小灯泡,底面是一块镜 面朝上的平面镜,盒盖 B处有一小孔, 人眼通过该小孔看到了灯泡,请画出小灯泡射到平面 镜上并进入人眼的一条光线。 20.如图 9-32 所示, AB表示一面平面镜,P1P2是水平放置的米尺, MN 是光屏,三者互相平 行,屏 MN 上 ab 表示一条缝(即ab 之间是透光的)

12、,某人在紧贴米尺的小孔S处(位置如 图) ,可通过平面镜看到米尺上的一部分刻度,请在图中画出可看见的部分并涂为阴影。 21. 在图 9-34 中, S是发光点, AB 是遮光板,在镜前AB遮光板及其延长线之外的哪些范围 可以观察到发光点S及在平面镜中成的像?(用阴影表示) 22. 找 S的像点 S。 (图 9-36) 23. 如图 9-38,直线 OO 是凸透镜的主光轴,S为光源, S 为 S经凸透镜所成的实像,用作图 法确定凸透镜及焦点的位置。 24. (暗箱题)实验中有时需要将一束粗的平行光变成细平行光,这可以利用两块透镜的组 合来解决。请在图9-40 中画出组合方式,写出两块透镜间的距离S与两块透镜的焦距f1、f2 的关系。(要求两种画法) 考点 6 实验题 25. 说出两种最简便的估测凸透镜的焦距的办法。 26. 老花镜的度数等于焦距的倒数乘以100, (其中焦距的单位是米),请设计一个测老花镜 度数的最简单的方法。要求写出所用器材、操作步骤和计算公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