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学考公式大全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9786215 上传时间:2020-10-30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23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数学学考公式大全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中数学学考公式大全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中数学学考公式大全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学考公式大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学考公式大全(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整理范本 高中数学学考常用公式及结论 必修 1: 一、集合 1、含义与表示: ( 1)集合中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 2)集合的分类;有限集,无限集 ( 3)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 2、集合间的关系: 子集:对任意xA,都有xB,则称 A 是 B 的子集。 记作AB 真子集:若A 是 B 的子集,且在B 中至少存在一个元素不属于A,则 A 是 B 的真子集, 记作 AB 集合相等:若:,AB BA,则AB 3.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不属于:空集: 4、集合的运算:并集:由属于集合A 或属于集合B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并集,记为ABU 交集:由集合A 和集合 B

2、中的公共元素组成的集合叫交集,记为ABI 补集:在全集U 中,由所有不属于集合A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补集,记为 U C A 5集合 12 , n a aaL的子集个数共有2 n 个; 真子集有2 n 1 个; 非空子集有2 n 1 个; 6.常用数集:自然数集:N 正整数集: * N整数集: Z 有理数集: Q 实数集: R 二、函数的奇偶性 1、定义:奇函数 f ( x ) = f ( x ) , 偶函数 f (x ) = f ( x )(注意定义域) 2、性质:(1)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图形; (2)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成轴对称图形; (3)如果一个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那么

3、这个函数是奇函数; (4)如果一个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那么这个函数是偶函数 二、函数的单调性 1、定义:对于定义域为D 的函数f ( x ),若任意的x1, x2D,且 x1 x2 f ( x1 ) f ( x 2 ) f ( x1 ) f ( x2 ) 0 f ( x )是增函数 f ( x1 ) f ( x 2 ) f ( x1 ) f ( x2 ) 0 f ( x )是减函数 2、复合函数的单调性: 同增异减 三、二次函数y = ax 2 + bx + c(0a)的性质 1、顶点坐标公式: a bac a b 4 4 , 2 2 , 对称轴: a b x 2 ,最大(小)值: a

4、bac 4 4 2 2.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三种形式 (1)一般式 2 ( )(0)f xaxbxc a; (2)顶点式 2 ( )()(0)f xa xhk a; . 整理范本 (3)两根式 12 ( )()()(0)f xa xxxxa. 四、指数与指数函数 1、幂的运算法则: ( 1)a m ?a n = a m + n , ( 2) nmnm aaa, ( 3)( a m ) n = a m n ( 4)( ab ) n = a n ? b n ( 5) n n n b a b a (6)a 0 = 1 ( a0) (7) n n a a 1 (8) mn m n aa(9) mn m

5、n a a 1 2、根式的性质 (1)() n n aa. (2)当n为奇数时, nn aa;当n为偶数时, ,0 | ,0 nn a a aa a a . 4、指数函数y = ax(a 0 且a1)的性质: ( 1)定义域: R ;值域: ( 0 , +) (2)图象过定点(0,1) 5.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log b a Nba N ( 0,1,0)aaN. 五、对数与对数函数 1 对数的运算法则: ( 1)a b = N b = log a N ( 2)log a 1 = 0 ( 3)log aa = 1 ( 4)log aa b = b( 5) a log a N = N ( 6)l

6、og a (MN) = log a M + log a N ( 7)log a ( N M ) = log a M - log a N ( 8)log aN b = b log aN ( 9)换底公式:log aN = a N b b log log ( 10 ) 推 论loglog m n a a n bb m (0a, 且 1a,0m n,且1m,1n,0N ). (11)log aN = a N log 1 (12)常用对数:lg N = log 10N ( 13)自然对数: ln A = log e A (其中e = 2.71828) 2、对数函数y = log ax (a 0 且a

7、1)的性质: ( 1)定义域: ( 0 , +) ;值域: R (2)图象过定点(1,0) Y 0 X 1 a 1 0 Y X 1 0 a 1 X 0 Y 1 0 a 1 0 a 1 a 0 . 整理范本 必修 2: 一、直线与圆 1、斜率的计算公式:k = tan = 12 12 xx yy ( 90,x 1 x 2) 2、直线的方程(1)斜截式y = k x + b,k 存在; ( 2)点斜式y y 0 = k ( x x 0 ) ,k 存在; ( 3)两点式 12 1 12 1 xx xx yy yy ( 1212 ,xxyy) ; ( 4)截距式1 b y a x (0,0ab) (

8、5)一般式0(,0AxBycA B不同时为) 3、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l1: y = k1 x + b1 l2: y = k 2 x + b2 l1: A1 x + B 1 y + C1 = 0 l2: A2 x + B2 y + C2 = 0 重合k1= k 2且 b1= b2 2 1 2 1 2 1 C C B B A A 平行k1= k 2且 b1 b2 2 1 2 1 2 1 C C B B A A 垂直k1 k 2 = 1A1 A2 + B1 B2 = 0 4、两点间距离公式:设P1 ( x 1 , y 1 ) 、P 2 ( x 2 , y 2 ),则 | P1 P2 | = 2

9、21 2 21 yyxx 5、点 P ( x 0 , y 0 )到直线l:A x + B y + C = 0的距离: 22 00 BA CByAx d 7、圆的方程 圆的方程圆心半径 标准方程 x 2+ y 2= r 2 (0, 0)r (x a ) 2 + ( y b ) 2 = r 2 (a,b)r 一般方程x 2 + y 2 +D x + E y + F = 0 22 E , D FED4 2 1 22 8.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点 00 (,)P xy与圆 222 )()(rbyax的位置关系有三种 若 22 00 ()()daxby,则dr点P在圆外 ; dr点P在圆上 ; . 整理范本

10、 dr点P在圆内 . 9.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d) 直线0CByAx与圆 222 )()(rbyax的位置关系有三种: 0相离rd;0相切rd;0相交rd. 10.两圆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 设两圆圆心分别为O1, O2,半径分别为r1,r2,dOO 21 条公切线外离4 21 rrd; 条公切线外切3 21 rrd; 条公切线相交2 2121 rrdrr; 条公切线内切1 21 rrd; 无公切线内含 21 0rrd. 11.圆的切线方程 (1)已知圆 22 0 xyDxEyF 若已知切点 00 (,)xy在圆上,则切线只有一条,其方程是 00 00 ()() 0 22 D x

11、xE yy x xy yF. 当 00 (,)xy圆外时 , 00 00 ()() 0 22 D xxE yy x xy yF表示过两个切点的切点弦方程 过圆外一点的切线方程可设为 00 ()yyk xx,再利用相切条件求k,这时必有两条切线,注 意不要漏掉平行于y 轴的切线 斜率为k 的切线方程可设为ykxb,再利用相切条件求b,必有两条切线 (2)已知圆 222 xyr 过圆上的 000 (,)P xy点的切线方程为 2 00 x xy yr; 斜率为k的圆的切线方程为 2 1ykxrk 二、立体几何 (一) 、线线平行判定定理: 1、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2、垂直于同一平

12、面的两直线平行。 3、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和交线平行。 4、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与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 整理范本 (二) 、线面平行判定定理 1、若平面外的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2、若两个平面平行,则其中一个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都与另一个平面平行。 (三) 、面面平行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四) 、线线垂直判定定理: 若一直线垂直于一平面,则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内的所有直线。 (五) 、线面垂直判定定理 1、如果一条直线和

13、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 2、如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六) 、面面垂直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七) 证明直线与直线的平行的思考途径 (1)转化为判定共面二直线无交点;(2)转化为二直线同与第三条直线平行; (3)转化为线面平行; (4)转化为线面垂直; (5)转化为面面平行. (八) 证明直线与平面的平行的思考途径 (1)转化为直线与平面无公共点;(2)转化为线线平行; (3)转化为面面平行. (九) 证明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思考途径(1)转化为判定二平面

14、无公共点; (2)转化为线面平行; (3)转化为线面垂直. (十) 证明直线与直线的垂直的思考途径 (1)转化为相交垂直; (2)转化为线面垂直; (3)利用三垂线定理或逆定理; (十一)证明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思考途径 (1)转化为该直线与面内任一直线垂直;(2)转化为该直线与平面内相交二直线垂直; (3)转化为该直线与平面的一条垂线平行;(4)转化为该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行平面; (十二)证明平面与平面的垂直的思考途径 (1)转化为判断二面角是直二面角;(2)转化为线面垂直. 三、空间几何体 (一) 、正三棱锥的性质 1、底面是正三角形,若设底面正三角形的边长为a,则有 图形外接圆半径内切圆半径

15、面积 正三角形 aOA 3 3 aOD 6 3 2 4 3 aS 2、正三棱锥的辅助线作法一般是: 作 PO底面 ABC 于 O,则 O 为 ABC 的中心, PO 为棱锥的高, D O B A C B A P D O . 整理范本 取 AB 的中点 D,连结 PD、 CD,则 PD 为三棱锥的斜高,CD 为 ABC 的 AB 边上的高, 且点 O 在 CD 上。 POD 和 POC 都是直角三角形,且POD = POC = 90 (二) 、正四棱锥的性质 1、底面是正方形,若设底面正方形的边长为a,则有 图形外接圆半径内切圆半径面积 正方形 OB =a 2 2 OA = 2 a S = a

16、2 2、正四棱锥的辅助线作法一般是: 作 PO底面 ABCD 于 O,则 O 为正方形ABCD 的中心, PO 为棱锥的高, 取 AB 的中点 E,连结 PE、OE、 OA ,则 PE 为四棱锥的斜高,点 O 在 AC 上。 POE 和 POA 都是直角三角形,且 POE = POA = 90 (三) 、长方体 长方体的一条对角线长的平方等于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的平方和。 特殊地,若正方体的棱长为a,则这个正方体的一条对角线长为3a。 (四) 、正方体与球 1、设正方体的棱长为a,它的外接球半径为R1,它的内切球半径为R2,则,23 1 Ra 2 2Ra (五)几何体的表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1、圆柱 : 表面积:2 2 R+2 Rh 体积 : R2h 2、圆锥 : 表面积: R2+RL 体积 : R2h/3 (L 为母线长 ) 3、圆台:表面积: 22 ()rRrR l体积: V h(R2 R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