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一中2015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化学(含答案)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9786008 上传时间:2020-10-3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91.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邵阳市一中2015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化学(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邵阳市一中2015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化学(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邵阳市一中2015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化学(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邵阳市一中2015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化学(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邵阳市一中2015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化学(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邵阳市一中 2015 年上学期高一化学期末试卷 命题人:肖利民审题人:刘静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包括四道大题,共22 道小题,满分100 分,时量 90 分钟。 2.考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第 I 卷(选择题共 48 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 道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 分,共 48 分) 1. 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已成为人类共同的呼声。下列措施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积极推广使用新型环保装饰材料 B发展清洁煤技术,开展煤的综合利用 C关闭垃圾焚烧处理厂,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就地填埋处理 D控制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改善水体质量 2. 20

2、13 年 4 月美韩军演引发朝鲜半岛局势紧张,朝鲜威胁进行下一轮核试验,引起国际社 会的极大关注。 235 92U 是一种重要的核燃料,其质子数为多少() A. 143 B. 92 C. 51 D. 41 3.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A. CaCl2B. NaOH C. H2O D. O2 4. 下列关于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手机上的锂电池属于一次电池 B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率可达100% C废旧的镍镉电池如不回收,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D锌锰干电池中,锌作为正极 5. 将一小段镁带投入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一段时间后,用手触摸试管壁烫手。这个实验 说明该反应() A为吸热反

3、应B为放热反应 C过程中热能转化为化学能D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6. 下列烷烃中,具有同分异构体的是() ACH4BC2H6CC3H8DC4H10 7. 正确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质 量 数 为16的 氧 原 子 : 8 16OB 氯 化 氢 的 电 子 式 : CMg 2+结构示意图: D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 8. 下列各组性质的比较中错误的是() A酸性: H2SiO3H3PO4H2SO4B原子半径:PON C金属性: KNaLi D稳定性: HFHClHBr 9. 可逆反应: 2NO2(g)2NO(g) +O2(g) 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

4、中进行,达到平衡状态 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生成n mol O2同时生成2n mol NO B混合气体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C用 NO2、2NO、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2:2:1 的状态 D混合气体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1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和 CHCH 2互为同系物 BO2和 O3互为同素异形体 CCH3CH2CH3的一氯代物有两种 D 12 6C 和 14 6C 互为同位素 11. 右图为锌铜原电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u 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Zn 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CCu 极上有气泡冒出 D该装置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12. X、Y、Z 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

5、元素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若 Y 原子的最外 层电子是内层电子数的三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 与 Z 可形成 ZY2、 ZY3型化合物 BX 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呈酸性 CW 元素单质在化学反应中只表现出氧化性 DX 与 Y 形成的化合物都易溶于水 13. 巴豆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COOH 。试根据巴豆酸的结构特点,判断下列说法不正 确的是() X Y Z W Zn Cu 稀硫酸 G A巴豆酸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和羧基 B巴豆酸能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 C巴豆酸不能使酸性高猛酸钾褪色 D巴豆酸能使溴水褪色 14. 铝热法炼铝的化学方程式Fe2O3+2AlAl2O3+2Fe,这种金属

6、冶炼的方法属于() A热分解法B热还原法C电解法D以上三种均不是 15. 在酸性溶液中,碘酸钾(KIO3)和亚硫酸钠可发生如下反应: 2IO3-+5SO32-+2H += I2+5SO42-+H2O,生成的碘可用淀粉溶液检验。根据反应溶液出现蓝色 的时间来确定反应速率。某同学设计如下表所示对比试验探究各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 序号 0.01mol L -1 KIO3 酸性溶液(含淀粉) 的体积 /mL 0.01mol L -1 Na2SO3溶液的 体积 /mL H2O 的体 积/mL 实验温度 / 溶液出现蓝 色时所需的 时间 实验 1 5 10 35 25 实验 2 5 5 40 25

7、 实验 3 5 5 V1 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 1 和实验 2 的目的是该反应速率与Na2SO3溶液浓度的关系 B实验 2 和实验 3 的目的是探究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 C溶液出现蓝色时实验3 所用的时间最短 D经分析V1等于 40mL 16. 已知反应: 2A(g)+ 3B(g)2C(g)+ zD(g) ,将 2molA 与 2molB 混合于 2L 密闭容器中, 若 2s 后, A 的转化率为50%,测得 v(D)=0. 25 mo l ?L -1?s-1,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v(C)=0. 2 mo l ?L -1 ?s -1 BB 的转化率为75% Cz=3 DC

8、平衡时的浓度为0. 6 mol L -1 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52 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 小题,每空2 分,共 30 分) 17. 某温度时,在一个容积为2 L 的密闭容器中,X、Y、Z 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 化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试填写下列空白: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反应开始至2 min,气体 Y 的反应速率为 _。 1min 时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填“是”或“否”) 。 2min 时, v 正 v逆(填“”、 “” 、 “”) 。 18. 下图是短周期表中的一部分,请针对所给的7 中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请写出号元素的符号。 地壳中含量最

9、多的金属元素是(填编号)。 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元素的一种氧化物,其原子个数比为1:1,通常作为一种绿色氧化剂,具有消毒杀 菌作用,其分子式为。 将片状的和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可以形成原电池。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 为。 元素和构成的化合物X(AB3型)可用作杀菌消毒、漂白,原理是化合物X 遇 水生成氨和一种强氧化性的弱酸,为非氧化还原反应,常温下,X 为黄色油状液体。写 出 X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9. 石油是一种极其重要的资源,是发展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重要物资。A 是石油化工最 重要的原料,其产量可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如下图,以烃A 为原料可 以制得许多工业

10、材料和日用品。 请回答下列问题: 乙酸中的官能团为。 写出 A 的结构简式,E 的分子式。 反应属于什么反应类型(填有机反应类型)。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 实验题(本题包括2 个小题,每空2 分,共 16 分) 20. 某班级的探究小组研究乙酸乙酯的制备,设计装置及操作如下: 在 30mL 大试管 A 中按体积比2:3:3 配制浓硫酸、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溶液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待试管B 收集到一定产物后停止加热,撤出试管B 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分层。 按下图连接后装置,用小火均匀加热装有碎瓷片和混合液的大试管510 分钟。 分离出乙酸乙酯层,洗涤、干燥。 请回答下列问题: 该实验正确的操

11、作顺序是。 ABC 写出制备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 此实验中长导管的作用是。 步骤分离出乙酸乙酯层采用方法。 21. 海洋是一个远未开发的巨大化学资源库,海水资源的利用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从海水 中提取食盐和溴的过程如下: A B 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NaCl 的方法制取金属钠,化学方程式为。 步骤 III 中 X 为电解氯化钠的产物之一,X 应为(填化学式)。 步骤 II 中用 SO2来吸收 Br2,其反应方程式为。 从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 海水淡化技术随着水资源的短缺得到了飞速发展,下列方法中不 能用于淡化海水的是 A蒸馏法 B电渗析法 C中和法 D. 离子交换法 四. 计算题(本

12、题包括1 小题,共6 分) 22. 0.2mol 有机物和0.4molO2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后的产物为CO2、CO 和 H2O(g),产物经 过浓硫酸后,浓硫酸的质量增加了10.8g,再通过灼热的CuO 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减轻 3.2g,最后气体再通过碱石灰完全吸收,碱石灰的质量增加17.6g。回答下列问题: 燃烧后产物H2O 的质量为 g。 燃烧后产物CO 的物质的量为mol。 计算确定该有机物的化学式(写出计算过程)。 阳市一中 2015年上学期高一化学期末试卷答题卡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 道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 分,共 48 分) 1 2 3 4 5 6 7 8 C B C C B D C B 9 10 11 12 13 14 15 16 B A C A C B C B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小题,每空2 分,共 30 分) 17. 18. 19. 三. 实验题(本题包括2 个小题,每空2 分,共 16 分) 20. 21. 班 级 姓 名 考 号 考 场 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四 . 计算题(本题包括1 小题,共6 分) 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