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古诗鉴赏答题技巧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9785943 上传时间:2020-10-3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1.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答题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答题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答题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答题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古诗鉴赏答题技巧(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可编辑 按内容分类: 1. 怀古诗: 形式标志:古迹、古人名、“怀古” 写法特点:借古讽今、借景抒情、对比 内容特点: 1)表达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的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或壮志难酬。 2)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 3)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劳动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大前途命运。 2.咏物诗 形式特点:物象为题、 “咏” 写作特点:托物言志、托物抒情 3. 山水田园诗 形式特点:景物描写 写作特点: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内容特点; 1)热爱自然美景 2)喜欢田园生活恬淡闲适 3)归隐,厌弃官场,对现实不满 4. 战争诗 形式特点:“塞” 、

2、 “征”、 “军” 、行文中有“胡”字 写法特点:典故使用 内容特点: 1)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 2)山河沦丧的痛苦,久居边关的乡愁 3)塞外生活的艰辛,连年战争的惨烈 4)报国无门的怨愤,归家无望的痛苦 5. 行旅诗 形式特点:特殊意象 写法特点:借景抒情、对写法、想象、联想 内容特点: 1)旅途的艰辛、寂寞、飘零之感 2)思乡怀人 6. 闺怨诗 1)妇女队征战在外的丈夫的思念 2)盼归 3)希望丈夫建功立业 4)对战争的厌恶 7. 送别诗 形式特点:“赠” 、 “送”、 “别” 写法特点:渲染气氛、借景抒情、想象 内容特点: 1)依依不舍 2)慰勉或告白 . 可编辑 3)想象别后

3、 4)祝愿 答题方法 一 、鉴赏人物形象型 提问方式: 你从诗中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本诗塑造了怎样的形象? 答案构成 (1)什么形象;(性格特征 +身份) (2)结合诗句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 (3)形象的意义。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 2. 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 3. 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 4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 5 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 6 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 7 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 8 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 9. 孤寂、落寞(惆怅) ,愁苦幽怨的形象。如王

4、昌龄的闺怨 10. 积极乐观,笑傲人生的形象。如苏轼。 11. 爱民惜才的形象。如龚自珍 二、鉴赏事物形象型 提问方式: 作者为什么要描写这一形象? 某某指什么?某某在诗中是什么意思?某某的寓意是什么? 答题步骤: 1)概括诗中所描绘诗中的主要物象 2)分析物象的特点,探求其象征意义 3)结合诗人自身的经历、思想感情剖析所托之情。 意象: 冰雪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草木繁盛反衬荒凉 菊花象征隐逸品格的高洁 折柳表惜别 梅花象征傲霜斗雪、坚强纯洁的精神 松树象征坚贞高洁。 竹象征正直谦虚的胸怀 梧桐象征凄凉悲伤 莲花象征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人格 . 可编辑 杜鹃鸟象征凄凉哀伤 鹧鸪鸟象征离愁别

5、绪 落叶代表悲秋、失意 落花流水象征韶华易逝、美人迟暮 闻雁叫而思归 望月怀远(思人、感慨人生) 西风: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 鹿车 : 归隐山林 草木茂盛:表现荒凉、凄冷,以茂盛来反衬之,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漏声:时间短暂 渔樵:隐士归隐山林 落叶落木: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岁月的衰老。 鹰: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 猿猴:哀伤凄厉沙鸥:飘零伤感 玉:高洁、脱俗 沧州 : 隐居。蝉:高洁寒蝉:凄凉。 露:人生的短促生命的易逝 . 春雨是清新,凉爽的,让人感受到自然人生美好的一面 . 秋天的雨是冰冷的, 是绵延不绝的,让人体会到悲凉,愁苦,冷清 二、鉴赏意境型(或景物形象) 提问

6、方式: 这首诗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 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景物有什么特点? 答题步骤: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要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 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 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 “感伤”。 常用意境词:雄浑壮丽、清幽明净、沉郁孤愁、和谐静谧、开阔苍凉、高远辽阔、苍凉、雄浑

7、、莽苍、辽阔、 高远、壮阔、晦涩、深远、空寂、幽静、宁谧、朦胧、萧条、明快、荒凉、冷寂、清新、淡雅 三、 鉴赏诗歌的语言 1.鉴赏炼字型 提问方式: 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字是哪个字?为什么? 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比另外某字)好在哪里? 结合诗句评析某字的艺术效果。 答题步骤与要点: A 、首先表明看法; . 可编辑 B 、用一两句表明该字在诗句中的准确含义; C 、结合诗歌的有关内容具体分析这个字所描述的景象。 D 、适当联想和想象,说说这个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公式:含义+( 手法 )+ 表达作用(应关注词语的不同词性) 2.鉴赏关键词型 提问方式: ( 1)某词

8、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 2)本诗中哪个词是关键词?请找出来并分析它的作用。 解题方法:该词对突出主旨有什么作用;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公式:对主旨的作用+在结构上作用 四、鉴赏表达技巧型 提问方式: 这首诗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艺术手法、修辞)?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感情的?有何效果? 答题步骤与要点: 准确指出诗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技巧; 结合诗句说说这个手法或技巧所表现的内容;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表现怎样的主旨。 公式:手法 +表达作用(句意+文意 +主旨情感) 表现手法 :对比、衬托(正衬、反衬)、烘托、象征、对照、铺垫、总起、白描、虚写与实写、直说与用典、点面 结

9、合、虚实结合、托物言志、寓情于景、细节描写、欲扬先抑、前后照应、铺陈渲染用典、动静结合、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借古抒怀、借古讽今、托物言志、 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想象、卒章显志、明贬实褒、由远及近、由外而内、即事抒怀 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反复、对偶、排比、设问、反问、互文、夸张、拟人 双关、比兴、用典等。 表达方式 :抒情、议论、叙述、描写、说明等。 托物言志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 渲染本是一种国画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用于艺术创作, 就是从正面着意描写。 烘托

10、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指从侧 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 动和静艺术创作中离不开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或一动一静,相辅相成。 虚和实虚实结合的写法,可以使作品结构更加紧凑、形象更加鲜明。柳咏雨霖铃上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是实写。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是虚写。全诗虚实相生,收到 相得益彰的效果 对照又称对比,就是把对立的事物(或景,或境,或人,或情),前后相叙,以增强艺术效果的表现手法。 . 可编辑 用典作用:言简义丰 反复作用:强化情感,形成回环往复的美 排比作用:增强语

11、势,节奏美和韵律美,使感情抒发强烈 比兴作用:生动形象,扩大诗歌意境,丰富诗歌内容 叠字作用:声律和谐,突出景物特征,营造意境氛围 五、理解诗句意义型 提问方式: 某句该如何理解?请结合全诗分析。 某句包含了哪些意思?请结合诗歌简要赏析 试从内容主旨鉴赏这首诗? 答题步骤与要点: 阐明诗句表面意思,并发掘其深层含义; 指出诗句的描写作用,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和主旨。 公式:表意 +深意+(手法) +感情主旨 +评价 思想感情 : 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痛苦、孤独、烦闷、悲叹、恬淡、闲适、欢乐、喜悦、留念、仰 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 愉悦、欢快、激愤、沉痛、悲愤、哀伤、悲凉、赞美、

12、仰慕、惜别、依恋、豪迈、 闲适、恬淡、迷恋、热爱、忧愁、寂寞、伤感、孤独、烦闷、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内容 :思乡思亲、热爱大自然、怀才不遇、歌颂劳动人民、反对官府厌恶战争、关心民间疾苦等 六、评价观点态度型 提问方式: 有人认为本诗表达什么,有人认为则是表达什么,你同意哪种看法? 答题步骤与要点: 明确表明你的观点; 结合诗句进行分析,找到原诗中能支持自己观点的地方阐述理由。 公式:观点 +理由(表现手法、形象特征,主旨) 七、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 设问方式: 1.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2.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 3.分析诗歌的语言特色? 解题方法:明特色(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整首诗的语言特色)、举例证(结合诗中语句、内容及思想感情 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析情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语言特点 含蓄、幽默、风趣、直露、洗练、沉郁、委婉、平实、典雅、通俗、自然、清新、雄浑、优美、质朴、华丽、 . 可编辑 准确传神、言简意丰、音韵和谐等。平实淳朴、含蓄委婉、清新雅致、形象生动、绚丽飘逸、婉约细腻、幽默讽 刺、雄浑磅礴、豪迈奔放、沉郁顿挫、悲凉慷慨、英俊飒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