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的泸州老窖项目报告四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49761741 上传时间:2020-10-29 格式:PPT 页数:115 大小:1,0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的泸州老窖项目报告四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XX的泸州老窖项目报告四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XX的泸州老窖项目报告四_第3页
第3页 / 共115页
XX的泸州老窖项目报告四_第4页
第4页 / 共115页
XX的泸州老窖项目报告四_第5页
第5页 / 共1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的泸州老窖项目报告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的泸州老窖项目报告四(1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说明,建立在内部诊断和白酒主业发展战略基础之上,本报告研究泸州老窖为了达到2006年50亿的销售目标,重点发展主业的同时,向哪个行业进行多元化发展。 研究行业确定系根据同泸州老窖高层访谈了解的信息,并综合考虑了与白酒业的相关性、热门程度及白酒业内其他企业的多元化方向等诸多因素确定。,研究目的和方法,研究目的:根据泸州老窖的资源优势和资本市场的发展需要,研究泸州老窖资本运作的方向。 研究方法:深度面访、电话访问、抽样调查、问卷调查、二手资料收集;定量分析方法和数量经济预测模型,目录,综述 多元化分析 行业分析思路 市场分析 企业资源分析 附件一:收购兼并多元化项目的财务评估方法 附件二:多元化项

2、目投资的内部管理模式 -泸州老窖风险投资管理公司(CVC) 附件三:泸州老窖目前投资企业评估和发展建议,产量3万吨 销售额10亿 利税4.8亿,产量9.8万吨 销售收入33亿 利税16亿 成为行业第二,1999年,2006年目标,产量9.8万吨 销售总额50亿,2006年白酒目标,完善营销能力 提高管理水平 合理设置机构,资本运营 多元化发展,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 实现2006年战略目标,多元化分析总体思路,市场容量 行业整体发展状况 消费者偏好 行业内竞争的激烈程度 业内上市公司盈利水平分析 进入此领域的建议和应注意问题,多元化业务选择模型 模型建立 多元化行业成功关键因素 泸州老窖创造价值

3、的机会 匹配性评估打分 创造价值可能性评估打分,目标项目销售收入预测 目标项目成本费用预测 目标企业利润总额计算 目标项目净利润计算 确定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 确定投资项目的投资额范围,回答以下三个问题:,泸州老窖应该进军哪个行业 向此行业发展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关键成功因素) 泸州老窖如果没有具备这些条件,如何创造这些条件,三行业研究表明,泸州老窖可优先考虑进行生物制药多元化,行业整体吸引力分析比较可看出:中成药、饮料和生物制药三个行业相互间差别不是很大,相对来讲,生物制药行业具有较大优势,可予以优先考虑。,政府政策,注:匹配程度是将泸州老窖可能进军行业的关键成功因素与泸州老窖企业特征相比较,从

4、而判断出匹配程度 创造价值可能性是通过分析泸州老窖的企业特征,判断泸州老窖最可能为某行业企业创造价值的可能性。,运用多元化综合分析模型,确定多元化方向指标分析,注:竞争程度按激烈、较激烈、不激烈从1到3打分。 鼓励程度按限制、不限制、鼓励从1到3打分。,运用多元化综合分析模型,确定多元化方向指标评分,注:每项得分(上表中该项数值)(三项总和)每项各自权重 总得分每项得分,饮料业、中成药业和生物制药业的关键成功五因素,饮料业的 关键成功因素,中成药业的 关键成功因素,生物制药业的 关键成功因素,按重要性从高到低排序,结合生物制药行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泸州老窖进军此行业时必须注意以下五个方面问题,人

5、力资源,研发能力,生产管理,营销能力,企业管理,激励机制:1、要实行与高科技行业相适应的薪酬体系(如核心员工持股等)和评价体系。 2、 充分调动核心员工积极性,使他们产生对企业归属感,为企业创造价值。,基础研究:1、高研究经费投入。 2、与医学和生物工程研究机构联合开发。 新产品开发;1、选择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开发。 2、密切关注国内外产品和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应收帐款管理:1、适应医药行业应收帐款高特点,加强对经销商的选择和管理。 2、合理确定信用额度,注重信用管理,尽量减少呆坏帐。,生产工艺:1、注重新工艺,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物产品的。 2、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控制标准,提高产品质量。

6、,组织结构:建立完善与高科技行业相适应的扁平式组织结构。,目录,行业分析 市场分析 饮料业 中医药业 生物制药业 企业资源分析,软饮料行业概述,软饮料市场容量,销售额约400亿,销售量约1,350万吨 软饮料行业规模经济效应明显, 已经形成几个规模大,品牌知名度高的大型企业,如杭州娃哈哈、广东乐百氏、广东健力宝等。 软饮料行业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销量年均增长15.2%,但我国人均饮料饮用量仍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饮料行业的发展潜力大。 饮料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全国有大约3000多家生产企业,行业平均销售利润率仅3左右,企业间的效益差别也很大。 软饮料行业1998年按产量排名的前20强企业产量均

7、超过10万吨,但盈利能力相差悬殊, 净资产收益率高的达20%以上,低的仅为0.03%。 饮料行业技术含量较低,国家无限制政策,进入障碍小。,软饮料:指液体饮料,包括碳酸饮料、果汁饮料、瓶装饮用水、其他饮料等几大类。,饮料制造业在食品行业中整体经济水平较好,资料来源:根据1998年和1999年中国统计年鉴分析整理,饮料行业1999年市场容量约为400亿, 1350万吨, 近几年年均增长率达15.2%,尤以纯净水、碳酸饮料和果汁发展迅速,近几年,我国人均饮料消费量与消费额年均增长率约8%,人均消费额增长率,人均消费量增长率,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及新华信研究分析,人均消费量 8% 人均消费额 8%

8、,年均增长率,虽然我国人均饮料消费在增长,但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相差甚远,果汁饮料差距更大,资料来源:新华信内部数据库分析,单位:公斤,我国,世界平均水平,9.6公斤,40公斤,果汁饮料 15公斤,其他饮料 25公斤,8.6公斤,1公斤,饮料消费者偏好研究表明果汁饮料倍受欢迎,可以断定:消费者实际购买能力将逐渐提高,资料来源:新华信调查和分析,对北京饮料销售情况进行的消费市场调查显示,软饮料销售量未来将持续增长,果汁饮料前景尤其广阔,年均增长高于软饮料总体增长水平,1998年,2005年,2015年,1300万吨,2260万吨,3700万吨,总产量,215,814,1221,资料来源:新华信调查

9、和分析,年均增长率,6.35%,10.76%,果汁饮料,其他饮料,虽然业内竞争激烈,但进入容易,一旦确立品牌地位,发展潜力大,主要竞争对手(汇源果汁)优势明显 1、成立于1992年,现总资产6.74亿,产量10万吨以上,居果汁饮料之首 2、获利能力居同业之首, 1998年净资产收益率为15.82%, 3、引进20多条生产线,开发生产8大类,90多个品种的果汁,通过ISO9000认证 4、在全国有6个果汁灌装厂,32个汇源果汁销售公司 5、属未上市公司,潜在进入者进入容易 1、果汁行业技术含量较低,又无政府政策限制,进入容易 2、果汁企业投资规模可大可小,对潜在进入者没有资本约束,供应者议价能力

10、低 1、全国水果年产量高达5000万吨,原料供应充足 2、果树栽培未成规模,没有大的果树基地 3、质量、品质不太稳定,被替代可能性小 1、碳酸饮料和饮用水与果汁饮料口味差异较大,替代性很小 2、其他饮料, 如蔬菜汁饮料不太适合中国消费者口味,它要替代果汁饮料尚需时日,购买者议价能力低 1、多数消费者偏好果汁饮料 2、消费者品牌忠诚度较高,但可选择的品牌少,近几年的销售利润分析也表明:虽然行业利润增长率在提高,但单位创利在下降,说明行业竞争日趋激烈,1995,1996,1997,1998,销售利润增长率,每吨饮料创利润增长率,每吨饮料创利税增长率,19941998 年均增长率,1.96%,-0.

11、88%,1.04%,资料来源:新华信内部资料库,加入WTO后,我国饮料业竞争将更激烈,1、进口设备的关税会降低,有利于国内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扩大企业生产规模,提高竞争能力 2、进口国的关税降低, 有利于国产饮料出口国外,抢占国际市场 3、国外的资金和品牌会逐渐加强在我国饮料市场中的竞争,这将进一步刺激和推动国内企业在生产、管理、营销等方面提高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结构调整。,有利因素,1、国外资金雄厚、品牌知名度高的饮料企业会逐渐加强在我国饮料业的竞争,对国内企业, 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一定的威胁和冲击。 2、外国低关税果汁产品进入国内,会挤占国内果汁市场份额。,不利因素,饮料业技术成熟

12、、审批简单,没有行业壁垒,进入障碍小,这一行业没有壁垒,宏观调控、政府行为较少,市场机制发挥较大作用。 国家也没有产业上的限制政策,技术设备成熟,生产饮料并不需要过高的技术。 国内外设备厂家已能提供完整的自动化生产线, 中国轻工等行业及各大专院校储备和培养了大量食品专业技术人才,审批简单,主管部门审批手续简单 主要要求是遵照国家标准生产,能保证产品质量合格。,没有行业壁垒,虽然竞争激烈,但饮料业净资产收益率逐年增长,1997,1998,1999,年度,最高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最低净资产收益率,注: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权益资产 此处因数据不全,只计算了1998年产量前20强饮料生

13、产企业中部分企业三年中的净资产收益率,资料来源:新华信内部数据库,主要饮料生产企业投资大,利润高,500,991万元,931,051万元,98,418万元,杭州娃哈哈30.78%,广东健力宝33.25%,广东可口可乐9.03%,河北露露5.81%,北京汇源果汁4.62%,杭州中萃食品7.30%,广州百事可乐4.67%,青岛可口可乐4.54%,资料来源:新华信内部数据库,42.30%,18.85%,12.19%,8.14%,7.45%,5.00%,3.61%,2.46%,48.69%,23.86%,9.57%,0.01%,6.10%,6.16%,3.91%,1.71%,饮料生产企业趋向规模化、集

14、中化,资料来源:新华信内部数据库,19941998年前20强饮料生产企业产量和全国总产量比较,(万吨),年均增长率,1994,1995,1996,1997,1998,1200,1080,883,949,629,181,226,317,441,505,17.53%,29.24%,前20强产量,全国总产量,在饮料业中,果汁饮料企业规模偏小,资料来源:新华信内部数据库,365万吨,141亿元,杭州娃哈哈25.50%,广东健力宝18.83%,广东乐百氏8.81%,河北旭日8.37%,上海申美7.90%,上海百事可乐7.61%,椰树集团7.39%,上海梅林正广和6.64%,广东太古可口可乐6.03%,北

15、京汇源果汁2.91%,产量,销售额,北京汇源果汁实际产量排名第19位,但是前20强中唯一的果汁饮料生产企业,所以将其放在此图中进行比较,18.97%,22.00%,10.27%,11.95%,7.38%,7.19%,10.01%,3.20%,5.98%,3.06%,泸州老窖进入果汁饮料领域的机会,缺乏形成规模生产的饮料企业 缺少在全国范围内有一定影响力和较高市场份额的企业 如目前国内年产量最大的娃哈哈仅为93万吨,而可口可乐公司年产量达到2450万吨。 在产品档次、口味适应性、质量稳定性、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也都有待提高。,大规模投资 高起点进入,年产量超过30万吨企业,绝大部分分布在东部沿海地

16、区 年产量超过10万吨企业,大部分位于沿海地区 广大中西部地区,丰富的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发挥地域优势,中国的饮料业还没有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这一有效途径开展直接融资,优化资源配置,规范企业制度,以促进整个行业发展。 饮料年产量前六位的企业均未上市 较大的企业中仅有上海梅林、河北露露、深圳益力三家上市公司。,发挥融资本优势,泸州老窖进军饮料行业的建议和应该注意的问题,1、投资要上规模、上档次 目前软饮料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全国有大约有3000多家生产企业,从整个行业来看,平均年产量仅3000多吨,平均销售收入仅1000多万元,销售利润率仅3左右,小规模的企业在竞争中必然要被淘汰。 2、狠抓产品质量,品质至上 消费者选择饮料主要看因素:天然、口感、营养、无色素,对产品质量提出了较高要求,品质已成为饮料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 3、注重开发新产品 随着买方经济的到来,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必须开发与竞争对手产品有差异的新产品,才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宣传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